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树仁”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2021-04-08李月竹孙枭婷
李月竹 孙枭婷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110136)
一、审“美”之心
审美是对于事物的美感与否,人们所产生的感受与体验。在哲学方面,审美是事物对立和统一的有力证明,并反映在他的个体上,审美统一是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来体现。通过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舆论导向等,人们所处的环境都会对审美观造成影响。
(一)审美心理
审美认知、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观等审美心理,是美育这个庞大的教育系统的构成。审美认知,指感官对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审美认知的发展在整个系统中至关重要,在审美心理学方面,审美认知是一种内部心理活动,它的核心部分由个体审美心理组成,目的是为了获取和运用审美信息;审美体验是审美心理结构中最生动的情感体验,它使各种审美心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是基于审美认知的理性因素,从而使整个审美过程充满了情感色彩;审美价值观是在审美认知与审美体验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
(二)美育
美育是提升人们情感陶冶、健康审美力和健全人格的发展,通过自然、社会和艺术等不同美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爱好美和表现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美育是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精神和行为,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在提高学生思想和发展道德情感的同时,丰富知识,发展智力,改善身心健康,并鼓励学生热爱劳动与创造性的活动,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二、作“育”人材
教育是指培养可造就之材,是提高人们全面素质的一项实践活动。教师的天职就是要辛勤培育,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接班人。席勒认为,“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完美的人性”,培育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品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他们能够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了培养新时期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重视审美教育。
(一)国内关于审美教育的理论
1.孔子:中国最早的美育思想构建者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独特的审美教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形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倡导美育的教育家。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乐相待”、“美善相乐”,追求人格、精神、境界“合一”的原则,形成了审美教育价值观。在传统审美教育中,孔子的美育理念作为中国古典审美教育的主流占有主导地位。
2.蔡元培: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论美育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设了《美学》课程,并大力推进公共审美教育设施和专业艺术院校的发展,并提出了“用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在现象世界中,人皆会因生死离别、祸福利害等种种情况,产生爱、恐惧、喜悦、愤怒、悲伤的感情,一旦将它们引入绘画、诗歌等之中,并成为精美的材料,除了具有“浑然之美感”之外,再不会涉及现实的情感矛盾。所以,审美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在于打开人们精神世界的大门,使他们进入超越生死、利益和他人观点的境界,使人们能够感悟和体验人生的真谛与终极幸福。
(二)西方关于审美教育的理论
1.鲍姆嘉通:美育与感性认识的完善
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创建了美学学科,并完成了第一部美学著作。并确定了审美教育的内涵。首先,他揭示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的基本特征;其次,强调美育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重要功能;再次,进一步表明美育的内涵,其作为“感性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激发才能;最后,阐释美育是“由审美情绪转化为审
美情感”的过程,进行感性教育的情感培养和促进。2.席勒:重塑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完美人格
席勒是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在18 世纪正式提出了“美育”的理念,其著作《审美教育书简》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并深刻揭示了美育的意义以及审美教育的必要性,被称作“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他提出通过美育来改变现代社会中人性分裂的状态,从而建立感性和理性的完美人格,使人们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并大力提倡培养理想的人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三、一“树”百获
一次播种一百次收获是隐喻培养人才获益长远。高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应强调团队间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享,并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为了丰富美育课程体系,高校应加强学科统筹,促进学校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完善美育评价体系,将美育课程和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强化美育教学队伍,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在美育中的特殊作用。
(一)美育课程结构
1.专业课程审美化
应重视文化素养与艺术教育专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提升艺术师范教育专业和艺术实践能力等审美素质的训练。在培养专业性审美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学习热情。
2.公共艺术选修课程
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包括艺术表现技能训练类课程、艺术鉴赏类课程、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综合艺术和美学类课程,多方位促进了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发展。
3.综合美育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审美素质,包括审美教育的基础知识、美的专业知识、审美生理心理方面知识,以及与美的相互联系的内容,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学生对美的专业化知识的经验。
4.美育实践活动课程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审美个性和实践操作技能是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5.潜在课程审美化
从物质、制度和精神形态三个角度探索高校潜在的审美教育课程,充分发挥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以美启智,以美立德、以美健体,促进高效的美育教学。
(二)高校美育课程的现状及观念调查问卷分析
针对本次研究,设计了关于“高校美育课程现状及观念”调查问卷。以辽宁大学的本科生为样本,其中涉及艺术设计学、广告学、音乐表演等专业,共计127 名本校大学生。根据问卷星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利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填写,可形象直观地展现调查结果,以确保审核每份问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综合分析,不同专业开设了专业审美类课程,占比81.89%。本校学生在选修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数据中,显示艺术导论课程占比36.14%,美学课程占比73.49%,设计概论课程占比67.47%,美术鉴赏课程占比48.19%。参加学校组织的美育相关课外活动分布,占比60.24%。可见,不同本校专业学生对美学和审美类课程的青睐,充分体现对于美的渴望与追求。公共艺术类课程常见的考评方式以作品创作与展示、策划与讲解和开卷考试为主,使学生在美育的熏陶下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提高创新实训技能。根据数据显示,美育不仅发展对各种美的感知、想象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还对艺术表现技能、体验和实践训练特别重视,同时培养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受到美的熏陶和拥有创造美的能力。
(三)美育教学与创新实践训练相结合
“明德精学、笃行致强”——以辽宁大学艺术设计系为例。
美育课程具有规划性、渐进性、科学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丰富特色的课程资源与专业性动手训练,使多途径的实践训练能够应用到实处,与未来毕业实习就业做好衔接。
1.成立工作室制度,以学生兴趣为本。部分专业课程,以学生小组团体演讲创意和设计的理念为主要考核方式,培养学生集体团队意识与创新发散思维。举办“结课作品集展览”、“艺术沙龙展”、“艺术市场调研报告汇报大会”等活动。在提升作业质量实践创作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策划、实施与执行力。联合汉语言文学、艺术学院、新闻传播等学院,展开一系列艺术文化活动,整体提升辽宁大学的综合美育观念,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2.带领学生参加艺术与设计专业比赛。提倡“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增强自信与成就感。与企业合作开发设计项目,并在交互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中引入企业实体进行设计训练,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部分专业课程结课时,以模拟答辩以及实习就业甲乙双方的形式,进行作业、创作、策划案的展示设计等等。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对初入社会的体验,并对未来论文、毕业设计答辩、就业实习、创业等打下有力的基础。
四、立德树“仁”
教师要以良好的美德和信念来教育、感染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在仁爱正义、德育为先以及良好的身心协调发展中提升全面素质。高校教师应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与创新美育知识,从各方面入手开发学生的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和审美运动系统,促进学生心理与生理健康和协调的发展,在进行美育教学的同时,不仅要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美好的心灵,使美育完全融入身心和谐的发展之中。
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以美育教学教学的理念、创意发散思维的锻炼、创新实践训练技能的不断积累,美育的力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健康的发展,并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等全面素养为发展目标。在美育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将传统民族文化的特色美传播给学生乃至校园的每个角落。融入“非遗”与民间艺术等传统精神文化的传承,以表达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情感与崇敬,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品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