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安全面临的问题及防御对策研究

2021-04-04林宜春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5期
关键词:防火墙计算机网络安全性

林宜春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1 引言

在当下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计算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也需要重视与关注其安全性。无论是黑客攻击、病毒攻击还是硬件故障,这些都将会对系统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重视与管理计算机面对的安全问题。

2 计算机安全面临的问题

2.1 网络的脆弱性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方向,而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国际性、共享性,让人们在享受互联网便捷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弊端。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特性,使计算机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安全方面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威胁以及影响[1]。

首先,开放性的网络可以说是面对着全球的所有用户,这一开放性对于计算机的安全问题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全球的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计算机,这导致计算机面临的威胁来自于全球各地。这种威胁具体化来讲包括网络通信协议造成的冲击、计算机软件漏洞、计算机硬件漏洞等。

其次,国际性的网络将会链接全球的用户,因此可以说一网络没有国界的限制,这种通用性意味着不仅仅本国黑客会对网络进行攻击,同时其他国家的黑客也会对计算机网络造成严重的威胁与影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可以说没有边界,如果一个国家的计算机网络存在病毒,那么全世界都可能会受到这一病毒的影响[2]。

最后,共享性的计算机对于使用人员的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没有明确的要求和限制,这表明计算机的使用虽然自由,但是很多时候也会带来危险,各种层次的用户都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很多时候用户遭受了攻击甚至自己还不知道,这对于网络安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3]。

2.2 操作系统的缺陷

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操作系统属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的支撑,同时操作系统对于各类软件以及资源也起到了管理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操作系统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威胁,那么未来计算机的安全水平也将会受到影响。

首先,结构体系的缺陷导致操作系统当中的管理功能较为复杂,具体来说包括自身内存管理、CPU管理、外设管理等,同时这些管理程序又有着非常多的模块以及程序。如果这些程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内存管理出现了故障,那么网络在接入的过程中就会导致应用出现崩溃现象。因此,黑客在日常攻击的过程中,主要的攻击目标就是有问题的部分,这能够更好地使被攻击电脑完成相应的攻击任务[4]。

其次,文件传输过程中的不安全也会对网络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与影响。用户使用网络来传输文件,但是网络的危险性让这一操作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如安装程序的过程中需要下载一些帮助程序运行的文件,但是这些文件的安全性很多时候无法保证,这就导致电脑运行过程中被这些文件当中的病毒侵入,毁坏了电脑储存的文件以及资料,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电脑程序出现崩溃,为用户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最后,可创建进程的功能支持进程远程创建和激活,这一功能为用户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但是这一功能也让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安全的情况。如说使用远程服务器来进行创建或者激活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病毒软件或者间谍程序,这会导致计算机安全系统濒临崩溃。同时间谍程序一般来说会附加在合法的软件上,计算机很难直接察觉到,只有造成了数据丢失或者文件损坏时,计算机才能够察觉[5]。

2.3 数据库存储的内容存在问题

数据库当中有着非常多数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计算机联网之后能够看到的所有信息和内容,因此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数据库存储需要同时具备有多种特性,如安全性、存储性、科学性、管理型、合理性等。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少有计算机能够达到这些方面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在存储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无法保证安全性。计算机经常会出现一些非法用户绕过安全管理内容来窃取计算机数据库存储数据的情况,同时越过权限来对计算机数据进行更改也是攻击的一种,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将会直接影响数据库的存储性能[6]。

2.4 防火墙过于脆弱

防火墙属于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保护方式,一般来说都是软件与硬件相互配合达成的。防火墙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就是保证内部网络不会受到非法用户的侵入,但是防火墙如果自身较为脆弱,往往会导致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无法保证。防火墙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计算机免受攻击,但是如果计算机内部出现了一定的攻击情况,那么防火墙将会无法防范。同时如果防火墙不断的遭受攻击,防火墙的自身防御性能也会随之下降,甚至一些可以检测到的攻击也无法防御。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防火墙的作用正在逐渐的下降,这对于防火墙的防御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7]。

