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片《小丑》中影视声音的运用

2021-04-08韦梦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亚瑟小丑人格

韦梦媛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电影声音包括音乐、音效、人声。三种声音互相交织,与视觉造型一起构成了电影的美学形态,起到了叙事信息的传达、环境再现与主观表意等作用。在影片《小丑》中,声音不仅配合画面的色彩与构图,勾勒了环境氛围,更是作为独立的元素推动了叙事,延伸了影片内涵。本文将从以上两点对《小丑》的声音进行鉴赏解析。

一、声音对环境的塑造

(一)鲜明的音乐风格奠定影片基调

《小丑》这部影片的故事独立于DC宇宙主线,建构在一个虚构的环境当中。根据哥谭市的风貌与生活环境来看,这与美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风貌相似。当时美国遭遇经济危机,政府投入社会福利领域的财政大量减少,人们逐渐对政府的公共服务不满。尤其是社会底层的人群,他们之前依赖的政府服务或救济在削减甚至停止,小丑亚瑟便是其中之一。[1]因此,整部影片的基调是昏暗、萧条、压抑、阴暗的。

在背景乐的选择上,除了以交响乐,影片的一大特色是使用了爵士乐。爵士乐起源于底层人群,带有悲伤的底色,在表现形式上却又有滑稽、跳脱之感,与欢乐融合。这与小丑的命运与性格相契合。影片最开始,亚瑟身着小丑服装转广告牌时,就在环境中设置了弹钢琴的街头艺术家角色。这暗示了亚瑟身处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困苦。萧条的环境也与欢快的音乐形成了鲜明对比,充满了对亚瑟人生的讽刺。这里的爵士乐既是环境声,也是背景音乐,将场景布置与氛围烘托进行了完美的衔接融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达到电影美学效果。

此外,从爵士乐的发展时间开看,八十年代是爵士乐走向衰落的时间段,很多街头的爵士酒吧都面临倒闭。这对亚瑟滞后、封闭的生存环境起到了影射作用,传递出一种下沉的情绪。随着人物的心理变化,体现环境氛围的音乐风格也发生了改变。影片的后半段以摇滚乐居多。摇滚乐是在七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兴盛的音乐,其核心就是堕落、发泄与反抗。在亚瑟转变为小丑后,跳着舞去莫瑞秀的路上,就选用了摇滚乐,表现出此时亚瑟情绪上的高涨,人格转变后的性格变化,也使整个影片情绪被推向爆发与高潮,传递出一种上扬的情绪。

从声音特性的角度来看,音质、音调、音长、音量变化、器乐的选用等是把控音乐整体情绪的几大要素。影片背景乐的主要乐器为大提琴,其音色十分低沉,且并不悠扬、连贯,而是缓慢、跳跃、不规则、无节奏的。其音量忽大忽小,音调忽然低沉、又忽然高亢。弓在琴弦上的拉奏非常的毛糙,常常有“吱吱”声传出,仿佛拉琴人的手失去了控制,使音乐显得无力、疲惫又怪诞。这样的音乐破坏了影片的节奏感与流畅度,奠定了影片颓废、虚弱与病态的底色。

(二)音效对环境的塑造

除了为影片奠定悲剧、恐怖底色的音乐外,音效的运用使得电影对社会环境的描绘更加立体完善、细致真实。电影开场时,声音先于画面出现,强调了声音内容的重要性。这里的声音是广播里播报着城市垃圾成堆、已经到了近十年最严重的情况,直接指出了哥谭此时破败、萧条的景象,也暗示着亚瑟的心理状况——他残破的人生与人格已经被逼到了最为紧张的时刻。这样充当环境叙事的播报后面还在不断地出现。比如电视里播放的“鼠满为患”的新闻。“鼠”象征着哥谭底层卑劣的人民,“超级鼠”则暗示着上层社会的资本大鳄,他们本质上也不过是造成社会黑暗的大老鼠。

尖锐的警报声也是影片重要的音效元素,并且贯穿全片。在亚瑟独自在家写笔记时、回家遇到母亲被送去医院时、从女邻居家出来时,都或近或远地存在着消防、警察或是医院急救的鸣笛声。这不仅暗示着社会治安的混乱、危机四伏,其高频声急促的效果也使观者的神经更加紧绷,丰富了声音的层次与维度。在亚瑟通过信件,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是韦恩的时候,外面响起了警报声,这里警报也是亚瑟精神紧绷的线索。

地铁行驶的声音也是音效中的一大亮点。如亚瑟被老板质问、在路上对着垃圾袋发泄时背后行驶过的列车;跟踪女邻居时,第一次杀人时,乃至成为小丑后在地铁上的逃窜时,都运用了地铁的音效声。地铁在轨道上行驶时的金属声,和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尖锐声音,营造出了沉闷又懒散的感觉,高频的颤动使得影片氛围与亚瑟更加神经质。

