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文工作中艺术培训与创作中专业、业余的区分
2021-04-08杜珉
杜 珉
(广东省星海音乐厅,广东 广州510105)
一、“专业”与“业余”艺术培训和艺术创作的定义
广义上,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呈现,是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审美的反映,故而艺术作品具备极大的社会功能和审美教育作用。一般的艺术理论都将艺术的社会功能归纳为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三种。唐代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说艺术可以“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鉴戒贤愚,怡说情性。”[1]充分概括了以上三种功能,正好符合我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已经成为社会刚需,从而激发公共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百花齐放。
谈到“专业”与“业余”艺术培训和艺术创作的定义,笔者认为这需要从理论和技术实践两方面去看待。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专业的艺术培训一定要涉及到理论知识,只有明白了个中规律,建立一定的理论知识结构,具备宏观整体的系统化认知后才能更好的从实践上,强化大脑灵巧肢体,将内在理论外化、物化成实在技能,这是一个从“道”至“术”的过程,《易经》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不外如是。专业艺术创作同样如此,一定是先明确自身的创作意图,头脑中对即将出生的艺术作品有在理论层面有充分的认知后,胸有成竹才将其付诸实际行动。
构建好理论体系后,才是精进技能、技巧层面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宏建说到:“艺术的技能、技巧,显然是指艺术家运用各种艺术语言把自己已经设想的艺术意象凭借艺术媒介生动而又传神地表现出来的艺术表现能力。”[2]这种能力依据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层次和培养标准,以最为直观的舞蹈艺术为例,以软开度为参照就足够能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准了。
在理论和实践之外,还有一层不容忽视的情与意的表达。艺术创作是理性与感性双重参与的活动,而且感性占比度更高,因为艺术在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最终是靠人的情感在起作用,所以一个作品是否能够打动人心、动人心弦就显得极为重要。在专业艺术培训和指导过程中,这一点也会被指导老师特别强调。总之,要达这一效果,就要强调情感和意蕴的表达,这也就是中国自古以来追求“得意忘形”的审美效果的缘由。
以上三点通常是我们在专业艺术培训和创作中需要做到的,这跟业余比起来有着明显差异。除却专业化的艺术教育之外,还存在着业余的学艺者,如到全国各级文化馆参加各类艺术培训的群众。以音乐艺术为例,从业余角度出发,学唱歌的不必要明白一首歌曲的音阶关系,也不需要明白它的调式转换,只需要掌握最基础的旋律和节奏,完整地将其演唱出来即可。学器乐的也不需要经历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艰难过程,一首练习曲加一首练习曲磨砺自己的技巧,或许只需要将指定的一首曲子顺畅的弹出来就好。从人群划分上来说,专业人员可以称之为文艺工作者,而业余人员更多只能称之为文艺爱好者,两者不可一概而论。
二、群众的艺术指导与创作中区分专业与业余要求的重要性
在群文工作中,我们必须明确在对群众的艺术指导与创作中区分好专业与业余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何以如此呢?
