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现状
2021-04-04王育强李维颜谷顺通
王育强,李维颜,谷顺通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天津 30045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液无法正常凝结引发的病症,患者以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发生DVT后若未能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患者在发生血栓机化后会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引起血栓后综合征(post thrombosis syndrome,PTS),病情严重时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从而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增加病死率[1]。因此,DVT一经明确诊断需及时进行治疗。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是近年来临床开展的腔内微创治疗新技术,能有效清除外周动、静脉急性及亚急性血栓,且对血管壁的损伤小,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已被临床证实[2-3]。基于此,本研究对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在DVT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同行业学者提供借鉴。
1 AngioJet系统介绍
AngioJet系统由控制台及配套导管共同构成,后者为一次性耗材。在进行血栓清除时,将导管部件泵置于控制台泵柜中后,将导管盐水管路连接无菌肝素盐水,利用泵加压处理后将盐水高速输送至导管内,在导管头端内部通过伯努利原理产生负压,在负压下利用对应位置上的导管流入孔吸取血栓,在导管内部经高速水流能击碎血栓,使血栓随水流流至废液袋中。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型号导管不具备抽吸功能,仅可发挥喷洒溶栓药物、软化血栓的效果。
2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适用于急、慢性髂骨或全肢型DVT及慢性DVT急性发作患者。对于急、慢性髂骨DVT或全肢型DVT患者,在人员和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联合药物与机械作用的血栓抽吸系统,且要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包括合并瘤栓、有严重出血风险、无法耐受抗凝治疗、预期生存期<1年、机体耐受力弱、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4-5]。因此,临床在治疗前要严格掌握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以保证治疗效果。
3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应用效果
目前,临床对于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应用已较为成熟。田磊等[6]研究指出,利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DVT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李佩等[7]研究指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的血栓清除率高,随访6~12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下肢静脉血流通畅。由此可见,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DVT患者的效果明确,并发症少[8]。此外,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DVT患者可提高血栓清除效率,降低尿激酶用量,缩短药物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9]。相较于经皮人工血栓抽吸治疗,采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DVT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更好[10]。分析其原因为,与置管溶栓治疗方案及人工血栓抽吸方案相比,AngioJet系统血栓抽吸力更强,抽吸范围更广,通过喷洒溶栓药物迅速减轻堵塞静脉内血栓负荷,血栓清除率更高,能有效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药物溶栓时间,在高效清除血栓的同时利于改善凝血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是微创介入方案,术中对血管的损伤较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预后更好。
4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虽在DVT患者的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仍会引起相关并发症,故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预防及处理并发症,以提升治疗效果。
4.1 肾功能障碍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中需行造影操作,造影剂可诱发对比剂肾病,针对该种情况,在术前需积极实施水化方案(术前2~12 h给予静脉补液,使尿量>100 ml/h)、术中减少对比剂用量来予以预防[11]。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中抽吸可引起一过性血红蛋白尿,针对此种情况,需在术中缩短抽吸时间,并行水化及碱化尿液等措施来予以预防[12]。
4.2 穿刺出血
穿刺部位出血是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常见的并发症,针对该种情况,需选择合适的穿刺鞘及穿刺点,针对有植入支架需求的患者可利用6F穿刺鞘穿刺后再更换合适的鞘管,在操作结束后行加压包扎处理以预防穿刺出血。针对穿刺部位已出血的患者,需在第一时间撤出穿刺导丝,之后不再实施溶栓操作,抽吸血栓后要及时复查,对仍有出血的患者进行球囊压迫止血操作。
4.3 术中PE
在抽吸血栓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微小的血栓脱落导致症状性PE,针对该种情况,术中需沿血流方向进行抽吸,控制抽吸速度为1~2 mm/s,并考虑置入滤过器保护,以期预防症状性PE的发生[13]。若仍发生症状性PE,术中可实施肺动脉血栓抽吸或溶栓操作。及时实施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安全性,且术后需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治疗,以减少血栓复发的风险,确保治疗效果。
5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时间窗和抽吸时间的选择
除并发症外,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效果也受治疗时间窗、抽吸时间的影响。有研究表明,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治疗时间窗为14 d,超过该时间会降低血栓清除率[14]。分析其原因为,超过14 d以上的亚急性DVT或慢性DVT患者,血栓可部分或完全机化,AngioJet抽吸导管无法彻底将血栓吸入导管中,导致血栓清除率降低。相关研究表明,血栓形成后14 d内单纯使用AngioJet抽吸便可有效抽吸血栓,闭塞静脉可实现完全再通[15-16]。由此可见,临床要严格把握14 d的治疗时间窗,以提升血栓抽吸效果,保证血栓清除率。
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的产品说明对不同状况下血栓抽吸时间有严格的限制。一般而言,针对血管内完全充满血栓、无血流复通的患者最多可抽吸8 min;针对血管内血栓部分充填、未完全闭塞、远端有血流的患者最多可抽吸4 min。因此,临床要在保证血栓清除率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血栓抽吸时间。
6 小结
DVT在重大创伤后、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肿瘤患者中较为高发,临床发生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是DVT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案,能高效、快速地减轻患肢血栓负荷,缓解临床症状,近期疗效满意,逐渐被广大患者及临床医师所认可,应用前景良好。但该术式的手术效果仍受并发症、治疗时间窗、抽吸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治疗时要规范操作,严格掌握治疗时间窗及抽吸时间,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以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保证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