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坐堂

2021-04-06忻秀珍

照相机 2021年2期
关键词:胶卷卡口照相机

忻秀珍

忻老师,您好!我爱好摄影,近两年对胶片老照相机也感兴趣了,特别喜欢用120胶卷的双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今有些器材技术和老相机方面的使用问题向您请教。

(1)先咨询关于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方面的问题,我手里有台国产的珠江4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但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安装使用快门线(见图1)?

(2)有一种ETZXJ品牌的塑料双镜头反光简易照相机它是哪年生产的?

(3)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品牌种类也实在是太多了,若简单的收集些代表机型应该选择哪几款为好呢?

(4)我从《照相机》杂志的文章中看到介绍说以前白俄罗斯生产的泽尼特单反相机有快门速度是B、1/30~1/1000s的,但是我在网上和二手实体店中从未见到过有1/1000s档的机子,都是最高1/500s快门速度的,这种机子的快门结构应该是相同的吧?

(5)我有台宾得的数码单反相机,只是偶尔玩玩,我用的是能装AA电池的夹子,满电的电池拍不了几张就显示电量不足了,好像说是某个电源检测元件有问题,改换个零件就能解决,不知是否是此原因。我平时用的是佳能相机,宾得只是偶尔用,但是电池是个问题。

(6)我看到有一种国产的带镜片的镜头转接圈,说是能把接用的摄影镜头成像的像场圈放大,安上APS画幅的镜头能拍135全画幅影像,装上135全画幅的摄影镜头能用于拍中画幅的影像,不知用这种接圈装上镜头的拍摄效果如何?适马有一款APS画幅的56mm F1.4 DC DN微单定焦镜头,如果用这种接圈,可否用于135全画幅无反照相机上?

(7)现在的胶卷一直在涨价,而且冲卷质量也不太好,有什么方法能低成本的玩胶卷老照相机吗?

(8)另外,忻老师,再问您个题外话,但好像也有点镜头原理的问题。我一位亲戚,他右眼有白内障,刚做完手术,回家后出现的问题是单独用任何一只眼都能看清楚,可两眼同时看却是模糊的,我觉得这就像立体照相机的原理一样吧,当两个镜头(眼睛)焦距或焦点不一致时就形不成清晰的3D影像,但是每只镜头(眼晴)又都可以单独成像。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术后的眼睛尚需恢复一段时间。他现在看电视得用手捂住一只眼睛才行呢,我在想可否通过配矫正眼镜来解决同时用双眼能看清楚的问题呢?

我这胡思乱想问了一堆问题,不知能否得到您的回复,先谢谢了!

问题多不怕,只要是涉及技术方面内容的就好啊。我现在已安顿下来了,时间是有的,问题多咱就多聊嘛。

(1)广州照相机厂生产的珠江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最初期是五羊牌,后来延续成了珠江4型双反照相机,还有拍双幅规格红窗后背的珠江4S型双反照相机。其中在只能拍6×6规格画幅的珠江4型双反照相机里,有一批次的相機快门钮处没有装接机械快门线的外螺纹,就是图1中所示的这种照相机,它无法装用快门线,想用快门线得对它的快门按钮部件做改造。除了这一批次的珠江牌4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之外,五羊牌和绝大多数珠江4型及珠江4S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快门按钮固定套筒上都有个螺纹环,拧下这个套环就露出了装接机械快门线的螺纹了,只是现在大多数尖头的机械快门线直接装不上,得需要个螺纹转接套筒,如图2所示的给珠江4型、4S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装机械快门线的部件,把那个小螺纹套筒拧在尖头快门线上,再把这个套筒拧在相机快门固定筒的螺纹上就能使用快门线来触发开启快门了,很多早期的老照相机都是用这样的机械快门线。更多的照相机是在快门按钮上设计有装尖头快门线的内螺纹,快门按钮内有根细顶杆,装上快门线可推动这根细顶杆可启动快门,也有的相机快门按钮底部是压片杆来启动快门。

