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共产党与钢铁工业的发展(三)

2021-04-04谢聪敏

中国钢铁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钢产量钢铁工业国民经济

谢聪敏

摘 要: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发掘,重点论述了“一五计划”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钢铁工业飞速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钢铁工业成绩斐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提前完成“一五计划”各项相关指标,生产水平与解放初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第二,为制造业、农业、轻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钢铁工业取得的成绩

1957年,“一五计划”各项建设指标大多超额完成,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钢铁工业取得的成绩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初步建立了一整套钢铁上下游产业链体系

“一五计划”在重点建设钢铁工业的同时,也初步形成了一整套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钢铁上下游产业链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影响深远,后又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完善,如今的钢铁产业链具备潜力巨大的生产能力和配套能力,整体韧性较强。正是基于上述钢铁产业链整体优势,钢铁工业才能够在疫情“大考”之下,克服诸多不利因素,逆境中深挖潜力,全力支持下游制造业复产复工,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起到重要的托底作用。

第二,产值和产量大幅跃升

1957年钢铁工业实际完成产值46.5亿元,大大超过了33.1亿元的计划,年均增长速度近30%。产量方面,1957年三种主要产品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粗钢产量535万吨(较1952年增加400万吨,增幅75%),生铁594万吨(较1952年增加401万吨,增幅66%),钢材415万吨(较1952年增加309万吨,增幅74%)。生铁、粗钢、钢材产量五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5%、32%和31%。五年间共计生产粗钢1656万吨,是新中国成立前全部钢产量的2倍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同样是粗钢产量从100万吨产量增长到500万吨,美国用了12年,英国用了23年,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钢铁工业只用了5年时间。

第三,投资为国家工业化初步奠定了基础

“一五计划”共投资37.93亿元,新增铁矿开采能力1643.4万吨、新增炼焦能力338.6万吨、新增炼铁能力311.35万吨、新增炼钢能力263.56万吨、新增轧钢能力158.8万吨。上述钢铁工业投资的顺利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初步奠定了基础,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劳动生产率实现五年翻一番

钢铁生产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952年的5950元/人·年增加到1957年的10088元/人·年,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从1952 年的7.09吨钢/人·年提高到1957年的13.16吨钢/人·年,增长率均接近翻了一番。

第五,产品品种极大丰富

五年间,我国可以生产的钢材品种从170多种增加到370多种。复合不锈钢板、硅钢片、汽车用薄钢板、无缝钢管、航空用冷拔钢管、钢轨等均可生产,钢材自给率由5%提高到86%。

第六,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1957年8月4日,治金工业部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总结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安排(草案)》中提出了建设钢铁工业“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方案。建设目标是以大型钢铁厂为基础,适时适地的选择地区建设中小型钢铁厂,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新布局。这一方案使钢铁工业布局从以东北和沿海地区为主扩散到华北、华南、华东、西北、西南等广大内地,对改善新中国钢铁工业格局,促进钢铁工业的平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新中国成立前70%的钢铁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布局特点,按照充分利用沿海工业的设备和技术力量,加快沿海工业的扩建和改建的指导思想,治金工业部对以上海和天津为主的沿海城市钢铁企业本着发挥当地钢铁生产的优势,适时规划重组,增设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钢铁厂的方针进行了重新规划。经过重新部署,沿海钢铁工业的发展更加合理,并日渐形成一些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

二、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一五计划”期间,钢铁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下游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与钢铁行业直接相关的下游主要用钢行业产品产量的大幅增长,1957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2.8万台,较1952年增长了1.1倍。铁路机车产量167台,增长7.4倍。自行车增长了9倍,缝纫机增长了3.2倍,收音机增长近20倍。1956年开始批量生产家用电冰箱,1957年批量生产化学纤维、手表、录放音机、照相机,并试生产电视机。1957年,我国机械设备自给率达到60%以上。

促进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快速发展。1957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1亿瓦,比1952年增长5.7倍;机耕面积达到263.6万公顷,增长5.6倍;化肥的施用量达到37.3万吨,增长3.8倍。这些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幅度增加,使1957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总产量达到164万吨,分别比1952年增长19%和26%,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促使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较1952年增长22%。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5万公里,较1952年增加一倍。同期,全国内河航运里程增长51.6%,空运线路增长1.02倍,现代化运输工具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44倍和1.42倍,邮路总长度增长72.3%,邮电业务量增长72%。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等高难度工程均在这一时期建成。

三、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粗钢产量在1996年突破1亿吨大关后,以平均1~2年迈上一个台阶的速度,至2020年已达到10亿吨规模,占全世界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钢铁产品保障度的提升支撑了下游制造业的增长,支撑了基础建设投资的增长,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在回顾钢铁工业取得骄人成绩的时候,不能忘记建国初期极端困难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排除万难,做出优先发展钢铁工业的重大决策,新中国钢铁工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短短的五年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大变化,为国家工业化初步奠定了基础,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值此建党百年之际,全体钢铁人应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砥砺奋进,扎实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钢产量钢铁工业国民经济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月世界粗钢产量表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20年7月世界粗钢产量表
2020年2月世界粗钢产量表
设立山东自贸区对山东钢铁工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四川省钢铁工业能效水平及节能潜力研究
2019年8月世界粗钢产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