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语言的精妙感受白鹅之高傲

2021-04-06苏瑛阮迎春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白鹅词语课件

苏瑛 阮迎春

《白鹅》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中,白鹅俨然一位高傲固执、忠诚可爱的朋友,因此,课文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的欣赏与爱怜。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精妙,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细腻传神地描绘了这位动物朋友。

一、猜字导入,激发兴趣

师:上课前,我请同学们先猜一个字(课件出示: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生:“鹅”字吗?

师:对。异体字“,从结构上看,“我”字在上面,“鸟”字在下面,就像人骑在鸟儿的身上一样,不过这种写法已经被废除了。现在的“鹅”字,“我”字在左,“鸟”字在右,人与鸟儿是平等的关系。

师:我国著名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曾经养过一只白鹅,还专门为它写了一篇文章,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丰子恺先生和他的——白鹅。(板书课题:白鹅)生齐读课题。

【评析】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执教老师以猜字活动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自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在这篇课文里,含有前鼻音和后鼻音的生字特别多(课件出示“饮水、蹲着、邻近、头颈、郑重、倘若”),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蹲着”要念轻声。

生读词语。

师:文中还有一些平舌音和翘舌音的词语(课件出示“窥伺、伺候、奢侈”),谁来读一读?

生读词语。

师:再看这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净角、看守、大模大样、供养不周”)

生:每个词语里面都有一个多音字。

师:对。多音字很常见,我们要把它们记下来(课件出示多音字“角、看、模、供”)。请看这些词语(课件出示“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它们都是描写白鹅的什么呢?

生:叫声。

师:是的。(课件出示“左顾右盼、大模大样、从容不迫”)这些词语呢?都是描写白鹅的什么?

生:动作。

师:像这样的词语在课文里还有很多,我们平时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积累,并且学会把它们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读准字音还不够,我们还要把字写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个生字(课件出示“脾、蹲”),它们是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左右两边的宽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左窄右宽。

生2:左矮右高。

师:对。我们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先观察字的宽窄,再比高矮。

生3:“脾”里面是一撇而不是一竖。

生4:“蹲”里面不能少写一横。

生5:足字旁的捺要写成提。

师范写,说明书写的规范、细节。生在田字格本练习写生字。师巡视评价。

师:同学们,写好汉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平时我们要做到提笔即练字,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把字写得越来越好。

【评析】字词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年段不同,字词教学的方法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学情,高效实施字词教学。在这个环节,执教老师引导学生纠正字词的读音,规范书写,字词教学把握精当,没有“蜻蜓点水”,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着准确的把握,学生学得轻松、扎实。

(二)找关键句,整体感知

师:读了课文之后,我们可以知道,白鹅给丰子恺先生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谁能把它找出来读一读?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生:高傲。

师:“高傲”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看“傲”的古文字(课件出示“ ”字)。想一想,“傲”的右边像什么?

生:像一个头带王冠、手握权杖、威风凛凛的国王,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左边的人就像国王身边的随从,一副毕恭毕敬、弯腰垂臂的模样。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傲”是指看不起别人,自以为了不起。如果把这个词用在你身上,你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作者为什么偏偏用它来形容白鹅呢?他不喜欢白鹅吗?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思考白鹅的高傲表现在什么地方,在文中画出来,读一读。

生默读课文,汇报交流,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师:(小结)作者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白鹅的高傲(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评析】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有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整体感知课文。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素養。教学中,执教老师教给学生概括和总结课文的方法,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进行了训练,将读与写巧妙地融入阅读教学中。

三、解析词语,感受“鹅的叫声”

师: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白鹅高傲的叫声。在课文的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是描写白鹅的叫声?

生: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师:这三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点?

生: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口”字旁。

师:“口”与什么有关?

生:说话。

师:是的,“口”与叫声、说话有关系。你觉得哪个字表示叫的声音最大?

