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2021-04-08曹有为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个体学科

曹有为

(太原市知达常青藤中学校,山西 太原030031)

一、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中小学阶段要加强美育教育,通过音乐教学提高个体的综合素养,以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高要求。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运用音乐教育巩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学生在音乐的陶冶下提高综合素养以及人文情怀。

二、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和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由音乐的审美特性所决定的。在开展音乐教育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特定的空间以及音响设备,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动力审美,在思想和心灵的带动之下,吸取音乐的营养,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1]。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音乐教育同样也是一门心灵艺术的指引,相较于美育教育中的美术学科来说,音乐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更大,学生对音乐的接收能力也较其他艺术形式来说更强,所以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科是非常必要的。

当下我国中小学都已经开展了音乐教学,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以教材为核心,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及感受能力,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审美倾向,实现综合素养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科都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审美倾向,只是音乐学习在这方面对个体的影响更加直接。非音乐学科对审美能力的塑造往往起到的是辅助性的作用,音乐教育的垄断性地位仍然是其他学科不可实现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通过音乐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在感知美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三、音乐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和应试教育阶段相比,素质教育在塑造学生各项能力时,更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融合了传统教育中的优点以及更为开放的人本培养理念,以学生作为中心开展教学。从这个层面上看,素质教育更能够发挥个体的价值,培养出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而且素质教育也更强调个体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2]。学生的特长以及兴趣也是素质教育关注的重要模块,让学生在个人的兴趣基础上得到深造以及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

音乐教育作为中小学阶段连接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基于音乐学科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个人素养。音乐教育也要进行拔高以及提升,不仅要教给学生音乐知识,更要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认识自己,获得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围绕学生的主体特征进行个性发展以及兴趣爱好的挖掘,让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提升创新能力、审美感知力。

四、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教育领域的促进作用

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有着重要作用,与其他教学相比,音乐教育除了可以承载审美教育之外,也可以发挥出影响个体思想认知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选择正确的音乐及教学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熏陶,提升家国情怀以及爱国意识,让学生在与他人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集体主义塑造[3]。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情感发育,构建出良好的审美情感,树立正确坚定的人生理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实现音乐欣赏价值的拔高,为学生指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综合素质以及社会稳定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围绕中小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改建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只关注到理论知识的构建,而是要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想认知上形成潜移默化的变化,实现音乐德育效果的目标。

从促进身心发展的角度上看,音乐可以放松神经,一些曲目可以使人安宁,一些抑扬顿挫的曲调则可以抖擞精神,不同调式的音乐对于人的身心起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聆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以放松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4]。教师也可以举行一些音乐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合唱、表演节目等,这些音乐学习的方法都能够让学生心旷神怡,从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走出来,音乐所带给个体良好的心情比良药更能够解除身心的疲惫,所以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年龄段特征以及兴趣爱好为学生进行音乐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平衡发展。

五、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自立素质的坚韧基础

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智力和情感发育正处于关键时期,很多教师都认为发展智力素质是学科教育的责任,和美育教育关系不大。实际上,这种教学思维是非常片面的,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个体提升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而且音乐教育所能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放松,更利于张扬自我,教师要采用恰当的音乐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丰富感官感知能力,例如提高精力以及知觉能力,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想象这段音乐的实景画面,从而实现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这些综合化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平衡左右脑。

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音乐教育可以起到放松身心、平衡大脑的功能,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享受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放松心情,激活创造力。从调查结果上看,音乐教学可以帮助个体在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层面实现明显提升,经过有效音乐训练的学生,其自身的创造才能要优于没有学习过音乐的个体[5]。有音乐欣赏习惯的学生,学习成绩以及理解能力也会更强。所以,教师要注重通过音乐教学,挖掘个体的智力潜力,开展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教学训练,让学生了解到音乐所能够承载的信息量也是巨大的,进而开阔视野,形成更加深刻而广泛的认知。

六、音乐教育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也是提高个体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这是由于很多音乐都和舞蹈相关,在进行教育时,将音乐和舞蹈进行整合,能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带动学生实现手脑联动,同时这也是音乐主动精神和表现力的整合。所以,从这个维度上看,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音乐教育和身体之间的联动,通过形体动作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形成自我意识的重新感知。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聆听音乐,然后完全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音乐教育的本质角度上看较为刻板,音乐应当是放松惬意的,如果学生受到过多的规矩约束,反而不利于学科兴趣的培养[6]。教师要将音乐活动课引入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带动学生动起来,在感受形体动作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的实际韵律以及节奏特征,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免疫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发育。

七、音乐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教育以声音作为自身的表现手段,优美的旋律不仅可以带来听觉上的享受,也可以表达人的内在思想感情。从这方面看,音乐也是人类情感的凝聚,可以直接作用于个体的灵魂。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也可以对听众产生情操层面的陶冶。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聆听优美音乐时,会感觉到一种磁铁般的吸引力,这也是音乐和个体之间形成的情感共鸣。

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真挚的感情,并运用这种感情和音乐作品之间的联系陶冶性情,从而形成激发自身自主向上的力量。音乐艺术也具有强烈的影响力,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通过音乐教学影响个体的脾气以及秉性,为了更好的提高音乐教育的针对性,教师要先了解个体的音乐喜好,性格不同的人对于音乐也有着不同的偏好,教师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相应的音乐影响学生、鼓励学生,同时也要注重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自觉抵御低级趣味,不要让不良的音乐作品侵占了学生头脑中的净土[7]。教师要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多元、健康的欣赏品味,接触民族的、世界的音乐作品,在欣赏音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精神食粮的告慰,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愉悦的过程中接受音乐教育的熏陶以及影响。

八、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始终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学科,教师要将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个人素质提升的重要桥梁。在教学方法上,优化教学手段,突出人本思想,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打开视野,平衡身心。教师也要注重将音乐所蕴含的更深层文化意识传递出去,帮助学生基于音乐实现更为完善的能力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影响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音乐学习氛围,助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让美育教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个体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超学科”来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