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探讨

2021-04-04杨秋红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院校

杨秋红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甘肃 兰州 730300)

1 引言

在校企合作和双高计划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要,实现产业和教育在信息资源方面的融合,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产业集群也应运而生,可以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过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的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创新计算机应用专业群建设思路。

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的背景

从2012 年开始,“大数据”一词开始被人们广泛提及,不仅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也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当中,而大数据的研究也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问题。我国大数据产业依旧处于构建初期,具有规模小和增速快的特点,同时也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危机,成为了诸多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大数据学科涉及到多个专业,和不同学科的有效结合都能形成特定的研究领域。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大数据分析方向、大数据平台方向以及深度计算分析方向,随着2019 年12 月教育部下发“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名单,诸多院校都将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人才作为重要目标。人才是影响计算机应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在新时期培育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此促进计算机应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我国高职院校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出满足生产服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加强和产业的对接,提升办学质量,创建品牌,而打造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则是重要途径之一[1]。

3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本特点

计算机应用技术为高职院校的专业之一,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要以专业理论为指导,该专业涉及到网络、软件、电商等多个大门类,学科是交叉性综合体。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特定需要而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侧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组装调试、系统安装测试、网络配置、软件安装等多种能力。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特点如下。

首先,专业学科的交叉复合。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内容包括软件硬件的安装调试设计以及语言表达、团队沟通、团队协作、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所以是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需要高职院校从多个角度审视计算机应用专业。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来说,需要以技术研究作为载体,把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调试与安装、软件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等基本知识作为内容,将二者有机融合成为计算机应用专业,所以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可过分强调某个学科的专业性,而是要认真分析人才的多种素质,之后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科学设置[2]。

其次,专业人才的竞争优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以满足市场为出发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来说,高素质主要体现在过硬的岗位,技能健全的人格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通过构建专业群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4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原则

新时期的高职院校需要顺应计算机学科的前沿理论以及行业发展,需要明确定位、注重内涵,推进课程教材教学团队、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大数据背景下的课程群要基于计算机学科时代对人才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的相关要求,顺应计算机思维的教育趋势。同时还需要依托大数据课程群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从学校的角度讲,也需要做好课程教学、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确保人才具有数据科学基础、大数据处理实践能力,以此打造出高职院校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3]。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不同于普通院校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贯彻国家“职教20 条”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依旧存在培养人才质量不高、专业课程设置和市场衔接不足、专业技能授课模式陈旧、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等相关问题,在国家出台“双高计划”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需要找准定位,基于职业院校现代发展历程,对各专业的发展进行统一安排,所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的建设需要从当地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入手,基于学校信息技术类的专业办学特色调整信息技术、产业结构,认真分析专业群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专业群的保障机制,不断健全专业群运行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不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需要具有自身的特点,避免雷同。要根据一个加强、四个打造、五个提升,从组群效应、教学内容、发展机制、实训建设、师资建设、院校交流、校企合作等多个层面提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的建设对策。

5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群建设困境

首先,计算机专业群建设重视程度需要提升。高职院校通过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对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可以实现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考能力以及知识融合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当前高职院校对协同育人和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普遍重视,但是仍然存在计算机类专业群目标建设不清晰的问题,相关教学管理、教学运转和教学理念依然处于探索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具备人才培养方案和计算机专业群建设方案,但是在融合过程中依然没有形成合力。

其次,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融合需要提升。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需要专业充分融合,以此有效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类的研究和实践。不过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建设计算机类专业群的过程中,普遍以专业结合方向的专业群建设思路为主,这种建设模式不够深入,无法真正促进相关专业的发展。新时期计算机类专业群需要将不同技术不同学科相互借鉴与融合,不分主次和专业,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新知识学习中受到启发,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比如物联网工程与大数据结合、大数据和软件工程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此外,诸多应用型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是只是在专业内部进行了实践,未能真正做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4]。

6 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加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

首先,加强大数据方向的课程群建设。职业院校需要结合大数据发展以及计算机领域的知识结构体系制定出面向企业和IT 行业的培养方案,以此打造出数据挖掘课程群,该课程学以计算机基础和数学基础作为根本,融入计算智能理论与应用、数据挖掘、数据仓储、SAS 编程,以此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其中数学基础作为分析数据和处理的基础工具,需要学生对离散数学、数理统计、数值分析、数学建模、计算矩阵进行深入学习,而计算机基础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应用基础、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相关课程学习,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构建课程群可以更加系统地对计算机类人才进行培养,有效对数据进行挖掘,可以有效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5]。

其次,加强课程群的关联性。在高等教育模式下,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应试能力,不过也存在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缺乏的情况,此外由于设置了专业化的课程,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束缚,割裂了学生对事物整体性的认识,即便学生将大量精力用于所学专业课也不能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加强课程群的联系,将重点放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数据挖掘课程体系构建当中,具体说来:一方面,需要有效融合课程知识点以及项目知识点,对特色课程群的知识点加以确定;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教学与项目的合作,将知识点有效聚合构成知识链。此外,还需要对特色课程群进行阶段式、关联式、综合式的教学考评,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加强课程之前的关联性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水平,进一步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支持[6]。

再次,实践教学环境与实践内容的创新。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出大数据实验平台,满足学生课堂学习与实践的需要,高职院校在实践期间,不仅要打造出完备的理论课程体系,同时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告别枯燥的理论学习,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和企业有效对接,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挖掘能力,具体措施如下:一方面需要对课程实验内容进行完善,对课程群中原有的实验教材进行补充,对已有的实验内容进行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比如利用创新竞赛、应用实践、兴趣小组等对学生实践中的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打造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和企业零距离接触提供便利条件。

最后,加强专业群师资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是保障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条件,所以高职院校在构建计算机专业群的过程中,要做好顶层设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引入高水平专业教师;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人事制度改革,重视教师培养,不断优化教师待遇,确保任课教师具有专业能力。同时专业群所在的二级院校需要严格执行双导师制度以及企业实践制度,依托专业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各专业合作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技术研发能力、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通过教学创新与企业实践有效结合,以此让教师的专业能力逐渐提升[7]。

7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职院校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效利用专业群,这是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出一线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今后需要加强专业学科的交叉复核,突出人才培养优势,加强大数据方向的课程群建设,重视课程群的关联性,并且对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践内容进行创新。此外,需要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最终不断提升专业群内各专业人才质量。全面提升技术创新服务水平,为新时期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