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后保管理论与档案多元论比较
2021-04-06肖秋会李冉
肖秋会 李冉
摘 要:本文在详细阐释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的基础上,分析二者在背景层面和内容层面的共性特征,并指出其在形成原因、适用范围方面存在的差异,旨在启发档案工作者创新思维,为后保管时代的档案学理论创新和档案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后保管理论;档案多元论;后现代主义;档案功能;档案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two theories at the level of background and content, and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formation reasons and application scope, so as to inspire innovative thinking of archivist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rchival theory innovation and Archives work practice in the post-custodial era.
Keywords: Post-custodial theory of archives; Archival multiverse; Post-modernism; Archival function; Archival management
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产生于欧美档案界。本文系统阐释了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的内涵,探讨二者的共通之处及差异所在,旨在为数字时代档案学理论创新和档案工作转型提供参考。
1 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的内涵
1.1 档案后保管理论。“后保管”具有符号特征和象征意义,与“保管时代”相对应,标志着档案工作由纸质时代向数字时代的过渡,也意味着档案范式的变化和转移。美国档案学者Gerald Ham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后保管”思想,但未对其含义进行明确阐释。[1]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档案学者Terry Cook准确指出了“后保管”的含义和实质,为国际档案界所认同。他认为:“档案工作者由实体保管员向知识提供者的过渡,正是档案界为应对电子时代的挑战,由保管时代向后保管时代过渡的要求”“传统的工作重点——档案实体保管,将被新重点——关注档案的来源、形成过程、制作目的、档案之间及立档单位之间的联系、立档单位职能关系,档案形成者职权范围等——所取代或(至少是)加强。”[3][4][5]
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Cook系统阐述了档案后保管思想,指出:“这种新的‘后保管范例将传统理论对实体保管对象——实态文件的关注,转变成对文件、文件形成者及其形成过程的有机联系、目的、意图、相互关系、职能和可靠性的关注。所有这些都远远超越了对文件进行传统的档案保管”。[6]2011年,Cook总结了西方档案学自1840年以来的内在发展逻辑,高度抽象地提出了证据、记忆、认同、社会(社区)四个档案范式,[7]发展和深化了“后保管”的内涵。
经Cook阐释的“后保管”模式受到了档案学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出版的《档案与文件术语手册》将“档案后保管理论”(Post-custodial theory of Archives)定义为“档案工作者将不再物理性地接收和保管文件,他们会对保存在文件生成者手中的文件进行管理性监督”“后保管主义理论促进了档案工作者由集中保管非现行文件的保管者角色向文件经理角色的转换”。[8]
2015年,Luciana Duranti等主编的《档案学大百科》将“后保管主义”(Post-custodialism)定义为:“档案工作的使命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概念,即按照保管制度来管理档案馆藏,而是应该实施更为广阔和更具前瞻的管理项目,包括扩展、合作和对分布式保管的记录和支持。”[9]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之后,档案后保管理论逐渐走入中国档案学者的视野。1997年,冯惠玲在《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一文中指出:“所谓‘后保管模式指的是一種以来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在后保管模式中,重视档案文件中所包含的有效信息——知识,要甚于文件实体;重视文件的形成和运转经过,要甚于已经形成的文件本身;重视联系,要甚于每一份具体的文件;重视文件所体现的职能,要甚于研究人员对文件的各种需求。”[10]
徐拥军认为“档案后保管范式是档案学界针对档案工作面临环境急剧变化、传统的档案保管范式受到巨大挑战而作出的理论回应,体现了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映了档案管理演进的必然趋势”“其目的和核心是实现‘知识服务,它体现了知识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内在要求。”[1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去中心化”及分布式管理成为趋势,档案后保管理论汇聚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该模式反映了档案学在数字时代对传统理论思想的突破和发展,强调了文件的形成过程、文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内容管理和知识服务。
1.2 档案多元论。多元论(Multiverse)一词最初由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于1895年提出,如今被广泛指代多元化的存在,[12]在后现代档案学思想领域称之为档案多元论(Archival Multiverse/Archival Pluralism)。
档案多元论源于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学者对宗教、移民机构档案文件的关注,后发展为对各类弱势群体、非主流档案现象的关注,并激发了部分档案学者对档案多元性、社会化等问题的研究,是一种在多元视角和非主流文化视角下的档案范式。
20世纪7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移民史学家Nicholas V. Montalto呼吁档案工作者应当充分重视各种移民服务机构和种族机构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使其在对移民和宗教的研究中发挥作用。[13]
