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实践探索

2021-04-05吴春群廖凤星伍彦知杨登赖安国

广西农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吴春群 廖凤星 伍彦知 杨登 赖安国

摘要:发展茶产业可带动地区提质增效和增加农户收益,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三江侗族自治县利用生态优势,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培育茶产业龙头企业,出台激励政策,促进产品销售,创建核心品牌,加强人才培养等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三江侗族自治县发展茶产业主要经验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引领绿色发展、提高产业品质、完善配套设施。为进一步促进三江侗族自治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提升产业品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加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关键词:荼产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 2021 )06-0043-04

Practical and Exploration on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ea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Wu Chun-qun, Liao Feng-xing, Wu Yan-zhi, Yang Deng, Lai An-guo( Tea Industry Management Off'ice of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Liuzhou .Guangxi 545500.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can improve regiona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increasef'armers'income, 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makes use of ecological advantages, enhances standardization base construction. cultivates teaindustrial leading enteiprises, issues incentive policies, promotes product sales. establishes corebrands. and strengthens personnel training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which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 main experience of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in developingtea industry includes as follows: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enhancing financial guarantee,leading green development, improving industrial quality and perfecting supporting facilities. In order tofurther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andcomprehensively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 industry,build regional public hrand and 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industries.Kevwords: tea industry.poverty alleviation. achievements. consolidate. suggestion

三江侗族自治县北与湖南省通道县、西与贵州省黎平县接壤,三江侗族自治县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406万人,贫困村98个,贫困发生率为25.22%。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把茶产业作为脱贫主导产业来做大做强,通过出政策、强基地、扶龙头、打品牌、扩营销等举措,积极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助推产业扶贫。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园种植面积由10733hm2增至13333hm2,增加了2600hm2;绿色食品基地由原来的Ohm2增至9186hm2;干茶产量达到1.55万吨,产值16.8亿元,产量增加0.4万吨,产值增加5.3亿元。全县涉茶人员30万人,茶叶产业覆盖全县9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茶叶覆盖率为74%、覆盖贫困户16064户。“十三五”期间,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从6672元增长到14929元,贫困人口由原来的21709户92406人减少到现在全部为0。2020年11月,三江侗族自治县顺利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估验收。[1]

1 打造高质量茶產业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利用生态优势,培育主导产业

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26°2',属于云贵高原余脉边缘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带,生态环境优美,被评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有着“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白然环境优势。依托资源禀赋,1988年,三江侗族白治县把茶叶生产作为全县农业增效来发展,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村仙人山上种下了第一棵茶树;2009年,明确“两茶一竹”作为农业主导产业;2015年,开始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县市班子谋求侗乡脱贫大计,明确将茶产业作为三江侗族自治县脱贫主导产业。至2020年,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种植面积13333hm2,干茶1.55万吨,实现产值16.8亿元,农民茶叶人均收入4585元,茶产业成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支柱产业、扶贫主要措施、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

1.2 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打造绿色茶品质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三江侗族自治县整合本地茶产业资源,加强标准茶园创建,创建绿色基地、有机农产品基地、出口基地等。至2021年11月,全县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338hm2,绿色食品认证基地面积9186hm2,绿色认证面积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70.7%;建有生态园、鑫隆、侗天湖等3个茶叶出口基地,面积180hm2;建有广西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三江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创建茶叶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茶园种植绿肥技术等。全县茶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35%以上、化学农药施用较2020年减量18.6%、化肥施用减量36%、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达到100%、农残抽检合格率达到100%[2],有效地提升了产品品质,促进了产业提档升级。

1.3 培育茶产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

2021年11月,根据三江侗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了解到三江侗族自治县注册有茶叶企业490家,取得SC认证企业53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自治区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柳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注册茶叶专业合作社368家,其中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家、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家、柳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5家,拥有茶叶类注册商标253件。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三江春、鑫隆、侗兴源、布央、民兴、仙池、侗天湖农业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解决企业建设厂房用地指标和已建厂房土地合法化问题,促进企业持续发展。通过龙头企业拉动产业链,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从而助力产业发展。

