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石窟艺术东渐中国的发展与变化

2021-04-07

中华书画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石窟佛教印度

□ 崔 勇

古代印度的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对于宇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信念:以为宇宙像是茫茫的海洋,世界漂泊在这个海洋的中心,这个世界的中心又是一个由五六个不断升高的等级台地组成的大山。人类占据着底层并居住在其中,中间层则供着守护神,顶上是众神的27个天国。印度人因此相信众神灵都住在山上或岩洞里。这一认识与信念致使他们要在大地上为众神灵建造一个临时的住所,可以称之为山丘式的庙宇建筑(mound)或洞窟(womb)的石窟建筑。印度几乎所有的庙宇都是堆砌而成的像山一样的庙宇(templ-emountains)。印度佛教传统的古典建筑结构是安置圣者尸骨或舍利子的坟冢式的窣堵坡(stupa)即塔,它不仅是一座建筑物,实际上更是一个巨大的土山丘,半球体的窣堵坡象征天宇。窣堵坡形态单纯浑朴、完整统一,顶上相轮华盖轴便是天宇的轴。与庙宇建筑相对的洞窟建筑也是被印度佛教、耆那教、印度教所利用的宗教表现形式,不同的是,一个是将神安放在山一样的庙宇中,一个是将神安置在深幽的洞窟里,于是便形成像山一样竖向建构的石构的庙宇建筑,或者是纵向延伸岩洞的支提窟石窟寺。

印度早期庙宇之二

印度是苦厅堂式

印度原始石窟

印度象脊形庙宇

印度锥形庙宇

支提(chaitya)在古代印度最初是泛指神龛的术语,后来指佛教徒们聚集的大厅,往往附带有个毗诃罗(vihara)空间,即僧侣们的住所或者叫精舍。这种由岩石凿成的支提窟恰恰是窣堵坡的倒转形式,它取代了窣堵坡那种在地面上建立山丘的做法,而改为在山崖内挖凿一个山丘。这当中的走廊(walkway)类似于基督教堂中列队推进的步廊。走廊以一排雕凿的石柱与大厅隔开,端部是半圆室(apse),还有个筒形圆拱顶,在半圆室上立着一个窣堵坡,其中塔往往是由地面上的岩柱直接雕刻而成。塔顶有一个重叠的的伞状顶尖,在窣堵坡上再现了华盖的形状。支提窟的平面呈马蹄形,窟内采光一般依靠窟前马蹄形窗户来透光。有意思的是,印度的庙宇建筑或石窟建筑与世界其他地方安置神灵处不同,自内而外自上而下几乎完全是一座石雕艺术,即在天然的岩石上雕刻而成石窟安置神,或在平地上堆砌成山一样的庙宇建筑安放神。

根据历史记载,印度呈现自由状态布置于地面上像山一样的庙宇建筑始于公元320-550年的笈多帝国(Gupta Empire)。传说在印度德干高原上的艾霍勒(Aihole)有一座名叫哈卡帕雅庙(Hacchappayya,公元320-650年),这是现存最早的由洞窟向地面庙宇转型的典型代表,它在印度佛教建筑艺术中的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建构部分,它那逐渐后退的台阶式外观,围绕的塑像,周围群聚着 一些圆顶房屋,再现着神圣的庙宇逐渐上升的秩序,创造出了由底层的凡人阶层到顶上的神圣的境地。它的外观为三段组合式,自下而上由台基、华丽的雕刻,以及顶部的锡哈拉组成。

印度石窟寺缘起与形成及其特征

印度石窟拱顶

印度石窟前廊

印度石窟前厅

石窟寺的开凿起源于古代印度,若再往前追溯则与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贵族们在尼罗河沿岸山崖开凿的岩窟墓地有一定的关系。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因受岩窟墓地的启发,出现了仿照神庙形制在山崖上开凿的规模巨大的石窟,其中最有名的是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04-1237年在位)在埃及南部开凿的阿布·辛拜勒神庙,整个庙堂都按照埃及神庙的规格安置,庙堂前还依悬崖雕凿出4尊高达20米的法老像。这些雕像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巨型石窟造像。因此可知古埃及的石窟神庙是由岩窟开凿而成。据史载波斯帝国舵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公元前558-前330年)曾经建立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因受古埃及岩窟墓地的启示,在波斯境内也出现了依山崖开凿的陵寝和神庙。这种崖窟陵墓和神庙的形式传入印度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石窟寺先兆。印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公元前268-前232年)在位的第十二年,在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格雅附近的巴拉巴尔开凿了两个山岩石构洞窟,尽管当时巴拉巴尔石窟尚不具备佛教性质,但开启了印度石窟寺建造先河,为印度佛教石窟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借鉴。约公元前200年,受佛教的影响在印度西部德干高原兴造起石窟寺。

