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美术门神画之美
2021-04-08邓如萱
邓如萱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一、门神画的历史渊源
每当春节即将来临,在自家的宅门或室内张贴门神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由此可见,在门上张贴门神,期盼阖家欢乐,这一习俗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扎根。在我国,家宅平安是劳动人民的一贯追求,早在商周时代,门神就出现了,老虎是此时门神画中的主角,因为人们认为老虎极为凶恶,邪祟就会被吓走,这样一来,就能够达到“镇宅”的效果,小鬼恶灵等不祥之物自然不敢接近;到了汉代,神荼、郁垒出现了,人们将他们的形象拟人化,再绘制在自家宅门上;随着时代的变迁,唐末五代之时,捉鬼的钟馗也成为门神的角色之一,除此之外,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尉迟敬德、秦琼二位也被百姓请来担当门神之职。唐宋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快,印刷术迅速兴起,门神画发展也因此得以推动。至此,色彩鲜艳、具有浓郁民间神秘色彩的民俗艺术文化——门神画基本成型,成为了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并流传至今。门神画广泛的存在于民间,普通百姓对凶神恶煞的门神还是存在一定的忌惮心理,因此在其漫长的变迁过程中,狞厉凶恶,不可揣测的神祇逐渐演变为古代神话或历史记载中的武将将军或是民族英雄,逐渐变得平易近人,这种变化与普通民众的审美需要是一脉相连的。
目前来看,门神的形象主要分为四大类:(1)将军型;(2)福神型;(3)童子型;(4)天仙型。
下文主要将从造型、色彩两大方面对上述类型的门神画进行分析。
二、门神画的造型处理
门神画中的题材多样,在人物造型上通常具有意向性倾向。在人物造型上,人物轮廓线规整,形象生动,描绘繁而不乱。人物动态造型多以“s”形出现。当画面中人物体态呈s”形时,画面能够被最大化的填充,以双武将的门神画为例:武将表情肃穆,飘起的衣袋为其增添了动感,优秀的工匠通常会在画面的细节方面颇下功夫,尤其是袖口的衣纹一笔笔的勾勒,以及铠甲一片片的叠压,这些小细节都显示出了匠人极高的审美追求。画面外部线条较为粗壮,显得极为有力,内部线条较为纤细,粗细结合,有利于整体画面产生稳重结实的视觉效果。作为张贴在宅门上的人物,其造型也有所夸张。头部较大,身体较为短壮的特点在门神画人物形象中极为明显,这是因为身材比例被压缩能够使人物更加威武有力,结实敦厚。一些以武将形象出现的神祇的眼睛一般会被放大,这样一来他们的眼间距自然会缩小,显得双目炯炯有神,目光似电地注视着走近的人,给人一种威慑之感,传达出扶正祛邪的主题。
三、门神画之用色
色彩是视觉感的重要载体,门神画脱胎于百姓的生活以及神话故事,作为民间美术的形式之一,它们的色彩展现出浓烈的东方之美。门神画用色总体来说都有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特点,契合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的“红红火火”,但是根据地区不同,在颜色上又有细分,整体展现出“北方粗犷豪放,南方细腻柔媚”的特点,这一特性是南北方人的性格区别的体现,因此,门神画在色彩选择上依据南北方也是各有千秋。
(一)北方用色
一般来说,北方门神画色调更为浓艳鲜艳,对比色使用较多,红、绿、黄、紫、橙等高纯度的原色是画面中出现较多的色系。中国民间艺术历来都有赋予颜色以象征意义的传统,暖色调在门神绘画中广为应用,红、紫、黄便是代表。倘若门神身上主体色彩是红和紫,其中施以少量的蓝色和橘黄作以调和,就会使画面极富节奏感,并且我国一般在庆典节日期间都以红色为主色,与之相同,驱邪纳吉的门神画中人物服装基本上选择红色,代表吉祥和喜庆,同时,红人类视觉最先反应、最容易接受的颜色也是红色,选用这样配色的画面有很强的冲击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敬仰之情,其次,人物身上的彩带再用淡蓝加以调和,就使色彩不是呆板的大红大绿,有一定节奏感,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充分体现出人们的审美观念。
(二)南方用色
南方门神画的色调鲜艳相较北方来说没有那么浓郁,显现出协调雅致的水乡特色,这里的画匠擅长使用桃红、粉绿、粉蓝等色彩。各个画师都有自己总结性的口诀,如“红不靠黄,赭红不靠黑,绿不靠黄……”
这里以揭阳的门神画为例:门神是揭阳民间信仰最早、时间最长、流传最广的保护神之一,揭阳人所祭祀的男性门神主要为秦叔宝和尉迟恭,祀奉的女性形象门神是妈祖。揭阳处于广东省,广东省靠海,这里的门神画深受影响,展现出一派秀而不艳,装饰清丽且纤细的特征。丰满的构图是这里门神画的一大特征,主体人物撑满整个画面,门神体格较大,头至画面上框,脚站到纸张下沿,两边的空隙也被填充;从工艺上来说,揭阳的门神绘画采用传统漆画技法,颜料选取各种天然矿物质和金箔、银箔、铝箔。画法分金银漆画、五彩漆画和五彩金妆多种。下面主要谈及彩漆画这一门类,由于大多数色料只要一入漆就会变色,因此传统漆画只有银珠、红、黄、青、绿等几个颜色,通过揭阳门神画艺人的改进,几乎所有色料都能入漆,有了更多可选的颜色,色彩搭配就变得更具有可能。
