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形体语言的特性及其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
2021-04-06柳轶婷
柳轶婷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610000)
一、前言
随着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蓬勃发展,时代与社会对戏剧演员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现阶段,戏剧演员运用形体语言传递信息、抒表情感、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已经蔚然成风。在戏剧表演中巧用形体语言不仅是戏剧演员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戏剧演员进行自我变革与创新的内在需求。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使演员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嬉笑嗔骂,从而引导观众对演员角色进行深度认知。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要充分认知到形体语言的特性及其重要作用,继而能够在表演中提升形体语言的运用技巧,以便为观众呈现更富有角色魅力的人物形象。
二、形体语言的特性
(一)视觉性
戏剧中的形体语言主要是指,演员在演绎过程中,凭借无声的肢体动作、丰富的人体表情等来抒情达意,以实现戏剧表演情与意的双重呈现。形体语言的视觉性特性是其本质属性。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演绎方式让观众在视觉观看中去感悟戏剧的内涵、情感以及艺术魅力。无论是戏剧情节发展、情感表达,还是戏剧中人物的刻画与塑造,都离不开演员的形体语言运用。虽然形体语言属于无声的语言,但其却具有明显的视觉性特性。一位优秀的戏剧演员总是能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情感合理融入到戏剧表演的肢体语言中去,用一种无声的力量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激发其强烈的情感共鸣。相对于有声语言来说,戏剧演员的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无声语言更能给观众带来较强的观看体验。
(二)传递性
形体语言主要是演员通过肢体动作、表情以及身体局部的形态等向观众传递信息、抒情表意,因而,传递性是其显著的特性。形体语言的传递性又叫交际性,演员通过形体语言不仅能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还能加强其与观众的心灵沟通与交流。谈及形体语言的传递性,需要从形体语言所传递内容的及时性、准确性、生动性与完整性入手。
形体语言能有效地传递戏剧表演的内容,而这种内容传递需要依凭演员的肢体动作、形态表情。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全方位运用形体语言能够让所传递的信息更加及时、完整、准确与生动。当然,当戏剧演员演绎某一种形体动作时,观众需要对动作进行理解与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基本内容以及内容背后的深刻意蕴。在实际的戏剧表演中,演员形体语言的呈现与观众对戏剧人物性格、剧情发展等的理解有时会存在一定偏差,这很可能会影响戏剧的整体效果。
因此,戏剧演员要充分理解形体语言的传递性特性,力求能够从观众的理解与审美出发去勾画形体动作,以更好地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三)可塑性
戏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具有可塑性的特性。形体语言是为戏剧内容呈现与情感表达服务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演员会根据实际需要不间断地、灵活地完成对形体动作、表情的转换与塑造。例如,戏剧表演中的演员为了更好地完成视觉表演并且塑造人物形象,一般会对所要塑造的角色进行认真揣摩与仔细研究,力求能够呈现出符合角色性格与心理特征的形体语言。
在戏剧情节推进的过程中,演员还要根据角色不同时期性格、心理以及知识水平等的变化来展现不一样的形体语言。同时,一些戏剧演员通过着不同服装、戴不同饰品配合一定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观看戏剧演员所塑造的不同形体语言,观众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真实的内心世界。
(四)艺术性
戏剧本身便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因而依托戏剧而存在的演员的形体语言也具有艺术性的特性。在戏剧表演中,每一位演员都应注重形体语言的艺术性特性。具体而言,演员们要能够在每一个肢体动作、神态表情中融入艺术性的元素,形成形体语言的艺术特质,继而使形体语言能够给予观众艺术与美的熏陶。
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加强形体语言与艺术的融合共生成为每一位戏剧演员的必修课。当然,艺术与形体语言的融合不是空洞乏味的,其需要体现出生动性、内涵性。在加强艺术与形体语言融合时,演员要对戏剧的情节、结构等进行梳理,还要对戏剧人物的思想、性格、经历等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在保证形体动作与戏剧实质吻合的前提下运用多种艺术塑造方式来展现戏剧的魅力。
三、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
(一)运用形体语言可丰富戏剧情节
戏剧表演要更加生动丰满,妙趣横生与美轮美奂,就需要戏剧演员充分运用形体语言来丰富戏剧舞台内容,实现对戏剧情节全面而深刻地呈现。戏剧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舞台上的戏剧是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艺术化缩影。在进行戏剧内容呈现时,戏剧演员要在预设好的戏剧舞台上极尽努力展现,力争能够通过不同形体语言的运用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更完整、全面地演绎戏剧情节。
