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精神: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2021-04-07白洁

华声文萃 2021年3期
关键词:朱德井冈山红军

白洁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他们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井冈山成了“中国革命的摇篮”。在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1927年9月的一天,一支略显凌乱的队伍走在乡间小道上。有人问,“咱们往哪里走?秋收起义失败了,革命还有希望吗?”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就在于我们盲目地去攻打中心城市,现在我们必须先要找一个落脚点。”说话的人正是毛泽东。他们最后选定的落脚点是井冈山。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坚定执着追理想

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剩余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此前经过芦溪一役损兵折将,队伍已有的逃有的散,军心涣散,毛泽东决定对工农革命军进行整编。他说,“一不图升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养家糊口,只图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此行前去,山高水长,任重道远,你们跟着我,可能很艰苦,可能很危险,但是也很光荣。人各有志,不能相强,有愿意跟我走的,请站到左边来,我热烈欢迎;想回家的请站到右边去,我们不勉强。”大多数工农出身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战士们都跟着毛泽东走到左侧。经过这次整编,部队人员减少了,但理想信念、士气和战斗力大大地增强了,同时实行了把支部建在连上,建立了士兵委员会,成为了一支新型的坚强团结的人民军队,这便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

开国上将杨得志参加革命前是一名筑路工人。1928年初,楊得志随哥哥杨海棠等25个筑路工人参加了朱德、陈毅建立的红军第七师。第七师大部分成员是暴动的农民,号称一个师,实际上只有几百人,且武器极少。参军后,杨得志只领到一个生满铁锈、快被磨平了的梭镖头。但他并没有失落,而是把这个梭镖头磨得锃亮,暗下决心要靠这只梭镖来缴两支“汉阳造”。

多年后,杨得志在回忆录里描述了人生第一场战斗,“这场白刃格斗十分激烈,我虽然早就想从敌人手里夺‘汉阳造了,可是仗一打起来,似乎就什么也不记得了。每当我扯起嗓子高喊着‘冲啊!杀啊!扑向敌人的时候,敌人往往丢下枪就跑,而我竟一点儿也没想着夺枪的事,而是紧追不舍。不承想追到两块山石之间遇到一个拖着长枪不肯放手的敌人,当他再也跑不动时,‘扑通一声双手举枪跪倒在我面前。这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结果他的性命,只缴了他的枪,让他逃跑了。后来仔细一看,缴获的这支枪还是支杂牌枪,根本不是‘汉阳造,不过它总算是我第一次在战场上亲手缴到的枪。”

1970年11月,杨得志将军重上井冈山,老将军对自己坚持理想,一路走到革命成功感到欣慰,同时也为战争年代的残酷和艰辛而感慨万千。他说,“我们从衡阳板子桥到韩家村投奔红军的25个筑路工人,仅8个多月的时间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就会继续战斗下去。”强渡大渡河、平型关大捷、上甘岭战役,许多闻名中外的战役都有杨得志的身影,这一路走来,始终不变的便是他坚定的理想,执着的信念。

实事求是闯新路

要想革命成功,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不行,必须实事求是,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峰回路转上井冈山恰恰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1927年9月21日,起义部队在毛泽东的率领下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开始了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的新征程。

在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里,总会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每当这个时候,毛泽东就会用全局的眼光,实事求是的判断去给予正确的解释。

1928年5月,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形势和特点说明了中国小块红色根据地有长期存在的可能。但仅仅过了三个月,红四军遭遇“八月失败”,红29团损失惨重。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红四军主力远离井冈山且兵败湘南,敌军趁机入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各种反动民团也趁机向湘赣边界人民反攻倒算,出现了“农民种地,地主割禾”的现象,整个边界笼罩着一片阴霾。“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再次出现,但很快,湘赣边界军民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和条件,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经过两次答疑,问题仍然没有彻底消除。但很快,中国革命就看到了曙光——红军取得了大柏地战斗的胜利。之后,又取得了入闽作战的一系列胜利。

1930年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1930年8月23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0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时,拥有了赣南、闽西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土地,250万人口。此外,湘鄂赣、闽浙赣、湘赣、鄂豫皖、湘鄂西、广西左右江、广东东江、海南琼崖等十几个地区先后创建起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关于“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回答,便是毛泽东对中国具体国情和革命形势实事求是的科学预判。不唯上,不唯书,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便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主要原因。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从千里转战井冈山到开辟“工农武装割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艰苦奋斗攻难关

