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写在官渡河上
2021-04-06钱犁
引子
这是一条值得大书一笔的河流,名为“官渡河”。
与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相比,虽然她最多只能算得上是一位貌不惊人的“小姐妹”,但在当地人心上,她却有着非同寻常的重量。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润了大半个中国,孕育了中华文明,养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对她自然心存敬畏;而这条发端于巫峡南岸雷坪村山脚下的官渡河,当她迈出轻盈的步履,以超出人们想象的一身清纯与靓丽走出深闺,一路悠悠荡荡、轻歌曼舞,越过山峦谷地,穿过田园村庄,以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5万多生灵,以她长达30多公里婀娜多姿的身段将官渡这片亘古荒原铺就成鱼米之乡,给这方人民带来富足、带来福音、带来吉祥,然后一步三回首,带着对这方土地深深的眷恋,在长江巫峡神女峰下拥入大江的怀抱。她留给沿河两岸子孙后代的,除了不尽的遐思、长久的渊源,还有难以忘怀的使命和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責任。
所以我要说,官渡河虽没有长江那惊涛拍岸的回响,却有着如泣如诉的柔情;虽没有长江那一泻千里的气势,却有着缠绵悱恻的温婉;虽没有长江那壁立千仞的雄姿,却有着惠民如斯的灵性;虽没有长江那横空出世的久远,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人脉因子;虽不似长江两岸英雄辈出、藏龙卧虎,却也是人杰地灵、天宝物华;这里虽听不见船工的号子,看不到江上白帆,也少见“一条大河波浪宽”,却同样能闻到“风吹稻花香两岸”。
一提起官渡河,人们首先会联想到官渡口,其实,那只是三峡境内湖北巴东大面山脚下长江江水以90°的急转弯进入西壤口,然后在不远处的官渡口形成这条大江少有的开阔平静的江面;然后会想起东汉末年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各率重兵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相持不下,不料曹操一边以逸待劳,扼守要隘,一边天降奇兵,夜袭袁军粮仓,从而击溃袁绍主力,奠定了曹操一统中国北方的霸主地位。
不过,此“官渡”毕竟非彼“官渡”。古往今来,在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各有其精彩的篇章和雄浑的剧目,以不同的方式在各自的舞台上奇妙地拉开帷幕。
一
今年5月中旬,巫峡大地阴雨绵绵。
5月12日,李刚军在同济医院作了肠道息肉切除术,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看到窗外不住飘落的雨丝,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虽然还未进入夏汛,雨的级别也仅能算个中等雨量,但如果连下几天,这条官渡河的河长,就会“水涨流高”,他这位官渡镇的党委书记、肩上的担子自然轻松不了。整条河流是否清澈如故?河面是否漂浮有腐枝败叶、污物杂草?整个官渡场镇大街小巷的垃圾纸屑是否有人坚持清扫?商家店铺是否依旧整洁而繁忙?他越想越觉得不安。尽管术后创伤不是很大,手术创口也算不得伤筋动骨,可一入院,一做手术,就得老老实实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医院。
可是,这雨并没有停下的迹象。他悄悄地溜出病床,找朋友要了一辆便车,赶到官渡镇。小车直接开上龙泉大道,透过车窗,见好几位身穿“红马甲”的环卫工人正手持长钳,将散落地面的垃圾杂物一一装进口袋,他放心了;他沿着偌大的滨河广场走了一圈,整个广场整洁有序,看不到一丝半点杂物,他脸上有了笑容;然后,他接连登上新旧两座官渡大桥,放眼官渡河面,虽然接连两天下雨,河水不似平常清澈如镜,水色略带嫩黄,但绝不像以往,每逢雨天一过,要么满河泥浆,要么满目浊流。“看来,经过短短两年多时间的精心呵护与综合治理,我们的工夫没有白费!”他内心感到了几分慰藉。
晚上8时许,当整个官渡场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彩灯高悬、流光溢彩。当滨河文化广场华灯初上,各色人群在声声乐曲中翩翩起舞时,李刚军才登上车,朝着县人民医院方向奔去。
