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021-04-06左曼丽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群众传统音乐

左曼丽

(甘州区文化馆,甘肃 张掖 734000)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群众的文化活动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空闲时间,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除了职场工作之外的社会性文化活动,非常受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众喜欢,甚至说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大部分群众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盈,主导作用是娱乐于教,并且价值导向是以文化内容的落实为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以娱乐和休闲的方式为主的,而音乐依靠其感性的情感要素特点,成为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并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音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主要因素,一是群众主体本身,二是文化的内容,三是实现两者融合的文化活动有效开展的媒介,其中,文化的内容是保证文化开展的基础及核心,只要在文化内容的选择上恰当合适,就必然会对文化的价值起到引领的作用,反之,如果选择的文化内容偏离了价值引领的核心,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其次,目前群众文化活动的视角也转移到了怎样在群众文化视野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在满足群众自身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植入价值引领的精神要素,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文化内容的选择重点就落在了音乐文化上面,尤其是一些传统音乐,更是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了一个核心引领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音乐体现出来的是对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高度提炼,对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发展过程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代表了民族发展的历程,而且也能满足群众文化娱乐性在情感需求上的要求,所以,音乐便是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切入点,也是民族性和情感性需求的结合点①。

从本质上来说,音乐文化是与群众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把音乐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互相融合,可以充分体现出音乐历史厚重、情感性强、价值导向合理的特征,两者的有机融合,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拓展了一条新的道路。从实践过程中来看,将音乐与群众文化活动互相融合还需要考虑地域问题,针对不同的地方特色,选择与之对应的音乐内容。比如说在西北地区,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就要围绕西北地区的地方传统音乐素材,腰鼓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素,在一些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大西北的腰鼓作为传播素材用来宣扬祖国的变化,唤起群众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文化形式。我国民族音乐的精髓就是传统的音乐文化,其体现着博大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中传承传统的音乐文化,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更加有利于打造出特色的群众音乐文化。

从目前的反馈调查结果中来看,通过调研的方法找出群众所喜欢的音乐形式和音乐内容,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音乐素材,进而提供给创编者,以便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更多的音乐与群众虚幻的文化结合的切入点,挖掘出更多的音乐价值及功能,充分将音乐文化对现代人的道德塑造功能发挥出来。

三、音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宣传教化作用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进程更像是在一个只关注效率和速度的程序化过程当中,而现代市场的经济社会对群众文化的发展来说也是极具工业化的,音乐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和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也是通过大众传统来实现的,但就目前大众化的媒体传播的关注点并没不是在音乐内容的本身,更多的关注点是音乐文化之外的内容,比如演出时舞台的灯光、表演者的外形姿态或者是歌曲的媚俗性等来吸引观众的目光,音乐文化是完全服务于市场的,虽然这种文化可以让群众活动得到短暂的愉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的标准,不仅如此,还塑造出了一种阻碍文化发展的欣赏者②。

音乐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宏观上的价值引领,而是在中观层面上兼具着一定的教化功能,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音乐文化中的真理性探索总结的过程,传统的音乐文化是对民族生活的高度凝练,同时也是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和感悟,并且以最直观的音乐形式展现出来。人们在资本成为社会的普遍要素的前提下,对自我有着一定遗忘的状态,而传统的音乐文化是重新认识人类自我的一种比较优良的方式,它可以将资本所构建的理性逻辑网打破,让群众直观的面对现实的生活世界,资本所带来的工业化改变了人们身体的生存方式,大部分人好像是被竞争机制牵着走的,无法找到与人本身相关的生活现实,而感性现实又是人类生存的原本,传统音乐是一种感性生活的存在状态,人们对生活的直接感悟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传统音乐更是凝聚了不同时代下人们对生活真理探索的过程。

