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绘画对日本绘画艺术的影响研究
2021-04-08赵寰
赵 寰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2560)
一、前言
中日文化交流自古以来便十分频繁,有史料记载,在两汉时期,中日便已有了交流和往来。之后,中日交往越发密切,直到唐朝达到高峰,不仅是经济之间的往来,文化交流也在此时有了重大突破。当时,为了交流学习,中国与日本都向对方国家派去了使者、学者以及商人等,去往日本的中国使者为他们带去了许多文化、技术以及风俗习惯,唐风元素在日本大受欢迎,还兴起了“唐风文化”。元明清时期,中日也一直保持着密切交流。也正是由于古代两国文化交流密切,才使得古代中国绘画艺术在历史的长河里,地对日本绘画频频产生影响。
二、古代中国绘画的艺术手段对日本绘画的影响
(一)笔墨的应用
笔墨艺术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技法,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中蕴含着中国艺术特有的含蓄与奔放,它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绘画技法,还是区分不同艺术风格的主要依据,许多画作都是因为笔墨表现形式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区别。笔墨艺术与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缺少了笔墨艺术,中国画便缺失了“灵魂”。
中国画传到日本以后,笔墨艺术也同样丰富着日本绘画的艺术表现。从日本许多经典画作中不难发现,画家在灵活地继承中国传统的笔墨艺术和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本民族的艺术追求,如东山魁夷的水墨黄山、高山辰雄的写意太湖、加山又造的黑牡丹等都是日本笔墨艺术的佳作。①
笔墨语言的应用对日本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丰富了日本绘画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笔墨语言的应用,无论是在古代日本绘画还是当代日本绘画中都十分广泛。
(二)丰富的表现技法
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十分丰富,无论是作品的构图方式还是画面中的艺术语言,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画的构图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散点透视法和“三远”全景式空间构图,三维世界中的景象就能够十分完美地融于平面的画纸上。中国画中既有辽阔的山川美景,又有热闹的市井人烟,它们都是通过一些特殊的表现技法,完整地呈现在观者眼前的“三维景象”。
日本画家在向中国画学习并借鉴的过程中,早就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融于其绘画技巧之中。中国画特有的构图方式也大量出现在日本经典的绘画作品中,如日本当代画家田渊俊夫的《风景》,画中运用了大量笔墨晕染手法,还采用了多层次的构图手法,创造出虚实结合的画面。
三、古代中国绘画中的文化内涵对日本绘画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借着佛教思想流入日本之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思想中的精华,在日本得到了广泛流传,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日本画家吸收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再结合本民族对美、对人的理解,最终创建了一种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
(二)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被称为“自然哲学”,它是集朴素自然主义元素与人文主义自然要素于一体的哲学思想,并将自然看作一切美的原点和艺术的创作起点。中国的禅宗哲学和艺术风格在日本不仅作为文学思想和绘画理念得以传播,最终也成为他们的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在日本人自然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思想也让当时的许多日本画家的创作开始回归自然、表现自然。
(三)山水意境的表达
中国画中的山水意境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感觉,山水意境蕴藏在画中通常能够使画面的艺术表现更加丰富。如山水画中的画面波澜壮阔却又不失秀美,但内里通常寄托着作者的雄心壮志或愁情哀思,十分耐人寻味。古代中国的山水画以南宋山水画和北宋山水画最为著名,北宋山水画整体呈现出辽阔崇高的特点,而南宋山水画则体现出精细工致的特点,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呈现出自然与情感交融、写实与诗意并存的特征。
日本绘画艺术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十分推崇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如日本画家加山又造仿宋水墨山水画创作而成的《月光波涛》,松尾敏男的《长崎旅情》,都是在自然风光中表现了作者无限思绪的艺术作品。
四、古代中国绘画对日本绘画艺术影响的具体体现
(一)中国佛教绘画对日本佛绘的影响
佛绘是日本绘画史上不可忽视的重大突破,佛绘的发展带动了日本美术史的发展,而日本佛绘的发展又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传入日本为开端的,佛教美术在日本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的地位。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当时中国为了加强交流,向日本派去了许多佛像雕刻匠、画匠以及建造寺院的工匠,为日本带去了材料、技术和艺术,佛教开始在日本盛行,佛教美术也开始发展,之后初唐的佛画风格更成为日本佛绘的源流。