1.4 出台激励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为加快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三江侗族自治县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茶叶的扶持办法》《关于种植茶叶的补助标准》《关于规模种植茶叶的奖励办法》《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三江县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品牌提升五年行动方案》《三江县以奖代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三江县茶叶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一系列激励政策,从基地建设、质量保障、科技创新、配套服务、宣传推介、品牌提升、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农产品市场低迷,流通不畅,对茶产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三江侗族自治县及时出台《三江侗族自治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春茶生产流通政策措施工作方案》《三江侗族自治县2020年春茶生产交易工作实施方案》两个文件,保障茶农增收,全力推进疫情期间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稳定发展,在全县脱贫攻坚中贡献大力量。

1.5 多措并举促进产品销售

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国际茶博会、各级展销会,在大城市开设专卖店等方式,扩大三江茶叶营销渠道,通过各类宣传推介,建立营销网络,使广大消费者、茶商了解三江茶,提高三江茶知名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让三江早春茶销售成为难题。在传统流通渠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网络销售成为农产品直达消费者的桥梁,三江侗族自治縣改变以往“坐等来”的传统宣传方式,以积极走出去的方式为主导,结合线上“网上商城”销售的模式,开展多场“线上直播+限时秒杀”促销活动,并设置线下体验和促销的推介宣传,达到销售和宣传的双重目的,为茶叶营销提供了很好的销售方式,提高了茶农产品销量,解决了茶农卖茶难题。

1.6 创建核心品牌,提高知名度

近年来,为了提高三江茶知名度,三江侗族自治县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一是进行品牌策划,委托国内知名品牌策划公司设计“三江早春茶”品牌打造方案,并召开“三江早春茶”品牌战略发布会,以“三江早春茶,敢为天下先”为传播口号,确立三江茶公用品牌核心品类。二是建立品牌制度,制定“三江早春茶”团体标准、“三江早春茶”管理办法。三是加强品牌运营,为持续性地推广传播“三江早春茶”,制定了《“三江早春茶”品牌三年传播方案》。四是加强户外广告、新闻报刊、电视及行业网站的宣传推广,多点多面提升“三江早春茶”品牌知名度。

1.7 加强人才培养,以人兴茶

一是加强与科研部门合作,引进人才。三江侗族自治县与中国茶叶学会签订《自治县人民政府和中国茶叶学会合作协议》,由中国茶叶学会为三江侗族自治县提供技术、人才支持,开展服务和合作,提升三江茶叶技术水平、培养实用型人才、推广企业品牌,进而助力三江茶产业发展。二是制定《茶叶产业“侗乡茶匠”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计划》,培养茶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为全县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大三江侗族自治县茶产业人才培养力度。计划培养本土茶树品种选育、茶叶加工、茶叶品牌打造和推广、茶叶种植和病虫害防控等人才。三是与中国茶叶学会合作实施“三江青茶计划”,举办为期三年的“三江青年茶叶人才培训班”,由中国茶叶学会安排茶叶基地绿色防控、栽培、茶叶加工、营销、审评等专家为培训班学员进行专题培训。通过专题培训、实地指导、外出考察等方式培养一批留得住的茶叶乡土人才,为三江侗族自治县茶产业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每一个种茶行政村都配备一名农科员,每年至少参加3周以上植保基础培训。由农科员对本村茶园管护进行指导,避免茶农乱用化肥、农药,从源头上对茶叶质量安全进行管控。

2 发展茶产业的主要经验

2.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副组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科工贸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扶贫办等县直单位和相关乡镇为成员单位。根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设立以下相关组别:一是负责起草三江侗族自治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文件,协调筹备各类茶产业相关会议的综合协调组。二是指导改良品种结构,指导推广绿色、有机技术,扩大茶园发展规模,推动茶产业集约化发展,促进三江茶产业提质增效的茶产业品质提升组。三是负责实施“产业兴龙头、龙头带产业”战略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组。四是负责实施三江茶标准化、品牌化战略,围绕做优做强三江茶叶,做好标准修订、专利申请、地理标准的认证和保护应用的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管组。五是负责茶产业品牌宣传、推广,制定出台三江茶品牌打造工作方案的品牌提升和产业宣传组。六是负责引进国内茶叶界知名专家作为三江茶叶产业技术顾问的专家指导组。

