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舞蹈培训的价值与策略分析

2021-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舞蹈群众精神

储 静

(深圳市文化馆,广东 深圳518034)

一、群众舞蹈培训的价值

(一)群众舞蹈培训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舞蹈培训本质上是对舞蹈文化传承的过程。在进行舞蹈培训的时候以舞蹈文化作为核心元素,通过舞蹈培训将文化意识附着于舞蹈教学内容之中,群众在接受舞蹈培训的同时认识到舞蹈艺术所具有的动作特点,同样也会在舞蹈培训中体验到舞蹈艺术所具有的深层次精神内涵。群众舞蹈培训实现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舞蹈艺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对群众进行舞蹈培训的过程是文化延续的重要过程。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方向一致,很多舞蹈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演变发展过程,舞蹈中包含了民族思想、民族精神在其中。通过舞蹈培训能够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也意识到民族舞蹈文化的伟大。民族舞蹈文化从属于民族文化,舞蹈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思想、精神等内容附着于不同的舞蹈动作表现中,通过对群众的舞蹈培训能够让中华民族道德、思想、精神得以不断的延续下来,实现舞蹈技巧传承的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意识的传承[1]。

其次,舞蹈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都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成为了一个国家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继承者,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创新精神的延续也体现在舞蹈艺术的培训之中。在进行舞蹈培训的同时,应当对舞蹈文化中的糟粕内容予以去除,保留其精华部分实现舞蹈艺术培训来源于群众,又普惠于群众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人民群众接受舞蹈培训之后,对于舞蹈的理解和认识会不断的加深,并且会结合所学习舞蹈知识的内容进行再创新,这是实现舞蹈艺术不断创新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群众舞蹈培训也体现出了舞蹈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这种开放性特点也包含了对群众舞蹈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的包容。当然,舞蹈艺术的创新是在原有舞蹈学习的基础上来完成的,通过对于传统舞蹈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在今后的表演实践中融入现代思维意识形成了个人舞蹈的创新,促进了群众舞蹈的创新表达。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群众舞蹈培训也是实现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选择。

(二)群众舞蹈培训是个人提升的途径

舞蹈培训活动是一个育人的过程,通过对舞蹈知识内容的培训也实现了对舞蹈学习者的个人提升。

舞蹈艺术作为对生活动作语言的提炼,它是对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化表达舞蹈中所包含的思想以及情感、精神道德等内容,能够潜移默化的提升舞蹈学习者的个人素养。舞蹈艺术中包含的道德修养等内容是舞蹈艺术精神审美的一种表现。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之中,但是相较于生活中的动作更具有艺术性和风格性,因此舞蹈艺术对于美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舞蹈的艺术中所包含的审美精神通过舞蹈培训的方式进行传播,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传播模式。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秧歌、舞龙、舞狮等舞蹈在体现出自娱自乐精神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比如在秧歌艺术中体现了农民自由积极向上的精神,在舞龙舞狮艺术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学习体验舞蹈艺术的同时,个人也会不知不觉的被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染,从而完成了个人的提升。

在一些舞蹈艺术表演中也会运用一些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这些科技手段所展现出来的视觉之美也能够提升舞蹈学习者的审美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舞蹈培训过程中,舞蹈艺术所包含的精神以及审美等内容,在不知不觉的影响着舞蹈学习者。在群众舞蹈培训中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群众性特点表现出了一定的趣味性特征,让舞蹈学习者在感受舞蹈艺术魅力的同时,在精神上获得了满足,消除了工作与生活中的疲累感。在对群众进行舞蹈培训的同时,舞蹈艺术中所包含的地域文化内容也会影响群众个体对舞蹈艺术的理解与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对地域文化的认可,让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保持一致,成为了维系民族感情的重要工具,实现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共融共生。

其次,通过群众舞蹈的培训带给了群众以更多健身方式的选择,在舞蹈表演或者是学习的过程中,身体肌肉通过不同形式的运动,促进了身体血液循环,增强了身体素质。在对群众进行舞蹈培训的过程中,让舞蹈艺术与情感更好的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的情感自我宣泄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烦心事,通过舞蹈的学习和表演会逐渐忘却或者是淡化内心的不快,感受生命的活力。而舞蹈艺术所具有的韵律美的特点也体现在生命与运动之间紧密的联系上。在学习舞蹈艺术的过程中获得身体机能提升的同时,在精神上也树立了一种健康的意识。舞蹈培训过程中也是对个体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的一种锻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智慧。

