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

2021-04-06张红艳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工匠工匠精神

张红艳

摘要: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笔者从历史的角度以经典文献为本寻找在中国传统工匠身上所展示的工匠精神。本文从工匠精神的知者创物的神圣性、天人合一的认知性、材美工巧的契合性、物勒工名的品质监控性、器物为人的终极目的性等几个角度来探索挖掘中国古代工匠的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蕴。

关键词:工匠;工匠精神;《考工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1C-0037-05

做学问,朱子的观点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承一种精神,我们也需得溯本追源。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什么?工匠精神源自哪里?我们需要拨云见月,回望过去,在浩渺烟云的历史中找寻。《考工记》在手工业的发展历史中熠熠生辉。笔者以《考工记》为例,来探求属于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

一、智者创物,追求卓越

《考工记》对于创物的起源有清晰的记载,正所谓“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它认为圣人和智者是创物者和缔造者,例如中华文明的先祖轩辕氏,对其“轩辕”的称呼,除有对其解释是居于轩辕之丘外,汉代的王逸说:“轩辕,黄帝号也。始作车服,天下号之为轩辕氏也。”即黄帝之所以叫轩辕就因其车的发明。除此之外有相应的记载的,有虞氏上陶,夏侯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虞舜时期,“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舜帝制陶,质量上乘,没有残次品,不仅仅是舜帝自己制作的陶器没有残次品,就连整个河滨上制作出来的陶器都是质量极好的;夏侯氏当指大禹时期,流传极广的大禹治水的故事。“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减。”“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遵从水流的自然规律,采用疏通的方式方法,秉承着救济天下苍生于水火、安民济世的大爱仁德,最终使得百川归海,民众安居乐业开创大夏王朝。这些无一不展示着“智者创物”“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圣人和智者名號的获得有一部分是源自于他们卓越的创作能力,在资源相对匮乏的上古时期,优秀的创作对本部落的生产力和生存能力的提升有重大贡献,同时也提高了优秀创作者的地位,他们被尊为圣人或智者。由此可见,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是伴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进行的,对于匠作有着极高的重视度,而对于手工创作越发精益求精,制作的器物也是愈发的精良,工匠精神在一代代智者圣人的追求中逐渐呈现。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分工逐渐细致,君主、圣人渐渐和工匠区分开来,形成了更严密的社会组织和分工。所以,工匠精神在智者创物的时代就已融入了手工业的萌发。

二、天人合一,以道促技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器物的制作融入对人之教化,所以,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是和传统文化契合的,我们所探讨的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应该在既定的文化氛围中去解读,而不能简单用西方工匠精神的内涵框定。《考工记》记载有:“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鸟旗七斿;以象鹑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弧旌枉矢,以象弧也。”人们对于天地的认知是天圆地方,工匠将天圆地方的概念在车盖和车轸中予以体现,将每月三十天历法在轮辐中运用,盖弓二十八条象征着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等。古代工匠将古人对于自然世界的认知融入到器物的制作中,不仅使器物充满着自然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对于人们的教化,更是使天人合一的思想得以充分地显现,使得人们在生活中有规范有禁忌,能够在宇宙的规律中活动,将匠作技术的提升融进治道之中。

三、材美工巧,匠制的精细执着

若得良器,必先有良才,次有良工,材美工巧,方能成就传承不休的中国精品。譬如“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猥狁于襄”之商周战车的所向披靡,卫我华夏的豪情壮志;再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中国古代瓷器在开窑瞬间展示的绚烂;抑若“绚丽蚕娘舞,飞烟起岫裳。春花裁水袖,秋月浣柔光。锦绣云霞路,阳关礼义邦”之丝绸的华美出场,展现中国魅力。无一不昭示着我们中国古代精工细作传世精品的呈现及其材美工巧,匠制的精细执着。

《考工记》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譬如弓的制作:“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糜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凡相干,欲赤黑而阳声,赤黑则乡心,阳声则远根。凡析干,射远者用孰,射深者用直。”弓干的制作对于选材有严格要求,不同材质所产弓之性能差异巨大,影响弓的寿命和使用者的技能的呈现。柘木是古代制弓干用料,唐王李世民射死突厥第一勇士荣利的“惊鸿宝弓”就是柘木弓。对于制弓之角的选择:“凡相角,秋閷者厚,春閷薄,稚牛之角直而泽,老牛之角紾而昔。疚疾险中,瘠牛之角无泽。”所以能工巧匠要有对制作器物之材的良好辨识能力,必须要充分积累对于制作材料的各项性能和功用的相关知识,而这项积累既来自于跟随工匠师父的学习,同样也是在器物制作过程中经验的累积,这个过程需要经历时间的积淀,方能严把选材关,这是制作良器关键的一步。若无如此积累和积淀,恐难成良工巧匠,更不要说传世经典器物的制作。通过工匠积累和学习的过程,认真执着追求的工匠精神在其中体现。

