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启发”与“想象”的应用
2021-04-08姚燕凤
姚燕凤
(潮州开放大学,广东 潮州521000)
教育行业发展迅速,声乐教学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为进一步提升声乐教学质量与效率,很多声乐教师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启发”与“想象”的应用路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与创造性,使其能够找到适宜自身的声乐学习道路,从而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声乐教师对“启发”与“想象”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研究,在声乐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融入启发方式与想象方式,较大程度的提升声乐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满足学生声乐学习的需求。
一、声乐教学中“启发”的应用
声乐教学中“启发”的应用包括多个方面,在此不能完全涵盖,从以下数个方面进行举例分析,主要包括:声乐教学中呼吸的“启发”、声乐教学中声音位置的“启发”、声乐教学中整体歌唱感觉的“启发”、声乐教学中歌曲意境的“启发”。
(一)声乐教学中呼吸的“启发”
呼吸是学生唱歌的支持以及唱歌的动力,在日常生活中人需要呼吸来维持生命,但是这种呼吸与唱歌时所说的呼吸有着本质的区别,唱歌时的呼吸要求呼吸匀称、呼吸缓慢、气息悠长以及呼吸深邃,这对于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达到。一般人都知道,从生理角度分析,吸气时气会进入肺部,这无可辩驳,但是若是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吸气进入肺部,这就让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其真正含义,从而在呼吸中表现出“憋”、“紧”、“浅”等方面的问题,反而不利于呼吸的训练。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作出以下指示“吸气到后腰”、“吸气到横膈膜”、“吸气到丹田”、“深吸气”,这似乎是各不相同的要求,但是实际上教师这种做法有着共同的目的,即通过暗示与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将气吸入其机体较深部位,以此来较快的实现深呼吸。
当学生对深呼吸找到具体的方式之后,教师则会进入下一步骤,即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来逐渐认识、控制与应用气息。唱歌时要求呼吸均匀,需要节制,应当保持“呼”与“吸”的平衡,教师可用“放风筝”的案例来帮助学生找到唱歌时“呼”与“吸”平衡的感觉,风筝要保持在天上飞,即使再高也需要手中线的牵引,既要控制好风筝,也不能拉的太紧,应在保证控制力度的同时还应使其具备一定的弹性,这就是放风筝时风筝升力与拉线张力的平衡与对抗,通过这种方式来启发学生对“呼”与“吸”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唱歌呼吸过程中,呼气肌肉群与吸气肌肉群同样维持着平衡与对抗,只有掌握好其中的“度”,才能圆润自由的使用呼吸中的“气”。
为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气息的运用,教师可启发学生“吸着唱”,在唱歌过程中始终保持吸气的感觉,由此获取呼吸支持。对于如何正确控制气息量,声乐教师可将其与提琴进行对比,以琴弦来比喻声带,以提琴弓子来比喻呼吸,只有把握好弓的力量,才能弹奏出美妙的声音,力量太小或者太大都会对琴弦震动造成影响。
通过这个启发式例子让学生明白气息匀称的重要性,从而在唱歌时合理的分配气息。在实际的声乐呼吸教学中,教师可用“蛤蟆气”、“狗喘气”以及车带慢跑气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对气息的掌控。
(二)声乐教学中声音位置的“启发”
声乐课堂教学中,会多次涉及声音位置的相关知识与问题,这项专业术语通常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很多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能很好的认知“声音位置”,这就需要声乐教师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维,协助其找准自身的声音位置。优质的声音应当有能力发出“高位置”声音,通过这种形式,使得声音能够具备较强的穿透力,贯穿全场,且听起来竖、圆、通、松、色彩丰富、明暗适度。
“高位置”的寻找,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师可启发学生让其想象“高位置”处于咽壁顶端的感觉,或者是启发学生,准备起音前在脑海中构建一条水平线,这条水平线的位置应处于上口盖,只要唱歌时维持起音处于水平线上方,就能快速确定共鸣高位置。
此外,教师还可启发学生在其外在出声时通过想象来将自身的声音“挂”与耳朵上,同时让上牙床、双颊、颧骨向上擎起,仿若微笑时的感觉。或者想象轮子自上而下、自后向前转动,随着轮子转动逐渐带出声音。在意大利歌唱发生法教学中要求在“高位置一面罩共鸣腔体”中放置声音位置,以此来获取优美明亮、头腔共鸣的声音。吉诺·贝基在声乐课堂教学中,经常在“面罩部位”用手来进行形象比划,特别是在两眼、额面下一点,牙关与两边颧骨前的打开处,其向学生们解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音位置,声音即是从此发出。因此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启发学生,使其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寻找高位置。
(三)声乐教学中整体歌唱感觉的“启发”