形体语言的运用可丰富戏剧情节,推动剧情发展,为戏剧整体效果的呈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演员将一般表演与形体语言进行融合能对戏剧情节起到补充作用,有利于观众更加细致而全面地理解剧情内容。在戏剧表演中,剧情的饱满呈现历来备受关注。在形体语言的支撑下,原本枯燥、乏味的戏剧表演将更加生动形象,这对戏剧表演有声语言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可使剧情更加饱满。另一方面,形体语言可增强剧情的丰富性,提高戏剧表演的艺术性。戏剧表演中演员形体语言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通过肢体语言可将剧情演绎得尽善尽美。
例如,在《武松打虎》的戏剧中,演员要在武松打虎的细节动作上进行优化,这样不仅能对故事情节进行补充与拓展,同时也能让剧情更饱满,人物形象更立体。
(二)凭借形体语言可强化戏剧表现
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可强化戏剧表现,这主要体现在可强化戏剧的情感表现、艺术表现以及整体效果的表现。
首先,形体语言有力地强化了戏剧的情感表现。任何戏剧都是以叙述内容与抒表情感为基础上,戏剧演员在表演中准确运用形体语言,有利于在形体动作中释放戏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演员的形体语言是与抒情紧密相连的,戏剧角色的喜怒哀乐都可通过演员的形体直观而生动地展示,这极大增强了戏剧的情感表现力。
其次,增强戏剧的艺术表现以及整体效果表现。戏剧演员的形体动作与戏剧作品的艺术性以及整体舞台效果表现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戏剧演绎中,为了能够让观众更自然、自觉地融入戏剧所呈现的精彩故事情节中,与戏剧中的人物产生心理以及情感上共鸣,演员务必要运用形体语言实现对戏剧内容的层次化展现、对戏剧人物的丰满性塑造、对戏剧情节的生动性表达。形体语言是无声的语言,丰富的形体语言可在戏剧表演中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戏剧效果,让戏剧人物更具感染力、情节更具说服力,戏剧表现更具艺术性。
例如,戏剧《萨莱托·马丽帕》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好胜心强的人,在表演中,演员通过跳跃、翻滚以及摔倒等动作可让剧情演绎更加紧密连贯,人物独特性格的塑造更加形象贴切。而在这一过程中,戏剧的整个艺术表现力得以增强。
(三)依托形体语言可塑造个性人物形象
人物是戏剧演绎的关键,戏剧演员运用形体语言最根本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物形象塑造。演员在戏剧表演中只有赋予戏剧人物灵魂,让戏剧人物鲜活生动,活灵活现,才能拉近观众与戏剧人物、与戏剧舞台的距离。然而,演员对戏剧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塑造离不开形体语言的辅助与支撑。形体语言对戏剧个性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有利于展现更加鲜明的人物性格。
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戏剧演员通过将无声形体语言与有声戏剧表演语言相结合,能够将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立体化、直观性地表现出来。人物性格是一种较为内隐的特质,戏剧表演中演员通过有声语言只能外显性地呈现该人物的部分特征,并不能对人物进行全面的性格塑造。运用形体语言之后,演员便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综合塑造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赋予戏剧人物灵魂和魅力。例如,卓别林的无声戏剧表演通过准确而生动地运用形体语言让整个戏剧表演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戏剧中人物形象的性格塑造也更加丰富立体。
第二,有利于更丰富地呈现人物内心世界。
观看戏剧时,戏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无法直接感知与触摸的,观众只有通过戏剧演员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的融合运用来想象人物异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形体语言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关联性是很强的,演员通过艺术性地使用形体语言,可将戏剧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复杂的内心活动更形象地展示出来,让观众更真实地触摸戏剧人物的灵魂。例如,在人物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时,演员便可通过展现僵硬、紧绷的形体动作将人物内心的焦虑情感传递给观众。
总之,在戏剧表演中,演员通过形体语言可将人物无形的内心活动转化为有形的外在动作,继而更丰富地诠释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
四、结语
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担当着核心性角色,其具有视觉性、传递性、可塑性以及艺术性等特性,而这些特性又彰显了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作用。在戏剧表演中巧妙运用形体语言不仅能丰富戏剧情节、强化戏剧表现,同时更有利于赋予戏剧角色独特的魅力,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可见,形体语言提升在戏剧表现力以及增强戏剧整体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演员要善于在戏剧表演中运用肢体语言,为观众带来更优良而富有震撼性的观看体验,继而推动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