珠江7型、珠江5型、珠江4S的后期带慢门机的(多了低速档位)三种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是在快门按钮上设计了接尖头快门线的内螺纹,与大多数照相机一样。

(2) ETZXJ是“儿董照相机”的汉语拼音字头缩写,由上海玩具厂于1978年开始制作,与红花牌65-4型塑料玩具照相机是同时的产品。红花牌平视旁轴取景的玩具照相机是用120型胶卷拍6×4.5规格的画幅,而这款ETZXJ塑料制造的双镜头反光玩具照相机是用120型胶卷拍6×6规格画幅的,其用单片未镀膜凸透镜片作摄影镜头,有B、I两档快门速度,三档光圈。1979年我在百货大楼的玩具专柜里见到了这款双反相机和红花牌塑料玩具照相机,ETZXJ塑料双镜头反光玩具照相机的标价是22.5元人民币,够贵的了,当年这些钱够两个人一个月的吃饭钱了;红花牌65-4型塑料玩具照相机的标价是16元人民币,相当于学徒工一个月的工资了。这两台玩具相机我拿在手中仔细看了,感觉这ETZXJ塑料玩具双反照相机做工太粗糙了,就只买了台红花65-4型塑料玩具照相机。

你若偏爱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不妨买台这个ETZXJ塑料玩具机,也算是个品种摆设嘛。

(3)很多国家都生产过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品种的确是太多了,且不说没有人能把它们都收集齐了,即便想这么做也得有财力支撑着,所以选择几款有代表性的机子玩玩就行了。我觉得用120型胶卷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有几款值得拥有,禄来双反是必须要有台的,贵的便宜的都有型号可选,有财力的话再把禄来的广角型和中焦型双反照相机也备齐了吧(图3)。

日本产的玛米亚C系列可换镜头的双反照相机也是应该选上一款,并配齐可换的镜头,这种相机可玩性强(图4)。

法园的SEM双反照相机成像方面镜头有个性(图5),不过我觉得应该选它那款150mm中焦镜头的双反照相机(图6),毕竟150mm焦距的镜头更适合拍6×6规格画幅的人像照片,其色彩亦有特色,且二手市场上它比禄来的中焦双反照相机便宜很多。

还有一款德国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值得拥有,其可换摄影镜头,只不过它是用135型胶卷,这就是1935年德国蔡司公司制造的康太弗来克斯用35mm胶卷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图7),它的外观形状后来被人们戏称作“万吨水压机”。它采用的是焦平面快门,有硒光电旁轴外测光表,具有35mm、50mm、85mm、135mm四款可更换的摄影镜头。当然,其它品牌的用35mm胶卷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也不少,只不过是非主流机型而已,主流的双反应是中画幅照相机,用35mm胶卷的双反照相机若喜欢不妨买几台玩。

其时我也很喜欢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特别是像玛米亚C系列可换镜头的双反照相机。

(4)前苏联及解体后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相机企业生产的螺口泽尼特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多数型号的相机快门系统里没有慢门机件,快门速度主要有B、1/30~1/500s。白俄罗斯制造的此类少数机型增设了1/1000s高速快门档,其快门结构与最高速度仅1/500s的机子基本是一样的,仅在快门调速盘内的机件上设计了控制快门前后两帘多一档更窄的开缝,形成了1/1000s的曝光速度,而且前后两帘的运行速度也与只有1/500s高速档的相机一样。对于配有58mm F2镜头的照相机来说,1/500秒的最高快门速度有些偏低了,不利于在室外配合大光圈拍摄。以前我买了不少的泽尼特单反照相机,曾把一台的前后帘弹簧卷轴都调紧了些,以增快前、后两帘幕的运行速度。各档快门速度都相应的提高了,提高多少没有精确测量,姑且就算是快门成了B、1/60~1/1000s吧。不过这机子拍了几卷照片之后,控制后帘幕的卷轴弹簧就断了(图8),当配件了。

