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市下跌的“三不怕”

2021-04-07郭向非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预判基本面仓位

郭向非

网络上看到股市下跌的“三不怕”狀态,深有同感,这里谈谈个人见解。

一、跌不怕

大家会认为股市投资,重要的是学好基本面分析及技术分析,其实更重要的是仓位管理及心态控制。市场风险无处不在,一开始就要把保护本金作为头等大事,赚钱只是个自然结果。

散户总是倾向把亏钱归因于看不准,大盘看不准,个股涨跌看不准。其实谁又能看得很准呢?短期难预判,中长期就算预判对了,但过程也是起伏多变。当然要提高分析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一旦市场不按预期上涨,跌下来我们有应变之策,这就是“跌不怕”。

想想为什么怕下跌?首先是仓位过重,甚至加杠杆,就算拿着好股票,跌下来也毫无办法,割肉舍不得,补仓没资金。如果追高烂票,只能彻底做死账户。其次是仓位过于集中在单只个股,或某个板块(同板块买多只),没有分散组合思想。

《孙子兵法》云“先求不败而后求胜”,投资同样如此。我们建立这样一种交易体系:单只个股最多三成仓,看好先买一成建仓,无论行情客观牛熊还是主观更看好或相对看好,严格按纪律执行。跌下来有补仓机会,涨上去有安全垫可择机加仓。不要因所谓大V推荐或觉得会大涨,就孤注一掷。

建仓初期,可以买多只个股;要注意品种分散,不同板块、不同市值风格,组合对冲。除非大盘暴跌导致系统性风险,绝大多数时间不会大亏,单日总账户亏损超过2%就说明组合有问题。后面再精心经营组合,加补仓耐心些,拉开价格差距。符合预期的个股逐步加满仓位,不符合或基本面、技术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的选择放弃。

有组合及体系的保护,市场下跌时不会遭遇重创,可以静观其变,涨跌都有应对之策。不赌市场单边涨跌,轻易满仓或空仓都不可取。这是第一种的“跌不怕”。

二、不怕跌

再有体系及组合保护,也不意味着可以随便买票。账户盈利,归根结底还是要买好股票。股价短期波动难以预判,也没必要过于强调预判,短期涨跌无非是市场风格及板块效应所致。重要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及估值都非常扎实,所属行业也有发展前景,下跌只不过是进一步增强赔率罢了。

好股票就是常提及的“三好学生”,好图形、好业绩、好行业。之所以把好图形排在第一位,是因为我们在基本面研究上不占优势,能做到了解市场普遍预期就不错了,不要妄想去挖掘所谓超跌大牛股。趋势交易更是如此,好图形往往对应好的基本面,否则不会呈现上涨趋势。好业绩及其估值,看最近三年的市场预期既可,多注意盈利质量。至于好行业,市场领涨板块当然更好,但板块轮动快,一定会有阶段性“退潮期”,过于追求板块效应则容易陷入追涨杀跌的境地。

组合里拿的都是好股票,也有资金仓位,还会担心股票下跌吗?固然都希望上涨加仓,一旦下跌,正好给了低位补仓机会,这就是“不怕跌”。但若第一次补仓没效果,二次补仓就要慎之又慎,重新审视个股基本面及技术面的变化。

个人认为的补仓点,一定是基本面没有任何不利变化,而下跌并未导致上涨形态及结构变化,技术支撑位明显可见。这是第二种的“不怕跌”。

三、怕不跌

以交易体系为保护,并选择好股票买入,盈利积累到一定程度,这时我们要考虑的是继续持有还是卖出兑现。多数人都买过牛股,也挣到钱,但就是过早卖出,亏钱的股票反而一扛再扛。没有单只股票盈利50%的经历,就缺乏持股心态及格局。

持股大涨,最大问题就是贵了,如果盈利增速能消化高估值,就不要轻易卖出。技术角度,股价加速上涨过后,都会面临长时间的整固。对涨贵的股票,我们要有一种“怕不跌”的心态。

股价不会一直上涨,涨到一定程度后,适当下跌调整是必要的。制造分歧,部分获利盘兑现,部分看好资金逢低介入,持筹成本抬升,更有利于后市更长期上涨。良性的下跌,一方面杀杀过高的估值,更重要的是给股价时间,通过盈利增长去再度匹配估值。这是第三种的“怕不跌”。

总结一下,市场短期肯定无法直接涨回去,当下拼的是好股票的筛选。不用过于考虑抄底时机问题,等待好公司好价格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择时。具备完善交易体系及仓控管理,也不必担心抄了以后又下跌怎么办。

猜你喜欢

预判基本面仓位
好的预判是羽毛球技术的成熟表现
镜子里的白胡须
关于证券投资的行业选择与上市公司分析
对伟星股份的基本面分析
试论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面与技术面联合估价
微博负面热点新闻预判研究
基本面和流动性仍是影响债市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