就在他从医院悄悄溜回官渡的间隙,笔者听他讲起,对这条河流的上心,源自他向县主要领导的那份庄严承诺。
2019年1月,巫山县委调他就任官渡镇党委书记。他深知,这个拥有5万多人的全县第一人口大镇,其他方面的工作也许与别的乡镇有诸多相似之处。唯有官渡境内的一条官渡河系独家所有,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是,“围绕一条河抓环保”,也就成了他向县委、县政府庄重承诺的几个重点工作的思路之一。
2019年1月2日,是他来此上任的前一天,在人们毫不知晓的情况下,他请人开上一辆便车,从早到晚,用一天时间将官渡镇26个村跑了一遍。凡是官渡河流经的地段,他都要停车驻足,望着官渡河河面沉思良久。
初来乍到,这条横贯全境长30多公里的河流,其现状的确使人不容乐观:一些人在河里私挖滥采,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有限的河床被农户挤占,种粮栽菜,养鸡喂鸭,大量污物随波逐流;有人在岸边违规垂钓,毒鱼网鱼,场面触目惊心;场镇污水直排已成为惯例,而这条河流却遭受暗伤……
他将亲眼目睹的这些现象归纳为乱采、乱丢、乱排、乱建、乱种、乱钓、乱毒的“七大乱象”。
他上任之后,经过观察还发现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官渡河水白天清澈无恙,晚上“定婚”(浑);周一至周五满目清澈,周六、周日“复婚”(浑)。
这一现象充分表明,有人在和他打“游击战”,同时也说明,在管护官渡河流方面,我们自身阵营藏有“内鬼”。
于是,被认为的“嫌疑者”,他约请其谈话,给予警醒;住在场上、少数自以为有脸面、有靠山的,若有什么出格行为,照样被他弄到派出所拘留,加以震慑。同时,他还根据河面“下游不浑上游浑”的情况,约请县水务部门的执法者,一道跨界前往现场执法,并强行扣留乱挖滥采者的挖掘施工设备。虽然违法者被人“放了一马”,但违规使用的机械设备的钥匙总算落到了李刚军手上。
于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官渡河保卫战全面拉开战幕。
二
“要治理好一条河流,必须综合施策,辨证施治,任何单枪匹马、单打独斗都是很难奏效的。”谈起治理官渡河的切身感受,李刚军如是说。
当认识到官渡河治理的紧迫性、特殊性、长期性之后,官渡镇党政一班人便决定全面出击,多管齐下。
首先治排。通过向上多方争取资金,解决治排的硬件问题。针对之前排污管网容量有限、能力不足的软肋,2020年,镇上再次筹集资金800万元,对原有的排污管网实施技改,实现了面上的污水全部直排入管网,不留余地,消除死角。与此同时,针对岸上居民长期养成的随手丢弃垃圾的陋习,镇里决定推出以“爱我官渡河、守护官渡河、治理官渡河”为中心的治污“软件”。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初、高中,让这些娃娃们“小手牵大手”,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大人、老人长期以来养成的乱扔乱丢的不良习气。从此,官渡河水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官渡人“爱我河流、护我河流、治我河流”的美好心灵,不乱排、不乱丢、不乱扔,逐渐成为官渡人的自觉行动。为了将治排治污落到实处,落到人头,全镇派出30多名“红马甲”环卫工人,将辖区有清漂排污任务的地段落实到人,分段治理、分段守护,以段为岗、岗岗有责、各负其责,各自坚守好自己的每一个“滩头”。
然后建群。为了及时发现问题线索,随时补齐短板,李刚军特地组建了一个以“红马甲”和居委工作人员为主體的共享群。这个群尽管只有25人,却似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一个拥有近3万居住人口的场镇网在其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短板能够及时暴露于这个网群之内。镇上的工作人员介绍,李刚军就任官渡镇党委书记后,人们发现他有一个特殊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几分钟洗漱,然后直接步行到场镇街巷及官渡河岸。他发现哪里的排污管道堵了,哪里的路灯瞎了,哪里的街面脏了,哪里的路面坏了,就立即用手机拍下来发到共享群。信息发出后,无须三令五申,不用耳提面命,必须在早上8点钟以前解决问题,不问过程,只看结果。久而久之,便成了约定俗成的命令,大家都会共同遵守。7点半至8点,回到镇机关,吃过早餐,再到他的办公室处理公文。上午9点,准时走出办公室,进村入户,面对面地处理老百姓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指导面上工作。
