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节点钢筋安装预控
2021-04-08韩天勇
韩天勇
(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咸阳 712000)
梁柱节点主要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当中框架结构梁和柱的交叉点,多是框架结构建筑当中应用。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空间的风格较为灵活,而且具有较轻的自重,能够有效节省建筑材料,还具备较为灵活的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较为适用于对大空间需求较高的建筑结构,其框架结构梁柱构件部分由于在工厂内按照设计图纸参数标准进行预制生产,有着较好的标准化、定型化优势,更加有利于装配整体式结构,且其施工周期较短,其采用现浇混凝土为框架,结构整体性和刚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且具有较高的质量优势,另外,在抗震性方面也有着很高的水平,同时其梁和柱的浇筑施工可以按照不同的截面形状需求进行定制。
可以说,框架结构能够设计成为较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当中,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适应更大的跨度框架,钢结构多应用于大跨度的商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厂房等,这就意味着梁柱节点的安装施工以及钢筋预控水平直接决定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整体使用质量,必须要予以重视[1]。
1 框结构顶层端节点钢筋搭接施工方法概述
1.1 工程概况
某施工项目是属于城市综合体酒店项目建设,其总建筑面积为17642.95m2,地上建筑面积为15264.62m2,地下建筑1 层,地上建筑18 层,整体建筑高度70m,每层层高5.1m,二层及三层为4.6m,四层为4.8m,五层以上均为标准层高3.5m。
整体上,其建筑梁柱节点需要考虑不同强度等级施工,尤其钢筋部分,其节点钢丝网和钢筋绑扎工序处理设计据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柱一倍梁高距离处,采用双层网眼钢丝网后钢筋进行隔离,钢筋采用点焊或绑扎的方式固定在梁钢筋上,再使用钢丝将钢丝网绑牢,最后进行梁另一边侧模安装及梁模加固。
1.2 框架结构顶层梁柱节点钢筋梁内搭接施工
梁柱钢筋地梁内搭接部分的施工需要依据图纸要求,在实际施工现场中,如图纸要求分开进行竖向构件、水平构件的浇筑施工,混凝土施工缝需要选择在梁底截面的梁柱钢筋搭接部分,施工要控制在梁高度范围,其梁柱节点搭接接头区段的节点外侧、梁顶部至搭接长度必须要控制在1.5LaE 以内,必须要深入梁内、柱外侧,其纵向钢筋截面要达到柱全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65%,其梁宽外部区域的柱外侧纵筋需要按照节点顶部延伸到柱内边,并进行弯折,乡下进行8d 后予以截断,如果柱部分配备两层配筋,柱顶第二层部分的钢筋则不可向下弯折,要直接在柱边切断。如柱顶出现浇板且厚度不小于1m,则对于混凝土强度要求其等级要达到C2050,梁柱外侧的柱,其外侧钢筋可以选择伸入板内,并将其锚固在梁上部纵向钢筋节点,外侧延伸弯折到两底处,予以切断,具体直线锚固和弯折锚固如图1 所示。
1.3 框架结构顶层梁柱节点钢筋柱顶搭接施工
框架结构建筑顶层梁柱节点钢筋柱顶搭接施工重点在于其要根据实际施工要求选择不同方式予以处理,本案例工程主要运用柱顶搭接,其搭接区段主要为直线段,处于接头面积为100%考虑,而且位置涉及高应力要求,因此,钢筋下搭接长度设定为1.7LaE,钢筋伸至柱顶后向梁柱节点内弯折,弯折至底后切断,水平段投影长度必须满足12d 的标准要求。
图1 梁柱节点中的直线锚固和弯折锚固
1.4 框架结构顶层端梁柱节点钢筋搭接施工方法选择
不同框架结构建筑项目对于顶层端梁柱节点钢筋搭接施工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施工当中,对于梁柱节点钢筋搭接施工方法的选择,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实际要求[2]。