(5)宾得以前出的几款能用AA电池的数码单反照相机,在新的时候还没啥问题,用久了电池的问题就显现了,新电池拍不了多少张就显示电量不足了,更换个小元件是能解决问题。自己有动手能力这不算啥问题,不然也不值当的费事。旧机器买两节磷酸铁锂充电电池+两节占位筒凑和着能用就行了。再说你只是偶尔用用,别太费事了。

(6)你说的带镜片能放大摄影镜头成像的像场圈的转接圈,其镜片(组)应该是个凹透镜组,也就是说这是个能转接不同镜头卡口的增距镜,也只有是镜后加装的增距镜才能扩大镜头的像场圈。现在一些厂商就是炒概念,把一个传统的产品用新概念进行包装宣传,让人们误以为这是件创新的产品,以达到营销之目的。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市场上有你说的这种镜头转接圈,内置的镜片组是个1.4倍的增距镜,从增距镜的理论上来说,1.4倍的增距倍率不高,对摄影镜头成像质量的影响不太大。不过这种增距镜转接圈有什么实用价值尚需考虑,把APS画幅的摄影镜头转接在35mm全画幅的相机上拍摄,或把35m全画幅摄影镜头转接在中画幅相机上拍摄,这有多大的意义吗? 35mm全画幅的长焦摄影镜头像场圈本来就能覆盖中画幅的影像传感器,直接转接上就能用,何苦要用这种增距镜的镜头转接圈呢。这种带增距镜片组的转接圈适合装接广角镜头和一些变焦镜头,可以扩大镜头的像场圈,解决画幅四边的暗角现象。但是镜头的焦距再增加1.4倍之后,广角镜头的优势也没了。所以我认为这种增距镜的摄影镜头转接圈没有多少真正的实用价值。

适马设计制造有一款APS-C画幅微单相机用的56mm F1.4定焦自动对焦摄影镜头,其大光圈时镜头的分辨率和锐度都不错。这种镜头我曾借用过一只索尼E卡口的,装在索尼APS-C型画幅微单机身上试拍过,当时忘了装到索尼的35mm全画幅无反相机上看看镜头的像场,是否会强制只能拍APS-C型画幅的照片。

现在市场上没有索尼E卡口镜头的增距转接圈,倒是有E或FE卡口(一样的卡口)转尼康Z卡口的接圈。尼康的Z卡口直径55mm,法兰距16mm,可以转接卡口直径46.1mm、法兰距18mm的索尼无反镜头用。另外,市场上还没有索尼E卡口的普通增距镜,即使有,加个1.4倍的增距镜,这56mm的摄影镜头焦距也接近80mm了,而且适马这款镜头成像有明显的枕形畸变,增距镜也容易出现枕形畸变,这要凑一块,那枕形畸变就更严重了。

(7)现在的胶卷的确是挺贵的,只要是用胶卷拍摄,成本就不会低。想低成本玩老传统照相机就得考虑不用胶卷的拍摄玩法。

在微单等无反数码照相机问世之后,影友们没少用它们转接各种胶片相机的老镜头玩,其实这就是用数码机身代替了胶卷。只不过在实拍后,人们发现这种玩法没把胶片时代的老镜头优点体现出来,相反把缺点和不足给放大展示了出来,特别是老镜头用大光圈在数码机身上拍摄,分辨率不足锐度差,紫红和蓝绿色边感人,完全没有用胶片拍摄的影像韵味。

我没事也爱瞎捣鼓,手里的器材也多,实验各种玩法。受用正像接目镜连接摄影镜头的启发,用数码相机甚至是智能手机拍这种连接镜头的目镜内的景象。图9是用手机拍的俄制85mm F2镜头上装的望远目镜内的景象,照片上色差看着挺明显的。