歌唱总体来说属于协同运动,其并不能单独依靠嘴巴与丹田来完成,需要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配合,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就需要注重学生歌唱时的整体感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全身心歌唱”。其要求学生在歌唱时能够树立整体观念,在身心放松的状况下,将唱歌所需的身体各个部位全部调动起来,实现生理运动与心理活动的有机结合。声乐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运用其较为舒服的形式进行发声或者唱歌,将其发声部位保持积极状态的同时,能够使得学生保持全身心的放松。为让学生在唱歌时能够上下贯通,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身体内部有一条畅通的通道,在唱歌时维持声音在通道里面,或者启发引导学生在唱歌时始终维持两个反向,即声音于前、人处于后与气息在下、位置在上。这种启发式提示同样是对学生唱歌时维持整体状态的要求,只有让学生在唱歌时能够做到这两项反向,才能让学生在唱歌时更好的维持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四)声乐教学中歌曲意境的“启发”
声乐教师课堂教学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与歌唱,正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完整诠释作品的能力。在进行声乐作品讲解时,声乐教师首先应当为学生讲解去掉特点、人物形象、表现内容、创作背景等,以此来启发学生,让其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脑海中勾勒出作品的场景与意境,让自身能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精准把握歌曲主要内容、核心价值以及具体意境等。比如在《黄河怨》声乐教学中,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时代、创作背景、作者现状、当时民众思想境界以及当时阶段妇女性格局限性,然后对作品曲调、歌词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体会作品中主角的“绝望”、“恨”、“怨”等多种情绪,从而让学生能够明确作品基调。
此外,教师可通过启发与想象的方式,让学生根据作品内容来想象具体的场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意境,使得学生仿佛站在寒风瑟瑟的黄河沿岸,以作品主角的身份存在,从而更好的去诠释作品。
二、声乐教学中“想象”的应用
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指的是在学生脑海中基于表象进行再加工从而形成新形象的一个过程,属于思维活动中一种形式,其以表象为基础进行发展、完善与丰富。
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到想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表象储备足够丰富,其二,比喻应结合实际、恰当准确,应当具备心理学或者生理学层面依据。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通过适宜的比喻,生动形象的图片、手势、动作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协助学生通过想象来确立正确的发音技巧、歌唱感觉等,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声乐学习效果。想象在声乐学习与声乐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掌握与圆润应用发生方法的并经过程,富古森在这方面有过相关论述:歌声属于思维观念中的物质反应,唱歌的人若是能够获取较为完美、契合其自身的声音想象,就能够极为容易的得到身体肌肉的全面配合,从而发出该声音。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通过“想象”来提升声乐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主要包括以下数个方面:声乐教学中关于打开喉咙的“想象”、声乐教学中关于获取最佳共鸣的“想象”、声乐教学中通过想象建立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与发声技能、声乐教学中通过想象理解音乐作品的正确含义。
(一)声乐教学中关于打开喉咙的“想象”
声乐教师在教授一些基础声乐知识时,通常会强调学生要“打开喉咙”,可见其是歌唱的必经环节与重要环节,世界男高音卡鲁索对于打开喉咙的重要性有过相关论述:喉咙是歌唱者在发音时必经的过程,若喉咙开的较小,就不能发出一个圆润且丰满的声音,且喉咙是气息呼进呼出的位置,若是喉咙处于闭锁状态,那声音就只有通过寻找其他的路径来发出,不然只能闷在身体内部。由此可看出喉咙打开的重要性,只有彻底打开自身的喉咙,才能实现头腔、胸腔与口咽腔的三腔共鸣,让自身的声音效果达到最佳。
打开喉咙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张大嘴巴”,这种形式只是将喉咙的外部打开了,内部并没有打开,这就会造成学生在唱歌时感到气息上提、尖亮干涩、发白、发挤,声音效果较差。同时,打开喉咙不可以用强行压舌根来实现,这会将声音完全的堵截在喉咙内部,从而造成声音发闷、空泛,且没有弹性,真正形式的打开喉咙应当始终使喉结处于喉位,咽喉部位应当完全在掌握之中,即存在张力,也能有放松,使得声音处于拉紧状态并能积极工作。
沈湘在这方面有过相关论述:当喉咙打开后,喉结应当处于下沉状态,且在低喉结位置,但是喉结内部机体是感觉不到明显的变化的,既不存在力量,也不存在声音,在演唱者歌唱过程中,不能感受到声音与气息从喉结内部声门穿过,其实是让声音与气息的混合体通过演唱者本身的想象在喉结部位绕过,然后使其顺着咽喉通道,紧挨着咽壁轨道来朝着上部吹送。这一论述能够很好的协助学生理解“喉咙打开”的具体状态。
