地铁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
2021-04-08李波辉乌鲁木齐市消防救援支队
■ 李波辉 乌鲁木齐市消防救援支队
在轨道交通行业发生的灾害中,火灾占比最高,约占30%,因而地铁火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见诸媒体报道的地铁火灾事故屡见不鲜。例如2009年1月8日,上海轨道交通11 号线北段一期工程曹杨路站北端头井工地现场大火,1 死3 伤;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 号线列车追尾,造成61 人受伤住院;2015年3月7日,北京地铁大兴线天宫站配电室发生火灾,出动了5 个消防站、17 辆消防车、100 余名指战员到场处置;2018年7月25日,江苏苏州地铁广济南路站发生火灾;2019年6月26日,浙江绍兴地铁1 号线凤林路站发生火灾;2020年3月27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北部一个地铁站突发火灾,事故造成1人死亡、16 人受伤。从灾害中我们不难发现,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偶发率高、社会影响大、经济损失重。
一、地铁火灾扑救面临的难题
(一)火场排烟难
地下隧道多为水泥浇筑或框架建造,空间密闭、空气对流十分困难。发生火灾时不能像地面建筑那样,烟可以通过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而是集聚在建筑物内,无法扩散,易使温度骤升,较早出现“爆燃”。隧道内安全疏散与火场烟气有很大关系,烟雾浓度低,通视距近,空气含氧量低,加上隧道内热烟气流的错综复杂,高温烟气难以排出。
(二)火场通信难
地铁隧道和站点的钢筋网、周围土体对消防救援队伍通常使用的350M通信电台干扰较大,通信中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救援前线与后方指挥部失联,极大地影响了指挥命令的传达。目前,消防救援队伍广泛配置的800M、350M 无线通信电台,800M 电台信号明显优于350M 电台,但手持电台在地下一层和指挥中心联络还有微弱信号,到了地下二层就完全没信号了。因此,出现了地上地下联络不畅、信息不通、情况不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地面指挥人员的指挥决策和地下人员的灭火救援行动。
(三)疏散避险困难
地铁的封闭环境不利于高温、浓烟的扩散,而烟气本身具有的毒性会造成被困人员中毒、昏迷,甚至造成亡人事故。另外,烟气扩散与人群疏散的方向往往一致,而烟气扩散速度比人群疏散速度要快得多,而浓烟的减光性导致受困群众在密闭空间里难以分辨方向。这些特点都使人群难以逃避高温、浓烟的危害,加上地铁系统的狭窄空间和较长的疏散距离,高温气体烟呛与黑暗环境往往造成群众心理恐慌,高密度人群在恐慌的情绪下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堵塞出口等,以上因素都为人员疏散、避险带来了很大困难。
(四)灭火救援难
地铁发生火灾后,消防救援人员无法直观火场,需要详细查询和研究地下工程图,分析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制定灭火方案。同时,由于地铁的出入口有限,而且出入口又经常是火灾时烟气的出口,消防人员不易接近着火点,再加上起火点附近未经防火保护的隧道承重结构体容易发生崩落,都使扑救工作难以开展。
二、地铁火灾成因
(一)线路设备故障
地铁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大量电气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地铁隧道中铺设了大量电缆,如电气设备故障出现,极易引发火灾。若维护不恰当、不及时,随着设备老化,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
(二)乘客缺乏消防意识
为了地铁的正常运行,管理部门为乘客制定了乘车注意事项,但现实生活中,因管理上的疏忽,部分乘客会有携带易燃可燃物品乘车,例如高度酒精、油类打火机等,为地铁的安全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车厢内部起火
车厢内部火灾是地铁火灾分类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地区的车厢内部,顶棚、车座及装饰部分都是易燃材料,而乘客行李中有大量易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车厢内部的可燃物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形成了助燃的态势。
三、地铁火灾预防的有效对策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一旦地铁发生火灾,扑救极为困难,所以在地铁的消防安全工作上,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立足于自身自救”的基本原则。作为消防监督部门,要严格督促地铁运营公司自身加强内部管理,督促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消防工作列入日常管理范围,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成立义务消防队,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对策和应急预案。在各大敏感节点,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疏散和灭火演练,提升单位人员防灭火“四个能力”,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自救与疏散人群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消防安全设施建设
乌鲁木齐地铁建设相对于其他省市要晚很多年,在消防设施建设上相对健全,但由于地铁建设的局限和受技术条件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消防设施依然存在短板。隧道通风排烟设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即隧道内烟气进入风道前,与疏散逃生人员、抢险救援人员同处隧道内。如发生火灾时,客车迫停于隧道内,如果起火部位处于客车中部,起火部位前后两部分乘客将向不同的方向疏散,此时无论隧道内采取何种排烟方式,烟气流向必然与一部分乘客的疏散方向相同,将严重威胁这些乘客的生命安全。
(三)加大辖区消防救援队伍装备投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消防救援队伍,我们必须随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应不时之需。目前,各消防站配置的呼吸器具为6.8 升的单瓶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理论使用时间为30—50min 左右,但事实证明消防员在浓烟、黑暗的条件下使用,难以满足地铁火灾救人的需要。例如在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中,4 名消防员抬1 名乘客,每次救人往返耗时近20min。因此,应在地铁始末站的临近消防站增配路轨消防车,各地铁沿线消防站应加强配备双气瓶空气呼吸器和移动供气源等器材,配备大功率正压送风机和100m 以上管长的排烟机,以及排烟机器人等装备,才能基本满足地铁火灾排烟的需要。
