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要线上教学的实施与思考
2021-04-04李丽丽
李丽丽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河南安阳 455000
临床医学概要是一门临床课程,存在与大多数医学类课程共性的问题,如理论知识的枯燥难以理解、实践性强、课时安排较紧凑等,完全实施线上教学,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该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临床医学概要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开设,和药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基础课程同步学习,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薄弱,缺少到临床课程的过渡,所以不利于该课程的学习。从专业角度考虑,作为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认为临床医学概要对自己的专业技术作用较小,所以课程的认同感不高,对自身的要求较低,导致学习态度消极[2]。为了使线上教学达到最优的效果,应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包括资源的选取、教学的方法、授课的逻辑、讲解技巧设计和语言的组织等。每一节课的内容或者各个知识点之间都要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在讲解知识点时最好有语言上的铺垫,让学生顺着逻辑关系去自然而然地理解下一个知识点,可通过设问问题、推理、知识的迁移、总结分析等技巧[3]。线上教学因为缺少了与学生面对面地互动与监督,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焦虑、烦躁情绪。 因此,为保证高校线上教学的质量,保障学生学有所获,课程的设计便显得尤为重要。
1 明确教学目标
临床医学概要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非专业课程,结合该专业的特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问诊、检体诊断的基本方法及内容,了解其临床意义;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熟悉常用器械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掌握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相关的诊疗技术;具有对常见病及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及实施相关诊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
2 分析各章节的内容特点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包含:第一篇,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诊断学的内容,其中问诊和体格检查操作性较强,实验室检查这部分知识点细而多,且较枯燥,不易记忆[4];第二篇,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及儿科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措施等内容,这篇内容知识点较琐碎且抽象,较难理解与掌握。因此, 线上教学应根据每部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线上教学资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及难点,主动和其专业知识建立联系,在授课中加强师生互动,避免知识的单向传授,增加学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通俗易懂,与专业内容相联系,增加趣味性,既要深入浅出,又要广而精。
3 合理地选择线上教学资源
合理地选择线上资源是在线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线上资源主要涵盖:案例(取材于现实生活、医院的见闻、新闻影音等)、视频、动画、音频、微课、图片、课件、实训操作演示、在线作业与试题、以及学生的优秀作业、报告和讨论等。 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所学,有所获[5]。
3.1 案例
案例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因此,在授课前应精心选择并设计案例,不仅要对既往所学知识有所体现,又要涵盖新的教学内容,同时要符合学生的学情特点,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 将学过的知识融合到案例中,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这就要求选取的案例具备一定的新颖性、真实性,学生能感同身受,从而更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通过案例创设情境,贯穿到课堂设计中,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信念教育等,让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自己作为一名医学生肩上的责任和重担,并通过言传身教将医务人员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努力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6]。
3.2 视频、音频、动画
视频、音频、动画在线上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中的体格检查部分重在技能操作,可通过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观察技能操作手法。 不同于临床医学专业,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将来没有机会深入到临床病房中去学习,这些实训操作也没有时机去实践,所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所学能深刻地理解,为线下实践技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线上授课时,为避免理论知识的讲解枯燥,使学生感到无趣,可结合音频、动画等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趣味化。为保证线上教学的质量,视频图画质量要高清、声音清晰、最重要的是内容必须正确,避免对学生的误导。音频主要适用于听诊的检查内容,如肺脏的呼吸音、啰音及心脏的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为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声音的特点,可在讲解相关内容时插入声音的播放。 Flash 动画一般穿插于疾病机制的发生发展等,有利于动态观察,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病菌对心内膜的入侵过程、神经反射检查中的反射弧等。 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在课堂中的使用,强化视觉和听觉的多重效应,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使知识更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共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课件
