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田里的乌鸦》看梵高绘画中的象征性
2021-04-08徐新昊
徐新昊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710100)
一、前言
在艺术史上,因为象征主义的影响,所波及到的区域和时间跨度都非常的大。梵高绘画作品中同样具有象征性元素这一特征,尤其是在奥维尔时期的作品更加体现了出了这一特色,他运用色彩强烈的对比和某些特殊而又简单物象与观众们引起共鸣,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冲击力给人很震撼的感觉,而他又运用象征意义向观众诠释了他的内心和独特的画风。
二、象征性绘画的精神表达
象征就是用一个事物来代表或者体现另一个意义深远的事物,利用人的情绪可以感受到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或者说人的一种观念以及表达一些特殊的含义,象征性手法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段,可以创造出一种非常丰富的意境,用来唤起观众的联想,以增强绘画中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象征主义在绘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表达出画家脑海中的精神概念而且能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韵味和内涵,象征性元素可以是画家在创作的时候更有主动性,增强画面的主题,然后使其升华,让自己的作品更加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另外,运用象征元素可以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开启多方面的思想,拉近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十九世纪以来,在绘画中使用象征性手法不管是在概念上还是方式上都慢慢被画家们所接受,以后的画家们都逐渐在自己的画作上强调这种手法的主导意义,在画面上创造一个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独有的情感,梵高亦是如此。
梵高的作品大多利用一些客观事物的主观化表现来象征着他本人的精神感受。生活中的梵高充满了失败和挫折,空虚的名声和财富,不存在的爱情,使他的生命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画家通过《麦田》这幅画所想表达给我们的正是他人生缩影中情感的失败与痛苦。同时梵高在创作时突破了自身局限性,它在创作时更关注艺术本身,而不受任何影响。因此,他在画面上运用象征性进行绘画时更注重的而是绘画语言和色彩表达,这些作品对于梵高来说意义非凡。追求情感表达的画家大都不赞成对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他们放弃了常规的表达方式并坚持追求绘画中的精神表达,想要通过象征性的形象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他们所表达的并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象征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流派的艺术家都结合自身的追求和信仰,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三、作品表现中的象征性
《麦田》作为梵高最有特色其绘画特色的画作之一,是在1890年7月创作的油画作品,描绘的是法国瓦兹河上奥维尔镇周围乡下麦田的情景。这幅画中充满了沉重恐怖的气氛,空旷的田野,天地之间,像旋风一样,麦田仿佛波涛汹涌,天空猛烈地摇晃,麦田似乎正在燃烧。他用很强的笔触和黑色线条画出了在麦田上飞过的乌鸦,它们似乎要从汹涌的土地上冲去想要冲破束缚飞向另一个世界。画面上看不到任何平静的气氛,硬直的线条就好像这个世界失去了秩序,他所遭受的痛苦、悲伤和绝望无疑在画面中显露出来。
(一)构图
《麦田》一改传统绘画大面积的天空表现方式,画面顶部三分之一面积的纯黑色彩的天空,让厚重的大地有用更高的占比,区别于大面积天空表现的通透效果而使得画面更加低沉压抑。天空底部点缀一群紧贴麦田顶端凌乱低飞的乌鸦,进一步向下增加了天空的重量,使得压抑的下沉效果更加明显。麦田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再加上躁动和凌乱的笔触则为压抑的画面氛围增加一种躁动不安的心理感觉。
麦田正中由四条绿线构成的小路在金黄色的麦田中深入远方,扭曲的线条尽显对前进道路的迷茫,仿佛是这路的尽头就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而在麦田天际线处却戛然而止,并没有终点,可以体会出梵高此时对命运的不甘和抗争,然而这些抗争却并没有出路。同时,深绿色路径分隔开了广泛的麦田。在整幅画的视觉上没有突出的视觉中心点,整幅画面只有浑然一体的躁动与不安,更显画家的无助与迷茫
(二)色彩
在梵高的绘画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在画面中表现的色彩,由于他独有的性格和生活经历,所以他的色彩往往比别的画家更具表现力更丰富。梵高的画作颜色主要是由他的悲剧意识的影响,一直处于一种病理状态的他用色杂乱,但极具表现力,因为他所要构造的内心世界很丰富,所以用色更加激烈。
