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的建设思路探索
2021-04-08蓝淑芬
陈 莹 赵 峰 蓝淑芬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352100)
一、建立畲族歌言数据库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交流的不断扩大,主要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畲族传统文化受到较大冲击。①据调查,目前能用畲语唱畲族歌言的群众不足10%,畲族歌言的传承正处于濒危状态。前人使用的记录方法已经无法更好地保护如今处于濒危状态的畲族歌言资源,因此,实施构建畲族歌言数据库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自21世纪初,我国大力开展方言语音数据库建设。为适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政策方针,闽东地区建立畲族歌言数据库,有利于保存畲族歌言文献资料和解决纸质记录文本易损坏和口传歌言失传问题。畲族歌言数据库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源,畲族歌言数据库将为语言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总之,畲族歌言独树一帜,内容丰富,形式各样,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从这方面看,畲族歌言数据库的建立无疑是畲族歌言的延伸,更是传承发展畲族歌言的必经之路。
二、建立畲族歌言数据库的可行性
(一)政策可行性
建国以来,党中央大力支持民族工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越来越重视。在经济上,推动畲族地区逐步脱贫,为畲族歌言文献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从政策方面出发,政府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推动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的建立发展。以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文化方针为支撑,为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技术可行性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畲族歌言文献的数据检索传输保存等逐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2014年,“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技术规范与平台研发”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建立畲族歌言数据库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使畲族人及畲族歌言研究人员收集利用畲族歌言文献资料和音像资源更加容易便捷,有能力有技术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
(三)人才资源可行性
作为数据库建设中一个重要条件的人才资源,不仅是指数据库技术人员,还包括畲族歌言保护专业人员。2017年,国家民委印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规划》提出加强少数民族语言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开展语言学人才培养,此外,社会各界语言保护人士积极响应国家语言政策,积极保存保护语言资源,为闽东畲族歌言文献的建立提供人才支撑。
三、畲族歌言数据库的架构内容
(一)音视频数据库
目前,音视频信息在保存具有国家或社会价值的记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于记载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是国家记忆的重要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成熟,音视频资源已成为现在互联网重要的知识载体,利用现代化技术,不仅可以做到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存储,也可以对其内容进行检索。
在音视频数据库的功能建设上,可以根据作者、作品、流派、乐器、地域等划分,通过机器学习,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开展畲族歌言音频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
(二)文献数据库
1.检索型数据库
检索型数据库是读者使用率最高的数据库,是“文献的总账本”,检索数据库侧重于对文献的外部特征(如书名、著者、页码、开本、价格、分类号、收藏地或收藏单位等)进行描述,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多最全的检索途径,利用该库可以检索到那些使用率较低的文献。②
2.摘要型数据库
摘要型数据库可以把畲族歌言文献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描写,以便于读者了解文献的主旨和主要内容,选择是否进行全文型检索。
3.全文型数据库
全文型数据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极高的可信度,其级别是文献数据库中级别最高的。全文型数据库通过先进的扫描技术将文献资料全文录入库中,也可在摘要型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资源再加工,扩充为全文数据库。提供全方位的检索,给读者更好的用户体验,及时准确地为用户找到畲族歌言相关文献资料。
(三)特色数据库
1.名人数据库
名人数据库首先按时间上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其次按文学、艺术、科技等进行类分,收录名人的生平、著述情况、传略等,③以及历代学者对畲族名人研究的文献资料,注重网络、电视节目有关名人文化信息等的收录,包括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不同的文献信息载体,并不断补充完善,让更多的人共享最全面的畲族名人数据库。
2.风俗习惯数据库
闽东畲族有着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比如畲族人同姓不通婚、平时忌讳反面穿衣服、畲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等,这些素材都是建立闽东畲族风俗习惯数据库的宝贵资料。
四、畲族歌言数据库建设
(一)前期准备
1.人才
完整的数据库体现在其建设生产中的方方面面。一直以来,数据库的建设都对其团队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畲族歌言数据库建设团队人员要求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配备有专业的编目人员,能够应用计算机实施各种操作的技术人员,信息采集及开发人员以外,还需要从事畲族歌言相关工作,可以很好的承担起畲族歌言文献的搜集、整理、编目、处理等工作,能够定期检查及更新数据、确保数据库文献高质量。
2.政策支持
政策无论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民族文化保护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和政府对民族文化工作的看重与政策支持,是构建畲族歌言文献数据库的前提条件。
有了国家和政府在建设数据库的问题上给予的全面政策支持,使更多的人投入到畲族歌言文献资料的抢救工作中,为构建数据库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3.资金
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大工程,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首先,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可以通过申请各类项目立项的方式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扶持资金;其次,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可以通过与社会其他文化机构合作,获得部分活动资金;再者,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也可积极努力地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获得资金。资金是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政府扶持和自身主动寻求多方合作等方式来筹集建设资金,闽东畲族歌言才能有更足的底气来建设和发展。
4.组织机构
建设畲族歌言数据库是一项耗时长的工程,需要群体合作同一配合才能完成。建设数据库需要有计算机、民族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等相关专业人才。参考宁德师范学院图书馆建成“畲族文化研究”数据库的模式,并与地方文献部、图书馆、高校、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室等相关文献收藏单位组织机构联合收集资料,组织一支较专业的团队建设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
(二)筹建步骤
1.采集语料,这是建设畲族歌言数据库的基础。一是收集畲族歌言手抄本,二是采集闽东地区的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采集语料根据中国语言保护工程采录质量的要求,将在在背景噪音低于-48dB的室内录音环境中录制。
2.使用praat等软件对所采集到的语料进行同步转写、对译、标注,并对这些语料的背景、用法、事件、人物等内容进行注释,方便不同人群对语料的使用。④
3.建立用元数据描写和数字化的畲族歌言数据库。在制作音频、视频文件时遵守《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语档格式规范与技术标准》并以单机版数据库软件、网络数据库和多媒体光盘等作为数据化终端产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和技术更新的要求。⑤
(三)后期运作
1.推广宣传
注重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的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其最新建设进度和成果,多渠道多平台宣传数据库,提高数据库的知名度以及资源的利用率,服务广大读者用户,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2.不断更新、维护
数据库建设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建设人员需要对其数据模式内容不断更新完善,保持数据库活力,更好地为读者用户提供更新、更全面的畲族歌言数据信息。
首先,定期搜集与“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相关的最新文献信息资源,与时俱进地进行内容更新;其次,通过网页留言、微信公众号留言、微博留言等方式收集用户对该数据库的反馈意见,通过分析用户反馈的结果,找出当前该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⑥
再者,各大数据库之间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如开展数据库建设经验交流会,及时吸取其他数据库的长处,维护和完善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通过不断的更新、维护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满足广大读者用户在深度与厚度上的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五、结语
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的建立,能够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步伐,对保护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闽东畲族歌言数据库,一方面可以深度挖掘闽东畲族歌言文献和音像资料,另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便捷丰富的闽东畲族歌言资料,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达到保护传承发展闽东畲族歌言的目的。
注释:
①王博勋,王晓琳,赵祯祺,等.宁德市:畲歌唱起来,民族文化“火”起来[J].中国人大,2018(22):19.
②雷敏霞.论畲族文献资源数据库的构建[J].丽水学院学报,2006(01):129-131.
③张筠.名人专题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沈从文专题数据库建设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50-152.
④占升平.布依族古歌有声语档建设初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3-27,32.
⑤占升平.布依族古歌有声语档建设初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3-27,32.
⑥程华云,杨为建.福建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J].情报探索,2009(008):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