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导磁共振系统日常的质量控制和维护保养

2021-04-04宋春娟卞红丽张怡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屏蔽门磁体工程师

宋春娟,卞红丽,张怡(通信作者)

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磁共振设备包括主磁体、梯度磁场单元,射频发射、接收单元,以及流程控制单元、中央控制系统、冷却系统、扫描床等。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是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的内在要求。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离不开操作人员、工程师、维护保养人员、环境保障人员的共同努力,确保设备各项性能指标和参数均符合要求,是发挥设备优势、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检查效率、保证图像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通过我院引进的联影3.0T UIH-780MRI设备的实践工作,总结并分析了保障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日常运行的方法。

1 工作环境的维护

1.1 温湿度条件

MRI系统,包括主机、控制系统、冷却系统、机房等所有部分都对环境温度、湿度有严格要求,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1±3)℃,湿度应控制在(50±10)%。电子元器件均对温度非常敏感,湿度过大而导致温度过低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并附于电子元器件上而损坏电路,湿度过小,空气过于干燥,仪器表面易产生静电而损坏机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经常检查机房的工作环境,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1.2 洁净环境

灰尘对梯度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的损害很大,甚至可能导致其无法工作。灰尘和其他污染物会影响散热风扇、磁体系统、数据采集柜、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引起散热不良、电子系统故障、接口不良等故障。因此,需定期检查散热风扇、空气滤网、控制柜体的洁净程度,及时清理灰尘,保证设备内部产生的大量热量顺利排出、防止电子设备加速老化;另外,使用专业清洁剂清洁主磁体系统及其附件,包括磁体外壳、检查床外壳、控制面板外壳、数据显示面板外壳、控制盒外壳、线圈外壳、耳机外壳等;保持控制台桌面的干净、整洁,工作环境无液体、杂物。总之,设备间与机房必须保持清洁。

1.3 造影剂的使用

MRI增强检查患者需要使用造影剂,操作失败或者不规范会引起造影剂对机架、线圈及磁体的污染。造影剂由于其固有的磁场特性会对磁场均匀性、抑脂性造成影响,引起图像偏差,甚至检查失效[1]。因此,造影剂使用应按照规范操作,避免连接管脱落等操作失误。对设备造成污染时,应及时清理。当污染磁体内部时,应由专业维护人员或设备厂方工程师提供专业清理。污染物的清理应及时、有效,防止长时间不清理造成污染物沉积。

2 机器保养

2.1 电源

超导MRI系统是非常精密且贵重的设备,即使设备不进行临床使用,也需要电力进行制冷,保持超导磁体的安全状态,MRI机的电源分配系统为系统组件提供专用的线路电路及必要的回路断路器保护,一旦停电,操作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关机操作,保护设备。电源分配系统还包括网络过滤、过温保护和报警盒的连接等。因此,MRI机房必须保证连续稳定的24 h电力供应。

2.2 冷却系统

水冷系统是为整个MRI系统提供冷却环境的部件系统,其正常运行影响整个MRI系统的正常工作。近年来,随着新型MRI装置的不断改进,联影3T核磁的液氦属于“零消耗”,MRI操作人员需要每天检查液氦水平,可从系统管理界面上查看磁体的相关参数;每天液位偏差不能超过1%,液氦量低于55%则为警告;每天观察冷头是否正常运行,在扫描间外能否听到有节奏的类似于小鸟叫的声音;检查氦压缩机的运转声音是否正常,工作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否则可能导致液氦蒸发,磁体失超;每天观察冷却水的温度,一次水冷机组9~15℃,二次水冷机组19~25℃;每周观察水冷机的进水水压、出水流量等;定期检查水冷机组冷凝器及风扇上有无杂物,建议每个月1次;定期清洗室外机冷凝片上的灰尘,建议3个月进行1次清洁[2]。因此,对于超导MRI,冷却系统至关重要,为MRI系统提供充足的散热裕量,确保超导环境稳定存在。

2.3 扫描床、线圈等附件

(1)应定期检查扫描床的各向移动速度、定位、顺滑度等运行情况,及时消除移动障碍物。(2)检查磁体内床桥下是否有硬币发卡等遗留物。 (3)检查线圈的线缆、线圈插头、附件是否损坏。(4)应定期检查并清理检查床、局部线圈及磁体内壁上的金属物,以免图像产生斑马纹状伪影。