《麦田》具有梵高绘画风格中特有的的金黄色,这也是人们所熟悉的特点,但它让人看起来是充满不安和忧郁的。天空灰蒙蒙的覆盖在金黄色的麦田,具有的是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每个人对都有不同颜色的喜好。这样的心理反应往往是由人们的生活体验、兴趣点和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造成的。例如金黄,我们可以认为是太阳,生命之源,也有些人会联想到火,让人感受到的是朝气蓬勃的生命力,而梵高的却截然相反,凌乱笔触下的金黄将其生命力引向的是比米开朗琪罗更加悲剧的壮烈,更显是燃烧的木炭,终将在一片炽热中燃尽生命,化作青烟。《麦田》这幅画同时运用了大量的黄色黑色蓝色对比,本是象征生机勃勃的麦田,画家在天空中运用了大量的黑色,又加上几只黑黝黝的乌鸦,成群的乌鸦再加上黑色给人的神秘、不详和绝望的感觉,整幅画的色调就像是在描述暴风雨前的场景。而本该作为生命象征的绿色则在周边躁乱的表现中,衬托成了生命的苍白无力。
(三)笔触
躁动不安的线条一直是梵高情感象征性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段,通过线条的凌乱更显艺术家内心的狂躁。《麦田》这幅画一眼望去由一条条色彩鲜明的短线条“拼凑”而成,整体看似杂乱无序,内部却拥有者生生流转的独特气息流动。
蓝黑天空线条多呈向下的运动张势,高度倾斜的下滑线让天空整体更具向下的压迫感,进而加深了画面的压迫感。而麦田下部的线条则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张力,好似麦苗这一渺小生命对天道下沉命运的抗争,也象征着梵高对生命的不屈与奋斗。天空的下沉与麦田的上升使得画面气息如《星夜》一般流转一体,共同构成了梵高象征画作的流转世界。然而在麦田顶端,这股本该流转的气息却被横向的线条拦腰截断,同时截断的还有欲向远处延伸的绿色小径,对抗生命的奋斗被迫戛然而止,同时被否定的还有向未来前路发展的可能。横向线条的麦田处所点缀的黑色乌鸦则更显出嘲讽与宣告失败的意味。
四、象征性的来源
《麦田》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他所经历的人生息息相关,最开始在矿区谋生处处碰壁,再加上几次感情生活的失败,还有后期病痛给予他的折磨,但是就是这样在如此恶劣的创作条件下他依旧坚持创作到了他人生的结束。
梵高绘画中的象征性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自身的方面,不管是他的生活方面感情方面还是在他患疾以后都对他的绘画中所象征的意义带来了独有的特色,他的每一幅画都是在诉说他自己;另一方面的来源则是受社会背景影响,19世纪象征主义的兴起,对他绘画中的象征性元素影响巨大。
梵高出生在一个荷兰的乡村津徳尔特一个普通牧师家庭,在早期的时候他还做过经纪人还有各个行业职员。他也做过矿区的传教士,但是他对生活充满信心。1886年,他来到巴黎接触到了很多印象派的画家。他还接触了日本浮世绘画。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他的画作开始变成光明、强烈的色彩风格。1888年,他又来到了法国的阿尔,他结识了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好朋友之一高更,但是由于这两个人对绘画的个性和态度完全不一样,两人最终以分别作为在这段感情的结束,两人的合作也就此终止。这对梵高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与此同时他的病情开始发作,在痛苦发病中他割下了自己的耳垂。此后,他只能在清醒地时候作画。他绘画中的悲剧性还有一个来源就是他在感情上的碰壁,他很渴望与人交流但是不善于交际的他在几次爱情上的不如意对他打击很大,最后则是为了向一位妓女表达自己的心思痛苦的割下耳朵赠予了她,当然结果并无例外这位姑娘还是离开了他,几次的感情失利对他的病情影响极深,这也是梵高绘画中爆发性悲剧情感的主要来源,进而选择更具表现情感能力的浪漫主义的象征绘画创作。从梵高最初的绘画作品所象征的积极性到后期受病情影响时绘画作品中体现的悲剧性,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位绘画大师一生的心路历程。
绘画中的象征主义作为一个很独特的符号,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9世纪末期开始法国兴起的象征主义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作为人们一种审美特征,被广泛的传播开来,并且明确了这一个美学里的特征,因此这一个特征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梵高作为后印象派画家,他的绘画也受象征主义的影响很深。他的创作更多的是体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他选择了象征性元素融入他的作品,他更看重色彩的强烈表达,用了很多人们生活中的物象来体现自己人生的常态,诉说他的痛苦,用更符合他的内心世界的对象表达来诠释作品。他所追求的是他与绘画作品的融合性,通过象征性的物体来展示更高的精神层面。
五、结语
象征性绘画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各类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思想上的认知,为我们诠释了绘画中的象征元素有多么巧妙。画家梵高的作品中体现的象征元素有现实性和悲观性,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象征性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他所运用的象征性无疑和其他艺术家是相同的就是拉近了观众与画家之间的距离,绘画中的象征性元素不仅是画家和观众们的一种交流,也是画家在通过自己的作品向广大的观众诉说着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