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2021-04-08李洪涛
李洪涛
(鄄城县文化馆,山东 鄄城274600)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增大,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成为国家发展重点关注内容。推动乡村发展是解决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前提。为此我国积极推行了“乡村振兴”、“绿色兴农”、“精准扶贫”等多项举措,以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①。乡村文化复兴作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内容,加强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培养和挖掘乡村本土文化人才,为乡村战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②。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乡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有学者指出乡村本身具有强烈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意识,而乡村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推动了乡村的振兴。非遗作为一个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了该地区的文化思想,既是当地闪亮的名片,也乡村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乡村的发展也会推动非遗保护③。所以,非遗和乡村振兴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相互支撑和促进。本文将从非遗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非遗对乡村振兴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更好借助非遗自愿推进乡村振兴的措施。
二、非遗项目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一)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非遗项目可以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进而促进乡村实业发展。乡村非遗项目的种类繁多,除表演、节庆活动外,手工技艺等也是其中之一,这些项目中都包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乡村气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村落、手工技艺被破坏,失传,对非遗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可以为日间匮乏的乡村文化增添新的内涵,重新焕活乡土文化的活力,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家园④。同时,非遗文化中还饱含很多可以促进个体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道德资源,比如中国传统的忠孝礼仪等,这些思想可以加强乡村凝聚力,为乡村的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对非遗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取、呈现和宣传,可以提炼出非遗文化中有利于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元素,并对其进行激活和发展,让良好的情感品质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行为,进而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尚美风向的形成。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科学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提升乡镇文化生产力,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二)乡村振兴为非遗项目发展提供新机会
与之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任务更多方面,也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以往城乡发展的传承和改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有效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乡镇市场贸易的开放,也为非遗项目道德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比如生产工具的创新让传统手工艺规模性保护成为了可能。同时,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非遗项目也会得到相应的催化,从而推动非遗项目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趋势,更好的进行非遗传承和发展⑤。
三、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
(一)非遗文化推动乡村思想得到建设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结晶,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村民精神面貌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开发非遗文化实践活动是发挥社区教育的一种途径,可以提升村民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被非遗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文化所感染,形成良好的非遗文化氛围,进而提升乡村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⑥。
(二)非遗文化代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思想的表现,乡村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在乡村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更容易进行非遗文化传承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吸取城市文明和优秀的外来文化成果,对非遗文化、非遗项目进行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不断为非遗产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丰富非遗产品的表现形式,打造更具有乡村本地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遗产品。将非遗资源和现代消费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不仅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还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
(三)非遗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非遗文化是非遗手工技艺和产品的文化内核,也是拓展乡村文化市场和活动的内在主题。以非遗文化做为活动主体,开展非遗手工技艺和产品活动,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社区凝聚力⑧。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可以促进乡村文艺扶持机制的完善,激发社区居民自主组织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培育和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仁人才,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带动乡村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四、携美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
(一)以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振兴的作用,始终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⑨。而要推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必须要抓住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化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地区扎根并开花结果。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需求,文化旅游成为当下新的经济热点。在当今文旅大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村落中保留的丰富非遗资源开始被发现,成为了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但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保护和利用失衡的现象,甚至导致非遗资源和文化被破坏,不利于未来的长远发展。
为此,在非遗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保住乡村的文化肌理:
(1)保护好乡村的自然性:在进行乡村非遗资源开发前,先邀请专家到乡村进全面调研,对相对重要的文化地标进行重点保护;
(2)提升乡村品味:非遗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先进的城市思想和国内外优秀经验,但也不能忘了乡村的传统内涵,进行非遗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是保有传统文化内涵。
(3)繁荣乡村文化:要先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其文化自信心,才能激发其自主组织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讲好属于自己的非遗故事。为此,可以为乡村提供新媒体数字文化中心等基础文化设施,丰富村民文化方式。
(4)增强村民凝聚力:重建村民对于乡村的信心,加强其凝聚力,构建乡村精神共同体。
(二)坚持多业态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一定要结合当地资源,合理规划,突出当地特色,创造出一条切合实际,且多业态融合发展之路⑩。在乡村振兴中,要积极发展“文化+”业态,引进和培养“文化+商贸”,“文化+教育”等项目,通过文化输出,建立属于自己的业态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策划为基础,以当地特色为重点的开发策略,合理布局发展;通过打造古村古镇,举办文艺节会,开发地域特色文创、手工艺品等方式,形成当地特色,并带动周边乡镇的产业发展,打造高附加值、多工能的业态集群,形成“文创+农业+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乡村三大产业的联动发展。
(三)建设非遗发展主体,加强乡村治理
乡村非遗主体的缺失是引发乡村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目前大部分的非遗传承人年纪越来越大,知识面相对较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本身所具备的传承能力十分弱。而且乡村中适合传承的年轻一代大都在外务工,传承对象培养比较缺失,所以培养非遗传承对象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开展乡村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将学生作为传承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地方文化馆可以组织非遗文化节等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非遗项目,吸引更多的人自愿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来,以此重建非遗发展主体。此外,要推动乡村振兴,还要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发挥乡贤的作用,提高乡村治理和德治效率。
五、结语
非遗项目作为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合理开发非遗项目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反过来,乡村振兴策略的实施也给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而要推动乡村振兴,必要立足当地实际,合理开发非遗资源,打造当地特色,促进乡村稳定发展。
注释:
①王舫,保虎.文化自信与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以曼夕布朗族茶业复兴实践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111-118.
②黄朝斌,顾琛.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以傩雕工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6):50-54.
③陶丽萍,李技文,俞钰凡.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非遗文化产品创新开发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36-142.
④付秋梅,何玲玲.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传承的逻辑必然、实践困境与纾解策略——以京族独弦琴为例[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97-106.
⑤唐启奎,屈赵嫚.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产业化路径研究——以广西宾阳壮锦手工艺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03):75-76,79.
⑥叶淑媛.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方法与路径——以甘肃省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8-15.
⑦张莞.乡村振兴背景下羌族村寨体育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1-12.
⑧邵明华,任珂.乡村振兴战略下非遗产业化的创新路径——以山东省东明粮画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9(03):20-26.
⑨熊月佳,熊万峰,刘勇华,等.挖掘非遗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以益阳市瞿峰米醋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0):175-176.
⑩毛晓帅.乡村振兴背景下节日建构的三种模式——基于山东省乡村振兴经验的考察[J].枣庄学院学报,2020(03):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