2.4 对讲系统

在MRI检查过程中,确保声音传输是否正常;声音是否清晰;控制盒上的按键是否正常。

2.5 屏蔽门

磁体间的屏蔽门的把手是否有损坏;屏蔽门的锁能否正常地开关,在扫描间内,是否可以正常地将屏蔽门推开,或者,在操作间内,是否可以正常地将屏蔽门拉,以免发生失超等紧急情况时,扫描间内压力增大,屏蔽门无法正常打开。

2.6 宽带连通性

检查医院的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的连通性,确保网络通信正常,MRI图像正常传输到医师审阅图像工作站。

3 设备操作人员在质量控制中的责任和义务

(1)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掌握MRI原理、设备运行环境、主流设备的结构等理论知识。(2)医技人员需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才能上岗,操作人员应熟悉流程、规范操作,合理地选择参数和序列,减少不必要的扫描序列,完成扫描计划,避免因误操作引起医疗纠纷和设备故障,如果条件具备,应取得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才能高质量地分析、解释图像,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3)应采取措施落实操作人员责任,引入考核机制,防止违规操作设备的现象。

4 设备保障工程师责任

设备保障部门是医院专业设备保障队伍,对设备原理、基础理论、维修实践有丰富的经验,MRI原理复杂,系统庞大,经过专业培训的设备保障工程师对其有比较深入、全面的理解,在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计量、维护保养、质控、维修、优化调整方面发挥其他人员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与操作技师、诊断医师相互配合,共同保障设备安全、准确地运行。要全程参与新设备的安装,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场地、施工、安装、调试、验收评价、技术资料的编写和培训等方面;维修、升级后的系统评价也是设备工程师的工作内容之一,在设备大修、配件更换、软件升级等系统变化后,应及时对系统进行重新评估,保障系统的可靠性。日常维护保养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图像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而设备保障工程师在这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可以在工程界面对系统进行矫正或优化,也利用其在机房、空调系统、电力系统的专业能力做好保障工作。设备保障工程师应对其所有活动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状态、故障现象以及判断、维修方法(维修时间、更换配件、软件的版本等)、保养记录、温湿度环境、参数调整的内容及日志、操作手册的版本更新等。

5 设备和患者安全质量控制

放射科设有明确的警戒区域和安全区域,机房门口设置安检门,医护人员和患者身上不能有任何金属物品。重症患者可通过无磁床或者无磁轮椅进入;放射科安全员确保患者检查前去除带有金属的衣物,询问患者是否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夹、助听器、体内金属物等;根据检查部位、增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禁食禁水;根据患者的检查部位选择相应的线圈,使用线圈时轻拿轻放,避免造影剂洒落到线圈上[3];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要移动身体,两手不要交叉,以防形成闭合电路,减少外周神经刺激症状;患者尽量带耳塞,以防听力损伤;夏季天热,避免出汗,否则体表导电性会增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更换病员服,安静休息后再行检查。

6 定期检测

MRI系统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厂家专业工程师更加精通MRI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因此,要请专业工程师定期对机器进行专业性的调试和检测,保养检测内容如下。(1)维护保养项目:检查梯度安全、病床安全、屏蔽门、检查警告标识。(2)功能检查项:检查磁体系统、不间断电源、冷却系统、不间断电源、电子元器件。(3)检查各个射频线圈质量验证、系统附件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更新,从而保证MRI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无论是MRI仪器的操作人员还是专业的设备人员均要保证MRI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日常进行维护保养,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补充;重视MRI系统的正确使用和质量控制,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使MRI系统能长期稳定地运行,发挥其巨大的临床效应。

猜你喜欢

屏蔽门磁体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DyF3热扩渗技术提高NdFeB磁体矫顽力及其机理分析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关于CAN总线的地铁屏蔽门控制思路论述
青年工程师
晶界扩散Dy60Co35Ga5合金对烧结钕铁硼磁体磁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莞惠铁路屏蔽门与信号系统接口设计的研究
城轨屏蔽门控制传输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东莞地铁2号线屏蔽门系统控制功能分析
含Ce烧结Nd-Fe-B磁体的腐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