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叙事——三种典型的中国乐器博物馆策展样态研究
2021-04-08邹雨含
邹雨含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610000)
一、“历史-历时”主题与叙事结构
(一)“和乐天下——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瑰宝展”的主题与叙事结构
“和乐天下——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瑰宝展”是由三星堆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共同主办的临时展览,主要展出了河南地区出土和征集的史前至近代音乐文物172件(套)。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表示:“本次展览主题出自《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序乾坤,乐和天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宏大气魄。‘和乐(yuè)’意为纯正的声音感发人心,和洽共鸣而产生美妙和谐的音乐。同时,展题也可读作‘和乐(lè)天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祝福天下和气致祥、其乐融融。”①
此次展览汇集了河南博物院馆藏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原音乐文物珍品,并辅以大量音乐图像以及拟古乐曲等手段,旨在向观众呈现出一幅中国古代中原地区音乐的历史画卷。而河南地区的古代音乐文物品类丰富、发展脉络完整、独具代表性,从新石器时代斐李岗文化到清朝末年,历经8000余年,每个历史时期均有河南地区音乐文物的遗存,所以此次展览在一定程度上也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完整面貌。
本次展览以河南省博物院馆藏的相关音乐文物作为载体,以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发展历程作为线索,将展览按时间段划分为了“古拙质朴的精神之花——远古及夏商时期的音乐(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钟鼓之乐与吴歈蔡讴——周秦音乐(公元前11世纪~前206年)”、“歌舞大曲与竽瑟狂会——汉代至魏晋南北朝的音乐(公元前211年~589年)”、“宫廷燕乐与市集新音——隋唐至明清的音乐(公元589年~1911年)”四个陈列展区。
其中,每个展区内又划分了二至三个陈列单元。陈列单元划分方式与展区不同,第一与第四展区内的陈列单元是以时间顺序进行划分,其中第一展区下分了“远古回响——史前音乐生活”以及“巫音喧赫——商代祭祀乐舞”两个陈列单元。第四展区下分了“盛世华章——隋唐歌舞伎乐”、“雅俗并陈——宋元歌曲戏曲”、“乐韵新风——明清戏曲歌舞”三个陈列单元。第二与第四展区内的陈列单元则是以音乐类型进行了划分,其中第二展区分为了“雅正中和——礼乐相融并济”及“响遏白云——民间音乐格韵”两个陈列单元。第三展区分为了“丝竹管弦——汉魏歌舞琴乐”、“西域来风——汉魏伎乐胜境”两个陈列单元。
(二)“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的主题与叙事结构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是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合作支持的临时展览,此次展览以“天地同和”作为展览陈列的总主题,围绕“中国古代乐器”,汇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以及全国多家文博单位的代表性音乐文物,希望借此系统地反映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演变历程,向观众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艺术独特的魅力。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以中国音乐史发展作为线索,将展览按照时间段划分为了“鹤鸣九皋 声闻于天”“钟鼓喤喤 大音至乐”“丝竹相和 妙音飞花”“云间锣鼓 日月同辉”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鹤鸣九皋 声闻于天”部分展示了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晚期、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乐器文物。第二部分“钟鼓喤喤 大音至乐”主要展出了从先秦时期至汉代的乐器文物。第三部分“丝竹相和 妙音飞花”展出了汉魏时期到宋元以来的音乐文物,第四部分“云间锣鼓 日月同辉”主要展示了明清时期的音乐文物,此外还展示了部分近现代制作与改良的乐器。在展览的四部分中,第三与第四部分展区内单独设置了三个陈列单元,分别为“箜篌”、“斫琴·琴道”以及“中和韶乐”专题。
二、“空间-族群”叙事主题与叙事结构
(一)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的主题与叙事结构
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立项建设,博物馆在广西艺术学院原“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藏品馆”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博物馆共收藏了1200多件/套藏品,内容涵盖乐器实物、传统歌本、乐谱手稿、音像资料等,博物馆主题围绕“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东南亚音乐文化”两部分:一方面向观众呈现了广西地区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另一方面,东南亚音乐文化展区的陈列让观众感受到了东南亚地区的音乐文化特色及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共源性。
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的展厅以音乐所处区域为主要分类依据,划分为了“古器之声”“八桂音韵”“东南亚音乐文化”三个陈列单元。代表广西地区的前两个陈列单元与代表东南亚地区音乐的第三单元互为横向的“空间-族群”叙事结构。前者以广西的众多传统音乐类型向观众展示了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多元的传统音乐文化,后者以地域的横向多样性现状呈现了八个不同国别民族乐器的特色。
