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生活化理念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1-04-07尹梦东
◎ 尹梦东
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要结合生活中实际的案例来进行,要让学生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容贴近自己的实际生活,正好可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社会生活的很多挑战。由于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不够明确,所以,需要教师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特点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也就是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选择那些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的元素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道德和法治课程的内容。所以,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关注到道德和法治的理论内容,而且也要结合实践的具体实例来进行教学,更是要进一步的安排课外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层次的理解道德和法治的具体内容,让他们对道德和法治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这门学科对自己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生活化的特点。
一、教师要发挥将生活化理念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主导者,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综合的整理,让生活化的理念深入到学科的教学实际当中,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只有在思想与理念上接受了生活化理念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的推进学科教学改革的进行。生活化理念的提出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学科教学中,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兴趣逐渐降低的难题。所以,破解这些难题,进一步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也是我们主导学科教学的关键。
质量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命。缺少质量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难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教学图景,也难以产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此时,教师若能把生活化教学法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就可以有利于的处理这样的问题,所以,用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具体的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使学生的兴趣得到点燃教学的质量进一步的提高。这让学生与老师在合作互动当中,对道德和法治的问题有更多深入的探究和个人的实践,从而让学科教学本身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结合生活场景的创设,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和法治精神
生活化理念的融入首先可以用在课堂的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在讲解某些具体的理论内容的时候,创设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们能够在这样的情境氛围当中,对于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有直接的接触和充分的感知,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和法治精神。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教学涉及这个年龄段,学生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生活化的场景,除了在教材上提供的一些资料之外,教师更是善于收集和整理,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所想到的现象和案例进行整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呈现,这样更能够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同感。道德和法治的问题,经常会涉及具体的规范和法律的规章制度,所以,让小学生们要有真切的感受,真正地体会到这些规则规范和法律的规章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保持以及人们的安居乐业个人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小学课堂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应该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以此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将生活化场景与法治理念的充分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提升,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生活化情景课堂学习之中,现实的生活和课堂上所创设的生活化的情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在生活中遇到了类似的情境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对课堂上曾经学过地思考过的内容产生联想,帮助他们更加理性的分析自己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因此,生活化理念的融入对于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进一步的发挥学科教学自身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也能够得到极大的丰富。
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教学,如果脱离了学生们的实际生活,那么,只会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倦,导致他们无法专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要结合生活化理念融入教学。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而且要考虑到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特点,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要通过安排一些社会实践型的作业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涉及道德和法治问题情境的条件等方式让学生对于道德和法治的问题有更多深入的体验和理解。在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他们能够把自己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所产生的疑惑带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能够向老师提出疑问,能够向同学提出疑问,在这样一种互动的过程当中,学生们更能够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地加深。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丰富,要进一步地提升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给他们更多的鼓励支持和帮助,要让小学道德和法治的教学,真正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特点入手,展现出小学生们自己的风采。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重视生活化理念的使用,运用生活化的理念去进一步激活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的热情,要让小学生学以致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应用课堂所学去分析和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要让小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让小学生更加热爱课程的学习,在成长和发展当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