再是暖心。近两年,官渡镇养成一个新规:每到逢年过节,书记、镇长、镇人大主席几位主要领导不能与镇机关员工一起把酒言欢,互致问候。但有一项“雷打不动”的活动,那就是,每到年前,镇里一定宰杀一头年猪,将治理官渡河与扮靓官渡场的几十名“红马甲”请到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问候连连,祝福声声,其情融融,其景融融,其乐融融。在这样的团圆宴上,会对“红马甲”格外优待,如有“剩余价值”,可以“吃不完,兜着走”。这样一来,场镇各类人群对这些享受特殊待遇的人总会高看一眼:别看他们平时一脸热汗,一身臭气,可每到新年,他们都是镇领导眼里的座上宾。
最后升级。早在2013年,镇上就建起了污水处理厂,但由于种种原因,运行效果不佳。2020年,镇上再次投入资金480万元对其提档升级,使其正常运转。这座污水处理厂不仅对河晏水清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使官渡河水质达到国家Ι级标准,官渡河不少河段再现“鱼翔浅底竞自由”的景象。为使全镇垃圾处理有序有效,2020年,镇上建起无粉尘、无臭味的智能化封闭化垃圾压缩处理系统。通过户集、村收、镇转运,日处理垃圾量高达30吨。通过就地压缩处理,转运至30公里外的巫山县江南垃圾填埋场进行终端处理,变废为宝。这一设备的开通运行,为净化官渡河水、靓化官渡场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笔者前往官渡河采风,专门前往其源头——雷坪村老龙洞,看那一股股清泉从大山深处淙淙而出,我真想俯下身子,捧起清泉,就着这白花花、清亮亮的泉水一饱口福。当地老农说:“我们当地人从不在商店买矿泉水,啥时口渴,就从河中舀一瓢清水直接饮用。不仅解渴,还可以强身健体。”
我们沿河而下,经10多公里来到官渡桥下,见到与源头之水一样清澈甘冽的河水,我同样想俯下身子,捧起河水一饮而尽。
看到这河清流飘然东去,我在心底不住地念叨:官渡河,我太爱你了!爱你的程度胜过人世间任何一位天姿绝色的美人。
三
官渡河的确是令人钟爱的。人杰地灵的官渡河以自己博大的胸怀、甘甜的乳汁孕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官渡儿女。
在此工作长达15年、在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税先东,今年虽已是88岁高龄,但一提起当年的往事,就显得更加精神矍铄。
他告诉笔者:凡在这里担任过区、镇(重庆直辖体制变更后)党委书记的同志,无论在任时间长短、历史背景如何变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官渡这条河流、官渡这片土地都有着深深的情结和割舍不断的渊源。官渡这方绿水青山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金山银山,官渡的发展、官渡的建设、官渡的振兴、官渡的巨变,官渡这根沉重的接力棒之所以能一直平安顺利地传递至今日,无不凝聚着上级党委、政府的寄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更融入了在这片土地上工作和战斗过的有识之士的心血和汗水、智慧与年华。
税先东向笔者回忆起这样一个细节:20世纪70年代末,他与接任的官渡区委书记邹方国进行工作交接班时,除了陪他到当时官渡所辖的各个乡镇看一看、走一走,还特地把他带到官渡河边,边走边看,并将这条河流的管护进行现场交接。
近些年,从党委书记任上离职之前,老领导除了其他方面的交接外,都要将这条河流的管护对新领导进行一番特别的交接,这已形成“铁律”,从不落下。
此次,有幸在几十年后再一次陪同我十分敬重的老领导进行官渡之行,我自是十分激动。沿途,看到20世纪80年代初任巫山县委副书记时直接负责营造的新营山、猫子山10多万亩飞播造林区域,现已成片成林,远望群山,满目葱郁,鸟儿归山,虎豹归林。看到这些景象,老人家内心中有几分按捺不住的喜悦和成就感:“根据科学测算,每新增5万亩森林就相当于新增一处蓄水100万方的大水库。从这个角度讲,我也算是给官渡河贡献了两座蓄水百万方的大水库。现在的官渡河水变得如此清澈如镜,也算有我一份小小的功劳嘛!”