懂天时,识地气,亦是能工巧匠必备条件。天时和地气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中国古代工匠器物的制作材料多是来自自然,北方开阔粗放,南方山洄水绕,地域不同,风物各异。所以工匠的取材以天时和地气为本。这浓缩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浓缩了当时在设计与造物中作为其主导思想之一的关于人造物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尊崇。中国古代工匠造物致力于对品质的追求而不急功近利,工匠们在造物的过程中取材待时而动,待地而取。这是富有工匠精神的中国古代工匠的大格局,涵纳万物的大胸怀的良好体现。

三材既具,巧者和之。中国古代工匠在制作器物的过程中,不仅要考量器物不同部位的性能,根据性能的要求寻求不同的材料,而且对于材料特性、生长环境、生长地域以及生长年限等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制作器物的具体的用途,使用者的需求等因素,比如对于车轮的制作,《考工记》如此记载:“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杼以行泽,则是刀以割涂也,是故涂不附。侔以行山,则是搏以行石也,是故轮虽敝不瓶于凿。”根据车子是走山地、泥地而制作工艺有分别,这就是因用而制宜。

器物材料就绪、用途既定,再加上能工巧匠的高超的技艺以及对于器物制作的倾心对待,方可成器。对于工匠技艺的要求在先秦诸子中,庄子赋予“技”更深层次的意义,在技术呈现的同时将人性的意识和需求涵盖其中,契合自然宇宙运行的天道,工匠制作的器物表面是技术,实则是以天道为内核,所以匠人最高境界是以技人道。“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等故事在强调技艺精湛的同时,让中国古代工匠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拥有的德行展露无遗,如若工匠技艺已然是登峰造极,则器物制作能够万物随心。正所谓物道相生,和与自然天道,服务黎民苍生,传承不休,方是巧匠之终极追求。

古代工匠对于自己制作的器物严格要求,不达自己立下的标准,宁愿毁掉也不让其流入市场,呵护自己的技艺如同守护生命,这也是对于匠人精神和尊严的守护。通过经年累月的磨练,工匠们对自己的手艺和作品充满自信。在真正流入市場之前需要对器物进行最终的质量控制和检测,而在检测的过程中参考国工的水平,需得达到“可规、可萭、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由此亦可见,传统工匠对于产品质量的近乎苛刻的追求,除对技艺的要求,工匠还对之怀有一种绝对的专注和执着,达到忘我的境界,这也一直是我国古代工匠穷尽一生努力追求的至美至高境界。

正所谓观天时、懂地气、识良才融巧匠于一身,心无旁骛、臻化天道,倾全力于一器,力求尽善而尽美矣。此亦是精益求精之工匠精神。

四、物勒工名,管理的制度智慧

“物勒工名”是源自于春秋时期对于手工业者产品质量的监管制度。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工匠在自己制作的器物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对该件产品负责。据《周礼·考工记》记载:从东周开始,政府已经设立了年审制度,对于工匠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的监督和审查,对于不合格的产品有专门的官员问责。强大的战国七雄明确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器物的制作要“取其用,不取其数”。充分体现了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以确保产品“坚好便用”;儒家经典《礼记》以及《吕氏春秋》卷十《孟冬纪》都有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器物一旦产出,必须铭刻工匠姓名,如果产品出现问题则将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从而对工匠制作器物进行质量的监控。

