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重机械制造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1-04-04董福盛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结构件起重机械特种设备

董福盛

(山西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起重机械在工业、建筑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危险性大,容易发生事故。原国家质检总局决定于2013年12月31日后废止TSGQ7001—2006《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在《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五条中只有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等特种设备的制造过程以及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过程进行监督检验的要求,而对起重机械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没有要求,这就意味着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不再对起重机械制造厂家生产的起重机械进行有效的质量和安全环节管控,起重机械制造质量完全由生产厂家进行自行检查。在没有第三方检验的情况下,由于制造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差、重效益轻质量,因此起重机械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解决和处理,一旦造成质量问题在使用环节就难以消除,从而给起重机械安装、使用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此,本文针对起重机械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希望引起起重机械制造行业对质量问题的高度重视。

1 起重机械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保证体系

在质量保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是起重机械制造企业没有按照新的安全技术规范及时更新,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于大企业来讲基本都可以按照新规定执行,但有些中小型制造企业仍把质保体系与ISO9000混为一谈,我行我素,有的制造企业甚至没有任命与质量保证体系相关的责任人员,制造过程中没有相关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进行控制;有的制造企业的检验仪器和安装设备达不到许可项目所要求的数量,或检验仪器未经过计量检定仍在使用;有的制造企业未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实施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达不到纠错预防和质量改进的目的;有的制造企业没有制定质量目标考核办法,也没有对全年的质量目标进行统计分析和年度考核。

1.2 设计

起重机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产品,一旦设计出了问题,生产质量就难以保证。大企业人才济济对设计很重视,有专门的设计研究院,产品系列化,设计不会有问题。但中小型企业就做不到这些,他们技术力量薄弱,甚至没有设计人员,一旦需要就到处购买图纸,买回来的图纸也不进行审核消化,未经缜密计算就随意变更,扩大或缩小主要受力结构件的尺寸,导致设计的起重机不能满足标准所规定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1.3 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是指如何指导产品生产制造,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三按”原则,即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好多中小型企业都没有做到,有的企业有制造工艺但不全,缺乏工艺纪律检查记录、电气装备工艺、主要零部件的热处理工艺等;一些小企业机加工工件都是外购或外协,进货、出厂检验的手续不全。

1.4 材料零部件

起重机由结构件和零部件组成,其中结构件主要由钢材焊接而成。由于市场的原因除大企业拥有材料库外,其余中小企业几乎不存在材料库,也就是说没有材料进库检验这一道工序,更谈不上材料移植了。大企业一般能够做到从钢材入库到出库的检验,钢材的生产批号与材质单保持一致,而中小型企业就做不到这点,他们存在的共同问题是:

(1) 材质单上的生产批号与使用的钢材炉批号不一致。

(2) 起重机产品使用的钢材和材质单要求不一致。

(3) 钢材的代用手续不全。

(4) 材质单上要求的性能指标不全,有缺陷。

(5) 材质单随便更改,供应商随意提供材质单,这样材料的使用就失去了控制。

1.5 焊接

起重机产品主要由结构焊接而成,焊接占主导地位,国家对于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焊工等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并且有一系列的考核办法。现有的起重机械制造过程中结构焊接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科研界可根据中国科技发展需求,在目前中欧科研创新旗舰合作计划基础上,规划探索在“地平线欧洲”下中欧科技合作的新机制。主动设计在“地平线欧洲”下中欧科技合作的新执行机制,协商明确新计划下欧盟对华科技合作的专项经费,推动中欧科技合作朝着更加互惠双赢的方向发展。

(1) 一些制造厂家对焊接工艺评定没有足够的认识,生产了多年的起重机产品也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焊接工艺评定,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应该评定哪些具体项目,执行什么标准。即便是有也是从外单位抄袭而来的。

(2) 焊工的问题。起重机械制造单位焊工应持有特种设备结构焊焊工证件才可以施焊,但是有一些企业持有量少,焊接时不一定都是持证人员进行焊接,但焊接检验记录中却填写的都是其他有资质的人员名字,存在着张冠李戴的问题。

(3) 现在由于市场的原因人才流动现象较为严重,各厂焊接产品质量不能持续稳定,导致焊逢表面缺陷较多,焊接缺陷包括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纹、凹坑和咬边等。

