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2021-04-07汤国杰蓝铭晟赵程栋
汤国杰,蓝铭晟,赵程栋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0 前言
肥胖威胁人类健康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肥胖人群身心健康已成为共识,但肥胖人群有规律持续性体育锻炼还是鲜见.对此,体育锻炼坚持性问题已成为锻炼心理学考察热点.已有研究初步探寻了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例如,个体的身体素质、锻炼内部动机、锻炼兴趣、情绪调节等因素影响体育锻炼坚持性[1-5],外部动机的自主形式与体育锻炼坚持及其内部动机之间有着相关性[6],社会支持对体育锻炼坚持性具有预测作用[7-9].然而,上述研究对肥胖人群体育锻炼“参与简单、坚持难”的内在机制尚未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尤其是社会环境如何影响肥胖人群体育锻炼坚持性机理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以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依托自我决定理论[10],即自主支持能够满足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自主、能力和关系需要),有利于外在动机的内化和内在动机的强化,促进个体追求新奇和挑战,构建促进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路径模型,以检验体育锻炼坚持性是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过程,探讨基本心理需要在自主支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影响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坚持性、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支持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考虑到超重和肥胖大学生存在组织学、人口学及肥胖程度等因素的差异性,依据我国常用的BMI标准(24≤BMI<28为超重;28≤BMI<32为轻度肥胖;32≤BMI<37为中度肥胖,BMI≥37为重度肥胖)并结合根据“2019学年浙江省大学生身体形态评价统计汇总表”,了解浙江省高校在读学生超重和肥胖分布基本情况,为兼顾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过程的可操作性,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从“985”“211”重点大学、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抽取6所学校,再从这6所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中所显示超重和肥胖的人群,进而考虑超重和肥胖大学生性别、年级、肥胖程度,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在相关体育教师、辅导员协同下发放问卷,共发放900份问卷,回收786份问卷,有效问卷为703份,有效率达89.44%.其中,男生315人,女生388人;大一学生244人,大二学生210人,大三学生169人,大四学生80人;超重510人,轻度肥胖学生117人,中度肥胖学生62人,重度肥胖学生14人.
1.2 研究工具
1.2.1 自主支持问卷
《自主支持问卷》借鉴《锻炼支持问卷(Lim & Wang,2009)》,后由学者朱娇进行修订,为契合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问题,将主语换成“体育老师、父母和同伴”3个维度,共18题,问卷采用7点式计分法,用以评价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同重要他人的自主支持感[11].通过3轮专家评定对部分条目进行修订,通过Cronbach’s α系数检验问卷同质信度,总问卷和3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942,0.960,0.937,0.915.
1.2.2 锻炼心理需要满足问卷
借鉴《锻炼心理需要满足问卷》,后由学者朱娇进行修订,该问卷共3个维度,分别为能力需要、自主需要和关系需要,问卷共18道题.问卷采用6点计分法,用以测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心理需要.通过3轮专家评定,通过Cronbach’s α系数检验问卷同质信度,总问卷和3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942,0.924,0.843,0.838.
1.2.3 体育锻炼坚持性问卷
《体育锻炼坚持性问卷》借鉴研究者王深等编制的《业余体育锻炼坚持性问卷》,该问卷共有3个维度,分别为努力投入、情绪体验和行为习惯,问卷共有14道题,采用5点计分法,用以测量学生锻炼坚持性[12].通过3轮专家评定对部分条目进行修订,确保问卷内容效度,通过Cronbach’s α系数检验问卷同质信度,总问卷和3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923,0.791,0.860,0.882.
1.3 研究程序
首先,依据我国常用的BMI标准和浙江省体质健康测试汇总表中,初步确定本研究指涉的超重和肥胖大学生总体状况;第二步,结合超重和肥胖大学生总体特征和学校因素,分层随机抽取6所高校;第三步,在选定6所学校中,考虑到肥胖程度、性别、年级因素抽取超重和肥胖学生的具体名单;第四步,调查测试过程先对研究者进行培训,施测前在相关体育教师和辅导员协同下,征得学生本人的知情同意,完成问卷填写;第五步,采用SPSS26.0和AMOS24.0对703名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1.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被调查超重和肥胖大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故采用Harman单因子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共有18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且第一个因子解释变异量为26.39%,小于40%,说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不明显.