1965年,毛泽东重新登上井冈山,抚今追昔,一口气写了两首以“井冈山”为题的词,“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通过这两首词,不难看出当年井冈山斗争“九死一生”的艰难,更能看出革命者“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迈之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曾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了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干部和群众能够同甘共苦、和衷共济,军官和士兵能够切实做到官兵一致,生死相依。

参加秋收起义的老战士谭希林清楚地记得:“我看见毛委员,他穿一件灰色汗褂,一条灰色裤,颈上围披着一条又长又粗的罗布毛巾,他这条毛巾既用来揩汗,又用来洗澡。脚上穿着一双草鞋,卷起裤脚,手里拿着一把雨伞。”

在行军的路途中,由于毛委员的脚已经被草鞋打破,肉已溃烂,走路很困难,师部搞了一副竹担架要抬他走,他拒绝,说“革命的路是靠脚板走出来的,不是坐出来的,大家走我也走,大家休息我也休息,我走不赢就慢慢跟着走”。他忍着疼痛,一边走一边同战士们亲切地交谈。

李步云是红29团的士兵,在攻打郴州时左脚受伤,先后得到邓班长、杨参谋、刘副班长、朱德军长的帮助,终于死里逃生。他回忆说,“当时我虽只有16岁,体重却有90多斤,又有军毯、干粮袋,一个人怎么背得动?”他不忍心大家背他,怕拖了大家的后腿,执意要留下來。刘副班长说,“生在一起,死在一堆”,说完背起他就走,一走就是一夜。“裤子湿透了,肚子又饿,我们再也走不动了。无计可施之时,遇到朱德军长。朱德同志拿来四块银元给我,说‘这给你,请人抬着走。我双手接过钱,仰视他那慈祥的面孔,不由得感动流泪。”

朱德不仅在生活上同士兵一样艰苦,劳动也一样干。1928年冬,红军开展一场群众性的挑粮上山运动,从宁冈挑粮到大小五井、茨坪,往返一百多里尽是羊肠小道,山高路陡,崎岖不平。朱德挑粮时担子一头是行军时背米的三根白布米袋,一头是一个用粗厚布缝的米袋,再加上他经常佩带的一支德造三号驳壳枪和一条装有约百发子弹的皮子弹袋,总共有四十六七斤,这个重量比一般战士背的还要多出十多斤。小战士们心疼朱德军长,便悄悄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哪知他又重新做了一根,并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照样和大家一起挑粮上山。

依靠群众求胜利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西江月·井冈山》描绘的便是军民团结一心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的情景。

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但一开始群众工作可并不好做。毛泽东曾经感叹,“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通过面对面接触,毛泽东了解到老百姓躲避红军是因为敌人的污蔑、造谣、恐吓,不少老百姓受到了蒙蔽。更多的老百姓是害怕队伍一走,又要遭到土豪劣绅们的反攻倒算,日子反而会更加难过。为打消群众的顾虑,毛泽东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深入群众,努力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二是坚决镇压一大批罪大恶极的地主劣绅,通过这种雷霆万钧的手段,极大地鼓舞了穷苦百姓的斗志,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的土地斗争。三是发动和组织农民拿起枪来捍卫打土豪、分田地的成果。工农革命军每到一处,都会将缴获来的多余的枪支交给当地的党组织和群众积极分子,帮助他们成立暴动队、赤卫队。农民手中有了枪,胆子就大起来,斗争就能坚持下去。红军用严明的纪律,爱民的品格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聂槐妆是宁冈县茅坪乡妇女委员会主任。一天,她接到红32团特务连连长托人带来的口信:红军眼下缺食盐,多个伤员等着盐水洗伤口。聂槐妆知道这些日子以来,为了解决这一困难,能用的办法都用尽了,要想把盐送进山里,只能另想法子。她将两斤盐水浸在夹衣里,晾干后穿在身上,外面再罩一件蓝色罩衫,挎上竹篮,佯装是走亲戚进了山。聂槐妆一路顺利通过敌人设的哨卡,将盐衣送给了红军,解决了伤病员的危难。她用这个办法一连送了四次,第五次送盐时被敌人发现,敌人严刑拷打逼她带路去诱捕红军,她咬紧牙关,闭口不语,牺牲时年仅20岁。

90多年过去了,历史渐行渐远,而井冈山精神却犹如一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革命岁月里,飘扬在井冈山山间,飘扬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猜你喜欢

朱德井冈山红军
不必要花的钱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十送红军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