(4) 主要受力结构件的隐蔽部分焊接在封闭以前,未经检验人员确认就进入了下一道工序,使得焊接导致的缺陷进入下一个环节、直至出厂也无法整改。

1.6 制造档案

起重机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制造过程中产品档案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产品档案记录着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从产品档案中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其质保体系是否运转正常,产品档案记录着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都要返回到制造企业查看档案,检查是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但是目前好多起重机械制造企业对此不重视,没有档案室或档案中出厂资料短缺,无法反映产品的真实状况。

以上是起重机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企业只有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严把质量关,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起重机械的安全问题。

2 起重机械制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按照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建立一套完整的与制造相适应的文件,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文件、质量表格汇总、组织机构框图等,发挥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的作用,各负其责,保证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质量控制系统相关人员包括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工程师及设计、工艺、材料与零部件、焊接、电控系统制作、产品检验、安装调试、无损检测等人员,要求具有机械或者电气类专业毕业与许可项目相关的技术工作经历,技术人员、检验人员、作业人员人数与其许可级别相互对应,配备与许可项目相适应的检测仪器和生产设备,满足制造过程的需要。为满足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制造过程还须完善相对应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和检验规程,指导整个制造过程有序进行。

2.2 加强设计环节的控制

2.3 加强焊接环节的控制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焊接性能是起重机械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保障,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评定这三个焊接指导文件是起重机械制造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且必须遵守的重要企业标准。特别是焊接工艺评定,是起重机械制造非常重要的指导文件,TSGQ0002—200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中规定了主要受力结构件焊接工艺评定有下列之一的应该制定并遵守:①制造、施工单位首次使用的材料;②首次执行的焊接工艺;③焊接质量经常出现问题。起重机械制造单位对其首次使用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钢材型号、焊接接头、焊接位置、焊接参数及焊后热处理工艺等组合条件,都应该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这是保证起重机械钢结构性能的必要条件;对主要受力结构件的隐蔽件在封闭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结构焊焊工人员必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且在有效期内,应在持证项目的范围内施焊;相应的焊接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2.4 加大对材料零部件检查力度

起重机制造过程中,对主要受力构件材料的选用,应当根据起重机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工况而定;材料零部件采购要对委托方进行评价、选择,编制受委托方评价报告,建立受委托方名录,受委托方有特种设备许可要求的应有资质确认;加强材料零部件入库验收控制,未经验收或不合格的材料零部件不得投入使用;材料零部件的标识、代用、存放和保管应符合相关要求;材料零部件受委托方评价报告、材料零部件检查验收报告、材料零部件代用审批报告,应由材料零部件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并签字确认。

2.5 加强制造工艺控制

进一完善起重机械制造过程制造工艺,包括主要受力结构件、机构部件装配工艺和主要零部件的热处理工艺、主要焊缝焊接等工艺文件等。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焊缝,要有经过确认的焊接工艺报告;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出厂检验规程齐全完备;工艺文件的审批及变更应符合相关程序要求;制造单位对各个工艺文件执行情况要制定工艺纪律检查表格,定期进行检查,制造工艺由工艺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进行确认,且应进行定期工艺执行情况检查并进行记录。

2.6 进一步完善产品档案的管理

就目前而言,国家只是对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安全技术档案有要求,没有对起重机械制造的产品技术档案作出明确的要求,制造单位可以根据TSGQ0002—200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等要求完善本单位起重机械制造的产品技术档案,必须要有档案室放置制造产品档案,并一机一档,产品档案的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文件:

(1) 设计文件,包括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械传动图、电气和液压系统原理图、零部件图等。

(2) 产品质量证明书,包括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特性、整机及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报告及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包括整机检查情况、主要尺寸数据等)。

(3) 安装及其使用维护说明,包括性能参数、用途及使用环境的要求、安装说明及要求、机构和系统的原理图及说明、使用操作说明及要求、维修保养说明及要求,保管和运输说明及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

(4) 整机型式试验证明。

(5) 铭牌的拓印件。

(6) 各种检验记录,包括材料零部件的进货检验记录、制造过程检验记录(包括焊接检验记录、焊缝检验记录、零部件、主要受力结构件的测量与检验、无损检验记录等)。

(7) 购买合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起重机械制造企业应加强制造过程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要求执行,有效地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从制造源头上保证起重机械质量,将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的伤亡事故发生,以确保起重机械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结构件起重机械特种设备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层次分析法在起重机械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PLC的飞机结构件变夹紧力柔性夹具研究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接地的理解与检验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分析
起重机械电气设备接地的理解与检验
西部特种设备网
KWSP为Uniti One提供碳纤维复材底盘结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