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灯为过马路老人多亮了97秒
2021-04-06
热点新闻
2020年9月27日早晨7点多,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个路口,往来车辆川流不息。一位79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正在颤巍巍地过斑马线,移动速度非常缓慢。当40秒的绿灯亮过后,老人才走了三分之一。许多汽车司机发现后,都选择继续等待,让老人通过。海曙交警指挥中心通过监控视频发现后,特意给老人延长了信号灯时间,直到老人安全地走过斑马线。这一次绿灯亮了长达137秒,其中为老人多亮了97秒。老人过马路的监控视频被传到网上后,无数网友为之感动,一名网友说:这个初秋微凉的早晨,因为爱,暖意融融。
多维解读
1.绿灯多亮97秒,是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绿灯为过马路的老人多亮97秒,就是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
2.绿灯多亮97秒,折射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速度,也同样需要温度。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对老年人群的关爱,是文明社会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从绿灯为过马路老人多亮97秒可以看出,时下,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发自内心地开始理解、关爱弱势群体,还转化成了实际行动。
3.绿灯多亮97秒,是懂得变通的人性化举动。
海曙交警指挥中心为让老人顺利通过马路,让绿灯多亮了97秒。这种处置突发情况的变通做法,反映了其人性化的工作方式。这充满人情味的举动也赢得了广大网友的交口称赞。
时评优选
礼让老人过马路,是社会应有的善意
张丽
很多网友了解该事件后感慨,“谁没有老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其实,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出现过这样温暖人心的场景。有时是警务人员见到有老人过马路,主动搀扶并现场指挥车辆让行;有时是过路司机专门停下来帮助老人。将心比心,关爱老人,礼让老人过马路,这是一个社会应有的善意,也是每个人对岁月应有的敬意。
当然,在感受善意的流动之外,城市管理者也要冷静思考。如今的马路越修越宽,个别路口车道特别多,不要说步履蹒跚的老年人,就是小伙子要在绿灯时间内通过,也需要连跑带颠。在交通设计上以人为本,让路口更便于通行;在交通管理上做好適老化预案,让老人出行更加顺畅,让每个路口都具备“137秒绿灯”的功能,才是更大的温暖。创造对老人友好型社会,不能止步于感动,更要付诸行动。
(选自2020年9月30日《北京晚报》)
思维链接
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中感受到智慧社会的红利
段官敬
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端产品的更新换代,社会服务的“云上”联动,生活在数字时代的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技术带来的便捷、高效、时尚和快感。然而社会群体中有一部分老年人对网络技术“不感冒”,甚至少数老年人为网络技术打造的无形堡垒所隔离,成了数字时代的“失根之人”,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大打折扣。
数字时代是全民的数字时代,新时代更是每个人的新时代。老年群体的社会服务体验成了“短板”,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融合发展价值体系的评价,从而让社会进步、技术造福的溢出效应大打折扣。从很大程度上说,老年人作为公众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拥抱数字时代、感受数字红利,才是对人文性社会、真善美时代的最好评定与衡量。何况,数字技术的快车若让“少数人”掉队,成为青年老年的界限,必然不是社会均衡发展、兼顾协同的题中要义。
数字时代从来不是某个特定群体的专属品和定制时代,而是多元包容融合式发展的平衡格局。浙江省杭州市的市民卡和健康码深度融合,老年人刷一下卡就能看病就医、乘公交出行;上海某医院改善在线预约体系布局,打造“老年友好界面”……
老年人数字需求侧的另一端,紧紧联结着社会数字公共服务的供给侧。老年人能否畅游于数字时代、翱翔在数字时代,需要公共政策机制为数字时代赋予和注入人文气息,激发多元数字供给侧改革的平台力量,发挥市场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调控的正面作用,打造老年人智慧社会融合性、人文性体验,让全社会每个人都能平等享有数字时代被激活的数字红利。(选自2020年9月29日“千龙网”)
运用实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31岁的郑锐是一位双眼仅有微弱光感的盲人,也是深圳的一名信息无障碍培训讲师和工程师。从2020年5月17日起,他开始在某网络平台以“盲探小龙蛋”之名发布短视频,视频多讲述视障者的出行困难。在8月1日的视频中,郑锐站在电梯里,双手摸索着楼层按键说:“看不见数字,也摸不着轮廓。到了一个楼层,也没有语音提示。哎呀,太难了!”“希望以后公共场所的电梯能够更加人性化一些。”孰料有网友却表示“你要一座城市为你服务”……此事引发广泛热议。2020年9月21日,有媒体采访郑锐,他说,他仍会坚持推动“无障碍”事业,“有这样的声音,我更应该去做,这说明了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残障人士。如果能让更多人转变此类观念,就是有价值的”。
对于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出行,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呢?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安徽省灵璧中学刘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