2 研究结果
2.1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各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2.1.1 自主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采用T检验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自主支持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自主支持(体育教师和同伴维度)在不同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对自主支持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自主支持及其3个维度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对自主支持在不同肥胖程度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体育教师自主支持和同伴自主支持在不同肥胖程度上不存在差异,父母自主支持在不同肥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数据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自主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差异(M±SD)Tab.1 The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of autonomy support (M±SD)
2.1.2 体育锻炼坚持性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采用T检验对体育锻炼坚持性(行为习惯和努力投入)在不同性别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情绪体验维度在不同性别上不存在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对体育锻炼坚持性(行为习惯和努力投入)在不同年级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差异,情绪体验维度在不同年级上不存在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对体育锻炼坚持性(行为习惯和情绪体验)在不同肥胖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差异,努力投入在肥胖程度上不存在差异.数据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由上可知,韩国以堪舆为主题的汉文小说,往往与“报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地师为报他人恩德为其占地,还是婢女奚得吉地后报地师或主家的恩德,都体现了古代朝鲜人民对个人品德操守的看重以及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价值理念。
表2 体育锻炼坚持性的人口统计学差异(M±SD)Tab.2 The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of physical exercise persistence (M±SD)
2.1.3 基本心理需要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采用T检验对基本心理需要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基本心理需要在不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对基本心理需要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能力需要维度在不同年级上存在差异,自主需要和关系需要在不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对体育锻炼坚持性在不同肥胖程度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基本心理需要(自主需要和关系需要)在不同肥胖程度上存在差异,能力需要维度在不同肥胖程度上不存在差异.数据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基本心理需要的人口统计学差异(M±SD)Tab.3 The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M±SD)
2.2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中介作用模型检验
2.2.1 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和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相关分析
为检验基本心理需要在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首先,对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和体育锻炼坚持性三者进行相关分析,检验三者之间相关性,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相关分析Tab.4 Related analysis
可见自主支持与基本心理需要及其3个因子,以及体育锻炼坚持性及其3个因子显著正相关;体育老师自主支持和同伴自主支持与基本心理需要及其3个因子,以及体育锻炼坚持性及其3个因子显著正相关;仅有父母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相关不显著.以上数据表明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和体育锻炼坚持性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分析具体影响路径.
2.2.2 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路径分析
根据Baron和Kenny提出的因果步骤法[13],进行中介作用检验.首先通过AMOS24.0检验自主支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回归系数c是否显著,模型如图2,各项模型拟合指数如表5所示.
图1 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关系模型图Fig.1 Model of autonomy support and physical exercise persistence
表5 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模型拟合指数Tab.5 Model fit index of autonomy support and physical exercise persistence
图2 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关系模型图Fig.2 Model of autonomy support,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physical exercise persistence
表6 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模型拟合指数Tab.6 Model fit index of autonomy support,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physical exercise persistence
检验自主支持对基本心理需要的回归系数a,基本心理需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回归系数b是否显著,具体相关系数如表7所示.
表7 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检验Tab.7 The mediating role test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如上表所示,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基本心理需要(β=0.36,p<0.001),即回归系数a显著;基本心理需要显著正向预测体育锻炼坚持性(β=0.46,p<0.001),即回归系数b显著.可见,基本心理需要在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之间起中介作用.而该模型中自主支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回归系数c′不显著(p>0.05),所以基本心理需要在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主支持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预测的路径效应值为0.166(0.36×0.46),即自主支持通过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对体育锻炼坚持性的解释率为16.6%.
3 讨论
3.1 自主支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预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自主支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有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自主支持越高,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越强.同伴与体育老师自主支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起促进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与前人基本一致,如陈晓波[14]经过调查研究指出,来自同伴的带动和学校的支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主锻炼动机产生,提高自我锻炼效能.通过进一步比较发现,同伴自主支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促进作用大于体育老师自主支持.其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1)相比于体育老师,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与同伴相处时间更长,关系更亲近,更看重同伴对其想法和行为的支持与理解.(2)体育老师是学校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排头兵”,直接负责支持与指导学生体育锻炼,但是由于目前只有大一、大二年级安排体育课,除体育课外,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导致了体育老师难以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尤其是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促进作用.而父母自主支持与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并未达到显著相关,与前人有所差别,如董宝林和毛丽娟[15]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研究指出,父母自主支持对体育锻炼坚持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这可能与研究的调查对象不同有关.本研究调查对象为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与青少年相比,他们追求独立,思想更为成熟,离家在外时间也更长.因此,父母自主支持与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并未达到显著相关.
3.2 基本心理需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预测作用
Deci和Ryan认为基本心理需要是决定行为最重要的动机来源,是激发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10].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心理需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与Mehrtash S和Ince M L[16]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比较发现,关系需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促进作用最大,能力需要次之,说明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会基于对社会交往的需求,坚持体育锻炼,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同伴自主支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促进作用较强.但研究结果显示,自主需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不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与前人结果不同.其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不同,如董嘉玲[17]研究对象是超重和肥胖成年人,运动干预的方法均为跑步,差异是运动强度和频率由实验组自主调节,结果发现自主需要能够促进超重和肥胖成年人体育锻炼坚持性.而本研究调查内容除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运动强度的自主选择外,还包括运动项目等方面,由于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不足,在自主需要方面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导致其自主需要对体育锻炼坚持性不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3.3 结构方程模型中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主支持通过各类中介变量,影响锻炼动机、锻炼行为和锻炼坚持性[18].本研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了超重和肥胖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在自主支持和体育锻炼坚持性之间起中介作用,与Klain I P等[1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主支持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预测的路径效应值为0.166(0.36×0.46),路径效应值完全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实现,基本心理需要在自主支持和体育锻炼坚持性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这一结论也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相符合,自主支持通过3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以及内部动机的维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在性别、年级及肥胖程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在性别和肥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维度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2)超重和肥胖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对体育锻炼坚持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主支持对基本心理需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主支持对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是通过基本心理需要中介作用得以实现.
4.2 建议
(1)在促进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时,要充分考虑肥胖程度、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通过精准指导和差异化施策途径提升体育锻炼的心理需要水平;
(2)学校应加强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认知教育,体育教师重视对肥胖学生体育锻炼的专门化指导,培养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健康观,提升体育锻炼自主支持能力,为超重肥胖人群长期持续地进行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社会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