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非遗保护对记住乡愁的重要性
——从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谈起
2021-04-08尉超伟
尉超伟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陕西 宝鸡721000)
一、前言
2017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1]这从精神文化层面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在宝鸡市实施“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区域联动等文化走亲等活动中,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升两地文化融合、促进群众文化共同进步、优化当地文化生态优势发展、尤其是在唤起乡愁情结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纽带作用。
二、宝鸡市实施“春雨工程”活动情况
宝鸡市从2011 年申请创建全国第一批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以来,着力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坚持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坚持培养和扶持文化志愿者的组织和发展,使之从自发自觉到自律自强,为繁荣宝鸡市群众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4 年,宝鸡市成功创建国家第一批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这是对宝鸡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也是对宝鸡大力开展非遗保护,将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生活的精彩写照。
从2012 年开始,宝鸡开始大力响应国家号召,切实组织各行各业的文化志愿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奔赴祖国边疆地区,先后在甘肃金昌、西藏拉萨、新疆克拉玛依、黑龙江绥芬河、贵州遵义等地,以“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的文艺服务模式,开展文化志愿者对口交流活动。尤其是广大文化志愿者倾情奉献的文艺演出,特别受到边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曲调委婉动听的西府曲子、悠扬高亢的秦腔、姿态曼妙的舞蹈《西府俏媳妇》、雄浑壮观的《天地社火》、厚重深邃的舞蹈《青铜神韵》、夸张奔放的《马勺脸谱》,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灯影戏、都让边疆异域的观众为之惊叹,对克拉玛依文化和宝鸡地域文化的深度交融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2015 年,宝鸡市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专项活动获得省文化厅精品文化活动光荣称号,这和宝鸡文化志愿者重在体现极具宝鸡元素的非遗文化符号,传承具有宝鸡特色的文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三、非遗传承在春雨工程中的重要体现
“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是一项动态的文化传承工作,是践行“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部署。[2]我们在开展活动中发现,当地群众对那些真正宝鸡独有的文艺形式十分感兴趣,比如西部地区的秦腔,或高亢嘹亮,或深情哀婉,渗透着黄土高原上庄稼汉对家乡的深情和眷恋;在新疆克拉玛依艺术馆进行演出的时候,无论是带观众彩排,还是正式演出,均场场爆满,其中有四分之一的观众连看三场,当秦腔前奏曲响起的时候,有些观众已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有位老大爷说:“我就是陕西宝鸡(虢镇)人,这么多年了第一次在现场听到家乡的人唱秦腔,当演员第一嗓子吼起来的时候我激动极了,就像吃了臊子面一样过瘾和开心”;另外一位阿姨说:“我也是宝鸡人,当年从军到克拉玛依然后就地转业、成家,多少年了,第一次感受到来自故乡的气息,这秦腔勾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更勾起了我对老家的回忆,这浓浓的乡愁就像一杯酽茶一样过瘾,回味无穷”;在黑龙江省绥芬河,有观众深情地说:“马勺脸谱是我的最爱,从小我就很喜欢历史故事,脸谱是戏剧人物的再次塑造,艺术感很强,视觉冲击力也很强,中国古人的智慧真是望尘莫及”;在甘肃金昌,观众听到秦腔是如痴如醉,他们说:“秦人就是从甘肃一路东进的,秦声秦韵里,满满的都是黄河般奔腾不息的爱,对故乡的爱,对亲人朋友的无限眷恋和深情厚谊。”