2011年,Anne J. Gilliland等学者在美国档案教育与研究学会年度会议上首次提出“Archival Multiverse”,将其界定为“涵盖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证据性文本、记忆留存意图、官僚和个人动机、社群视角和需求以及文化和法律建构的档案多元体系”。[14]此外,Kimberly D. Anderson,Sue McKemmish,Belinda Battley等学者对多学科背景下的档案学教育与研究[15]、多元视阈下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元数据的创建与使用[16]、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非主流社群记忆建构[17]等议题进行了研究。
安小米等于2014年引进了“档案多元论”,并对“archival multiverse”和“archival pluralism”进行了解读。“archival multiverse”实质是21世纪档案学领域对档案多种可能存在形式及其属性认识的一套假说,包括跨学科研究视角认知档案,跨机构、跨文化全球化视野认知档案权力、档案话语、档案实践模式及其社会影响,是融合实证主义方法论和解释主义方法论的混合方法论。“archival pluralism”则为多元世界观下,档案学领域为应对复杂的多领域和全球性巨大挑战而产生的跨学科、跨机构和跨文化共同建构档案的多样化合作途径与多主体共同参与模式。[18]
档案多元论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打破一元等级体系、去中心化的思想对欧美档案学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尽管其尚未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但其对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和非主流社会现象的关注,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档案多元论采用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相融合的方法,揭示和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档案现象,为档案学理论创新和档案工作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 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的共性探讨
2.1 背景层面
2.1.1 理论背景。二者同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产物。20世纪中后期以來,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出现并在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现代主义主张以多维视角和多元概念来认识事物、解释世界,反对一个中心、一个文本、单一的概念和固化的结构。[19]这种“解构主义”的批判性思维引发了档案界对传统档案认知的反思,一元权力、一元等级主导的档案观念遭到了质疑。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核心、倡导多元主体和微观话语体系的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由此而产生。
2.1.2 现实背景。二者皆源于个体和社会群体建构社会记忆的诉求。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都反映了建构和保存社会记忆的现实需求,强调档案在构建社会记忆和增强身份认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求档案工作者关注被忽视的边缘群体,帮助其构建个体和群体记忆。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变,档案的文化价值和记忆功能逐渐突显,档案工作的职能由过去“被动地接收文件”逐渐向“为社会记忆挑选历史素材的主动性建构”转变。档案工作者要观照整个社会和人类全体的历史经验,注重社会“价值”的反映。 [20]
在多元论视角下,档案工作者既要注重记忆的“内容”,也要注重记忆的连续性和永久性,并通过社会对证据和资料来源的依赖,在记忆构建中发挥作用。[21]
2.2 内容层面
2.2.1 对档案来源的重新定义。后保管时代的档案来源将由单一的文件形成机构演变成抽象的逻辑关系,强化文件的历史关联性和归档后的开放性、演变性。 [22]
档案多元论主张兼顾档案来源主体的地方性、民族性和全球性,将多个档案来源主体纳入档案工作范畴。[23]无论是档案后保管理论还是档案多元论,都摈弃了官方视角的宏大叙事模式,发展和革新了对档案来源的过往认知,将后现代主义强调的多样化、差异性、“去中心化”等思想融入到档案来源的定义中。
2.2.2 对档案功能的重新审视。过去,档案一直被视作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副产品。随着社会民主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深化,档案在国家和社会治理领域所担当的多元功能逐渐凸显,表现为尊重民族差异性和文化多元性,采用多面叙事方式连接社区记忆,提供多样化服务方式,增强主体自我认识等方面。[24]
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都主张打破传统认识,发挥档案的文化、记忆与情感价值以及维护公众利益、建构社会记忆、增强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功能。
2.2.3 对档案管理模式的重新思考。“后保管”模式要求档案工作者主动介入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最前端,与文件形成机构展开密切合作,通过对形成机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实现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档案多元论则提倡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档案治理模式。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都主张合作和共同参与,通过“众包”、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等方式,将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纳入档案管理体系,用群体力量推动档案事业长足发展。
2.2.4 对档案机构职能的重新定位。“后保管”模式要求档案工作者把着眼点从文件实体转向文件的形成过程及其背后的逻辑关系,挖掘档案文件的隐性知识,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档案多元论主张以多元视角审视档案机构的工作属性与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并注入与“后保管”模式相适应的新鲜要素和力量。[25][26]
