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培养初步探索
2021-04-06李强黄静玮
李强 黄静玮
[摘 要] 马铃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我国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马铃薯绿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马铃薯相关应用型科研人才的紧缺,我国面临着马铃薯绿色产业健康发展与应用型科研人才不足的现实矛盾。该文从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培养现状揭示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的相关瓶颈,并提出基于校企研融合的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培养构建策略,为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输送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绿色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大规模的马铃薯种植及加工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马铃薯相关应用科研人才的紧缺,自1999年本科扩招以来,农学专业和生物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1],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铃薯产業绿色可持续发展与人才不足的矛盾,但由于农学专业的特殊性,师资力量偏向教学科研,企业等相关平台在人才培养中参与度较低,考研、留学的学生比例等在教学评价中的指标作用等原因,致使学校对本科人才的培养更趋向于精英化培养,而层级分配不明确,因此学生毕业后在求职与工作中,与社会、市场、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出现专业与就业方向不匹配,甚至完全转向的尴尬局面。因此,地方院校在对农学专业、生物专业的学生人才培养中,如何做到分层级培养;培养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融合企业、地方,推动地方院校对应用型研发人才的培养改革,提高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于马铃薯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培养是马铃薯绿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
应用型研发人才是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石。马铃薯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除了在高校和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外,更需要应用型研发人才着眼于生产实践和市场推广,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迫切需要解决的应用型问题,进行方法改进、技术改良,在市场推广中,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中寻找创新点和闪光点。应用型研发人才在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中,是与研发创新人才和企业市场接触最为紧密的,也是企业、市场、研究机构、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紧密联系的纽带,因此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是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二、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高校科研团队更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前沿性创新能力,而对应用型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
基于高校现行常见的人才考核、科研指标评价等相关评价考核体系的影响,同时高校教学科研团队中“双师型”人才相对匮乏,导致了教师科研团队对人才创新性的培养更注重对其科研能力创新性的培养,更为注重SCI等文章的发表以及创新创业等相关竞赛的参与,但在深入了解生产实践活动,将人才培养与市场、企业的紧密结合方面有所忽略,对应用型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虽然,部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逐步加深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入“双导师制”的培养制度,然而,“双导师制”更多针对研究生培养,并且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较为深入,企业参与度相对较低。而对本科生的培养而言,多是以高校教师为主,且在实践环节进入科研院所和企业后,实践时间通常较短,多以参观式的见习、实习为主,从而导致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自身水平与企业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二)缺乏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大多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但这种校企合作多以对学生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缺乏以减免税收为代表的一系列惠企措施,在企业以利润求生存的市场背景下,企业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甚至处于亏本状态,因此,大多企业出现合作积极性不高、合作动力不足等消极态度。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入贯彻,最为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产”“教”双方的积极性,最终做到两方利益的统筹融合,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从而解决马铃薯产业应用研发人才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三)缺乏行业背景,“三农”情怀相对薄弱
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高校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高校文化建设,深受学生的兴趣影响,多以“00后”兴趣较为浓厚的劲舞、动漫等文艺、现代的方向为主,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文化建设相对薄弱。而占据大学生课余最为主要的社团活动中,与“三农”密切相关的社团活动较少,且在部分有相关专业的高校中完全没有,因此,学生在高校中,与“三农”的联系相对较少。在高校校园中,尤其是在农业专业、生物专业相关的院校中,鲜有形成有自己显著特点的、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且这种特色文化对学生情怀培养的辐射效应更为薄弱。另外,目前高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城市生源学生对农业、农村的感性认知较少,而农村生源学生在传统“鲤鱼跳龙门”思想的影响下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意愿相对薄弱,同时由于马铃薯产业相关工作与农村基层密切结合,基层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等问题,因此部分学生不愿意从事与马铃薯产业相关的一线工作。而现在正值马铃薯产业从“大宗化、粗放化”向“科技化、精细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马铃薯产业的应用型研发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如何吸引学生涉农、爱农,发自内心产生对马铃薯产业的热爱,培养深厚的“三农”情怀,在毕业之后从事马铃薯产业的相关工作,是所有相关高校和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传统教学设置不能满足马铃薯产业发展应用型研发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高校传统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中,通常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毕业设计”四个培养阶段,而缺乏对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应用型研发人才成长规律的充分考虑。同时,对农学专业或生物专业学生采取同一专业、同一培养方案、同一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统一培养计划、统一课程、统一考核标准的培养过程,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就业意向的差异性,不利于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和差异化发展。
三、校企研合作对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培养的构建策略
(一)树立职业目标,培养“三农”情怀
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学校实施“班导师”和辅导员双重负责制,其中班导师,多以新进博士教师担任,为本科生尽早接触科学实践提供机会,使得进入大学的时候,就成为科研之路的起点。通过形式与政策等相关课程和学习强国等App的广泛推广应用,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典型代表的重点宣传,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现代化农村的新景象,从直观上扭转学生对农村“苦、乱、脏、差”的刻板印象,并树立起“到农村大有可为”的新择业、创业观。在暑期实践活动中,大力推进“三下乡”、深入基层、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实训工作和素质教育向农业、农产品加工一线延伸。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党课、团课、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始终将情怀教育和理想树立贯穿其中,在实践中培养情怀,在基层树立理想,通过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潜力,根植学生的“三农”情怀。
