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云计算视域下的网络安全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2021-04-04李作宬
李作宬
(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 甘肃 临夏 731100)
1 引言
云计算已经成为了当前提升生产生活有效性的重要技术性工具,同时也是打造智能生活的关键技术体系,但是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加剧的环境下,使中职计算机学生了解更多的网络安全技术,并且结合云计算落实技术体系的优化,这不仅是提升网络安全质量的关键任务,也是构建一支高技术和高素养人才队伍的主要方式,因此探究云计算数据下的网络安全技术与中职计算机教学相融合,不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下,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当前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受到黑客以及不正当手段的入侵,会导致服务器端拒绝为客户提供服务,主机崩溃。其次,不法分子会通过网络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入侵,窃取用户的隐私,甚至会恶意篡改数据,还有可能利用跨站脚本攻击的方式,植入病毒代码,导致隐私泄露,会对个人以及组织的发展产生极强的不良影响。再次,由于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和信息传输渠道更加丰富,在用户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与云端进行互动,若黑客在此期间进行拦截,便会导致安全阶层的配置出现错误,双方的数据进行交换时会产生SSL无法安装的情况[1],这会为黑客入侵提供可乘之机,导致信息泄露。
3 具备教学价值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体系
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计算机使用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其中维持网络安全至关重要,而在素养提升的同时也需要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因此综合当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较为良好的网络安全技术,融合到教学体系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3.1 防火墙安全防控体系
防火墙安全防控体系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病毒拦截和识别技术,通常来讲,该体系中涉及到联网以及单机两种模式[2]。在单机的环境下,可以通过对远程资源的检测发现病毒并将其杀灭;联网环境下,主要检测网络环境中的潜在性病毒,尤其是在信息传递和交互过程中对电脑主机有攻击影响的病毒,能够及时进行扫描,并且起到防护作用。
3.2 漏洞扫描系统
当前大部分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往往是借助网络中的漏洞实现的,因此为了确保网络安全,落实漏洞扫描至关重要,当前漏洞扫描体系主要呈现三个不同的状态,一是推荐修复状态,这其中需要利用安装补丁的方式将网络漏洞修复。二是选择修复状态,主要应用在个人电脑上,用户可以根据计算机的实际安全情况进行选择性安装。三是不推荐修复状态,该技术体系会对计算机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扫描,分析这些漏洞是否会影响计算机的运行,是否会为网络攻击提供可乘之机,若不存在这些威胁,则不需要进行修复。
3.3 加密授权法
通常来讲加密授权法应用在官方网络数据库中,例如,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校园网以及图书馆数据库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网络体系中的加密授权技术体系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教学案例。综合来讲,加密技术主要指的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授权管理,利用限制用户访问的方式,提升其安全性,与防火墙类似,能够有效阻截病毒以及黑客攻击。该项技术的最主要优势是可以针对多项数据交互和云端传输进行信息加密防控,在传输之前给信息数据加上密码,能够避免被黑客破解,同时也会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3.4 终端体系的安全防控方法
在云计算的环境下,互联网以及数据的传输往往是依靠终端体系来实现的,那么针对终端体系落实安全防控至关重要,这其中终端体系的安全防控涉及到了对网络终端服务器的防控以及对客户端的防控。这其中大数据识别算法是服务器端防控的主要技术体系,是通过map函数以及reduce实现的[3],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二者的基础算法进行仿写,设定固定值,提升服务器的系统安全。另外也可以通过主动防御的方式,代替传统的被动防御。针对用户的入网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测,进一步强化渗透式扫描的力度,分析服务系统中是否存在漏洞,例如SQL漏洞,并且及时进行补丁修复,进一步强化服务器系统的防御能力。
针对客户端的安全防控方法来讲,首先可以通过端口扫描工具,以及检测软件实现对客户端的信息接收系统监控,若出现了非法入侵等行为,要第一时间切断网络,并且针对客户端系统进行病毒查杀,将异常程序关闭,并且提升防护等级。要正确地设置SSL,确保通信安全之后,才可以恢复通信。另外可以通过用户端进行自动漏洞检查,并且选择合适的补丁进行下载,进一步弥补客户端的系统热点,与此同时,由于当前的病毒形式变化较快,必须要及时进行杀毒软件更新;必须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互联网使用安全防范意识,并且根据当前的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进行研究,落实技术体系的创新和优化,进一步打造新型的网络安全防控体系,确保能够为计算机时代的生产生活奠定稳定的防护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云计算环境下,打造安全的计算机使用防控系统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明确当前既有的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并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落实融合创新,从学习角度做起,不断提升计算机的安全防护技术质量,同时要矫正传统的安全防护意识,不断落实防护体系和理念的创新,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加强服务器端、客户端以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