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院校民族器乐方向艺术硕士(MFA)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2021-04-08邓吟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器乐硕士研究生

邓吟梅

(湖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410006)

一、高师民族器乐方向艺术硕士课程设置优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2014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指出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紧迫任务。所以,优化高师民族器乐方向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对培养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人才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推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全球文化激烈碰撞与交融的今天,民族器乐艺术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高校民族器乐人才的培养,与我国民族器乐艺术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并且能立足于世界音乐舞台息息相关。为了满足社会对大批高层次、应用型民族器乐演奏人才、教育人才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民族器乐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力量,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获批设立民族器乐艺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但目前,高师院校培养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的质量还参差不齐。在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的总体教学上,一些高师院校还面临课程设置师范性不突出、民族器乐专业特点不突出等问题,未能很好的将民族器乐演奏与学生要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融合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在高师院校民族器乐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可行的优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优化的方向和目标

2005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设置方案》中要求: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艺术创作领域的各种表现形式。并且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突出专业创作特点,以专业实践为主,同时注重艺术理论的培养和艺术素质的提高。那么高师院校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的人才培养,要结合自身优势特色,要把民族器乐演奏特点贯穿于培养的始终。高师院校的民族器乐艺术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理论素养;不仅要能在艺术舞台上绽放光彩,还要能在“教师讲台”上挥洒汗水。

因此在高师院校民族器乐艺术硕士课程设置方面,如何突出民族器乐专业特征、如何更好地促进民族器乐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如何提高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的实践教学能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优化的方向。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提高民族器乐艺术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理论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走一条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应用教学的课程设置优化之路是我们的优化目标。最终在人才培养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进一步凸显高师院校民族器乐艺术硕士专业型、实用型、学术型的综合人才特点。

三、高师院校民族器乐方向艺术硕士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一)在民族器乐语境下创新音乐基础必修课程

当前,多数高师院校的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必修课程采用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教学,内容也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同时也不利于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对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接受。

因此,高师院校应针对民族乐器专业学生的个性需求,以突出民族乐器专业特征为导向,对音乐欣赏与分析、视唱练耳等艺术硕士(音乐)基础必修课程的教学结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首先,高校可以适当调整音乐欣赏与分析类型课程在作品选取上的比例分配,既要选择经典的西方音乐作品,也不能忽视对传统民族音乐作品的赏析。民族器乐专业研究生应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民族器乐作品都有基本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审美能力和作品分析能力。其次,由于民族乐器的律制特点区别于西洋乐器,且民族乐器专业的学生对音准的把握度也和西洋乐器专业的学生有所差异。因此,在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的视唱练耳课程设置中,应在保留原有西方科学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渗透民族音乐元素,创新课程内容,如融入多种民族乐器音色听辨、学习中国特色节奏型、中国作品视唱等。

(二)增设与民族器乐演奏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理论课程

作为民族乐器演奏专业的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须与专业实践能力展示紧密结合,须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的问题思考、方法研究、创新探索等进行阐述。”为此,高师院校可以增设一些为民族器乐演奏实践服务的专业方向理论课程如:演奏家与中国音乐作品文献课、中国乐器法、中国器乐发展史等,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些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并存的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开展学习研究。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可以选择以启发性的内容为主,把实践探索的空间交给学生。在课程形式的选择上,可以采用经典民族器乐作品分组演绎、民族器乐作品专题研讨、研究成果汇报展示等形式,增加学生演奏实践的参与性。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设置方式,学生既能学习到广博的民族器乐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优化高师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中学生教学实践的运用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师范性”是高师院校的发展特殊性。而高师院校培养的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也多为民族器乐教育工作者,那么在高师院校民族器乐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中除了要有系统的乐器教学法课程,尤其应强调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首先,可以设置小组专业观摩课,采取学生互教互评的课程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能提高民族器乐艺术硕士的专业鉴赏、教学评价能力,另一方面还能训练学生找到解决不同演奏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自身教学水平。

其次,在课程形式设置上可以采用学徒式教学形式,由高年级研究生辅导教学低年级研究生,研究生辅导监督本科生的学习。这种分阶辅导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由学转换为教,提升了民族器乐艺术硕士的教学实践能力,使学生主动思考科学的演奏方法,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围绕“突出民族器乐专业特征”“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三个核心点来优化高师院校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从而提升高师院校培养民族器乐专业艺术硕士的质量,能促进民族乐器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器乐硕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演奏剧场”:器乐表演新形式——以筝作品《人生几何?!》为例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