其中,“古器之声”单元以音乐类型为分类依据,下分了“大鼓音乐”“铜鼓音乐”“青铜音乐”三个陈列组,主要介绍了馆藏的青铜音乐及流传于广西地区的大鼓音乐。“八桂音韵”单元也以音乐类型为分类依据,下设“广西民族乐器及器乐”“广西民间歌曲”“广西戏曲”“广西文场”“祭祀音乐”五个陈列组,向观众展示了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多元的传统音乐文化。“东南亚音乐文化”则以国别分类,分为了老挝传统音乐、泰国传统音乐等八个陈列组,重点向观众呈现了东南亚各国固定音高的金属旋律性击奏乐器群,并展示了众多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乐器有亲缘关系的铜制、竹制等乐器。
(二)上海东方乐器博物馆的主题与叙事结构
上海东方乐器博物馆是我国艺术院校中第一个乐器博物馆。博物馆的前身为“中国民族乐器陈列室”和“东方乐器陈列馆”,馆内收藏有乐器500余件/套,展厅主题围绕“世界各民族的乐器”展开,一方面向观众介绍了中国从上古时代到近现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乐器,另一方面又展示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
东方乐器博物馆按照族群与国别的分类方式将展览分为了中国古代乐器、中国现代乐器、少数民族乐器和外国民族乐器四个陈列单元,单元内乐器陈列主要以H-S分类法和演奏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为主。
其中,第二单元“中国现代乐器”按照乐器演奏方式即吹拉弹打四大类进行陈列,部分展品组如京剧伴奏乐器等则按照乐器所属乐种进行展示。第三单元“外国民族乐器”内的乐器交叉采用了多种分类方式,乐器分布广或使用国家较多的乐器先按照H-S分类法,再以国家和地区进行区分,如将阿根廷排箫和爱尔兰的昆纳笛陈列在一起。乐器数量多且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则优先按照地区和族群分类,如朝鲜和韩国、日本、印度等国乐器陈列组,再按照H-S分类法进一步细分。
第四单元“少数民族乐器”单元内采用了按演奏方式和族群交叉分类的方式对乐器进行陈列,陈列了我国西南、西北等地藏、苗、满、彝等少数民族乐器。由于乐器来源民族众多,所以是先根据乐器的演奏方式以吹拉弹打归类,乐器具有鲜明特色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如藏族、维吾尔族等族乐器,则先按来源地即所属民族分类,又辅助以H-S分类法,比较侧重乐器演奏方式和来源地层面的展示。
三、“主题-并置”叙事的主题与叙事结构
(一)浙江省博物馆“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古琴”展厅的主题与叙事结构
“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古琴展”是浙江省博物馆武林分馆的常设展览,展览围绕浙江博物馆馆藏的20余张古琴展开,该馆的收藏主体为九嶷琴派创始人杨宗稷的藏品,主题明确为“古琴”的陈列。展览内容依托但不局限于馆藏的古琴实物,展方一方面运用大量的图文版面,考古发现中的古琴相关复制品,雕塑等辅助艺术品来向观众讲诉古琴的相关历史,并通过多媒体影像视频将古琴的制作、演奏直观地传递给了观众。另一方面精选了馆藏的20余张古琴按历史线索分成唐、宋和明、清和民国三个时间段依次向观众呈现,展览整体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古琴艺术传承发展的历史轨迹。
浙江省博物馆“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古琴”展厅采用并置描述的方式将展览分为了“古琴的历史”“古琴的制作和演奏”与“馆藏古琴解读”三个陈列单元,各单元叙事地位平等,具有同等分量,处于同一层次,互为补充,每个单元下分了三至五个展示组。
其中,第一单元“古琴的历史”展区以古琴历史发展的时间段为分类依据下分了“古琴的起源”“汉唐时期·古琴的定型”“宋元时期·浙派的崛起”“明清时期·纷繁的琴派”“近代古琴大师”五个展示组,对古琴的起源及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第二单元“古琴的制作和演奏”展区将古琴从形制到制作与演奏进行了分类描述,并划分了“古琴的结构”“古琴的制作”“手法与琴谱”三个展示组,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引导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古琴这一乐器,逐渐加深印象后,使得观众对第三单元“馆藏古琴解读”中所展示的古琴有了一定的欣赏基础,第三单元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古琴以年代为顺序进行展出,以年代为分类依据下分了“为唐琴”“宋琴与明琴”“清琴与民国琴”三个展示组。
(二)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展厅乐器单元的主题与叙事结构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展厅的主题如其名,围绕“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开,该墓葬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城郊擂鼓墩被发掘,是一座2400年前战国早期诸侯国曾国国君乙的墓葬,从中出土多种文物万余件,其中出土乐器磬、鼓、瑟、琴、篪等乐器9种125件,相配的击奏工具及各种附件千余件,更是出土了引起国内外学界轰动的曾侯乙墓编钟,曾侯乙展厅的乐器单元精选了出土乐器中的10余件代表性乐器进行展示,博物馆专门设置了编钟演奏厅供观众欣赏曾侯乙墓复原乐器的演出。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展厅主要按照按出土文物材料及用途进行单元划分,分别为:曾国之谜、墓主与年代、青铜器、乐器、漆器、衣箱、金玉器、兵器、车马器、竹简各单元叙事地位平等,具有同等分量,处于同一层次,互为补充,展厅单元基本按照墓葬出土时的面貌进行布展,尽可能地对墓主人的生活场景进行了还原。其中第四单元乐器展区将出土乐器按照乐器的演奏方式进行排列,分为了弹拨类乐器、吹管类乐器以及打击类乐器三个部分,其中将曾侯乙编磬以及建鼓铜座分别设置展柜进行了单独展示。
四、结语
本文研究根据笔者田野调查中乐器博物馆的具体陈展框架出发,结合周安翠的《博物馆主题展览叙事研究》与安琪的《器物民族志:中国西南民族博物馆与族群叙事》等文献对展览叙事结构的划分方式,将乐器博物馆的叙事类型主要分成了三种:“历史-历史”叙事、“区域-族群”叙事、“主题-并置”叙事。
“历史-历时”的叙事类型指乐器博物馆依据事物发生的自然时间顺序来安排展览的整体结构,强调展览叙事的纵向时间感。“区域-族群”的叙事类型指乐器博物馆展览的一级框架是以“族群、国别、地域”等空间为区别安排展览的整体结构。在此分类基础上,对乐器所存在的环境所以及文化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强调展览叙事的横向空间感。“主题-并置”的叙事类型指乐器博物馆在陈列的一级展览框架安排中,各个单元通过从不同角度反映同一主题,每个叙事单元都可能独立成为一个叙事,但各个叙事单元之间保持既独立又相互关联。
注释:
①https://mp.weixin.qq.com/s/cgXSR-vfkhfIcAAR4nzDWw三星堆博物馆公众号“,172件中原音乐文物,带给你‘声入人心’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