2.2 加强资金保障

统筹整合了中央涉农资金、粤桂扶贫资金、自治区产业发展资金以及县级财政资金等各级资金用于支持茶产业发展。建立健全茶叶扶贫产业发展长效机制,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整合5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产业基地建设、企业培育、技术升级、品牌创建,推进茶产业稳步发展。利用世界银行结果导向贷款广西扶贫示范项目资金指导企业建设标准茶园、标准化厂房。指导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推出“侗乡茗茶贷”、建设银行设立“茶叶贷”等,用于企业发展茶产业。

2.3 引领绿色发展

为了提升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品质量,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至2021年上半年,创建茶叶绿色生产基地9186hm2,开展绿色防控生产技术培训88期,培训人员5200人次,建设绿色农资专柜28个,推广诱虫灯826盏,采购性诱剂19868个、色板162085片、生物农药226件,推广有机肥4860吨,种植绿肥150hm2。同时延伸绿色茶叶产品加工销售产业链,通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改良生产工艺,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对古宜、斗江、程村等农产品加工园区清洁化加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在古宜镇周坪口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精制厂、冷库、仓储等设施,做到基地、产品加工绿色化。

2.4 狠抓质量,确保品质

为了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三江侗族自治县加强三江茶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农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智慧农业数据平台4套,对茶园实行监控,在手机、电脑适时了解茶园温度、土壤湿度、降水、病虫害及工人作业等情况。组织企业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注册茶叶产品码96个,对产品进行溯源,使用一品一码的企业占通过SC认证企业的60%,有效提高了三江茶产品可追溯比例,提升了三江茶产品质量,促进了三江茶产品销售。

2.5 完善配套设施

一是建设三江侗族自治县三团茶叶加工园区2.6hm2、南站生态扶贫产业园4hm2,建有程村农产品加工园区3.4hm2,通过“三通一平”建设,解决企业用地问题,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入驻,安装红茶、绿茶、白茶先进生产线,鼓励规范企业提升生产能力、年加工干茶量、加工质量。通过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二是在县城附近建有茶叶交易市场三江茶城,占地面积4.2hm2,设有毛茶交易大厅、门面、仓储、物流等,干茶日交易量达70-80t,年交易额达15亿元,是桂湘黔交界地区规模最大的茶叶集散市场。

3 进一步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衔接乡村振兴的对策

3.1 加强品质提升

3.1.1加快品种培优三江侗族白治县人工栽培茶树已有千年歷史,大部分农户屋旁菜园边都种有茶树,原生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三江侗族自治县有几十种不同类型的原生茶树群体种。建议加快推进品种培优,从丰富的群体种群中,选育优良单株,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本地原生优异茶树品种,优化三江侗族白治县茶树品种结构,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3.1.2 建设标准化基地在原有绿色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绿色基地创建,全县绿色茶园面积占全县茶园面积的85%以上,有条件的企业,鼓励创建有机基地,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和支持,并加强对绿色基地和有机基地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茶叶质量,提升茶叶品质。

3.2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品牌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大部分产品只能作为原材料批发给福建、浙江等地的茶商,茶农只获得较少利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打响三江茶品牌,2020年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用“三江早春茶”为三江绿茶公用品牌,并制定了团体标准。在此基础上,建议一是尽快出台“三江早春茶”管理办法,按照团体标准要求,从生产技术规程、加工技术规程、产品标准、产品包装等方面进行规范,加强品牌管理。二是加强品牌宣传,制定品牌传播规划,持续性大力宣传推广“三江早春茶”,并做到换届换领导,品牌打造路线不变,久久用功,必有回响,经过多年打造,必然提高“三江早春茶”品牌知名度。

3.3 加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

3.3.1 发展精深加工,拓宽产品类型开发茶酒、速溶茶、茶树花、茶饮料等延伸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价值增值。改变以往只加工绿茶、红茶比较单一的方式,利用夏秋季采摘三、四叶茶青,加工黑茶、白茶,提高茶树的利用率。

3.3.2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培育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等新型农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农耕文化、侗族风情、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打造集生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观光农业。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达到带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磊磊,陈浩棋.江门边检站积极开展对口扶贫工作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N].江门日报,2021-05-04( A03).

[2]吴春群.三江县茶叶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20(24):23-25.

收稿日期:2021-05-25

修回日期:2021-06-10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nycytxgxcxtd-18-07)。

第一作者简介:吴春群,女,1976年生,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推广与茶产业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之我见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初中英语词汇复习与巩固的几种方法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基于新课标, 打造灵动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