(二)充分调动校企研三方积极性,構建“三融合”的合作育人机制
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医学院,充分贯彻建立校企研合作育人的共同体,学院与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薯类创新团队等科研团队紧密结合,以弥补学院教师团队科研方向前沿性不足、创新性缺乏的弱点,引入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四川环太集团、正中投资集团等地方大中型企业,搭建实践平台。校企研三方合作,共同制定合作章程,组建混编师资队伍,并利用寒暑假让专任教师在科研团队和企业进行进修培训。在教学中,引入导师制,与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合作,以科研团队的前沿研究内容为主题,定期对学生开展相关文化讲座、进行专题报告等前沿知识培训,拓展学生视野。与相关企业合作,学校教师除正常教学外,在寒暑假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参与企业项目,熟悉市场,推动企业项目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构建校企研人才共培、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加强资源共享和育人共管工作,全面深化实训环节的教育教学改革,注重过程管理和效果监控,构建灵活、科学、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三方共赢的“三融合”育人机制,形成互联、互通、互动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三)构建校企研共同体“三阶段”模块化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利于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职业能力发展的成长环境
第一,基础教学阶段。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的培养应始终秉承“面—点—面”的培养模式,而基础教学阶段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面”的基础。课堂教学平台是培养大学生的第一平台,是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平台,为大学生后续实践、创新创业的技能培养奠定基础。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医学院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型课程建设,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与研究机构、企业充分联合,以弥补学校专任教师的不足,根据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尤其是大力增加通识课、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以拓宽课程培养的广度。在新设课程方面,着重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的模块化构建,校企研合作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以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编写教学大纲、教案,并制定更为适应应用型研发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体系,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教学材料,从讲义向自编教材过渡,并最终出版一定数量的应用型教材。充分利用蓝墨云、学习通、精品课程网等多种网络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在课堂上紧密围绕课程大纲和基础知识进行授课,将生产实践以及市场案例充分融入网络教学,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随时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实现学习资源的碎片化分解和课堂知识的体系化建设。
第二,实践应用阶段。实践应用阶段是对应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培养过程中“点”的重点阶段。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科研平台、实验中心的重要任务。教师团队素质和质量的提高是学生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环节。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医学院将“导师制”融入对青年教师培养和对学生的培养。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中,以“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快青年教师从学生阶段到教师阶段研究定位和研究目标的转向,着重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重点培养青年教师的学术意识和学术个性,同时帮助青年教师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从教研平衡向教研相长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改进科研。同时,在本科生进校之初引入“科研导师制”和多层级大学生竞赛,以“导师制”促进本科生尽早进入科研实践平台,并在寒暑假有机会跟随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同时“以赛代练”以激发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依托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与成都大学医学院充分合作,组建以科研教师团队为主导、学校专任教师团队和企业全程参与的混编师资队伍,并与川抗所、四川省薯类创新团队充分合作,由专任教师提供课程指导和基础实验操作指导,科研团队提供研究方向和研究指导,由合作企业提供市场导向,以此确立学生对马铃薯产业研发实践的方向与目标。
第三,创新创业阶段。创新创业阶段对应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培养过程中“面”的实践阶段。企业作为培养马铃薯产业应用研发人才的终端环节和重要元素,是与市场最紧密结合、最与时俱进的传感器。在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医学院与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四川环太集团、正中投资集团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实践应用平台的研发项目和研发成果,通过分析市场,吸取资源,企业能够提出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新方向,实施技术创新,将研发成果深化、市场化,充分利用众创空间等创业园地,为马铃薯产业研发人才的培养提供创新创业岗位,以企业导师为主导,实施创新创业导师制,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对其创新创业方向进行多元化选择,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创业。同时,在对马铃薯产业应用型研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企业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高校和研究单位是企业科研背后的隐性力量,提出具有实际价值的新构思,最终共建共享型创新创业平台,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三方共赢。
四、校企研融合在培养马铃薯应用型研发人才中的重要意义
(一)为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输送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由于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众多,存在多学科交叉现象,不同专业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因此,采用校企研融合的培养模式,高校能够有效地与企业对接,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岗位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同时避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应用脱节。由此可见,校企研融合培养模式有助于为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应用型研发人才。
(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是基于社会的不同专业领域,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校基于马铃薯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能有效实现与企业的深度沟通和产业对接,可为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三)能有效解决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就业问题
高校、企业、研究院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基于三方的利益需求来实现深度的产业对接,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高校的人才发展能有效填补产业空缺,受到社会广泛欢迎,这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高校人才的就业问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许紫岳,胡淑静,黄一岚.高校扩招下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