在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的共同影响下,档案保管和服务这两项基本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将从档案实体深入档案内容,挖掘数据和知识价值为利用者提供更具个性的、更高知识附加值的服务。
3 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的差异分析
3.1 形成原因的差异性。后保管理论和多元论虽然都是后现代主义思潮投射本领域的产物,但是二者产生的直接原因有所差异。
前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数量和形态的巨大变化;后者产生的直接原因则是欧美对边缘群体和非主流社会群体档案现象的关注,是在多元和非主流文化视角下对档案现象、价值和功能的重新认识。
3.2 适用范围的差异性。Cook等提出的“后保管”模式可概括为新来源观、宏观鉴定理论、知识服务三部分,分别是后保管主义者针对传统档案学理论的现实适应性、海量电子文件的鉴定和档案工作者的角色转变等问题所作出的积极回应。
多元论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社群记忆建构、档案教育与研究、电子文件管理、跨机构合作等。后保管理论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对数字时代档案文件的管理。多元论重在审视档案来源、构成、价值及服务对象的多元性,为后保管时代的档案工作提供方法论指导。
综上所述,档案后保管理论和档案多元论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是欧美档案界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急剧变化的技术环境所作出的回应。梳理其发展脉络,厘清二者的关系,对数字时代的档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结合国情和档情吸收其合理性要素,丰富档案学理论,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杰拉尔德·汉姆著,刘越男译.档案边缘[J].山西档案,1999(01): 14-17.
[2]杰拉尔德·汉姆著,刘越男译.后保管时代的档案战略[J].档案,2000(06): 26-29.
[3]特里·库克著,刘越男译.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J].山西档案,1997(02): 7-13.
[4]陆阳.后现代主义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J].档案管理,1999(02):9-10.
[5]王萍.对档案价值理论的后现代审视[J].档案管理,2000(05):8.
[6]特里·库克著,黄霄羽译.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R].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143-176.
[7]特里·库克著,李音译.四个范式:欧洲档案学的观念和战略的变化——1840年以来西方档案观念与战略的变化[J].档案学研究,2011(03): 81-87.
[8]Pearce-moses R.A glossary of archival and records termino logy[M].Chicago: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2005:302.
[9]Duranti L,Franks P C.Encyclopedia of archival science[M].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2015:278.
[10]馮惠玲.电子文件时代新思维《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摘要之六[J].档案学通讯,1998(06): 3-5.
[11]徐拥军.档案后保管范式与知识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8(02): 27-31.
[12][14]Gilliland A,McKemmish S.Pluralising the Archives in the Multiverse:A Report on Work in Progress[J].Atlanti:Review for Modern Archival Theory and Practice,2011(21): 177-185.
[13]Montalto N.V.The challenge of preserv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J].American Archivist,1978,41(04): 399-404.
[15]Anderson K,Blanco-Rivera J,Becker S,et al.Educating for the Archival Multiverse[J].The American Archivist,2011,74(01): 69-101.
[16]Gilliland A,McKemmish S.Recordkeeping metadata,the archival multiverse,and societal grand challenges[R].Kuch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blin Core and Metadata Applications,2012.
[17][24]Battley B,Daniels E,Rolan G.Archives as multifaceted narratives:Linking the touchstones of community memory[J].Archives and Manuscript,2014,42(02): 155-157.
[18]安小米,郝春红.国外档案多元论研究及其启示[J].北京档案,2014(11): 16-20.
[19]徐拥军.档案记忆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60-61.
[20]特里·库克著,李音译.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2(02): 74-78.
[21]Bastian J A.Memory Research / Archival Research[M]// Gilliland A,McKemmish S,Lau A.Research in the Archival Multiverse.Melbourne:Monash University Publishing,2017:271.
[22]特里·库克著,李音译.对数字时代来源原则的反思[J].档案学研究,2011(01): 82-85.
[23]李子林,王玉珏.档案多元论视域下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7(12): 16-20.
[25]王静,王萍.后现代:开启档案学新纪元——评介特里·库克以后现代思想诠释档案学[J].档案管理,2005(04):24-27.
[26]郭若涵,徐拥军.后现代档案学理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档案学通讯,2020(03): 60-6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