日本著名的奈良法隆寺壁画便是仿照了我国著名的敦煌壁画,尤其是画中的观音菩萨像,与敦煌莫高窟第276窟中的《文殊菩萨》并无二致,由奈良法隆寺壁画中的笔画技法等不难看出当时日本画家已经完全掌握了中国绘画中的线描功能。
(二)唐画对日本唐绘的影响
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达到顶峰,唐朝丰富的文化艺术对日本绘画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初唐和盛唐前期的艺术风格随着中日文化交流流向日本,在与中国“唐代俗同化”的进程中,日本的艺术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时代。唐画华丽又独特的风格在当时的日本绘画界广为流传,出现了大量模仿唐画的作品,被称作为“唐绘”。
唐绘的典型作品,如奈良时代的《鸟毛立女屏风》,画中的主角是一位穿着唐装的女性,其服饰、造型都呈现出典型的盛唐风格,但女子的气质表现出典型的日本女性的温婉,尽管在画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画师运用了中国笔墨画的手法,但是透过画作表达出来的依然是本民族的精神内涵。唐画的表现技法深深地影响了当时日本画师的艺术感受力以及对画风的非典型追求,但随着“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唐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日本的绘画作品中更多地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唐绘便逐渐脱胎为大和绘。②
(三)宋元水墨画以及明代花鸟画对日本汉画的影响
中国对日本绘画艺术的影响并未止步于唐朝,唐朝过后,宋朝登上历史舞台,宋朝的国都设在临安(今杭州),临安靠海,在对外交流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由此,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又开始频繁起来。以院体画与禅宗画为主体的南宋水墨画在此时大量流向日本,促进了日本汉画的产生与发展,汉画逐渐成为日本室町时代的主流画种。
由南宋画家梁楷完善的泼墨减笔画法是当时宋代绘画艺术中最为经典的画法,南宋院体画家马远独特的大面积留白构图方法也让当时的绘画艺术表现方式更加丰富,他们二人的绘画方法及构图取景方式在当时的日本绘画作品中也多有体现,但又有不同。当时日本画家虽在绘画技法上借鉴了梁楷的技法,但又在此基础上,柔化了笔触,使作品更具有日式的温和柔软气质,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宋代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造型及极强的叙事性闻名于世,其宏大的场面及时空的转换无一不让人印象深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当时日本画师也深受这一经典作品的影响,如日本画师法眼圆伊所作的《一遍圣绘》,画中描绘了镰仓时期一位画家与高僧结伴旅行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其所应用的绘画技巧、构图方式、视角转换都与《清明上河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③
明初的工笔花鸟画十分著名,画作的题材大多为四季花鸟,主要起装饰作用,其画风通过文化、经济的交流传至日本,影响了室町末期的狩猎派。从当时狩猎派的主要作品《花鸟画屏障画》,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中国花鸟画对其的影响。
日本进入到江户时代后,有许多明清时代的画家带着自己的绘画作品去到了长崎,为当时的日本带去了院体风格讲究写生的画风,在这一画风的影响下,日本绘画作品在当时整体呈现出了注重写实的风格特征,从许多绘画作品中不难看出,有许多画家完全效仿了院体画的造型风格,但是在意向表达上还是显现出日式独特的细腻婉约的艺术美。
(四)中国文人画对日本文人画的影响
中国文人画在流入日本前就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历经朝代的更迭,文人画的影响力经久不衰。日本的文人画画法在借鉴中国古代文人画画法的同时会融入一些自己的追求,日本江户时代颇负盛名的文人画《江亭送客图》的构图方式很明显是模仿元朝文人画家倪瓒的《虎山林壑》中的三段式构图,但是在《江亭送客图》中,作者将《虎山林壑》中的三段式构图变成了多段式构图,从而使画作整体看起来更富有装饰意味,而且对线条与图像的运用也都呈现出更加追求美感的效果,这是与中国文人画与众不同的地方。尽管当时日本文人画深受中国文人画的影响,但是其创新性的融入了本民族的思考和追求,最终形成了日本特有的文人画艺术。
(五)明清版画对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浮世绘被称为风俗画,主要是表现当时庶民阶层的各类人物的市井生活,在当时十分兴盛。浮世绘的艺术风格形成之前,日本画师做过许多尝试,最早是狩野永德的作品,他善于将中国画的画风融入大和绘中,大部分都是以中国绘画的笔墨为基础。浮世绘的诞生与中国版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明清时期版画的写实主义风格、色彩的运用、人物的造型构图无一不影响着日本浮世绘风格的形成。如,日本著名画家铃木春信在吸收中国画写实主义画风的基础上对画作进行创新,引入了明快的色彩与优美的线条。还有许多其他的画家都是在对中国古典画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添加属于自己民族的色彩,融入自己本土的民族审美和艺术风格,从而才造就了独特的浮世绘艺术。④
注释:
①韩萌.当代日本画的中国元素探析[D].开封:河南大学,2015:28.
②李梦.古代中国绘画对日本绘画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S2):92-94.
③楚晓红.论中国画对日本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J].艺术百家,2007(S1):56-58.
④姚婷.传承与影响——论中国绘画技艺与日本浮世绘的产生和影响[J].美与时代(上),2014(0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