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丰富群众文化的路径
2021-04-08姚利娜
姚利娜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文化馆,江苏 镇江212300)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当今的社会不乏勤奋努力之人,但是缺乏创新性思维的灵魂却不在少数,这就是说,在未来的职业中,群众文化路径的探索在未来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具体对群众文化的路径进行研究,就是要聚焦群众这一群体,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路径的形式,就能够从整体上提升群众文化的水平与层次。文章立足于群众文化内涵与特征分析,进一步对丰富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分析,最后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丰富群众文化的路径,分别为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展开,分别为“人本”式文化服务、融入社会力量,多元发展、提升文化工作者的能力与素养、加强民众思想素质建设。
二、文化馆与群众文化内涵与特征分析
文化馆的概念为,文化馆是由国家、地方政府建立、支持和资助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文化馆能够为全体公民提供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我国的专家学者对群众文化内涵与特征分析这一概念进行归纳与总结,认为群众文化的路径的定义为,群众文化活动要求群众自发组织、参与、表现和自我服务,这是其他文化形式(电视、广播、阅读、网络等)所不能满足的。通过自我组织和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可以让群众在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而且在此过程之中能够显著性提升其审美水平以及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具体比如,群众文化路径可以借助视频、动画、音频、语言、文字等的媒介载体继续传播,而这些媒介形式的多样性更加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而当前早最新的群众文化的新时代背景之中,提出需要建立良好的欣赏水平。
三、丰富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纵观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群众文化”是衡量人的行为、表现以及思想的综合评价,群众文化不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存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之中,这就说明群众文化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群众文化这一词语源自于二十世纪实际初,群众文化具体可以表现为使用新科技的产品投入市场的反响,也就是说群众文化程度的高低就是衡量市场对于新产品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群众文化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思想与意识,并结合当下的市场环境对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从此种角度而观之,群众文化属于意识的概念。创造性的产品依赖于产品创作者的个人特点、兴趣、以及专业,并且取决于产品设计者的职业背景、家庭环境、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群众文化的概念与内涵,在学术界仍然具有一定的正因。其中存在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群众文化就是文化产品的首次创作,而还有另一部分的学者提出不同于前者的意见,认为群众文化是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加工能力。
群众文化生活直接关系全民文化素质的好坏,而在当前国家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之中,群众的核心地位并未得到完全的重视,因此,当前最为重要的事就是重视群众在文化生活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由于受到外部与内部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群众在文化生活方面不尽如人意,而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重视群众文化生活的开展,这不仅仅对于群众的文化生活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以及意义,首先,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能够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通过对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就能够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以及文化知识的理解,从文化活动中体会文化的魅力,并在这一过程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与此同时,最重要一点就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能够极大的推进社会主义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对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使群众个人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突出贡献,从而能过显著推动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在群众文化的路径丰富的过程之中,一定要重视对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过程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从而在确保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的前提下,能够吸引和调动更多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建设中。
四、新时代背景下丰富群众文化的路径
(一)“人本”式文化服务
先后建设了综合性文化体育运动广场、全民健身器材以及文化宣传中心,并结合每一个区域的不同特点,并在每一个社区中设立棋牌室、老年活动室、健身广场、文化公园,上述这些设施为群众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在人本式的文化服务中,可以添加完善了农家书屋建设,购置图书光碟等文化产品,巩固了农村文化阵地,为文化惠民提供坚实的保障。在区内具备国家三级标准的文化馆内,建有舞蹈排练厅、音乐制作室、图书室、书画室、活动室等文化设施。由此可见,这些便民利民的设施足以为群众提供周到的服务,而当前的大多数地区并没有设立设有活动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场、排练室、台球室、健身房等。文化主题活动需要以百姓的需求为第一需要,而当前这些公共的开放区域就成为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场景,而当前文化活动也是全国性质的,因此,人本式的服务就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本式的服务能够突出群众与百姓的核心地位,而当前的群众文化的路径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的就是“人本”式的文化服务。具体可以采取社区与居民互动的教学模式具体就是借助语言、实物、文化产品等手段,搭建真实性较高的情景与氛围,最大程度地提升群众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水平,从而激发群众参与文化互动的主观能动性。
(二)融入社会力量,多元发展
在群众文化的路径的丰富过程中,如何能够激发群众的参与度,就需要结合当地群众的特点,结合群众的个性特点,创造符合当地居民的特点的文化产品,就能够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从而实现对群众进行个性的塑造与文化产品水平的提升。在文化产品教学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不断的增加社会力量,让多方力量能够参与到群众文化路径丰富的过程之中,首先社区需要结合群众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计划,从而提升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锻炼群众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文化产品活动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对班级中的群众进行文化产品思维的训练过程之中,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活动,激发群众对于文化产品课堂的兴趣,一方面能够有利于群众开拓文化产品思路,另一方面能够将文化产品活动课的实效性发挥到最高,而学校应该丰富文化产品内容,将群众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群众的自主性,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图书馆、文化站、活动室、文化体育公园等的公共设施,可以开展多元化形式的文化活动,具体比如绘画作品优秀展示节、电影展览、诗词歌赋大赛、文学创作活动、主题读书会、心得交流会、或者读书感悟演讲赛、以及各种文化活动。不仅在开阔的区域举行大型专场的表演,也可以在密闭的空间内开设小剧场,在社区内的小广场、小区的居民群众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社区居民踊跃参加,并在这些活动结束之后,可以对在活动中表现比较突出的群众给予物质或者精神层面的奖励,而且在此过程中,社区需要融入社会多方的力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的活动中来,并实现群众文化的多元发展。
(三)提升文化工作者的能力与素养
提升文化工作者的能力与素养,是当前实现文化素养提升的关键路径,而当前我们需要重视对文化工作者能力的培养,那么最为关键的是就是制定文化人才的培养计划,而当前强化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文化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结合当地的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就可以制定出符合地方特色的文化人才的培养计划,搜集并挖掘社区文化人才资源,在社区的文化活动中设立文化宣传队,将百姓群众中具有特长的人员招募进来,组成一支表演队,并对他们作以周期性的培训,安排了专业音乐或者误导教师对这些人员进行系统性的指导,提升文化工作者的能力与素养。
(四)加强民众思想素质建设
文化活动思维的培养需要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就能够充分培养文化活动思维的深刻性,实际上就是需要锻炼群众的文化活动能力,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具体结合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思考能力,就能够有助于在文化活动文化活动过程中,政府与社区能够锻炼群众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提升文化活动素养,不仅仅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目标,而且能够全面提升群众的文化活动水平。
具体比如,这种围绕某一主题,采取主贴、跟贴网上贴吧形式可以加强民众思想素质的建设,就需要借鉴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合作学习中去,丰富了文化活动交流形式。政府与社区在举办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职能,并在文化活动过程之中,需要不断引导群众实现角色的转换,因为政府与社区与群众是活动的主体,政府与社区与群众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重视文化活动中的沟通与交流,不断的发挥自身的职能引导群众实现角色的转换。
(五)丰富文旅融合的活动形式
双促双进”行动启动仪式,即文旅志愿服务进景区、文化惠民活动进景区、促文化传播、促服务提升。该行动是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又一个创新品牌,进一步体现了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开拓创新的工作担当。
五、结语
本文立足于群众文化内涵与特征分析,进一步对丰富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分析,最后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丰富群众文化的路径,从五个方面展开,分别为“人本”式文化服务、融入社会力量,多元发展、提升文化工作者的能力与素养、加强民众思想素质建设、丰富文旅融合的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