生:嚣,因为“口”最多。

师:“嚣”有四个口,中间是“页”。(课件出示“页”的古文字“ ”)你觉得它像什么?

生:人的头部。

师:“页”的古文字像一個人跪坐在地上的样子,上半部像是一个人的脑袋,下半部像是屈膝跪地的身形。这个人特别生气,头都气炸了。周围还有这么多张嘴巴在说话,会令人感觉如何呢?

生:十分嘈杂。

师:如果中间的“页”代表生气的白鹅的头部,想像一下,这只白鹅会发出怎样的叫声?(播放白鹅吼叫的视频)仔细观察白鹅的动作,倾听白鹅的声音,你发现它是怎样叫的?

生1:大声地叫。

生2:愤怒地叫。

生3:比狗的叫声还要大。

师:像这样气冲头部,忍不住前后左右不停地叫,这就是——叫嚣。

师:厉声是什么意思?

生:厉害地叫喊。

师:非常厉害地不停地叫,这就是——厉声叫嚣。你能通过朗读课文把白鹅的叫声表现出来吗?(板书“厉声叫嚣”)

生朗读句子“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

师:这真是一只有点凶的白鹅呀!(引读“你听!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

生:厉声叫嚣。

师:(引读)“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生: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师:引吭大叫是怎样叫?

生:嘎嘎地叫、愤怒地叫。

师:你能示范一下吗?

生做出伸长脖子愤怒地叫的动作。

师:这可不得了!白鹅叫的时候不仅音量大,还伸长了脖子,叫声比狗吠还大。作者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句子: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评析】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鹅叫声的特点。执教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画词语,做批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文本解读过程,学会从形态、声音等方面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用词的生动、准确,最后进行交流、展示,分享感受和收获。执教老师不仅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还重视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师:同学们,假如这只白鹅会说话,请你想象一下无论何时、无论生客是谁,鹅都不怕,一步迎上去的情形。

生: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

师:生客再进几步,鹅提高了声调。

生: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

师:甚至是外面有人走路,它也要伸长脖子,发出狠狠的抗议。

生: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师:篱笆外的人只是往里瞅上一眼,鹅更是一声比一声急,一声比一声强。

生: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师:真是“一鹅当关,万夫莫开呀”!如果鹅真的会说话,它会引吭大叫、厉声叫嚣些什么呢?请四人小组合作练习说话,看看谁是最棒的“鹅语”小翻译。(课件出示:①“当生客进门,它会立刻起身迎上前去,厉声叫嚣道:         。”②“当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紧守门户,引吭大叫着:         。”)

生练习,师巡视,提醒学生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

师:谁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1:当生客进门,它会立刻起身迎上前去,厉声叫嚣道:你是谁?敢闯进我的地盘,快出去!

师:你把鹅的心声说出来了。

生2:当生客进门,它会立刻起身迎上前去,厉声叫嚣道:你这个坏人,快给我出去,再不出去我就咬你。

师:说得很好!你们都对第一句话情有独钟,有人喜欢第二句话吗?

生3:当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紧守门户,引吭大叫着:你是什么人?靠我家这么近,是不是想来偷东西?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老师能感受到这是一只高傲又尽责的白鹅,难怪丰子恺先生说——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现在你们是不是有点喜欢这只白鹅了呢?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把这只尽职尽责的白鹅展现出来吧!

生读文中描写白鹅叫声的句子。

【评析】教学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还是一种认知的过程,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角色转换、入情入境是学生深入文本,将情感与文本相融合的路径,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四、多种形式朗读,感受“鹅的步态”

师:鹅的叫声这么有趣,鹅的步态也一定会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课件出示文中描写“鹅的步态”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如果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这段话,是什么?

生: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呢?作者经过细致地观察,联想到京剧中的什么?

生:净角出场。

师:净角是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刚烈、说话声音大、地位高的男子。(播放净角出场的视频)同学们仔细看净角出场的动作、步态,思考净角是如何出场的?