第一,两者面对的群体不一样。
业余的文艺爱好者面对的只是一般群众或者是亲朋好友,更甚至他们的文艺作品或者创作根本没有展示的机会。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当你的亲朋好友得知你具备某一项文艺技能后,往往请愿一睹为快,当他们观赏完毕后,总是啧啧称道,赞叹有加。可是同样的作品和表演如若在专业人士面前展演,却很有可能被认为平平无奇,甚至可能落得一个贻笑大方的结果。这就是接受群体不同带来的评论两极分化,同一文艺创作的价值会随着接受群体的专业程度高低而呈现出起伏,所以专业和业余之间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
而专业的文艺工作者面临的受众群体除了一般群众,还有各自领域内的专业人士,除了接受一般群众的艺术欣赏,还要接受专业人士的艺术批评。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审美的判断首先就是一种趣味判断。学术界把这种属于人的情感活动领域的问题都归为“趣味问题”,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美”或“不美”的判断是一种情感活动,而这种情感活动主要涉及我们的趣味、喜好等问题,而这种情感活动是每个受众天然具备的。对于艺术作品更深层次的赏析,则需要基于这一点,由批评家依据相应的理论,对作品传达出来的美帮助进行阐释。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关注作品传达出来的浅层涵义及趣味之外,更需要对作品的技巧、布局、格调等更为专业细致的要素进行评议。
第二,两者学艺初衷、学成用意不一样。
学艺初期每个人都会有决定是选择走专业还是仅供业余爱好,决定走专业道路的人,他们的前进方向往往很明确,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专业院校,然后参加业界各类专业比赛镀金,不断进修,成为大师、大家。而业余的业余爱好者他们的学艺初衷很可能只是陶冶情操、自娱自乐,对于他们来说,艺术造诣高低并非是生活的刚需,其主要价值在于提高个人物质生活,消遣闲暇时间,愉悦精神并丰富情感,获得一项附加技能,拓展社会意义。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指导标准必然是有差异的,毋庸置疑,专业的学艺者要经受更为严格甚至严苛的训练。
第三,个人条件存在天生差异。
以声乐艺术为例,我国的声乐教学历史较早,春秋时期即有文献记载,如《乐记·师乙篇》中:“歌者,上如亢,下如坠,曲如折,止若槀木,居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贯珠。”[3]《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夫教歌者,先呼而出之,其声及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4]唐代段安节著《乐府杂录》:“善歌者,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5]
这些论述至今还为人引用,成为指导今天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理论依据。每个人的声音条件是有差异的,天生嗓子不好,音域太窄的人很难在声乐演唱艺术上做出成绩,很可能一开始老师在选拔学生的时候就将其淘汰了。美术艺术中也是一样,有些人对色彩的细微差别天生敏锐非常,对配色的敏锐度、和谐度上展现出一骑绝尘的天赋,这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三、如何在培训和创作的实践中区分好专业和业余的差异化
首先,专业艺术培训更讲究系统性和全面性,然后再是对细枝末节的细致处理,都跳脱不出上文提到的道、术、意三个方面。
以合唱为例,我国合唱教育家马革顺先生说过:“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活动,是借着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作品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创造。”[6]声乐艺术的核心是声音训练,但专业合唱团与业余合唱团在训练方法上还是存在明显区别。专业合唱团的训练,合唱队员有必须具备的要求,如相关理论知识,时刻保持兴奋饱满的歌唱状态,气息一定能正确地支撑声音,音准的准确度,运用气息要紧随歌唱速度的变化,特别是对声音效果要苛求完美,情绪表达到位。而大多数业余合唱团成员并没有系统地学过声乐演唱,气息不够用,状态不饱满都是常见问题,对业余合唱团训练只能从基础抓起,不可苛求过多,通过多做练习在节奏和音准上达到统一即可。这个例子更为直观的说,不能以评价专业歌唱演员的标准去要求卡拉OK 爱好者。[7]
四、结语
我们此前对专业领域内的艺术培训和创作做了简单的阐述,但对业余领域,特别要区分对待群文工作中艺术培训和创作的差异化。因为群文工作中的艺术普及扎根于群众、取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再者受众群体的多样性、特殊性和业余性,即便是具备部分专业化的创作也难以在专业舞台上有所建树,还要避免曲高和寡,脱离群文工作的本质。群文工作从定位和选材开始就应以普及群众为首要目标,在培训和创作方法上,追求艺术水平不等同于一味地向“专业”标准看齐。
通过对比“专业”和“业余”,受众群体的不同可以说是导致群文艺术培训和创作需要区分专业与业余的最大原因。区分好专业和业余之间的不同标准,一则有利于公共文化艺术事业的普及和深化,提高艺术培训指导的广度与活力;二则鼓励艺术创作的热情,加强艺术创作产值;三则有利于把准群文工作方向和受众定位,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化用对方法,因地制宜发挥特点,加速满足和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所以说,在群文体系的艺术培训和创作中注意区分专业和业余的标准和要求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