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谱热成像摄像机在输油管道智能监控的探讨
2021-04-04李娇媚
李娇媚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东营 257026)
0 引言
石油是国家经济的命脉,陆上原油通常采用输油管道的方式运输,与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相比,输油管道具有经济、安全、易运维等特点,保障管道运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增加,已建管道周围被外来人员违章占用的事件时有发生,同时老管道周围的地质环境也在逐年发生变化,一旦出现管道泄漏,将对周围的人身、财产、生态安全造成损害。埋地原油管道难以观测和维护,传统人工巡检的维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要,迫切需要一种代替和辅助人工巡检的24h、智能化、智能预警的输油管道监控系统,实现输油管道的智能化巡检监控。本文基于以上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成像技术的输油管道智能监控系统,帮助提高管道监控运维能力。
1 输油管道监控特点
输油管道路径长、走向复杂、不确定性大,输油管道通常长达数十公里,时常穿跨越河流、公路、铁路、农田、人口密集村庄城镇等地区,地形地貌复杂,人员管控难。在穿越人口密集区,及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区域时,安全风险增加,穿越地质环境复杂多变的地区,维护难度加大。除管道外部环境难以控制,埋地管道自身也存在着腐蚀、管道强度降低等问题,以上都是输油管道监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 输油管道监控现状
输油管道监控措施目前通常采用“人力巡检为主+泄漏检测系统及视频监控为辅”的方法。人力巡检工作量大,尤其在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或结冰打滑,工作效率低,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现有油田减员增效的要求下,人力资源越发可贵,现有人员已无法满足不间断巡检的需求。虽然人力巡检对不法分子钻孔盗油及违规占地的发现处理较有效,但是对于长距离管线的微小泄漏存在观测不到位及漏检的缺点。管道泄漏检测系统主要有负压波检测法、声波检测法、光纤振动检测法、无人机巡检等方法。前3种方法实际使用中存在无法精准定位,误差较大,受周围噪声环境影响,存在误报情况,同时存在施工成本高,安装复杂,工程量大的缺陷。无人机巡检成本较高,也受续航及飞行航线管控的制约,无法大面积使用。现有常规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人员观看监控屏和录像来实现监控,不能在管道泄漏发生时实时在线监控和报警,而且受到户外天气、光线影响较大,在夜间监视距离和视频清晰程度有限,无法达到有效监控,偷盗活动多在夜间进行,传统视频监控方式存在弊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提高传统视频监控的可靠性和使用效果,能够让其克服天气、光线等因素的影响,达到真正的24h 工作,提高摄像头监视距离,同时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异常自动报警,从而大大提升报警的及时性、准确性,降低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轻输油管道损坏带来的经济、环境、安全影响。
3 基于热成像的智能管道监控技术
3.1 热成像监控技术
视频监控技术根据采集光谱的范围,分为可见光和非可见光两类。可见光视频监控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监控手段,尽管可见光视频的清晰度已达到1080P 甚至4K级,但是其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当光线较弱的时候,即使是星光摄像机也需要依赖微弱的光线,可见光摄像头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情况下,可观测范围和清晰程度大打折扣。
红外热成像摄像是工作在非可见(红外)光谱范围内的监控摄像机,按工作方式分为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两种。主动红外技术是主动发射光源,利用目标反射的红外光来进行监控,常用的有红外补光及激光夜视监控技术。这两种技术受自身发射光源的能量限制,在沙暴和雨雾天气时光源被分散,导致监控效果不佳。被动红外热成像是通过观测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来监控,根据不同物体之间的红外辐射温差来区分和识别目标,即热成像技术。热成像摄像机成像结构相对简单、能耗低、价格经济。双光谱热成像摄像机则兼具可见光和红外光谱下的视频监控功能,在光线微弱时,红外光谱可以进行成像,对于在输油管道监控方面,双光谱热成像摄像机能够弥补普通摄像头在微弱光线时的不足,达到24h 不间断监控,观测范围更大,具体性价比高的特点,并且热成像技术不发出光源,具有隐蔽性,不易被狡猾偷油的不法分子发现。