生1: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大模大样的。

生2:像个老爷一样,走得很慢。

师:文中说白鹅走路像净角出场,我们再看一遍。

师:同学们有没有品出这个味道来呢?将这种感觉通过这两个词语读出来。(课件出示句子: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师:想象一下,白鹅就在你的眼前踏着方步,大模大样的,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句子。

师:白鹅走路跟鸭子走路一样吗?谁来读一读?

生再次读句子。

师:这位同学读书的语速慢了一些,这是一只老实的鸭子。请你读得快一点。

生加快语速再次读句子。

师:鹅呢?老实的鸭子,威风的白鹅。应该怎么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文中描写鸭的步调的句子,再读鹅的步调的句子。

师:读得真好!鹅就是这样走路的,下面我们分角色读一读。女生读描写鸭子这个部分,男生读描写鹅的部分。

生分角色读课文。

师:既然是写白鹅,为什么作者还要描写鸭子呢?

生:用了比较的方法。

师:为什么要将它们进行比较?

生:突出鹅的从容、高傲。

师:是的。白鹅不仅从容、高傲,它看见人走过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评析】教学中,执教老师紧紧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出情感,品出“味道”。在学生朗读“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执教老师先让学生观看净角出场的视频,然后结合净角出场的动作、神态,请学生想象净角出场时的样子,再联系鹅的步调,通过看、听、说、想,内化朗读技巧。学生很快知道,应该用从容、高傲的语气读出鹅的“步态”。到这里,教学没有停止,执教老师“请来了鸭子”,将鸭子与白鹅进行对比,指导学生想象白鹅从容的步调和鸭子急速走路的步子,在對比中凸显白鹅高傲、从容的姿态。

五、拓展与延伸

师:丰子恺先生家中的白鹅如此的可爱、高傲,难怪先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想着它那步态大模大样的样子,你觉得这仅仅是说白鹅的高傲吗?

生:不是。

师:“高傲”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白鹅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喜爱之情。

师:(板书:喜爱)我们把这样的写法叫做“反语”,从中能感受到丰子恺先生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下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这么一个可爱有趣的家伙,谁能把它忘了呢,难怪作者在文章中这样写道——(课件出示原文)我的房子要卖的前几天,我把这白鹅送给了远方的友人,送出的几天之内,总感觉自己与一个朋友诀别了,心中十分的留恋。作者在留恋什么?假如你是丰子恺先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让我们带着这份思考,下节课再来体会这只白鹅的高傲。

【评析】教学结束,执教老师将焦点放在“文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既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又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引导学生探寻文字背后的意义。这样教学,学生学得扎实、有效,既得言又得法。

【总评】

《白鹅》这节课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由“读通读懂,扫除障碍”到“厘清脉络,把握特点”,再到“重点品悟,读精读美”的阅读课。课堂教学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读和悟”为主线,脉络清晰。执教老师立足读中理解、悟中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从读课文到读词语,再到读句子,始终以“读”挈领全文。初读扫清阅读障碍,达到读通文本的目的;字词归类和书写训练,体现了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分析“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三个词语,发现白鹅的特点,看似相似的几个词语,经过朗读和感悟,融入了学生的理解和感情,朗读的效果就不同了。从读准字音到读通句子,再到默读课文提取信息,分析白鹅的特点,教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第二,以“情境”作铺垫,设计精巧。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把握文本内涵,执教老师聚焦“净角”一词,以情境阐述问题,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另外,执教老师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文中描写白鹅特点的语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学习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使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得言语之妙,得文章之意,得感悟之法。

第三,以“语言”为基础,表达运用。执教老师深知教材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素材,因此,十分重视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从理解和积累两个方面加强词语教学,注重内容的整合,巧妙安排教学,如:安排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表情达意的方法,学会积累和运用语言;开展交流和训练活动,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注:本课例获梧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一等奖。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白鹅词语课件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容易混淆的词语
一只大白鹅
找词语
白鹅写生记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可爱的大白鹅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