二是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区别于西方音乐文化根本的注重意境以及中国音乐文化的特殊韵味,主要体现在中国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气质,中华上下五千年,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层出不穷,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较为流行的是吹笙、吹竽、弹琴,再到秦汉时期的鼓吹乐,魏晋时期的清商乐等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及韵味,并且将民族实践的独特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将我国群众活动实践的变化和发展一一诉说。像黄梅戏曲优美欢快的曲调会将听众的情绪带动到当时的群众生活的状态当中去,浓烈的生活气息伴随着音乐扑面而来,这背后历史中的四川乡民为祈求丰收而举办迎神赛会所产生的黄梅调的过程,随着音乐也进入了听众的脑海之中。这样一来,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会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以及认同自身民族发展的由来及现状,也更加认同民族所建立国家的根本在于保障国家内部人民的目的,因此,传统的音乐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中是有一定的教育感化的作用的③。

四、音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悦心及团结凝聚作用

悦心在音乐美育功能中是第二表现,通常也是指人的心灵得到滋养,就像人们口中经常说到的音乐有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不同的音乐作品除了作为愉悦人们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还可以震撼人们的心灵,让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陶冶自己的心灵,并且在此基础上继续培养、净化。创作者在创作音乐时,将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怀都寄托在其中,所以音乐作品中也融入了很多的人生理想和博大的胸怀,既符合社会伦理的标准,也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以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或者是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让心灵得到一定的净化,慢慢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与此同时,人们在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时,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评析的过程,也可以让听众体会到人世间的“真”、“善”、“美”,使听众的心灵得到改造、完善。比如《国家》这首歌曲可以让听众明确的体会到“家”和“国”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国家昌盛繁荣,小家才可以安居乐业,有国才有家,从而可以让广大群众建立起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团魂,这些寄托着深刻哲理、坚强信念以及美好理想的音乐可以唤醒人民群众内心的意志力,让内心更加强大,民族凝聚力也会更强,为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共同努力、奋斗,建设属于我们的祖国,并懂得“国富民强”的深刻含义。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的悦心作用效果是厂显而易见的,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传播,音乐对群众的感召力更强,提供给群众的体会和感悟也更多,对内心的影响也较为深刻④。

音乐的素材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创作者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观察和累积,从而提取出精华,再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创作出符合人们审美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文化更加能体现出这一点。我国民族文化有着思维独立的特质,是可以唤起本民族人民的内在感情要素的,音乐也是一种凝聚群众的独特方式。传统音乐文化的标识是清晰而深刻的,不管在何时何地,一旦家乡的音乐响起,人们就会情不自禁的怀念自己生活的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甚至较经典的音乐可以引起很多人的情感共鸣,并且是群体性质的共鸣。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传统的音乐文化也更加有利于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群众文化的主要特点就是受众面较为广泛,凝聚群众的力量也是一种隐性的文化,提升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而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去追求西方音乐文化的精密。传统音乐文化内在的文化沉淀和积累,除了体现在音乐的旋律和内容中,更多的还是体现在群众的情感共鸣上,民族的音乐思维、结构以及价值取向等都是具有其本身的独特品格的,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传统音乐文化的感性本质也是构建影响人民情感的要素之一,是凝聚群众的而重要力量⑤。

五、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居民社会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音乐依靠其自身具有的价值引导性、教化性以及凝聚性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对群众文化的层次方面起到了调节、宣传以及团结群众的作用,在未来将音乐文化进一步推广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时代科技的发展,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让音乐文化真正影响群众的思维方式,提升群众文化的精神品质。

注释:

①黄丽媛.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探析[J].北方音乐,2020(24):224-226.

②赵伟平.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突出问题及有效策略[J].音乐时空,2016(07):93-94.

③苏亮.小议音乐和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J].品位经典,2020(03):68-69.

④王泽亮.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创新策略[J].文化产业,2020(02):123-124.

⑤王泽亮.对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审美问题的研究[J].文化产业,2020(03):113-114.

猜你喜欢

群众传统音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多让群众咧嘴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老传统当传承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