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2021-04-07唐任伍
唐任伍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一个50多人的小党发展壮大为拥有9100多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从播下救亡图存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发展壮大为领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峨巨轮;从被反动派任意追捕屠杀的革命党,发展壮大为拥有强大动员力、向心力、凝聚力的执政党。是什么力量使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探讨这一问题,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诞辰的今天,意义重大。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强大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穷苦人民翻身求解放的理论,其远大理想是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契合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求解放的现实需求。为了摆脱旧中国的悲惨命运,在各种主义尝试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一条新的救国之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以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所以才能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巨大的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各个阶段的创造性成果,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动力。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引中国人民开辟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使中国人民逐步富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人民从此强起来。因而可以说,一以贯之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强大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精神之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强大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动力之源
一个组织、一个政党,有没有强大的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关键要看人心向背,即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就以生命力的顽强、凝聚力的深厚、忍耐力的坚韧、创造力的巨大而闻名于世。”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深知这一真理,因而从建党开始,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初心,在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关头,坚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取向,不断回应时代关切,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赢得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胜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人民群众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践行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而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每一个阶段,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国家、保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埋葬了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送军粮、做军装,用小车推出了战争的胜利。
历史经验表明,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动力。
坚强的领导核心、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强大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组织之源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领导核心,党的事业和中国革命几经挫折。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顶住了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巨大冲击,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更好地凝聚起了9100多万党员、14亿多人民的意志,形成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磅礴力量。
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夯实的各级战斗堡垒,为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战略的实施、任务的完成,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使得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班有党员,初步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各个地方、各级政权以及工厂、学校、社会组织中建立了庞大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党的十八大以后,“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的组织路线得到进一步贯彻,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根据中央组织部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万名,比上年净增132.0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68.1万个,比上年净增7.1万个。庞大严密的组织体系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
需要强调的是,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严密的组织体系,也有利于锻炼、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经过严格的考察、层层的选拔以及多层次多岗位的实践锻炼的。拥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坚定的优秀人才,被充实到各级领导部门,成为增强中国共产党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保障。
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取得胜利,尤其是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面对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运筹帷幄以及党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权威,正是因为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坚强的战斗堡垒,所以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严明的组织纪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强大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保障之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政党和组织都必须依靠严明的组织纪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朝令夕改、软弱涣散、人亡政息的风险。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日起,就形成了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各种法规。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强调,“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作出“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等一系列重大判断;先后出台或修订了一批重要法规制度,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根本,以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风险、克服各种困难提供了制度保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即其强大的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由一个个共产党员汇聚而成。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面对困难和挑战冲在最前面的,都是共产党员。千千万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员前赴后继、接力奋斗,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据不完全统计,1921年至1949年,在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名。他们在漫长黑夜里点燃了民族图强的希望之火,没有他们的奋斗牺牲,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取得推翻三座大山、夺取全国政权的辉煌胜利;没有他们敢为人先、搏击潮头的实际行动,改革开放就不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总之,正是因为有严明的组织、钢铁的纪律,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风吹不倒、雷打不烂;正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优秀党员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而可以说,严明的组织纪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强大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保障之源。
实事求是的作风、自我修复和纠错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强大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道德之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良好的作风,是一个政党、一个组织吸引人、凝聚人、动员人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强大的战斗力,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不可否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曾有一些人不顾中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因而,毛泽东同志强调在革命实践中注重调查研究,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等著名论断。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确立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成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作风“破题”,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
腐败是侵蚀党的健康肌体、涣散党的坚强意志的大敌。腐败不除,就会使党心、民心丧失,甚至亡党亡国。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敲响了警钟:“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也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提出“克服腐败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党要接受监督,党员要接受监督”等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打虎”“拍蝇”“猎狐”三管齐下,着力于凝心聚魂、固本培元、补钙壮骨、净化社会空气,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可以说,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党永葆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法宝;对腐败的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以及强大的自我修复和纠错能力,大大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思想发展史”(项目编号:18ZDA012)阶段性成果】
責编/孙渴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