石窟于是成为早期印度佛教建筑典型类型,后来发展成石窟寺。按照开凿的年代,印度石窟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石窟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相当于萨塔瓦哈纳时期;晚期石窟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8世纪,相当于笈多王朝及其以后的一段时期。萨塔瓦哈纳和笈多王朝时期国力强盛而支持造窟。这些石窟大半集中在西印度德干高原山中坚硬的岩石里,只有少量石窟在比哈尔邦以及东海岸的奥里萨邦和安德拉邦。具有代表意义的石窟所在地有巴雅、贝德萨、昆达诺、皮塔尔阔拉、郡纳尔、纳西克、卡尔拉、坎黑里、奥兰伽巴德的阿旃陀等处。

印度佛教石窟按照性质和用途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礼拜塔的塔堂窟,音译为支提或支提窟;一类是僧人居住的僧房窟,音译为毗诃罗或毗诃罗窟。早期的塔堂窟和僧房窟都是在自然岩石中凿出简单的纳身的空间,后来的石窟寺院则是这两类窟的合成。印度的许多石窟通常是成群地排布在中西部拥有大片岩石的偏僻的高原地段,石窟所在地石质坚硬,所以能够精雕细刻而得以完整长期保存下来,流传至今。一个石窟寺的凿成要耗费100-200年时间,而当时印度人的平均寿命大约30-40岁左右,因此印度的石窟寺建造需要前后几代人承接完成。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的生存环境异常恶劣的情状下,印度石窟石刻得以凿成并延续下去,靠的是对宗教的信仰力量,没有坚定的宗教信仰以及印度人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是难以想象的。

塔堂窟是仿木结构建筑的样式与结构建造的,标准形制的塔堂窟平面形状是里端为半圆形,向前是圆塔,再向前是长方形的厅,平面呈马蹄形,侧壁与后壁前均有列柱。标准的塔堂窟形制前部为列柱分割而成的正厅与两侧廊,后部为半圆形后殿,后殿中心有塔,圆形塔堂与长方形的礼拜堂以及长条形的侧廊组合成一整体,石窟内在的正厅与后殿联结为一体。

巴雅石窟第12窟是最早的标准的塔窟堂例证,窟内最宽处宽7.9米,进深18米,入口处是大拱门,上方是大的尖顶拱楣,拱楣两侧垂直向下,拱券顶是仿木结构将岩石雕造成檩和椽的形状。塔的台基仅有一层,覆钵丘是低矮的半球形,正门两侧是高浮雕门神,前室正壁的上半部的中心部位是一个大明窗,明窗外沿为拱楣形,上方中心有尖头,拱楣两侧翼下端向内微弯曲,整个拱楣外沿向前方突出,明窗外两侧有浮雕列柱,柱面有繁缛的纹饰。柱头雕刻有动物,柱与柱之间有浮雕小塔。前室正壁最上方有一列拱楣明窗浮雕,明窗中部雕以仿木结构的放射状支架。窟内正厅两侧各有一列素面的八角柱,柱身直立,下有壶形柱础。

早期僧房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段的多在巴雅,典型的形制是窟中心有方形的中厅,中厅入口的一壁开门,其他三壁开居室,中厅和居室的面积都比较小,形状也不规则。以巴雅第19窟为例,中厅两壁共开居室四个,居室门上有尖拱楣,各门之间有龛。中厅是平顶,地坪为不规则的方形。前廊平面为横长方形,在一端壁开一个居室,这个居室的门外两侧分别有浮雕的帝释天与日的故事,采用粗犷的表现手法。前廊顶是半拱券以及仿木椽。前期段的僧房窟的中厅面积扩大,前壁以外的三壁各开相同数目的居室,位置和形状都比以前的整齐。阿旃陀第12窟和皮塔尔阔拉第7窟可为印度早期僧房窟后段的典型代表实例。较之早期前段的僧房窟,早期后段的僧房窟具有华丽繁复的浮雕纹饰,追求富丽堂皇气派。