二、声音的叙事与符号化

(一)特定选曲对剧情的推动

影片中很多歌曲选用的是以前的一些老歌,这种选曲并不是空穴来风,其中有很强的象征性意义。

在地铁上,面临失业危机的亚瑟遇上了三个调戏女生的小混混。这时,亚瑟不合时宜地狂笑病再次发作,引起了三个男人的注意。他们向亚瑟走来,嘴里哼唱的歌正是莱尼斯·琼斯的《小丑进场》。这里三个混混的走近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正是为了放缓影片的节奏,突出强调这首歌,推动气氛剧情。亚瑟实际上是一个精神分裂的人,他的体内寄存着亚瑟与小丑两个灵魂,影片讲述的也正是他从低声下气的亚瑟转变为无恶不作的小丑的过程。这里的是亚瑟第一次杀人,第一次开始以小丑的身份去与世界对抗,《小丑进场》既暗示着此时他身份的转换,也象征着他即将开启人生的全新篇章。

邻居苏菲的出现使亚瑟对生活短暂地充满了希望。在家中,他拉起母亲翩翩起舞,此时音乐选用了弗兰克·西纳特的《That’s life》(这就是人生)。其旋律与歌词既蕴含了对人生的无奈与嘲解,也展现出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状态,表达了人生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成功会在不久后被夺回的信念。苏菲这个角色本身就是精神病人亚瑟在两重人格斗争中,为了排解主人格亚瑟的悲惨阴郁,自己的妄想出的角色。这首歌反映了亚瑟此时精神的舒缓,对人生抱有短暂的希望。也因为这种希望的虚假性,更蒙上了一层悲哀色彩。而精彩之处,在影片的末尾,亚瑟人格已经完全沦为小丑人格时,影片亦是以这首歌结尾,形成了呼应,使影片在纵向上产生递进关系。画面中,被追逐的小丑四处逃窜,却再次翩然起舞,使前后两次在不同人格状态下的舞蹈形成了对比。这里歌曲表达的不是对负面情绪的排解,而是凌驾于人生的释然感,在叙事上暗示着此刻成为小丑的亚瑟,才完全达到了他心目中的人生顶峰。

在脱口秀俱乐部表演时,亚瑟失败的表演随着音乐《Smile》的响起而噤声,台下的观众笑声不断,这也是亚瑟的精神妄想,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这里的音乐有一个环境现场声与背景音乐声主次的转换,这是亚瑟在现实与想象中的世界切换的标志。歌词的第一句就是:“当你的心在疼,但还是要微笑。”这象征着,对于失败,亚瑟选择了以幻想进行自我麻痹。此外,《Smile》这首歌出自于影片中频频出现的《摩登时代》。这部影片对资本家们进行了批判与讽刺不言而喻。影片选用的歌不仅形成了横向上的联系,也在叙事层面上赋予了影片深度,对现实进行了影射。

(二)小丑之笑

小丑的笑在其中是很特别的一个单元。其怪诞尖锐,切持续极长的难听的笑,既破坏了叙事节奏,将影片的氛围塑造的凝滞逼仄;也作为线索,表现了精神分裂的亚瑟双重人格的不断转换。

在公交车上,亚瑟被小孩的母亲恶语相向时,他忽然爆发出了止不住的大笑。亚瑟每次控制不住笑,都是在遭受不公正、不友善的待遇时。这时作为社会底层的亚瑟是没有办法进行反抗的。笑声是他第二人格“小丑”的象征,暗示着他心里其实住了一个时刻想要挑事的小丑。控制不住笑,说明此时小丑人格还是里人格,且不受亚瑟人格管控。当兰道尔嘲笑侏儒盖瑞时,亚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在走出化妆间的瞬间又止住了笑。侏儒盖瑞象征着和亚瑟一样的弱势群体,亚瑟对他只有同理心。但同时亚瑟为了摆脱弱者身份,又努力去合群。这里的笑是可以控制的假笑,是亚瑟的一种被动的“迎合”。而在地铁上,亚瑟遇到小混混欺负女孩,第二次开始止不住哈哈大笑。这是人格转化、体内挑事的小丑即将登场的标志。第一次杀人后,他出现了耳鸣与错乱。这里的声音暗示着他体内的两个灵魂在打架,产生了矛盾,转换还不完全。在亚瑟弄明白自己的身世后,他再次控制不住大笑起来。但这一次除了小丑人格之笑,还有满脸的眼泪。这种半哭半笑的表情,代表了在“亚瑟”与“小丑”人格的碰撞斗争中,“亚瑟”的人格的失败,小丑人格逐渐掌控了他。到影片的最后,亚瑟与充当两种人格调和者的臆想的心理咨询师会面时,毫不费力痛苦、放肆地大声笑着。这里的笑已经可以控制了,象征着此时他已经完全沦为了小丑人格。

三、结语

作为一部传记式的故事片,《小丑》的声音运用赋予了影片更丰富的视听体验与内涵价值,在塑造环境与人物形象的功能上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独具年代感的音乐,影片对时空进行了精准的定位;特殊曲目的选用与极具符号意味的音效又是推动剧情、塑造人物的重要线索。在阴冷的音乐下,环境更加地冷酷了,悲剧意味也得到了升华。

猜你喜欢

亚瑟小丑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亚瑟·贾法的非线性叙事述略
幽默的小丑
亚瑟,收拾房间
亚瑟,收拾房间
ARTHUR'S HICCUPS
小丑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我像一个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