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瘘方联用赛霉安乳膏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4-06梁秋萍谢翔宇林明惠

光明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单纯性乳膏肛瘘

梁秋萍 谢翔宇 林明惠

肛瘘属于常见的良性肛肠疾病,是肛门直肠黏膜和外部皮肤连通的异常管道,男性患者居多,常见于青壮年,大多为急性脓肿后形成,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1,2]。手术能够有效清除病灶,但术后康复阶段治疗缺乏特效手段[3]。低位单纯性肛瘘的病灶位置特殊,术后大多为开放创面,加上特殊解剖结构,术后极易受到粪便、细菌刺激,导致创面愈合时间延长,甚至出现假性愈合,需要再次手术治疗[3,4]。这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增加医疗开支,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如何实现术后创面的快速、安全愈合,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外敷乳膏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案之一,在治疗各类开放型创伤上均有较好应用。本研究就肛瘘方口服联用赛霉安乳膏外敷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资料收集时间为2014年12月—2019年12月,共收治患者70例。确诊为低位单纯性肛瘘,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治疗组35例包括男性3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8.5±7.4)岁,病程(7.9±1.4)个月;术后创面面积(7.9±1.6) cm2。对照组35例包括男性3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9.2±7.5)岁;病程(8.1±1.2)个月;术后创面面积(7.8±1.5) cm2。2组基本资料可比(P>0.05)。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确诊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并行切开术治疗;②患者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肛门外伤或手术史者;②相关药物过敏者;③合并肛周疾病者;④术后合并急慢性腹泻者;⑤合并炎性肠病或其他肛肠疾病者;⑥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⑦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2组手术治疗方案相同,均在骶管腰麻下行切开术治疗,从术后1 d开始,每天进行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赛霉安乳膏治疗,用1∶10碘伏进行创面消毒后,按照0.05 g/cm2的剂量将赛霉安乳膏均匀涂抹在创面上,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包扎固定,分别于8:00、15:00换药,2次/d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肛瘘方联合赛霉安乳膏治疗,赛霉安乳膏外敷治疗的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中药肛瘘方口服治疗,方药组成为:金银花15 g,蒲公英10 g,炒苍术6 g,皂角刺10 g,白芍10 g,生甘草5 g。每日1剂,水煎5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术后1~7 d内口服治疗,外敷治疗则与对照组一致,用药到术后14 d。

1.4 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者术后3 d、7 d、14 d的创面愈合率、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状态评分等数据,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创面愈合率计算:以术后1 d创面面积为基准,用透明膜覆盖创面,描绘创面边缘后,将透明膜覆盖在心电图描纸上,计算面积,愈合率=(基准面积-术后第n天面积)/基准面积×100%。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无分泌物计0分;少量分泌物未浸透单张纱布计1分;较多分泌物能够浸透单张纱布但不足2张纱布计2分;大量分泌物计3分。创面肉芽状态评分:创面肉芽呈颗粒状,颜色鲜红且易擦出血计1分;颗粒状,颜色苍白,不易出血计2分;形态肿胀,颜色晦暗,不易出血计3分。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整理后录入SPSS 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率治疗组术后3 d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7 d、14 d时治疗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各时期创面愈合率对比 (例,

2.2 创面分泌物评分2组术后3 d创面分泌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7 d、14 d时治疗组创面分泌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创面肉芽状态评分治疗组术后3 d、7 d创面肉芽状态评分与对照组相近(P>0.05),术后14 d时创面肉芽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术后各时期创面分泌物评分对比 (例,

表3 2组患者术后各时期创面肉芽状态评分对比 (例,

2.4 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发生尿潴留2例,伤口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6%(3/35);对照组发生尿潴留2例,伤口出血1例,伤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4%(4/35),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842,P>0.05)。

3 讨论

手术是目前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主要方案,术后为开放性创面,受到粪便、分泌物、细菌等因素的刺激,创面愈合时间较长,如果未做有效干预,甚至会导致假性愈合[5,6]。现代医学认为开放性创面应当以微波、激光、生长因子及抗感染药物来进行治疗,但从目前的报道来看,以上方案用于肛瘘术后创面的康复治疗效果有限,且滥用抗生素还可能造成不良影响[7,8]。因此在促进创面愈合上,中医治疗更具优势。

中医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方案较多,包括中药口服、中药熏洗、中药外敷、温和灸等,其中中药外敷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实现“药达病所”的效果[9]。中药外敷能够通过多层次、多靶点的形式来促进创面愈合。赛霉安乳膏属于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石膏、冰片、朱砂,石膏具有去腐生肌的作用,能够快速去除坏死组织,改善肉芽生长环境,同时具有收湿止痒的功效,可减少创面瘙痒症状;冰片具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冰片能够“开达诸窍,无往不通”,可使药效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促进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更好地发挥作用,现代医学也证实,冰片能够起到消炎、抗菌、促吸收的作用,而且冰片接触皮肤后产生的冰凉触感,也能够很好地缓解创面的不适感[10];朱砂具有杀虫抑菌、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进一步为创面恢复提供条件。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肛瘘方与赛霉安乳膏联用的治疗方式。方中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本草正》称金银花“善于化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降血脂、神经兴奋的功效,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1,12];炒苍术燥湿散寒;皂角刺消肿托毒,《本草汇言》认为皂角刺为“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白芍止痛去湿;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联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从研究数据来看,治疗组术后3 d创面愈合率、创面分泌物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7 d、14 d时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创面分泌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术后14 d时,治疗组的创面肉芽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肛瘘方与赛霉安联用,能够更快地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与单纯应用赛霉安相比,口服肛瘘方能够进一步改善创面恢复环境,从而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从安全性评价来看,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发生率为11.4%,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2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均较好。

综上所述,肛瘘方联用赛霉安乳膏能够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康复,加速创面愈合,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单纯性乳膏肛瘘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温通活血乳膏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