(三)群众舞蹈培训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群众舞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整个社会的和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为群众舞蹈的培训是需要多人参与的,而群众性舞蹈的培训能够让群众在共同的环境中进行舞蹈学习,在此过程中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频率。在舞蹈培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彼此的交谈和交流也更加顺畅。同时有些群众性舞蹈是需要多人表演来完成的,通过群众舞蹈的培训也会形成彼此之间的默契关系。

群众舞蹈的培训也为人民群众内心真实情感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群众舞蹈作为一种集体参与的舞蹈,让人与人之间形成了默契的关系。从当下社会的大环境来看,很多人都面临着生活的压力。而群众舞蹈作为一种较为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群众舞蹈的培训,教会了群众如何运用舞蹈来宣泄情感的压力,同时也会逐步的摒弃生活中的一些消极情绪,让人能够更加积极乐观的去看待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更好的促进了彼此关系的和谐,容易形成一种健康的人际关系状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健康关系状态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组成元素,体现出了群众舞蹈培训具有的意义与价值。

群众舞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舞蹈艺术作为人类共同的语言,虽然不同地域的舞蹈风格上表现有所差异,但是舞蹈艺术对于情感的表达的方向是一致的。每年有非常多的国外舞蹈艺术团来中国表演,而中国的舞蹈艺术团也经常出国表演。通过交流表演,让不同国家的人民群众认识到舞蹈艺术的差别,在视觉上以及情感上获得了新鲜感,同时增强了不同国家人民群众之间交往的愿望。既使不同的国家文字语言是不相通的,但舞蹈艺术培训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是一个共同体。

二、如何发展群众舞蹈培训

凡是有人民群众参与的自娱自乐的舞蹈都可以将其称之为群众舞蹈。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广场舞、舞龙、舞狮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街头舞蹈表演都属于群众性舞蹈。群众舞蹈包含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自我娱乐、身体锻炼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好群众舞蹈培训工作。

(一)树专业,扩范围

在进行舞蹈培训的时候,应当以专业化的态度去对待群众舞蹈的培训工作。任何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承都需要专业化的手段来完成相关的培训工作[2]。在进行群众性舞蹈培训工作过程中,应当站在专业的角度针对人民群众进行培训,对于舞蹈的专业进行细致的划分,在确定培训方向的同时适当的延伸培训的范围,让群众舞蹈的培训适应更多人的需求,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舞蹈培训。

(二)政府指导

群众舞蹈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需要政策的引导以及政府的支持。中央政府制定了城市化发展战略,城市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对社区进行管理,因此群众舞蹈的培训工作应当立足于社区。在进行相关培训工作的时候应当以社区为中心,积极倡导社区化的舞蹈培训,体现出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也体现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在舞蹈培训工作中应当以创造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以弘扬社会正气传播舞蹈文化为培训宗旨,体现出政府对群众舞蹈培训工作的指导作用。

(三)重视舞蹈培训工作者能力提升

舞蹈培训工作者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群众舞蹈培训工作的最终效果,因此在进行群众舞蹈培训工作之前,应当重视舞蹈培训工作者能力的提升,通过与舞蹈专业院校或者是机构进行合作,提升舞蹈培训工作者的能力[3]。保证舞蹈培训工作者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更好的适应群众舞蹈培训工作的要求。

(四)培训方法的创新

各种舞蹈类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舞蹈,在进行群众舞蹈培训工作的时候,应当以创新的精神对人民群众进行舞蹈培训。在众多的舞蹈类型中选择适合群众学习的舞蹈类型进行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方法的创新、培训理念的创新,实现群众舞蹈培训工作的最终目标。在进行方法创新的同时,应当从专业化的舞蹈培训方法中选择一些易于接受的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培训方法的创新提升培训效果。

(五)合理宣传推广

群众舞蹈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认识舞蹈艺术,享受舞蹈艺术所带来的乐趣。在进行舞蹈培训工作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喜闻乐见的宣传方法,积极的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舞蹈的学习。比如在社区舞蹈培训工作中,可以放置一些展板对舞蹈培训内容进行宣传,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比赛,对相应的舞蹈培训活动进行推广。通过这种易于接受的方式,增加了人民群众对舞蹈艺术学习的兴趣,拓展了舞蹈培训的影响范围。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群众舞蹈培训的价值与对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群众舞蹈具备多方面的价值,与群众个体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紧密的联系。应当用专业化的视角去看待舞蹈培训工作,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提升群众舞蹈培训的效果,让群众舞蹈展现出属于自身的价值。

猜你喜欢

舞蹈群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多让群众咧嘴笑
学舞蹈的男孩子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拿出精神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