印度5-8世纪又开启了后期石窟建造的高潮。后期仍然继续建造塔堂窟和僧房窟两类洞窟,但形制及相互数量对比却有很大的变化。由于寺院房屋类别组合制度的变化而带来塔堂窟比例减少的新情状。僧房的形制也有较大变化,在中厅的正壁开佛堂,并供奉佛像。僧房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僧尼的居住地,同时也具备了礼拜佛像的功能。在窟内装饰方面,前期僧房因为注重实用而装饰比较朴素简单,后期僧房则装饰与实用并重,因而僧房内浮雕与壁画增多,越往后越来越富丽堂皇。后期塔堂窟也是同样地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的趋势。

后期洞窟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当属阿旃陀石窟,开凿时期大约在四、五世纪。以阿旃陀石窟第29窟为例,窟的平面形状与前期相似,仍然是马蹄形以及两侧有列柱,但前廊面积扩大成前庭,并增设露台门,在前庭的正壁正厅的柱间和两侧壁雕处或画出许多单身佛像或佛三尊像。塔基大为升高,以便在正面开大龛,龛内刻有主尊大佛像,主尊佛像和塔身连为一体,佛像占去正面大部分面积。这种在塔正面设龛像的做法是从中亚犍陀罗传入,而前期是没有的。窟内仿木结构的做法已经大为减少,这是后期明显特点。塔堂窟内前后期最重要的变化的是主要礼拜对象由以往的覆钵塔改变为现在的主尊佛像和所依附的覆钵塔。后期的阿旃陀洞窟僧房窟形制的突出变化是在中厅正壁的正中增开一间佛堂。佛堂通常为前后两进,里间有庞大的石刻佛三尊像,即佛两侧各有一个胁侍像,佛像居中而占据里间大部分面积。两侧壁有浮雕的伎乐和天人像。中厅四面有列柱,柱外是回廊,再向外是在三壁开居室。大部分僧房都有许多装饰,中厅的顶部和回廊的外侧布满了壁画,正门里外和回廊列柱都有浮雕。阿旃陀洞窟雕刻题材不外乎造像,故事浮雕、纹饰浮雕两类,并分布在门厅、列柱上。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阿旃陀石窟的壁画有印度古代绘画艺术宝库之声誉。阿旃陀石窟保存着壁画的洞窟有13个,即第1,2,4,6,7,9,10,11,16,17,19,22,26等洞窟。洞窟中壁画的题材主要是本生故事,如睒子本生、六牙象本生等,以及许多佛传故事。壁画分布在前廊正壁和廊柱以及中厅四壁、天花、列柱等处。壁画题材分布通常是前廊正壁和列柱画佛像和菩萨像,中厅四壁主要画佛传和本生故事,天花是各种纹饰。纹饰的主题有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几何图形,各种主题形象多变,显示出画工丰富的想象力。这些纹饰画在中心圆环和周围的方形藻井中。藻井方幅中所画的动物有象、水牛、鹅,其间穿插多种花卉和蔓草,陪衬的题材有侏儒、伎乐和飞天。这些纷繁的纹饰显示出生气勃勃的景象,增加了洞窟中厅的华丽气氛。

印度庙山

印度尖锥庙宇

印度支提窟平面剖面门图

中国石窟艺术的历史渊源

中国石窟源于印度并源远流长,沿着由西而东向北又由北而南的路线延伸,分布范围广阔,西起昆仑山的有新疆南疆的拜城、库车、焉耆,以及银川以东的吐鲁番等地石窟;玉门关以东则有敦煌莫高窟、榆林窟、酒泉、永靖、天水、固原、庆阳等地石窟;陕西有邠州、耀县、富县、麟游、延安等地石窟;山西有大同云冈、太原天龙山、平顺、吉县,以及唯一的道教造像山西太原的龙山石窟;河南有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寺以及渑池、安阳、汤阴、沁阳、浚县、陕县等地石窟;东面的山东有济南附近及益都、曲阜等地石窟;河北尚有南北响山堂、隆尧、宜化等地石窟;西南方四川有广元、龙岗山、巴中、安岳、仁寿、乐山、夹江、通江,以及重庆大足的宝顶等地石窟;江南浙江有杭州,江苏有南京栖霞寺以及徐州等地石窟,江西赣州有通天岩石窟寺;辽宁有义县万佛堂石窟,内蒙古有赤峰石窟;此外还有云南剑川石钟寺、狮子关等地石窟。在西起昆仑、东至东海、南抵吴越、北达幽燕、西至滇南南诏的广大区域内,到处都有大大小的石窟的开凿建造,可以说石窟建筑遍及全中国,盛况空前。