此外,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其根据想象来打开喉咙。
其一,通过想象半打哈欠状态来使得喉咙打开。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当其很困的时候想要打哈欠,但是周围人又比较多不好意思打哈欠,只能保持嘴巴半张状态,然后用手半遮在里面偷偷打哈欠,而这种状态下喉结已经下降到喉咙的最低部位,软腭同时会自动抬起,且其处于较为兴奋的扩张状态,这就是喉咙打开的具体形态,是唱歌的人在歌唱时需要保持的喉咙状态。学生在练习半打哈欠时,声乐教师可想象其口腔位置有着大约乒乓球大小的内部空间,对于这个“空间”的想象非常重要,其是下通胸腔、上通头腔的关键枢纽,若是不能正确打开这处“空间”,很难让三者之间保持通畅;
其二,保持不发声状态,做出日常啃苹果时的状态,这对于喉咙打开有着很大的帮助。引导学生在心里想象啃苹果时的具体动作,其后在保持慢慢深吸气状态,此时学生会感觉到喉结跟随自身的气息在逐渐下沉,当气息逐渐下沉到一定位置时,喉咙就会自然而然打开,让学生总结自身的想象过程,并进行重复练习,使其逐渐掌握如何打开喉咙的感觉;
其三,通过想象管子来分散学生对候补注意力。为保持前颈喉结与下巴周边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使其不用力,可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咽壁与深呼吸位置的共鸣处,众所周知,歌唱发生遵从高位置与深呼吸原则,声音往上走的同时,气息会往下来。让学生用心想象,声音与气息之间存在腔体通道,这个通道是一根管子,这样就让学生从共鸣位置到呼吸支持位置拉开一段距离,让学生在管子内部进行唱歌,使得歌声圆润丰满,从而注意力集中在管子,而忽视了喉头与下巴,应当放松的位置就会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
(二)声乐教学中关于获取最佳共鸣的“想象”
共鸣一般多用于声学中,指的是通过声波引起的共振,唱歌过程中的共振指的是声带受到气流影响从而产生振动发出声音,振动时这种极为微弱的声音会于各个共鸣腔体内部产生共振,从而使得声音美化与扩大,就像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演唱家不论在多大的剧场进行演唱,就算不用话筒一样能够将清晰优美的歌声传递到剧场的各个角落,这就是共鸣在发挥作用。
在声乐中所说的共鸣通常指的是具备金属色彩、集中、明亮的声音,很多歌唱家为获取最佳共鸣的唱歌声音,都会最大程度的应用与发挥其本身的想象力。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共鸣方面有过相关论述:可通过想象,将面部共鸣视为一个盒子,盒子范围包括两萼小窦腔以内、上牙床上部、眉眼下部。歌唱家田文斌也分享过其获取共鸣的方式:将共鸣想象为小喇叭,当唱歌的人获取面罩共鸣之后,会感到两颧骨、门齿、前额之间好像存在一个罩一直在哇哇响,这种形式的面罩共鸣好似小喇叭在唱歌的人面颊位置镶嵌,防腐高级音响安装高音喇叭一样,若不是这样,声音就不会特别有光彩。正是借助这种对喇叭、盒子的想象,才能让很多歌唱家嘹亮辉煌的歌声贯穿全场。
(三)声乐教学中通过想象建立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与发声技能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其重点内容,其存在着互动关系,在教方面,教师应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表象,比如胸有成竹,属于视觉表象,而余音绕梁,属于听觉表象,惟妙惟肖属于运动表象,通过表象来启发学生根据声乐学习内容展开想象,能够较快的让学生掌握相关声乐知识。在学方面,教师可通过形象生动的组织语言,然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表象,进而进行相关的联想,以此来实现“教”育“学”的互动。
首先,发声练习时,若是发现学生出现“漏气”现象,可以启发学生让其想象自行车煞气时是不能再走路的;当发现学生“声”与“气”比例不对时,可让其想象天平,“物体”对比“声音”,“气息”对比“砝码”,当唱歌时发出的声音越高,就需要增加更多的“砝码”来维持平衡,并且需要对学生做出提醒:声音不是“挤出来、捞出来、砸出来”的,而是像一根皮筋在两个方面拽;
其次,在学生准备起音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想象射手放箭瞬间的状况,或者钢琴演奏者演奏时起手准备瞬间,或者芭蕾舞演奏家起跳瞬间,从而让学生的声音从高位置精准发出;
然后,在运用声音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合理布局气息量、声音强弱、音量大小,演唱者可随意想象,比如在草坪行走、水上浮动等,在歌唱发声时想象越具体、越生动、越丰富就会理解更加深刻,相关技能的掌握就会越牢固、越快速。
(四)声乐教学中通过想象理解音乐作品的正确含义
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特殊性是通过再造想象实现的,心理学在这方面有过相关论述:再造想象是通过符号、模型、图表等示意在脑海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部分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虽然能背熟歌词,却不懂其中的含义以及意境,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演唱时不能表现出其具体情感。根据这种情况,声乐教师即可通过想象的方式,启发其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比如《牧歌》教学中即可让学生想象羊群、绿草、白云、蓝天等景象,以此来理解音乐作品中融入的各种情感,从而在歌唱时抒发出音乐作品真实的情感。
三、结语
文章论述了声乐教学中“启发”与“想象”的应用,可以看出“启发”与“想象”在学生声乐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需要声乐教师实现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