而社火作为带有宗教祭祀、大型节日庆典等重要作用的文化活动,因伴随着人一生最重要的时刻和节点,具有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3]宝鸡社火名目繁多形式多样,有背社火、血社火、步社火、车社火、地台社火等,可繁可简,社火行头五花八门,配合喧天锣鼓,让人心潮澎湃。在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的文艺演出中,加入《天地社火》的演出,龙飞凤舞、万马奔腾、乐感强烈、节奏鲜明、气氛热烈,并能将观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整场演出高潮迭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西秦刺绣作为宝鸡独特的非遗表现形式之一,穿在舞蹈演员身上随舞律动,本身就是很好的宣传展示过程,大红大绿的配色、大胆夸张的造型、粗犷阳刚的特点,将观众的心弦紧紧扣住,甚至带到了那个永远也回不去的美好的童年时光,或者定格在祖母或母亲曾经一针一线制作鞋帽衣服的场景,这也许就是记住乡愁最好的情景载体和物化手段。不知不觉间,乡愁像一湾溪流汨汨流淌,不舍昼夜。
四、非遗保护传承在记住乡愁中的重要意义
(一)非遗保护传承,强化乡愁情感因子。
非遗是一种活态传承,它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情有感,能将人类社会的的发展进步和演变融入到非遗传承中。同时因为是动态的口耳相传,所以融入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信任和尊重,无论是家族成员之间还是师徒之间,通过非遗保护和传承紧紧地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最为稳定的互动结构,这种稳定的互动结构又把人与人的情感变成了一张坚固的网,这个网就是乡愁情结,通过在重大节庆日、重要文化走亲等活动中一段非遗展示:一首民间曲子、一个刺绣、一张脸谱,都能唤起民众乡愁,即存在于记忆深处那伤感、失落的情绪因子,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之所以深爱,就必须更加珍惜和维护。
国家颁布《非遗保护法》,就是为了使非遗更多更全面地走进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灵,让年轻人重新审视中华文化之根,不丢中华文化之魂。[4]非遗就在我们身边,多以生产赏泥塑,都能感觉到和先人对话,能感觉到历史的温度和脉动,文明的心跳。能重要的是能激发起现当代人们对于非遗的热爱,更加激起他们的对之的保护欲望。
(二)非遗保护动态管理,增进乡愁情感积淀
非遗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共同进步的。非遗保护的目的不仅仅是留住非遗,而是要让非遗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为文化产业动能提供抓手。当然,非遗并不仅仅是在旅游景点摆一摆,吸引一下游人的眼球,最主要的是通过非遗展览馆、非遗传习所、非遗活态传承,将这些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让它重新活起来,走入民众心中,形成人们的审美和生活需求习惯。只有需要了才会去钻研,才会进步。“活态流变”要求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对传承人的认定和非遗项目必须实行动态管理,这样非遗保护能更科学,更有比对性。[5]当然,非遗传承保护向科学化进程、创新化进程的推进,更是乡愁不断积淀的过程。非遗项目的丰富性,决定了保护方式的多样性。
(三)非遗保护主动坚守,确保原汁原味,是对乡愁的记录和弘扬
非遗保护不仅仅是留存现有的,更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技艺创造。人的智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的,它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体现着当时当世人对审美情态的不断衍变。这就需要传承者和受众,更加多地融入乡愁情结,将自己对非遗的理解和对美的领会加以糅合,避免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类非遗再度创作误入歧途。[6]传统手工艺类和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有其自身的规律,选徒带徒有其自身特性和要求,不可随意改变;但不能使其凝固、静止、不发展,而要使其走上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当然,如今非遗传承保护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砥砺前行,这是难以躲避的严肃课题。传统乡村是大量非遗聚集、传承的载体,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住民进城、传统村落没落,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瓦解、社会关系渐渐疏远,依附其上的非遗文化日益瓦解,活态传承濒临失传。这就更加响亮地叩击着人们“乡愁”这根弦,人们在失去传统村落、土房子的同时,却最不想看到曾有的精神生活随之逝去,那些活态的曾经给予人们开心、脆弱、伤心、失落时的精神壁垒,民众希望其能够更加坚固而牢靠。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非遗保护我们责无旁贷,在良性传承发展的同时,也要留住每个人心中“乡愁”这汪清泉,使这种深深的眷恋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凝结地更加牢固,从而发现更多美好,把非遗和乡愁谱写成一曲悠扬的歌,且唱且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