图10这张照片拍的比较有趣,是用手机拍的,但不是由手机上的照相镜头直接成像的,这也有点小故事。图中的场景是紧邻一个超大的综合市场公路旁边,这里沿街有许多个体小店。图中的人物是位国营建筑公司退休的工人,每月的退休金有两千多元。他每天上午都到这个市场来买菜,然后到一家路边的烟酒小卖部坐坐,聊天喝啤酒。我到這带来试机拍过几次片子,每次都看到他坐在路边抽烟喝酒。他见我总拍照就主动搭讪,闲聊中得知他曾在单位留职停薪多年去做生意了,先后开过饭馆搞过水产和百货的批发,挣了不少钱。他说在建筑公司一共才上了五年班,其余的时间都自己干,到岁数后单位给办了退休手续。他说这两千多的退休金纯属白得的,每月就拿这份钱抽烟喝酒了。他让这小卖部特意给进了些酒精度高的德国低端啤酒,每天坐在这喝两罐。他希望我能给他拍张照片,把照片存在他的手机里没事看看,这本来是挺简单的事情,但他的手机仅是接打电话用,没有微信之类的功能,我用相机给他拍照也传不到他的手机里。其实用他的手机拍最省事,但效果未必好,再说用手机拍还用找我?我手里有手机用的增距附加镜,想安到他的手机上给拍张得了。后来想起别人给了我一个手机用摄影镜头的接圈,就是一个能接摄影镜头的卡口圈,内置一片精细磨砂屏,屏幕后面有一组矫正镜片,配合一个装手机的壳子就可以装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前面拍照用了。使用时转动摄影镜头的调焦环,让镜头在接圈内的磨砂屏上聚焦成像,然后通过手机的镜头拍这磨砂屏上的影像,看上去效果不错,但影像放大看很粗糙,并不清楚。最后我用枚上海产的琼花牌MD卡口35mm F2.8摄影镜头装上望远目镜放到他的手机镜头前面,取景构图用手机直接拍下了这张照片,放大看还比较清楚。为了拿这照片作个示意图,我让小卖部的人用电脑导出了他手机里的这张照片,并传给了我。这张照片的效果是琼花牌35mm F2.8的成像,虽然是用手机记录下来的影像。琼花牌这只广角镜头看上去与早期黑白相间镜筒的海鸥牌35mm F2.8广角镜头很像,光学结构也是一样的(图11)。

我还想用1mm左右厚度的铝板做个双反相机的后背盖,对着胶卷承片框的位置掏个圆孔安装望远目镜,这样打开相机的B档快门就可以用手机或数码小相机通过望远目镜拍摄了。其拍下的数码照片来源于老相机的摄影镜头成像,这算是低成本玩胶卷老照相机了吧?只是这样拍出的照片与胶片影像还是不一样的,想玩胶片老照相机不能嫌成本高啊。

(8)关于你的亲戚白内障术后出现的视力问题,我觉得你分析的基本是正确的。

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照相机,晶状体=镜头,瞳孔=光圈,视网膜=影像传感器。视网膜上分布着很多感光细胞,就如一个个像素单元,光线通过晶状体投射到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白内降患者通过手术剥离掉挡光的障碍物之后,眼的屈光力可能会受到些影响,医生不是说需要恢复一段时间吗,待状态稳定了还有这种双眼同时视物不清楚的现象,应该通过配矫正视力的眼镜来改善这一状况。总不能像加勒比海盗那样做个眼罩蒙上一只眼睛,用另外一只眼睛视物吧?一切还得听专业医生的处理意见,咱们分析得再有道理也不是医生嘛。能不靠矫正眼镜解决这一问题最好,冬天戴眼镜再戴上口罩,呼吸出的呵气在眼镜片上形成一层雾气,实在是麻烦。

猜你喜欢

胶卷卡口照相机
《照相机》杂志摄影月赛
柳堡防疫卡口党旗飘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小猫的照相机
最广的变焦镜头
L卡口“马拉松”联盟的前世今生
摄影信箱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也能照相
两家欧洲公司复产黑白胶卷
自制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