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梁内搭接方法的应用较为广泛,如果柱宽于屋面梁宽度,且差距较大,其施工时,通常就会采用梁内搭接技术,但如果深入梁内柱外侧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低于柱外侧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超过65%,就必须要按照实际施工要求,运用柱顶搭接法,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果项目中梁宽大于柱宽扁梁框架结构,则无法使用。
因此,对于扁梁部分钢筋无法保证柱内搭接准确性,当采用柱顶搭接方法进行钢筋安装施工时,如果选择分开进行竖向构件与水平浇筑,则混凝土施工缝需要设计为柱上部两底截面下处,但容易造成施工部分与柱中部过近,会产生两次浇筑柱部分施工的效果,出于柱整体受力和应力承载考虑,本案例工程选择柱顶搭接方法,并针对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同时浇筑[3]。
2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钢筋预控
从本项目梁柱节点钢筋部分的安装以及整体钢筋搭接施工描述中不难发现,梁柱节点钢筋预控需要根据梁的高度来进行方法和注意要点设计。
2.1 梁柱高度小于5m 的梁柱节点钢筋预控
关于梁柱节点钢筋安装预控,在梁柱节点在梁的高度小于5m 时,通常采用梁模上口架空绑扎主次梁钢筋的方法,柱节点位置和外围箍筋直径需要确保满足10~12mm,如此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保证工程结构稳定性,主要考虑梁如果发生下沉,柱箍筋变形损坏的概率较小,关于柱梁箍筋必须要依据标准要求,在其位置进行绑扎,柱箍筋与柱纵向钢筋用钢丝进行紧密的绑扎,但必须要注意控制绑架力度,不可过于紧实。待梁下沉位置调整到合适距离后,再进行柱箍筋的紧固,以确保结构稳定[4]。
2.2 梁柱高度大于5m 的梁柱节点钢筋预控
本项目框架结构梁柱是属于梁高度大于5m 的情况,且小于7m。所以,案例工程框架结构梁柱节点钢筋预控时,梁模上口架空绑扎主次梁钢筋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柱大小、高度、柱箍筋加密区间距,主要采用10mm 以上钢筋制作的架立筋,并焊接一个钢筋笼,对于钢筋笼的处理主要是根据住的规格进行架立钢筋的增设,架立钢筋与柱受力钢筋进行错开处理,将焊接好的钢筋笼施工安装在柱上方。
在实际施工时,分别将梁钢筋穿入柱箍筋内,绑牢柱箍筋内的梁箍筋,所有梁钢筋绑扎施工安装完成后,通过监理质量验收之后进行按照顺序进行地下沉梁[5]。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由于梁柱节点钢筋交叉过于集中,使得该部位柱箍筋绑扎难度较高,发生遗漏绑扎箍筋的情况[6]。
针对梁柱节点钢筋发生拥挤的情况,本案例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严格依据设计方案意图,参照实际施工状况,确认框架节点钢筋绑扎顺序,针对柱梁节点处梁高和个别位置进行了检查,并对绑扎节点柱箍筋难度进行研究,采取将柱箍筋认定为两个相同两端,使用135°L 型箍筋,分别从柱子侧向,插入钩柱四角箍筋,对于部分梁柱节点钢筋安装施工采用两相同的开口绑固,套入后使用电焊焊牢箍筋接头,有效防止梁柱节点钢筋安装发生遗漏绑扎箍筋的情况[7]。
3 结语
结上所述,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钢筋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能够结合工程的实际情情况以及设计图纸的标准要求,仔细进行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的阅读和审查,及时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并充分掌握和熟悉框架结构建筑的验收规范,从而确保钢筋结构构造相关要求以及工程所采用国家标准图集,并针对梁柱节点钢筋安装预控设定具备较高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施工方案,与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严格地依据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以及操作规程进行组织施工,监理人员也要严格的进行过程控制,针对不同专业工种之间要进行交接检验,行程记录、存储,尤其要注意梁柱节点钢筋搭接正确方法的选择和正确安装处理,如此才能够确保框架结构建筑工程项目地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