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电监测技术的认知无线电频谱监测研究
2021-04-04赵永基
赵永基
(甘肃省无线电监测站 甘肃 兰州 730000)
1 引言
现阶段,无线电技术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问题,制约无线电技术的使用,影响监测结果,由此,需要重点对频谱进行分析,从而全面提升监测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2 认知无线电技术
无线电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更为先进的无线电监测技术,实现了监听以及信号测量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有效辨别信号中所包含的信息,处理掉一些不良信号,确保无线电设备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行。无线电包括多个监测模块,其中包括移动站、控制中心、监测站等,在连接方式上采用拓扑的形式,对信号进行有效监测。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提前假设多个门限,同时统计不同时间段信道的占用情况。在信号分析工作中,需要对无线电的功率以及频率进行监测,对比数据库中的数据与监测结果的差异,从而对非法信号进行辨别。此外,还需要对测向站进行监测,保证数据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整理完毕后,需要将概率图制作出来,利用收敛统计制作为电子地图。认知无线电技术是无线电技术的核心内容,可以做到实时控制,同时对系统参数进行修订,确保能够对频谱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从而获得更为充分的利用。为了最大限度的对频谱资源进行利用,并全面提升通信性能,避免无线电受到频谱的制约,就可以在频率以及时空上对频谱进行复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对无线电环境进行监测,并将信道容量计算出来,进而得出最后的结论。频谱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认知无线电环境进行全面监测,从而获得较为精确的数据,以免频谱资源对无线电监测技术造成不良影响[1]。
3 认知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
3.1 多点协作
3.1.1 特征监测
不同的信号有不同的特征,在对信号进行监测时,需要利用信号的不同点完成监测工作。具体监测工作中,需要为不同的信号制定不同的信号谱,确保信号能够被及时分辨出来,这也是制作图谱的优点。
3.1.2 类似监测
采用类似监测开展监测任务时,首先需要将PU信号作为基础,将导频直接插入到SU中,并关联原有序列。在此过程中,滤波器能够对其相关性进行自动监测,从而利用最少的时间获得信噪比,有效提升信息精确度。如果信息精确性受到影响,则监测结果也会受到制约。基于此,在对信号进行调解时,需要保持同步完成[2]。
3.1.3 干扰温度监测
接收机如果长期处于运行中,其自身的温度就会升高,加之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就会导致监测结果受到影响。一旦干扰温度较低,就会导致接收机温度低于最大限度,此时就需要应用相似频段空洞对接收机进行调整。采取以上措施后,如果干扰温度仍然高出规定的范围,就证明接收机的频带出现故障,导致通信性能降低,需要及时将其关闭。如果调整后接收机的温度过低,就证明频带可以正常使用,接收机的通信状况良好,能够正常使用[3]。
3.1.4 本振泄露功率监测
接收机运行过程中会对高频信号优先处理,进而产生频率信号,借助天线,信号便能够正常传播,其中低频信号传播性较好。基于此,利用本振泄露功率进行监测,就能够及时知晓泄露的信号,查看接收机的工作状态。
3.2 单点频谱监测
3.2.1 能量监测
能量监测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有无信号对信号功率进行假设,而后才能够正常进行监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该先采集好一个时间段内的功率,将其平均值计算出来,将假定门限值以及上述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信号的真伪。
3.2.2 匹配滤波器
匹配滤波器法能够获取最大限度信噪比,当辨别出假的信号时,就能够使用信息同步待测信号频域以及时域恢复信号,但是,此种方法当前应用弊端较多,不建议长期应用。
3.2.3 周期特性
周期特性监测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信号以及噪音,信号的周期性较强,在此基础上,就能够知晓周期性的监测方法。同时,也可以按照信息的长度对信号进行监测,并进行有效评估、辨别,完成监测任务。
4 认知无线电技术与无线电监测技术结合的意义
无线电管理过程中,做好监测工作有利于为规划、划分、指配相关频率奠定基础,同时为无线电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认知无线电能够有效解决频率资源紧张的难题,属于一种新的技术。其与传统的频率授权指配技术存在一定差别,在使用中,需要重点关注使用的安全性,也就是要制定新的频率管理规则,从而避免授权用户的使用出现安全隐患。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求依据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并监测统计测量射频环境,这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5 结语
近年来,软件无线电技术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认知无线电技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属于一种智能无线电通信技术,与传统意义上的频率分配存在本质区别。认知无线电技术允许非授权用户按照既有规则使用,在“借用”已授权用户的资源时,需要保证不会对其他已授权用户的通信产生不良影响。此项技术的应用,有效缓解了频率资源紧张的现状,为无线电管理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未来发展中,如何科学、合理的转变频谱管理规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对无线电监测部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无线电频率资源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