线上教学时,由于学生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或电脑屏幕,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多媒体课件的背景、字体、字号、行间距、色彩的搭配、界面的设置等要注重科学性、合理性,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在清晰明了的同时还要注重技术性和艺术性,课件内容要全面,包含课堂中涉及的所有内容,但又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尽量不要让人眼花缭乱[7]。如背景色可选择稍微偏淡些的,像浅蓝色、白色;背景尽量简洁、统一,突出文字内容,以免影响学生的专注度。 字色应当偏重一些,与背景颜色形成明显对比。字体选择黑体或者微软雅黑,字体的字号不宜小于24 号,行间距大于单倍行距,每一张PPT 上文字不宜过多。 图形或图片的添加应适合文字内容,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不能盲目添加。图片有时很难突出主题,融合上文字的说明,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课件中可适当地增添些动画,从而使课件显得更为鲜活,不刻板生硬。课件中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的选择力求做到内容和形式相统一。 总之,课件的制作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和视觉状态,以减少学习以外的因素的干扰,从而使课件更好地为授课服务。
3.4 线上题库
线上题库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题库的编制是依据检验技术专业的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变化,参考以往的习题集及考试卷自行编制的试题,涵盖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题库通过题量和分值体现出课程重点内容,并存在一定的难度梯度,注意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衔接,入库试题应有参考答案、评分细则,能准确衡量学生在记忆、理解、分析、应用等方面的学习效果[8-9]。 题库可灵活应用与授课的任何环节,课前的课前预测,课中的随堂测验、课后的检测、节段性测试、期末的考试,通过每次的测评,发现知识的薄弱点,加强练习与巩固。
3.5 微课
线上授课课时有限,为解决授课中的难点及重点内容,可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课,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灵活性[10]。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内容纷繁复杂,应精心设计微课的内容,尽量简短精炼,结合案例、图片等,让学生易于接受及消化,同时突出重点,加深记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内化[11]。 微课的设计制作不仅要简洁明了,还要美观大方,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识框架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促进知识的存贮,提高学习的效率[12]。 如房颤的心电图特点,可通过情境导入、案例分析、总结归纳顺口溜等方式制作微课,作为课程的补充,使知识点更细化、碎片化,有益于记忆与学习。检体诊断的每一部分检查内容也可以制作成一个个微课,将实训操作与临床意义结合,既可以实现实训的模拟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对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的理解。
4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
将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与课堂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如在腹部检查中设定急性阑尾炎引起腹痛的典型案例,这里面包含学过的知识点,如症状学中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结合所学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应该对患者身体做哪些检查? 运用哪些体格检查方法? 该患者体格检查时会出现哪些表现? 通过引导,学生可把前后的内容进行联系,继而又引发新的问题。 该患者要与哪些引起腹痛的疾病进行鉴别? 通过情景创设、启发式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不仅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还应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探究精神及创新思维能力,建立团队协作和责任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医学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及健康可持续发展。
5 思维导图的应用
以思维导图为主线,层层递进,将本节课的内容由点、线及面,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 在授课前可先根据本章节的内容构建一个清晰的框架,确定关键主题、重要的知识点、章节的结构等,学生们在学习时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进行索引。以思维导图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分析讨论案例时,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迅速把握重点,理好思路,学生的学习信心及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也为教师更好引导学生的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课后,学生也可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结构化的梳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及分析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及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3]。
6 线上教学思考
《临床医学概要》与医学基础课程同学期开设,学生理论知识较为薄弱,线上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面对面授课的疑难问题的解决,学生会因为隔着屏幕而不去主动提出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实践性较强的体格检查这部分,线上学习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需要,这也是线上教学的局限性。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可将线上线下教学进行融合,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
线上教学对于许多教师来说属于新的教学模式,投入的精力要远远大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从线上的直播软件的使用,资源的选择,课件的制作,内容的编排等,教师都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学生跟得上进度、学得扎实。但是由于缺乏课堂面对面的学习氛围,得不到教师的有效监督,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稍微差一些,线上教学便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预期。 因此,如何保证线上教学的质量及成效,应不断地探求与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