3 计算机安全的防御对策

3.1 技术层面的对策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保证相对应的管理方式能够更加全面的落实,这能够更好地使计算机网络安全实现制度方面的保证。未来需要成立一个更加专业的管理团队,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管理团队的基本素质和专门水平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一些重要部门来说,还需要进行定期查询和备份,这能够保证计算机安全技术水平。

其次,需要注意应用密码安全技术,这一技术属于保证信息安全的高级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使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密码安全技术还能够与数字签名技术进行结合,这能够更好地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还可以在基础密码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将密码的复杂性和安全性进行提升,这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8]。

再次,需要注意提升网络反病毒技术水平。一般来说计算机都安装了病毒防火墙,定期对防火墙内部的病毒进行更新,提升防火墙的病毒防御能力,就能够更好地帮助计算机安全水平进行提升。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定期对防火墙内部查杀环境进行过滤与控制,这能够使网络运行拥有安全的环境与状态。用户定期进行检查,能够保证计算机当下的安全状态。未来还需要使用防病毒卡,这能够保证访问权限安全性,在没有经过服务器允许之前,文件无法顺利运行,这一防护方式能够更好地避免了客户端控制计算机造成的安全隐患[9]。

3.2 管理层面的对策

计算机网络安全法律在颁布之后,能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和意义。除此之外,相关管理措施的执行也能够发挥出非常关键的意义。将这两者进行结合,能够更好地使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未来还需要注意提升计算机用户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的关键前提和重要基础。未来需要注意加强对于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其中包括计算机安全法、犯罪法、保密法、数据保护法等内容。主要的目的就是让用户能够认识到使用计算机之后需要履行的义务,这能够在根本上提升计算机环境的安全性。对于计算机使用原则来说,这种方式也能够激发用户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斗争意识,从而更好地预防网络攻击出现。未来需要成立专门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团队,提升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识和管理技术。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和系统修复属于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计算机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必要的情况下管理知识和相关理念也非常关键。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这能够使计算机的安全运用得到法律方面的支撑与帮助。

3.3 物理安全层面的对策

首先,从计算机系统的环境条件上来讲,计算机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相关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因素,其中温度、湿度、震动、冲击、电气干扰等多方面的因素都非常关键,对于计算机的运行效果都会造成影响。在这些数据当中任何一个条件出现偏差,都将会对计算机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未来需要注意对计算机的运行环境进行明确的划分与管理,无论是哪一个环境条件,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执行相应的标准。

其次,需要注意机房场地的选择,这一选择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将会造成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选择机房位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外部环境能够处于安全与稳定的状态,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注意对抗磁干扰性的关注以及对噪音的控制。尤其需要注意计算机机房不能够放置在建筑物的高层以及用水设备的周围,这将会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与影响。

第三,机房的安全防护问题。机房的安全防护属于电脑方面物理安全防护的重要手段,机房的安全防护主要方式就是针对于可能会出现的物理灾害以及各种蓄意破坏行为的处理。一是需要加强对于身份验证制度的管理,重视对于用户信息的安全水平。二是需要对访问用户的活动范围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让用户的安全活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落实。三是需要注意设置计算机系统周围的安全防护圈,加强计算机程序对于病毒入侵的整体能力。四是对机房进行管理,尤其是在建筑方面进行加强,这能够更好地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机房能够拥有物理层面的防护。

4 结语

计算机网络层面的安全工作具体来说较为复杂,其中包括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设施层面等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的国际性、安全性、自由性等,这些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遭受到较为严重的威胁和影响。正因如此,未来要想加强计算机安全防御能力,就需要依靠多种技术,希望社会群体、专家、学者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帮助计算机网络安全使用水平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防火墙计算机网络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在舌尖上筑牢抵御“僵尸肉”的防火墙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