佛教起源于印度,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作为佛教建筑的石窟寺与寺庙自然渊源于印度。由于佛教最早是在新疆天山南麓的龟兹进入中国境地,然后又由玉门关经河西走廊进入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所在地。石窟寺的开凿与寺庙的兴建也是因此而起,并由此而延伸至大江南北及传播至东南亚诸多国家与地区。在中国及东南亚流行与传播的过程中,中国石窟建筑由先期受印度、犍陀罗的明显影响至后来逐渐发展成自身特色的石窟寺艺术。

印度阿格拉石窟全景

印度阿旃陀石窟寺立面

甘肃敦煌石窟全景

甘肃敦煌石窟九层楼

新疆库车克孜克尔石窟

新疆龟兹柏孜克里石窟寺全景

龙门石窟

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甚至相互残杀,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佛教告诫一切苦难均有因果报应,从善如流、普度众生,往西至极乐世界,即为人的心灵慰藉。统治阶层为了抚慰民众而推广佛教,并大兴佛寺佛塔石窟等佛教建筑的建设。石窟寺建筑开凿也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石窟建筑艺术在东渐过程中由于汉化导致各朝代的石窟艺术在题材和艺术风格均有不同发展与变化。中国石窟艺术不仅具有建筑艺术的共性与个性特征,而且与西域印度石窟具有渊源关系,中国石窟与中国传统建筑(“前朝后寝”“前堂后室”“舍宅为寺”)有密切关系,以及作为建筑艺术的石窟艺术与壁画、雕塑等艺术之间的关系也与印度迥然不同。“寺”“庙”皆源于中国传统的礼仪性建筑和民用建筑(官署)这一特点。中国佛寺从其踏入中华大地之时即开始其中国化的历程,寺庙建筑布局大体如一般民用建筑群那样采用民宅的组合形式。宫室宅第化的中国佛寺建筑影响着石窟寺型佛教建筑的华化趋势(如内部空间的殿堂式处理和外部窟檐的华化形式)。中国石窟寺建筑从内外两个方向充分体现中国佛教建筑(佛寺、石窟)两种类型的融合。我们不仅可以从内外空间处理上可以看出这一努力的自觉性,更可以从石窟内四壁上绘出的大量壁画中洞见,基本上多是以完整的组群方式出现宫室宅第建筑类型,这便是大宅第、官署、道观、寺庙,甚至宫殿的某种间接反映。石窟建筑艺术与壁画艺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石窟建筑为壁画提供空间,壁画为石窟建筑增添光彩,并以其丰富多彩的佛寺建筑画完整地展示两种建筑形式蕴藉的文化内涵。

印度石窟寺传至中国的历程及变化与发展

宗教美术史论家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研究表明:龟兹石窟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库车和拜城两地,其中开窟数量最多、壁画保存最丰富的以克孜尔和库木吐拉石窟为代表。龟兹石窟寺的形制按照功能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供僧人起居的僧房,平面作方形,旁开甬道,通向崖外;一类是方形窟,分前后室,前室为拱券顶,在前室之后结合刹心(中心柱)有间壁,把前后室分割开来。间壁通道与中心柱形成可以环绕进行右旋转仪式的通道。窟顶大致有六重斗四形和穹庐的变化,四壁不开龛,壁面积顶部多施彩绘。这是龟兹石窟特有的洞窟样式,故称龟兹型石窟。龟兹石窟还有一个不同于印度石窟的特征是前室高敞,正壁往往雕塑巨大的竖立的大像窟。龟兹石窟壁画、雕塑像的设计与绘制,一方面满足佛教徒观像礼佛的要求;另一方面利用石窟的建筑空间的高低、明暗变化使得雕像和壁画的主题内容与石窟的整体效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营造增强宗教的的神圣气氛。龟兹石窟一方面适合佛教徒进行宗教仪式活动的要求,另一方面又符合龟兹自然环境地质疏松的山岩的凿造要求。中部有柱,使得石窟顶不至于倒塌。窟内中心柱壁开龛塑造像,后室奥壁起涅槃台,塑造涅槃像,壁面满绘壁画,形成建筑、雕塑、壁画三者有机结合的独特的石窟建筑艺术。