除此之外,揭阳门神画匠人在细节部分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他们的作品的局部图案构成极为考究,常使用的纹饰有写意的吉祥纹和精细的锦织图案,极富中国韵味,譬如龙纹、凤纹、云纹、莲纹和连续纹。这些纹饰会被精心地描绘,每一个小点都被当作一个完整作品对待。其中,最能展现功力的地方是胡须的刻画,不论人物是黑色胡须抑或是银色胡须,皆根根分明,如丝线般飘逸洒脱,仿若天成。
在中华文化圈中,有些颜色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脸的关公就中的“红色”就是忠义勇敢的象征;而在历朝历代常常作为皇家御用颜色的黄色往往被赋予了吉祥高贵的意义。这些特殊的思想观念,又给民间艺术中的精品——门神画注入了更多特殊的寓意。
(三)各地使用颜料的特点
再说各地几大闻名全国的门神画地区的用色,现今,杨家埠门神画以橙色和蓝色对比为主,朱仙镇则偏向于黄和紫的对比,天津杨柳青和苏州桃花坞,喜用中间色、低饱和度的颜色,是画面显得清丽优雅。
天然颜料的使用是远早于化学颜料的出现的,渊源甚早的门神画早先使用的就是取材天然的颜料。这样的颜料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在研磨成粉以后加上胶调和使用。各地根据各地区生长的植物或出产的矿物进行颜料制作,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各地用色风格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福建漳州盛产漳丹,因而画面多使用红色打底;河南朱仙镇的颜料配方比较隐秘,色彩画的颜料配方都是由手艺人亲手调配,秘不示人,红色采用苏木熬煮泡制制成,黄色由槐花籽熬煮调制,紫色是由葵花籽熬煮而成,绿色则是使用生铜刨末熬制过滤使用……天津杨柳青门神画注重手绘,对颜色的要求很高,使用的颜色分为石色和水色两种,不带有匠气,天然的矿物制作出的颜色厚重浓郁,天然植物制造的颜料更为轻薄透明,两种颜料交相使用,使得画面浓淡适宜,虚实相生。
由此可见,门神画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这些风格各异古朴自然的着色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东方劳动人民祈求平安幸福战胜灾难的淳朴愿望。
四、门神画的构图特点
民俗文化通常淳朴且直观,幸福美满是极为重要的追求。在广大老百姓的思想中,吉利和圆满是他们不断地追求,在中国大家庭式的框架中,家庭和睦更为重要。与文人画中的“留白”不同,门神画是民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极为接地气的产物,讲究“满”,以祈求幸福美满。这就表现在构图的充实圆满,不要留白。门神通常在画面中是“顶天立地”的,即使主要人物没有将画面填满,也要再添加一些纹饰进行填充。
此外,互相遮挡是不符合规矩的,人物需要多以正面示人,就算是侧面形态出现,也至少要保证人物的五官清晰可见。在秦琼和尉迟的门神画中,二位中心人物充盈整个画面,呈现出“顶天立地”之态,造型上也做了一定的夸张处理,双臂舞动,双脚扎马站立,双目炯炯有神,配置也丝毫不马虎,装饰纹样在服饰、战旗上也被精心勾勒。
在门神绘画中,我们一般都会贴一对,使其呈现出左右对称的视觉效果。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手法,即对称,大部分门神成双成对地出现在不经意间与民俗文化中的“好事成双”形成了呼应。这也就造成了我们总是将神荼和郁垒、秦琼和尉迟放在一起,双方左右对称相互呼应,体现出一种平衡之美,展现出装饰意味,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谐之意。
五、门神画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今的年画大多是利用电子扫描技术、制版技术、印刷技术大批的生产,这样的生产形式已经脱离了传统门神画的制作轨迹。当今,这种工艺的传承制作者越来越少,即将面临失传的境况……
我们总是在抱怨,年味越来越淡,新年越来越成为程式化的产物,我们逐渐对传统有些抗拒,更趋向于去追求新近从西方传入的新鲜事物。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门神画的传统制作工艺似乎不再为我们所熟悉。出于对门神画的保护,我国已经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行列,但是这样的保护是不够的,应该立足于现实社会,寻找出适合自己继续发展延续的土壤,需要年轻一代的加入才能使门神画这门艺术在历史长河中长久的保留,虽然目前的学者站成两个派系(一派认为既然是保护传统就要保留其原汁原味,所有传统的手法和流传下来的形象都不能改动;另一派则认为,想要更好的保护传统是需要进行改良的,需要加入时代特征的东西。),但笔者认为,一项艺术要被长久的传播保存是需要受到现代性的熏陶和影响的,门神画亦是如此。
木质版刻门神画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它是人民大众的情感载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民间艺术在过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种民俗文化艺术的探索,不仅仅是去踏寻祖先的足迹,更是我们找到文化认同与文化回归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中,门神画只有紧跟时代步伐,连接历史长河,适应新时代和人们的审美变化,才能很好的创作出体现当代教育理念,鼓励人们传承的优秀作品,才能更好地受到人们的认同、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