说罢,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在谈起官渡治理的综合效益时,当年的官渡镇人大主席、现年78岁的陈恢清如数家珍:“为了使官渡河长治久安,20世纪80年代末,我担任坪南乡(属官渡所辖)党委书记,下狠心关停了坪南境内猫子山17口乱挖滥采的小煤窑,大大减轻了官渡河因开采小煤窑造成的污染;为了杜绝废土弃渣污染官渡河,2018年,镇上更是忍痛关闭了官渡新营境内的一处大型煤矿,并妥善安置了上百名务工人员再就业。后来,又在官渡河两岸建起了长达数公里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拦河坝,保持官渡河水畅流而不乱流。2019年,镇上顶住压力,在沿河两岸取缔了7处非法采矿、采砂点,使清澈的河流不“重婚(浑)”、不“再婚(浑)”。广泛推行退耕还林,增加森林植被蓄积量,提升森林覆盖率;污水处理厂运行,垃圾压缩站投入使用,一批专业“环保卫士”上岗到位,按时清扫,按时作业;经过不断宣传教育,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乱扔乱丢、乱排乱倒的陋习不断得到改正。可以说,现在的官渡河,一年360天至少有300天,水是清的,岸是绿的,花是香的,景是美的,这是上下齐心综合治理官渡河的必然结果和整体成效。
四
“单一治理官渡河仅是必备的手段。治理官渡河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合理运用其整体资源,让它为子孙后代造福,这才是我们要实现的最佳效果及终极目标。”官渡镇镇长宋德波如是说。
理想很浪漫,现实很骨感。
官渡作为巫山全县的农业大镇、人口大镇,自然资源贫乏,没有工矿企业。全镇拥有耕地面积8万余亩,除去退耕还林因素,目前经济果木林的发展是7.5万亩,森林与经济果木林之比为1:9。这就需要在全力保护好官渡河这一天然资源的前提下,见缝插针地做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通过发展经济果木林的成果,使农民群众从单一种粮的理性洼地思维走向现代农业的市场高地。
以贝母为例,当地农民以前对这一经常用于止咳化痰的中药材知之甚少。近几年开始,在中、高山地带的尚家村等地零星自发种植。这种一年种多年生的中药材,平均每亩一年可收入5000~6000元,而且,在种植贝母的同时还可间作豆类、红薯、土豆等矮杆作物,一地多用,一举多得。这种药材挖出后,不用烘干或加工,上市销售即可,现挖现卖,省去了许多麻烦。农民愿种,政府提倡,两厢情愿,一拍即合,皆大欢喜,明年可在面上发展到3000亩。
在官渡,镇上几位主要领导都时刻牢记时任县长曹邦兴(现为县委书记)直接交办的任务:要把官渡打造成全县最大的农业产品乡镇,还特别强调:“是唯一,不是之一。”
所以,经过全面考察论证,镇上决定围绕一座山抓好7个“万亩产业”,即3万亩脆李,2万亩柑橘,1万亩脆皮核桃,1万亩中药材及桃、梨、枇杷类小水果。目前,这一战略已开始落地落实。通过在农村面上推广“三变”改革,按照当地“桃三李四柑八年”的自然规律,再过若干年,全镇可实现农业产值5.6亿元,农民人均产值上万元绝不是天方夜谭。
官渡的自然优势在这条河流。官渡境内有个叫“母猪洞”的地方,名字听上去不雅,但从这洞中流的都是极品之水,用它酿出的酒是上等佳酿,干洌爽口,醉不上头,回味绵长,醇香适度。全镇现有大小酒厂10多家,年产3万多吨纯粮好酒。当地人称“官茅”。目前尚无商标,还没有正式上市,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在山东、北京、湖北、重庆等地市场上却非常抢手。有高朋盛宴,非“官茅”不饮。尽管毗邻周边不少地方同样推出好多酒,却因无官渡这样一河好水,酿出的酒总不如这里够味儿。因此,镇上决定利用这河好水酿出的好酒趁势打开广阔的市场。