史迹表明,印度佛教文化顺着丝绸之路于公元1世纪左右从中国西北的新疆龟兹、高昌地区进入中国北部,再经中原传入中国内地。石窟寺沿丝绸之路分布,较大的有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车库克孜尔尕哈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石窟寺所在地,再从新疆往中国东部不断推进,在甘肃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陇西一带形成了敦煌石窟、榆林石窟、莫高石窟等著名石窟。事实上,印度石窟中国化历经了三个不同发展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印度石窟传入中国北部后的过渡时期形成的新疆石窟群。第二阶段是由新疆石窟传播到中国境内中原地区,并形成甘肃敦煌莫高、山西大同云冈、甘肃天水麦积山、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成熟的四大石窟向内地四面八方继续渗透。敦煌石窟为杰出的典范,彰显着中国石窟寺的兴起、发展、变化与成熟及中国风格与特色及气派的形成。敦煌石窟开凿自魏晋至南宋朝超越千年(4-14世纪),石窟内顶部受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屋顶空间形制影响而逐渐形成塔柱顶、覆斗坡顶、平顶、穹庐顶、拱券顶等不同空间建构,的石窟顶的风格样式,完全脱离了印度石窟支提窟塔柱廊结构,以及毗可罗窟(僧房)局促的狭窄内部空间建构的形制影响与约束,自成别具一格的石窟顶空间结构。不仅如此,还在印度石窟内部空间建构中心塔柱窟、支提窟、佛殿窟、毗可罗窟(僧房)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小型禅窟(罗汉窟)、大像窟、佛坛窟、横向的涅槃窟、摩崖大像窟、自然洞窟,以及人间世俗化的四川露天大足石窟等类型。同时安置佛像的佛龛也逐渐形成中国化的了敞口龛、双层龛、帐形龛、阙形龛、圆拱龛、屋形龛、塔形龛等窟型。石窟顶、内部空间及神龛的空间建构中国化标志了石窟由西向东向南的传播过程中日益成熟。以敦煌石窟为代表的的中国化的石窟融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蕴藉丰富的研究古代宗教、哲学、艺术以及风俗的历史资料。第三个阶段是石窟寺继续向中国内陆传播,在江南、西南地区形成新的石窟空间形态,四川重庆大足石窟凸显有世俗化发展趋势。随着时间和地域性空间的改变,印度石窟的内部空间建构、装饰、偶像布局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其形制逐渐摆脱印度风格,形成高度中国化地域化的石窟空间建筑艺术形制。从印度塔堂石窟发展到中国的佛殿,除石窟寺借鉴了这个地域文化和开凿技术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佛教教义上,由一个从崇拜塔到崇拜偶像的变化。印度早期石窟的礼拜仪式主要是礼拜塔,在仪式中,众僧在柱廊围成的大殿中完成其他活动后,即围绕石窟内的塔进行礼拜。但随着佛教艺术的发展,以及键陀罗造像艺术的借鉴,中国佛教的造像大力发展,石窟和寺庙均出现大量的佛教造像,对佛象崇拜逐渐代替对佛塔的崇拜。印度石窟寺进入整个北方的初级阶段,新疆克孜克尔石窟、云冈石窟等还是比较风行塔柱石窟,佛教信徒修习前和出定后,会围绕佛塔或塔柱绕行,但塔或柱上均有佛像。至隋唐时期的中心柱石窟中柱代表了塔的位置。塔的形象逐渐消失了。宋代巴蜀地区的石窟中减少了中心柱窟。至此,石窟的空间形制才真正完成了由印度式到中国化的转变。塔象转变的意义同样影响着地面寺院的发展,代表印度佛教的塔与代表中国佛教的佛殿(保护佛像并提供礼佛空间),在寺院格局中进行了冲突与交融,最后以中国化佛教建筑形制修为成正果。■

乐山大佛

云冈石窟第20窟外景

麦积山石窟全貌

猜你喜欢

石窟佛教印度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如果可以去印度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山嘴沟石窟二号窟壁画性质初探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印度式拆迁
最高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