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中教授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讲

2021-04-06倪祖敏

世纪 2021年2期
关键词:杨浦区复旦大学全场

倪祖敏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上海新闻研究所工作。一天,领导上通知我去地处五角场的复旦大学开会。那时,杨浦区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我吃力地骑着“老坦克”,花了1个多小时来到了复旦大学的礼堂里。当时,开什么会,开会的主题是什么,今天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天人山人海,有坐着的,站着的,足有千把人之多。

大会开始后,坐在主席台上的龚心瀚首先站起来讲话,他说:“我能有今天,都是在校念书时离不开王中老师的教诲。俗话说:一日拜师,终身为父。我深深感激王中老师对我的栽培之恩。”说着,走上前去向满头白发的王中教授深深地鞠了个躬。面对龚心瀚的举动,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昔日的复旦新闻系学生龚心瀚,此时已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全市的新闻宣传工作。

紧接着,《解放日报》的总编辑、复旦大学新闻系兼职教授王维站起来,满怀内疚地说: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我对王中同志说了不该说的话,起了落井下石的作用。今天,我当众向他赔礼道歉。大家被王老总的一片坦诚精神所感动,全场报以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时候,主持人请王中教授讲话。全场戛然静了下来,千余双眼睛一起瞅着主席台。我记得,王中教授对着话筒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志们,我王中还活着!”谁知道,就这么一句话,全体与会者立刻站立起来,向他欢呼,向他鼓掌。在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王中教授声音洪亮地又说了一句:“同志们,我王中活得很好!”话音未落,全场又响起浪潮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足足有三四分钟之久。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王中教授气壮山河地再追加了一句:“同志们,活着就是胜利!”这时候,暴风雨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响彻全场,气氛达到了鼎沸。我看到许多人都在擦眼泪。当时,我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眼睛湿润了。因为,我们都知道王中教授的坎坷经历,都知道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957年前,王中教授不仅是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而且也是我国新闻教育界极负盛名的大牌学术权威。那时的他,提出了报纸是商品的见解,他说:“报纸要根据读者需要来办,这是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离开了读者的需要,只把报纸当作党的宣传武器,不把她当成读者要花5分钱购买的一种商品,报纸必然不会受读者欢迎的。”

当时,他的这个观点震动了全国新闻界。因为上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都用阶级斗争的眼光看待一切社会生活,又适逢“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之时,王中教授和他的学术观点当然就遭到了灭顶之灾,他连一句话的申辩机会都没有,被撤职打成了“右派”分子。从此以后,在2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他只能去扫垃圾、扫厕所,到校图书馆里去干杂活。当时,有许多人认为,像他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牌教授受此打击后,肯定活不下去了。然而,王中教授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坚强地活了下来,等到了为自己洗刷冤屈、恢复名誉的那一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中教授复出,继续担任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

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汇集在一起,见到白发苍苍的王中教授,旧事重提,怎能不感到悲喜交集和感叹呢?从那时候起,王中教授“活着就是胜利”的这句话,就一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子里,不断鼓舞着我百折不挠地蹚过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曲折,一直奋勇地朝前走去。

若干年后,王中教授离开了人世。但是,有谁会说王中教授死了?著名诗人臧克家有句名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王中教授,他不仅没有死去,反而像一面百折不撓的旗帜,永远飘扬在我们新闻人的心里,活在全国新闻界里。他创立起来的新闻学理论和他秉承的坚强不屈的正义精神,也永远芬芳地留存于人世。

王中教授永生!

(作者为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杨浦区协会会长)

猜你喜欢

杨浦区复旦大学全场
观全红婵跳水
爱逛超市的猫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中外萌娃T台走秀萌翻全场
珠光宝气
中山医院及分院画卷
上海精准医疗大数据中心成立
与考生签“确认书”,复旦大学是否有过?
一道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再拓展
问题溯源之动弦与定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