在官渡镇杨林村一处台阶式山头上,一个由巫山县明月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年存栏5000头良种母猪、年产12万头仔猪的大型繁育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还没到达目的地之前,我心中直犯嘀咕:如此美丽的一条河流旁,建成这么大一座繁育场,好使吗?如果一不小心造成河流污染,“八戒兄”倒可悠哉游哉,满不在乎,可负责管护这条河流的各级河长们恐怕要对上“背书”、对下“赔罪”了。
到现场一看,证明我这想法有点太过老土了。新建的这家繁育场比想象中的要现代化得多、智慧得多、气派得多。公司负责人老向将我们引入建设工地观察室,透过电脑可清晰瞧见已经建成的生产区有4800多头良种母猪正在酣然入睡,一个刚产下12头小猪仔的猪妈妈正为宝宝们喂奶。相信,有不少猪新娘正经历新婚燕尔,等待着作猪妈妈那一幸福时刻的到来。
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个总投资2.7亿元的繁育场,建成之后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成后分为高标准的种猪饲养区、产房、仔猪保育区。人的居住区与猪的繁育区实行严格分离。为了防止进入带菌,员工在进入居住区前要实行24小时隔离,而从生活区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汗蒸消毒,全身衣物更换后方可进入。对人的安全管理如此严格,猪的安全系数自然就更高。在它们生长的全过程中,对所有健康指数都要24小时全程监控。因为是全封闭运行,猪群生活在离地面两米半高的居室里,所产粪便直接进入下方深两米的储存池,储存到一定量之后进入沼气池,通过沼气池充分发酵后进行干湿分离,干的统一加工成果树、农作物需要的有机肥循环使用,湿的则通过科学比例加水稀释后用于果树施肥。沼气池所产沼气全部用于公司员工生产生活之需,真的是做到了猪尽其“力”,物尽其“用”。
这个台地之上的繁育场与日夜流淌的官渡河空中距离6公里左右,之前污染官渡河环境的顾虑和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
在这里,我又一次见证了科学的力量,听到了现代农业大踏步前进的隆隆脚步声。
五
这是2020年7月中旬几个不同寻常的夜晚。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加上连续多日阴雨天气,全镇种植的脆李落果、裂果严重。如果镇上不主动作为,及时为果农打开销路,势必影响群众收入。
7月13日,原本与一果品经销商联系对接到位,除庙坪村自行确定一果品外销专业大户直接负责外销本村脆李外,其余杨坝、水库、竹林、桐元4个村各设一处脆李销售收购点,统一对211个脆李种植大户的鲜果进行统收外销。并且明令规定,7月14日凌晨5点各村统一组织采摘鲜果,统一打包外运。
鎮党委书记李刚军、镇长宋德波、人大主席贾继垚、镇党委副书记刘欣等领导从镇上抽调7名得力干将组成巡回现场协调组进行检查督促,协调处理有关事宜,每个收购外销点都有镇村干部现场督促。书记、镇长明令要求参与督促协调的所有镇、村干部,鲜果销售未结束,个人手机不许关机,随时保持联络畅通。可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由于外销收购商的物资调运环节出现疏漏,到7月14日凌晨4点,4万多套包装泡沫箱及冰袋未能准时到位,采下的鲜果只能通过事先联系好的冷藏库储存。这一意外的发生立即引起少数果农的情绪波动。
这时,书记、镇长们一边东跑西颠到各收购点化解群众情绪,一边想方设法将采摘下的鲜果及时打包外运。直到7月15日上午10点,第一批鲜果方才启运外销。
眼看采下的鲜果一下运不出去,而且有的开始变质,群众情绪更加激动了,有的现场倒掉鲜果,有的用脚踩踏,借以发泄私愤。见此情况,书记、镇长们及现场巡回协调组成员不气不恼,始终耐心细致作解释工作。一连3个晚上,手机铃声不断,怨声骂声不断,他们在几个村设立的销售点来回奔跑,忙得脚不点地,晕头转向。他们一再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也要想法把大家的李子运走,绝不会让大家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经过几个昼夜艰苦细致的工作,采摘下的40多吨鲜果终于全部运出。
