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为父母的“保护神”
2021-04-07武志红
文/武志红
有这样一个新闻:在四川一个婚礼上,新娘子四岁的儿子,拿着话筒站在新人面前,哭着对新郎放狠话,说:“如果你敢欺负她,等我长大以后,就收拾你。”小男孩一句话,不仅让新娘子当场哽咽,连场上的大半宾客也感动落泪。很多网友都评论这位小男孩说,在用最奶的声音放最狠的话,可爱又懂事。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一个四岁的孩子,却在这个年龄,就要去承担如此一种负责任、保护家人的重担,而且这种懂事还得到这么强烈的追捧,这是值得深思的现象。
实质上,一个尚年幼的孩子,就要像个懂事的小大人一样,去保护家人的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亲子关系的倒置。
什么叫亲子关系的倒置?
很多年前,我在广州电视台参加某个节目。在节目过程中,一位小男孩妈妈的发言引起了一片轰动。这是一位明显情绪化的母亲,她拼命地跟大家讲,我儿子虽然才八岁,但对我特别好。而当主持人问,孩子对她怎样一个好法时,这位妈妈一口气就列举了以下三点:
无论她做什么,孩子永远都能够理解她。
孩子一直都会奋不顾身保护她。
自己的所有痛苦,都可以向孩子诉说,并且孩子总是能接住她。
当这位妈妈把儿子夸奖完后,现场上的很多妈妈,都在猛烈地鼓掌,掌声也非常的真诚。
但在阵阵掌声中,我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幕:一边是以为情绪化的母亲,一边是身体单薄、脸上透露着过于懂事的神态的八岁男孩。这样的对比,不仅让我非常心疼这个小男孩,还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男孩和他妈妈的角色,明显颠倒过来了。
为什么会出现孩子变成了父母的保护神这种现象呢?
我想具体提出两个原因。
首先,亲子关系的倒置,其实涉及到一个权力的问题。
在很多家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谁权力大,谁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脾气。很明显,孩子的力量通常最小。又加上社会崇尚听话文化,所以孩子在小时候不仅没有权力,还必须乖巧懂事,把自己的攻击性都收敛起来。因此,就会造成这样的现象:一些家庭的小孩,往往是个懂事的小大人。
我记得后来跟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谈话时,就发现了原来在她的家里,一直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家里的每个人是孩子时,都是懂事的小大人。这位女士在小时候,也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可以说,这简直就是很多家庭的写照:年龄越大,力量越大,权力越大,越肆无忌惮;年龄越小,力量越小,权力越小,越依头顺尾。
其次,父母只允许自己表达负能量,而孩子只能表达正能量,也是造成亲子关系倒置的一个原因。太多人有过这样一种感觉:从小到大,父母对自己没有过一句夸奖,永远都是批评。
小小年纪就成了懂事容忍的小大人,这样的孩子,成长路上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总是以大人的感受为中心,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觉。
如果孩子在很幼小时就发现,自己只能围着父母的感觉转,而当有自己的感觉时,可能会遭到训斥和破坏。这种情形下,就算父母没有明确强烈要求,孩子可能也会出于恐惧,依旧围着他们转,不能够安心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且,他还会觉得这个世界非常沉重。
轻易形成“我真差”的自我定位,陷入抑郁、无助之中。
年幼的孩子,有时会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无法估计自己能力的高低。如果父母总给孩子传递这种感觉:我有一个重大的问题,需要你帮助我,需要你帮我化解。作为尚未具备现实检验能力的孩子,当然会觉得义不容辞,觉得我一定尽全力去帮你。
但成年人的大问题,塞到孩子的幼小心灵中,会导致这种情况:孩子毕竟是孩子,当他们的确做不到时,可能会产生一种“我什么都做不了,我真差”的感觉,陷入到无助和自责的情绪中。
从小成为妈妈的虚假伴侣,长大后很难进入亲密关系。
在一些家庭里,男孩可能会感知到,在妈妈的眼里,自己比父亲重要。这也许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比父亲厉害,有一种骄傲感,但其实也会导致一个问题:成为妈妈的虚假伴侣,就失去了自己的真正角色,也失去了自己作为孩子的稚气。
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我提出3 个可尝试的方式
我们需要明确清楚,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当父母的,如果能在内心澄清一点,自然会给孩子传递一种感觉:大人的事情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做孩子就好了。甚至,有时候一些问题解决得不够好,也依然能做到让孩子明白:这是大人身上的担子,是大人的焦虑,并不希望你们来帮大人化解。
要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感觉,允许孩子表达负能量。一个从小只被允许表达正能量的孩子,一个被迫承接父母负能量的孩子,很容易会失去自己的感觉。只有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才能成长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围着别人感觉转的人。
做父母的,尽量去容纳和化解孩子的焦虑。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比昂讲过这样一句的话:关系的实质,是谁制造焦虑,谁容纳焦虑。
弱小的孩子,认知各方面尚未发展,自我也还没完善。因此,在很多时候,他们只会制造焦虑,但是化解不了自己的焦虑。比如,一门考试不及格,他们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违反学校规则,他们可能会为要受惩罚这件事感到恐惧。这时做父母的,可以先给孩子传递一种感觉,你的情绪是被允许的,如果你接不住,你可以找我,我来倾听和承接一些。如此一来,孩子的情绪一部分流动出来,给到父母一起消化,他自己就会好受一些。
但我们的家庭中,反而常是父母制造焦虑给孩子,但幼小的孩子接不住焦虑,只能受着。所以,如果真想爱孩子,请不要向孩子传递太多焦虑,并请容纳化解孩子的焦虑。这才是一个好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