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在儿童日间手术管理中的设计与应用
2021-04-04刘灵芝和国候李丽梅李翠艳邵羽桂
刘灵芝,和国候,李丽梅,李翠艳,邵羽桂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日间手术中心,云南昆明 650228
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 day surgery)源自苏格兰外科医生詹姆斯·尼科尔在1909 年报告的其开展“日间中心”手术的经历[1]。日间手术(day surgery)是指患者在一个工作日内(24 h)完成住院、手术、术后观察、出院,无须在医院过夜[2],其已被证实具有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低成本[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质量要求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日间手术因其方便,快捷,高效,类似于家庭病房氛围的运行模式,得到越来越多患者及社会的认可[4];依托微创外科的发展,麻醉技术的进步,医疗支付方式的转变,日间手术正蓬勃发展,日间手术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加速患者康复,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5]。儿童手术以“短、平、快”手术居多,特别适合开展[2]日间手术,为更好地推行和开展儿童日间手术,充分发挥日间手术优势和特点,保障围术期患儿的安全和高质量服务,结合该院在开展儿童日间手术过程中积累的临床工作经验,运用精益化管理,将信息化管理运用于日间手术,可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环节流程中的浪费,节约医疗资源,及时发现和掌握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居家康复情况,保障日间手术患儿围术期的质量与安全。
1 儿童日间手术模式及流程
1.1 该院日间手术管理模式
自2005 年开始,日间手术模式在各大医院陆续开展,日间手术周期短、花费少,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是今后手术室工作模式的主流趋势[6],对于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国内外有不同的观点和探讨,在国外以手术中心模式为主,国内目前主要有集中管理、分散管理及集中与分散管理并行3 种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各有利弊;案例显示,更多的医院采取集中型模式[7]。该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采用的是集中式管理模式,集中式管理具有较高的效率,利于均质化管理,由医院设置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采用医、护、麻、管一体化管理,通过外科、日间手术中心、麻醉手术科多学科协作联动,为患儿提供舒适化、一站式服务。
1.2 该院日间手术流程
专科门诊就诊→按照纳入标准进行筛选→至日间手术中心预约→术前评估和手术排程→手术日安排入院→手术→术后管理→出院→随访。
2 运用精益管理进行儿童日间手术信息一体化设计
(1)精益管理的引入:精益管理理念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理念,已逐渐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管理中,且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8-9],精益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及方案,可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10]。该院运用精益管理进行信息一体化设计,以日间手术中心为主导,加强与信息部门的沟通,从患儿、医护人员以及医院安全管理三方面出发,结合临床实际,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引进新思维,设计出基于流程优化和患者质量安全的信息管理,从而建立完善的日间手术管理体系和日间手术医疗服务链。
(2)基于流程优化的信息化设计包括:①专科检查和评估的信息共享;②日间手术预约中心与专科门诊信息衔接;③术前宣教的时效性及可及性;④术后康复管理及居家护理管理的时效性。
(3)基于患儿质量安全的信息化设计包括:①日间手术预约评估系统;②日间手术排程管理系统;③日间手术随访管理系统;④日间手术术后医疗服务档案管理系统。
3 信息化设置在日间手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①建立了日间手术预约评估系统,主要功能为预约和评估管理。为了避免门诊与预约中心信息交流带来的失误,整合门诊医生工作站和门诊预约系统,在门诊医生工作站建立了“日间手术预约”功能,这样可以节约预约时间,保障预约流程的信息共享和安全,便于医护人员能及时、正确、统筹安排手术,减少手术暂停引起的人力、床位以及手术室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完善术前评估标准,术前由日间手术中心医生、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共同对患者进行评估,保障患儿的手术质量和安全。
②建立了日间手术排程管理系统,便于术前、术后宣教以及手术安排,实现疾病特色的个性化管理和手术统筹管理。当患者进入手术安排状态,电脑系统会自动截取患儿的年龄、主要饮食种类、进食习惯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而生成术前宣教和术后康复计划进行自动推送,对手术排程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可以缩短患儿术前等待时间,合理调控手术资源,实现计划性手术。
③建立日间手术随访管理系统,主要功能为术后居家康复评估和随访管理功能,便于及时了解患儿的术后居家康复情况进行居家指导,随着以患者为中心和整体护理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延续护理已成为优质服务的主要特征和专业护理的核心价值体现,被广泛认为是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及其家属都至关重要[11-12],而日间手术的康复以居家康复为主,因此,建立配套完善的延伸服务体系是日间手术质量的保障。
④建立日间手术术后医疗服务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提供术后延伸服务安全。日间手术患儿出院之后并不代表医疗治疗的结束,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家庭及社区医疗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建立日间手术术后医疗服务档案管理系统,将患儿术后康复照护转向社区照顾。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患儿医疗信息转向社区医院,使患儿在保证高质量医疗条件基础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实施康复,优化和整合了社会医疗资源。
4 体会
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人、软件与硬件是三大要素,缺一不可,这就需要医院适当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人员素质与信息化管理质量,实现全天候信息化管理服务,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13];另外,医疗机构应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护理信息化管理的改进,转变医务人员观念,提高其接受新事物、学习并掌握新技术的能力[14]。日间手术在全国范围内已逐步开展并日趋完善,日间手术可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缩短患儿的住院等待时间、避免院内感染、降低住院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5];日间手术是通过提高医生手术技巧、麻醉管理水平以及围术期管理能力而达到保障围术期安全与高质量的一种手术模式,儿童特色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不仅要有日间手术本身发展优势和特点,更要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要求。在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16],成为了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制定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年)》通知中提及: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医疗机构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17]。该院运用精益管理将信息化建设引入日间手术管理,不仅体现了医疗领域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同时还诠释了精益医疗的真正内涵,体现了医疗领域严谨、求实、创新和发展的新思维;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带给医患以安全、快捷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验,同时,还可以推动延伸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医院以外照护的发展,因此,在日间手术开展过程中应用信息一体化管理,对日间手术的发展是一项基础且有重要意义的建设[18],同时也符合新世纪医院实施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