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燕:与自然亲密接触,成就美好童年

2021-04-06陈璠

教育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李燕环境幼儿园

陈璠

“山城”“雾都”“火锅”“美女”是人们对重庆这座群山环绕的城市最直观的印象。而重庆的魅力远不止这些,拨开朦胧的“雾气”,驾车经闹市沿歌乐山道转十几道弯,在半山腰的密林中,你将发现一个由孩子做主的“世界”。这就是被誉为“世界级乡村幼儿园”的沙坪坝区曙光幼儿园。

初春时节,明媚的阳光透过四季常青的香樟树星星点点地洒在一群自由游戏的孩子身上,也落到了园长李燕眼里,同她的教育智慧一起散发出柔和的光亮。她认为,环境本身就是课程,与自然深度接触的孩子将受益终生。

教育的魅力是看到成长

教育家徐特立说过:“幼儿教育是教好后一代的基础的基础,它关系到进入青少年时期德育、智育、体育的健康发展。所以说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也是一项极其光荣的工作。”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并不到位,包括曾经的李燕。

1994年,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李燕发现自己对单纯照顾孩子的工作并不感兴趣,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入错了行。幼儿教师还能做什么?李燕将疑惑带到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孩子的生活,在密集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李燕意识到了问题——“我觉得孩子不够自由”。如何突破传统教育,让孩子自由成长?当时互联网还未兴起,李燕便跑到各大书店找幼教书籍充饥,她尝试在自己的班级开展活动,带领孩子进行体能锻炼。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班里的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令人欣喜。李燕第一次感受到幼儿教育的魅力,她认识到幼儿教师的工作其实是帮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长。与此同时,办一所孩子喜欢的幼儿园的想法在李燕心里悄然发芽。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姑娘,坚毅与果敢是李燕刻在骨子里的个性。2012年,已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一定成绩的李燕,没有留恋过去的辉煌,而是怀揣着激情与梦想,迈入曙光幼儿园从“零”开始。“零”蕴含着新生的希望与喜悦,可要从“零”做到“百”,势必要经过重重考验。作为一所荒废了15年之久的小学,曙光幼儿园前身的条件并不符合办园所需。李燕没有畏惧,马上投入幼儿园的扩建工作,她满怀热情,“我要办一所能够满足孩子天性的幼儿园”。孩子可以在幼儿园中自由玩耍,教师也能在其中找到工作的意义。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充实了他的童年,美好了他的人生。自然、野趣是百草园的特点,也是孩子天性所爱,更是李燕所追求的园所环境。

李燕指出,当下很多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存在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没有厘清环境与课程的关系,其次是不清楚材料如何科学地投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遵循环境低结构化的创设原则,一要因地制宜,二要服务孩子,三要根据课程的设置,四要让环境具有多变性。曙光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李燕坚持系统化设计,总体架构,分步实施,使环境本身便拥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且区块之间互相补充,着力实现“健康园、快乐园、创意园、生态园”的办园愿景。

“原设计师的方案被我推翻了。”李燕直言不讳,“幼儿园的设计应秉持实用和好用原则,不需要浮华的装饰。”一排整洁统一的洗手池是园所的标配,而在曙光幼儿园,洗手池高低错落。看似杂乱的设计,其实是李燕深思熟虑的结果,她认为,正在生长的孩子有高有矮,洗手池应考虑到每个孩子不同的发展时期。个性化的设计理论延伸到教育中同样适用,教育要符合个体的特征,杜绝“整齐划一”。

作为一所普惠幼儿园,设计除了要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还要考虑经济实用性。李燕再三推敲设计图,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处设计的作用。比如幼儿园移栽的果树不只用作观赏,也和大黄桷树相互荫蔽,形成林荫道,使孩子在户外可以尽情游戏。此外,还可以做植物老师,带领孩子领略四季的变换。

重庆的雨天和晴热天气较多,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障孩子的锻炼时间?结合扩建契机,李燕大胆尝试,推倒室内无用的墙,打通教室与休息区,形成外间是教室、里间是休息区、再里面是卫生间的格局,为孩子提供了极端天气下的玩耍场地。此外,李燕带领教师研发了一套室内体能大循环活动,与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相互补充,保障孩子的锻炼质量。