“物勒工名”的监管制度一直在中国古代社会传承,不仅是官方工匠的监管,同时一些私人的手工业者也有同样的要求,以凸显手工作坊对产品质量的自信,亦是产品宣传的良好方式。中国古代大规模地使用“物勒工名”的制度是在明朝朱元璋建造明城墙的时期。南京明城墙蜿蜒盘桓35.3公里,是我国目前留存规模最大的京城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墙。明城墙之所以能够栉风沐雨屹立六百多年而不倒,“物勒工名”的制度功不可没。收藏于南京城墙博物馆的一块烧制于明洪武年间的城砖两侧刻有铭文,长达79字,上面写有“宁国府提调官同知阑善,司吏李时中,南陵县提调官主簿解簋,司吏何祺,总甲邓世亨,甲首王士恭,小甲王吉庆,窑匠骆羊孙,造砖人夫张和庆、王玄寿、查详、姚回儿、包思中、姚华二、文都保、姚佳祖、文共兴”。为确保这款城砖的质量,一块城砖涉及17个责任人,包括府、县两级提调官及司吏、基层组织中的甲首、窑匠和造砖人。如若质量有问题,可以快速溯源追责,若是质量上乘亦可奖励,如此的一套质量保证体系,使得明朝对于参与南京城墙修建的百万之众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为这项宏伟的工程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中,我们依然有着“物勒工名”的制度影子,不仅是对于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控制,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同时也是希望借鉴古人的智慧进行科学管理,来倡导现在产品生产中生产者的担当精神。比如现在高铁的无损检测的工作人员,需要在自己检测的轨道上铭刻自己的名字,以确保广大乘客的安全行旅。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效果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所在的生产组织和社会组织负责,来保障组织的整体运转和生产的效率提升。而这种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无一不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应用。

五、虔诚制器,敬业爱人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器物和产品均须流入市场为人所用,工匠制作器物本着敬业爱人的精神,倾心打造。在《考工记》“弓人”篇中,记载制弓形制小大不一,力度不同的原因,是以人需用为本,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比如以用弓人的高矮胖瘦、意念宽缓、行动舒迟来确定弓的强劲急疾。“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卢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骨直以立,忿埶以奔。若是者为之安弓,安弓为之危矢,其人安,其弓安,其矢安,则莫能以速中,且不深。其人危,其弓危,其矢危,则莫能以愿中。”在中国古代制弓匠人的手中,仿佛器物本身是有生命的,用精湛的技艺赋予弓不同的性格,而且弓性能的不同也是因人而异的,每一张弓与每一个使用者达到契合的状态,让弓趁入手,让人用弓自如舒畅,将弓的性能在合适的人的手中充分发挥,使得人安、弓安、矢安,方是良弓。

《考工记》中不少地方体现了这一点,要求工匠造物诚心造物,以人为本,满溢人性关怀。比如对于体现古代工匠技艺造车的相关要求,不少关键数据是因人而设定:“车有六等之数:车轸四尺,谓之一等;戈秘六尺有六寸,即建而迤,崇于轸四尺,谓之二等;人长八尺,崇于戈四尺,谓之三等;殳长寻有四尺,崇于人四尺,谓之四等;车戟常,崇于殳四尺,谓之五等;酋矛常有四尺,崇于戟四尺,谓之六等。”对于车子的制作,把坐车人的威仪,车夫驾车的舒适度,马的养护完全糅合在车子的制作技艺中。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无论何时何地,必然守得礼仪,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这是对于所有人的要求,就连马车夫也要在整日的驾车中保持衣冠的整洁。同时坐车人要避免因常坐而感到疲倦,保持足够的舒适度,即“进则与马谋,退则为人谋,终日驰骋,左不楗,行数千里,马不契需,终岁御,衣衽不敝”。为达到如此之目的,须得车辕的弯曲度要适中适宜,方能成行。

中国工匠的爱人精神在工匠造物的过程得到充分体现,是能工巧匠追求的目标,与其说心中有物,不如说心中有人。所以在中国古代工匠培养的过程中,首先培养工匠学徒的德行,涵养心性,这也将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追求融入其中,才能在技艺学习的过程中虔诚造物,敬业爱人,展现出敬业爱人的中国古代工匠精神。

通过对《考工记》中呈现的内容,挖掘其中蕴藏的工匠精神,总结得出中国古代工匠在器物制作时立足天时地气之本,融合天人相合之道,发挥能工巧匠之智,辅以“物勒工名”之制,这就是中国古人的工匠精神,这也是中国古代匠作传承千年不休的精神支撑。时至近代,现实与传统割裂,国外工匠精神的引进水土不服,如何弥合、引进与改造,让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找根基、散新叶,才是中国工匠精神发扬光大、茁壮成长的正确路径。研究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更重要的意义是在各级各类的职业院校中对于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为新时代强国梦的实现注入强劲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新国

猜你喜欢

工匠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工匠精神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