由于问题处理及时、到位,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丝毫未减。2021年,全镇通过“补天窗”新发展脆李10多万株,没有因上年七月的风波而受到半点影响。
近几年,人民从官渡镇的党员干部身上感到,“便民服务”“真心为民”两句话绝非充斥门面的口号和词藻,而是落实到了行动上,甚至到了刻骨铭心的地步。
镇党委书记李刚军对笔者说:“参加工作前,我本身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后来参加工作,当了乡长、党委书记,但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身上流淌着农民的血液。平时,当我发现有人不尊重农民、不把农民的利益当回事,我内心就觉得窝火。所以,我现在下村养成一个习惯,在与农民兄弟交谈时,一般都不把村干部约在一起。我害怕农民对村干部有种畏惧感和不信任感,我害怕有他们在场听不到真话、实话,为他们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镇干部们便从李刚军身上感受到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下村,从不打招呼;他坐车,必自掏油费;他在村上如耽误了回镇就餐时间,在村民家吃饭只准煮碗白水面条……
他发现普通老百姓有事找镇上领导不方便,甚至有顾虑,就通知镇机关,将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以及镇长、副镇长、镇人大主席等13名领导的手机电话号码、工作分管范围浓缩在一张便民服务卡上,公诸于全镇父老乡亲,同时将镇机关、镇派出所的值班座机、联系电话也一并向群众公开。他还不忘在这张服务卡写上这样两句话,“民说民评是方法,民愿民盼是方向”。
自从服务卡下发之后,为了保持联系渠道畅通,他规定,从自己做起,全天24小时手机不关机,随时静候各路心声,听取老百姓呼声与诉求。
人们发现,镇机关也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大门入口处,多了一张长条木桌,每时每刻有人值守,既可以详细记录下访者信息,便于联系,同时还可以根据来访者要求,将他们带到要找要见的任何领导面前。
在镇服务大厅,新摆放了12把靠背钢座椅。凡来办事者,都能听到一声“请坐”声,能见到一张热面孔,能喝到一杯暖心茶。无论来自何方、何种身份、办何种事由,都有一种如沐春风、如回家门、如见家人之感。
如果说,李刚军两年前来到官渡就任镇党委书记时面临的是一张张棘手的问卷,如历史遗留欠账多、上访反映告状多、河面整治问题多、场镇街道垃圾多、产业发展难题多,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难题和困惑都一一得到了解决和化解,而且領导班子正按照县委、县政府交给官渡镇党委、政府的战略任务、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件一件抓落地。
也许有人会这样发问:你面对这样的问卷是如何破解的?
李刚军会这样作答:“这份答卷事实上已经写在官渡河上。但是,这份答卷不是我李刚军个人去作答的,而是历届官渡镇党委和政府一班人和全镇5万多人民群众一起作答的。”
作者简介:
钱犁,高级记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万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孙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