(四)建立起可靠的通信系统
消防通信在灭火救援战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畅通的通信能保证命令的传达,确保现场信息有效传递到各级指挥部,为指挥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因此,地铁建设单位应当提高对地下空间无线通信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建设完整、先进的通信设施,解决地下、地上通信不畅通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设者可依据自身经验引入PED 穿地通信等现代化通信系统,并预先埋设消防专用频点的电缆,确保通信无盲点、配套设备设施完整。同时,各级消防单位必须依托总队、支队,加强建设通信保障体系队伍,形成功能完善、层级分明、优势互补的通信保障体系。
(五)采取有效的防烟排烟措施
通过整理迄今为止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烟气蔓延理论和测试结果,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一切防排烟措施的基本目的都是减少烟雾进行扩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安全。若火灾事故发生,列车将失去电源,为了确保乘客的避难路径不被有毒有害烟气所侵扰,需要根据起火点的位置、火灾的实际特点等灵活采用纵向排烟、横向(半横向)排烟及重点排烟等方式,及时、快速地将地下通道内的烟气进行排放。
四、提升救援效率的具体方法
(一)完善地铁内消防设施的配备
地铁站台必须设有足够的消火栓和相关消防设备。消火栓必须有效设置在地铁站台层、站厅层。另外,消防车所连接的消火栓在消防人员进入时,必须在地铁入口和出口等通道附近设置。同时,为保持与地面救援队的良好通信,地铁内需要有紧急照明和紧急通信设施。为了能火灾的初期阶段控制火势,地铁各节车厢都应配备灭火设备,为避免人员和财产损失,必须在地铁相关重点区域安装自动灭火系统。
(二)组建地铁灭火救援专业队
目前国内地铁事故救援力量建设没有一个相应的标准和依据,已经建成和运营地铁的城市事故救援力量的建设也是不尽相同。鉴于乌鲁木齐的形势需要,笔者对地铁救援力量的建设有以下几种设想:
1.地铁公司应建设专职救援力量。可借鉴国内部分地区轨道交通消防安全方面成熟的做法,在地铁起点和终点分别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余沿线站点建立志愿者消防站,做到消防站点覆盖率达到100%。每支专职消防队按照《专职消防队建设标准》配置基本灭火救援装备,每支志愿者消防队配备有个人防护类、通信类、灭火类、简易破拆类、照明类等装备器材。
2.地铁公司应建设综合应急处突救援力量。可以借鉴大连“蓝鲨机动队”的做法成立由“特警、交警、消防”等多警种联合应急处置队伍。建立联合指挥部,遇有重大警情,第一时间临场实施反恐处突、交通管制、现场警戒、维护治安秩序、灭火救援、疏散群众等先期处置任务。联合处突力量实行24 小时勤务值守,按照就近就地、联勤联动、快速反应、服务实战的原则在地铁站点进行武装巡控工作。
3.地铁公司应建立地铁消防救援大队。可借鉴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轨道交通支队的做法,根据城市地铁建设的实际及长远发展建设规划,在市级支队列编建立地铁消防救援大队,大队下辖若干消防站,编制为特勤站,主要任务是指导制定轨道交通灭火和应急处突预案,推动轨道交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三)加强地铁灾害事故灭火救援装备建设
地铁灭火救援是当今世界一大难题,因空间封闭、结构复杂、人员密集、逃生疏散困难,通信、排烟、照明、破拆、灭火救援难度大,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等事故特点,所以地铁救援队伍所需车辆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可严格按照《城市消防站建站标准》和《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来编配。在按照标准配备消防车辆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的基础上,还应当结合地铁灭火救援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配备:
1.防排烟装备。地铁内一旦发生火灾,高温浓烟集聚,能见度降低,并在车站、隧道内迅速聚集蔓延,给人员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处置工作带来极大的危险和困难,应当配备多功能水枪、移动排烟机、大型移动式水力排烟机、排烟机器人、移动排烟车、隧道送风机、陆虎雪炮车。
2.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在地铁灭火救援战斗中,消防员受高温、浓烟、复杂地形等不利因素影响,面临各种安全威胁,在周围辐射热、浓烟等环境影响下,负重、高强度劳动使消防员体力流失严重,同时给战斗员带来心理压力,使作战效能降低。所以,配备性能优越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显得尤为重要,如40MPa 空呼器、4 小时氧气呼吸器、9L 正压式空呼器、降温背心、数字化消防单兵定位装置、多功能消防防护服。
3.人员疏散救助装备。地铁灭火救援行动必须在正确研判灾情的基础上,坚持“救人第一”的战术指导思想,坚持人员搜救与灭火战斗同步展开。所以,应配备的器材有荧光棒、发光通信救生绳、移动担架、红外热成像仪。
4.破拆装备。地铁火灾发生后,对地铁站台门、车厢、车门、车窗等重点部位进行开启或实施破拆,第一时间打开救生通道是拯救被困人员生命的关键。根据实际测试,应配备玻璃破碎器、液压扩张/剪切钳、彩钢板切割锯。
5.照明装备。地铁站在发生火灾或者电源故障断电的情况下,照明对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应配备佩戴式、便携式、移动式照明灯具。
6.灭火救援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快速反应救援车是救援人员快速进入救援现场的途径,使用车辆可快速将救援人员及救援器材运送第一现场,使处置时间大大缩短,提高救援效率。所以,应配备路轨消防车、地铁隧道轨道快速反应救援车。
五、结语
作为火灾预防的重点区域,地铁火灾一旦发生,极易引发惨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地铁各级消防救援站应积极备战、踏实组训,真抓实干,形成一股强大有力的灭火救援力量,“召之即来、战之必胜”。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投入灭火救援战斗中,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