大刀阔斧的改革激发了幼儿园教职工的创新热情,在李燕的鼓励下,他们摩拳擦掌,争当环境改造者。在这里,保安的另一个角色是设计师,他们将植物移栽到五颜六色的轮胎中,固定在园所墙面上,使环境更加活泼、绚丽。清洁人员的另一个角色是艺术创作者,他们研究了各种风格的稻草人放在种植地中,童趣十足的环境既防止了鸟雀啄食农作物,又开阔了孩子的视野。

空间整合意识体现了李燕的全局观念与卓越领导力。整体环境的重构与创新使孩子的精力与野性得以释放,推动他们快乐成长。

一景一物皆课程

自然是无字的百科全书,李燕认为,如果孩子缺少与自然的密切接触,将成为他们童年的遗憾。2013年,李燕提出“向大自然要材料”,她带领教职工用枯木打造花槽、板凳、桌子、木马等,在废旧的老水井基础上创设叠水池,将枯叶和树枝作为游戏的材料等。相比塑料玩具,李燕更喜欢打造“有质感”的玩具,用自然灵动的设计激发孩子的探索热情,让他们充分感受自然的魅力。

如今,李燕将幼儿园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百草園”。她自豪地表示:“幼儿园植物有250多种,动物有80多种。”“一步三景”的幼儿园是孩子的天然课堂。他们在四季交替中认识色彩,在与动物的相处中培养耐心与爱心,在玩耍中体验生命的成长。“我会故意‘招蜂引蝶,让小动物来幼儿园做客。”李燕幽默地说道,“自然界的客人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惊喜,亦师亦友,陪伴孩子成长。”

“求求您,我想上这个学校。”《窗边的小豆豆》中小豆豆想上的学校是被誉为“孩子的天堂”的巴学园。受到巴学园“有温度的课程”启发,李燕在曙光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春天的种植节,秋天的丰收节,冬天的养护月……深受孩子与家长的欢迎,被称为“重庆的巴学园”。孩子依时开耕、依时播种、依时沤肥、依时除草、依时收获。在了解花草、五谷、寒暑更替的知识中,孩子依四时生长。李燕兴奋地表示:“在孩子的努力下,今年农作物收获上百斤。”只要用心设计,课程会在充盈着花香、果香的环境里自然生长。

教育与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从这个层面来看,李燕坚信幼儿园环境不止要有生态性,还应强化生活性。

孩子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所以需要亲身体验。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之外,李燕特意打造了生活化环境,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获取经验。“印象街”帮助孩子体验角色乐趣,增进社会交往。“创意楼”有利于孩子感知传统工艺,学习传统技能。在“食育坊”中,孩子可以学习烹饪技巧和进餐礼仪,感受饮食文化。孩子在动手操作、团队协作中获得真实生活的经验,积蓄生长的力量。

“环境、课程、理念、管理等全方面创新,才能推动幼儿园持续发展。”李燕说。2019年,在李燕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故事,编写了《萝卜镇》德育系列绘本。比如对“富强”的解释,跟随绘本中的主人公翻过一座山,跨过一条河,来到农田了解新型的农业技术;穿过一条隧道,走过一座桥,到现代城市中领略人工智能的魅力。绘本紧跟当下时事,并与当地环境相结合,使教育更加有的放矢。

童年就像一首优美的小诗,令人回味无穷。李燕说:“孩子的童年是要有记忆的,这就需要可以支撑他记忆的童年环境。”“我喜欢幼儿园的那棵歪脖子树!”“我喜欢绕来绕去的迷宫。”“我爱秋天的小溪。”孩子在幼儿园感受天地运化,体悟万物呼吸,美好的记忆早已印在心里,而李燕9年来辛勤的努力、无穷的智慧、浓浓的爱意也已化作孩子内在的生命力,引领他们幸福成长。

猜你喜欢

李燕环境幼儿园
乖小兔豆豆
环境清洁工
爱“上”幼儿园
马戏团
漫观环境
瑞士镇迷阵
企鹅里的异类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