3.2 热成像智能监控系统组成
热成像智能监控系统由“双光谱热成像摄像机+传输介质+网络交换设备+视频监控终端+智能分析平台(数据存储服务器)+手机APP”组成,通过双光谱热成像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通过网络将数字图像上传至视频监控终端进行查看,上传至数据存储服务器的图像经过智能分析平台的分析运算,筛选出对输油管道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因素进行报警提示,发送到监控终端和手机APP 提示监控人员。
3.3 热成像智能监控系统功能
3.3.1 基础功能
双光谱热成像摄像机实现可见光和夜间红外摄像功能,双光联动,白加黑24h 成像,在恶劣气候天气环境下,通过红外热成像功能成像,视频不间断监控。摄像机可监控范围≥3km,具备定时视频巡检功能,实时监控管道周围环境变化,例如对于产生积水的路面进行远距离重点观测,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抢修,提高维抢修速度。
除常规可见光下人员、车辆信息的自动识别,还可通过红外成像功能,在有树木、农作物等对管道有遮挡的地方,通过散热量识别遮挡物后方的人体、车辆。双光谱对比显示,同一场景在显示器上同时显示红外及可见光图像,方便人员观测对比,发现问题。
通过红外测温功能,温度实时可视化检测、视频监控和录像,实现精确测温,实时对画面中识别出的物体进行温度测量,测温范围:-40℃~150℃,测温精度±1℃。可进行高温报警,火点识别,可进行火灾报警。
3.3.2 智能分析功能
管道泄漏报警功能,利用埋地输油管线与周围土壤的温差,通过红外热成像将埋地管网显示出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智能分析,识别管道泄漏情况。
通过热成像摄像机采集的管道热图,经过图像处理、色彩增强、图像分析、骨架跟踪可以将埋地管道的红外图像显示在监控画面上[1]。
智能分析平台通过地表温差精准定位管道泄漏点。通常输油管道先将原油进行加热升温,防止原油凝结,提高输送效率,较高温的输油管道会与四周土壤进行热交换,管道与周围环境的热传导可概括为3 个步骤:管道外壁和保温层间的热传导;保温层与周围土壤直接的热传导;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热对流。参考石油学报《用红外成像法探测埋地输油管道》这篇论文,数值模拟计算一条加热到60℃、埋深1m,DN300 管径的埋地管道,其上方地表温度场分布曲线,管道上方和距离管中心2m 处有≥1℃的温差[1]。参考化工学报《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特征》这篇论文,模拟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过程,在泄漏孔径设定为40mm 时,原油3000s 到达地表形成污染区,地表形成较大污染区域且污染区域具有较大的摊铺厚度,地表特征非常明显[2]。随着时间的推移,泄漏量扩大,热交换影响区域逐渐扩大,对地表的温度场影响不断增强,同时向四周辐射红外光谱,此时对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进行智能分析,捕捉温度场变化,识别输油管道泄漏点,实现精确定位泄漏点,提高管道泄漏报警效率。参考城市供热管网现有实际应用经验,使用双光谱热成像摄像机,对地下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可以明显观察到埋地管道的热水泄漏位置,通过热成像检测到的温度场,对比识别画面中的最低、最高温度出现的位置,精确定位泄漏位置[3]。通过红外热成像加智能分析,弥补人眼观测的盲区,智能识别地下管道泄漏点,大大缩短了泄漏点的定位时间,加快了事故处理速度,降低漏油事故造成的安全风险、经济损失。
智能目标锁定及报警功能:外来人员及车辆的智能识别,人工设定观测区域内车辆和人员的驻留时间,对长时间驻留的大型车辆及人体进行报警,短时间和移动车辆不进行报警,对大型车辆的驻留进行报警,可人工设置不同的报警车型,针对大型作业工程车辆碾压管道的情况进行识别,及时进行报警处理。
4 结束语
双光谱热成像摄像机在输油管道智能监控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实现24h 全天候,远距离、大范围的视频监控,有效克服雨雪、风沙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拥有强大的智能分析功能,精准定位地下管道泄漏位置,提高了管道泄漏位置定位的准确性,降低了巡线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事故应急响应速度,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