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非药物干预治疗和普及价值探析
2021-04-03张瑞霞
张瑞霞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痴呆是以获得性的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因为大多数痴呆症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故被称为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是一种逐渐发展加重的脑变性疾病,发病相对隐蔽,早期主要症状是记忆力衰退和智能下降,尤其是近期遗忘,是老年痴呆的极早期表现,因此,早期积极治疗老年痴呆对延缓记忆丧失,缓解痴呆患者的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价值。
1 老年痴呆的概况
老年痴呆是65岁以后出现的各种痴呆症的总称,是一种慢性脑部退行性疾病,拥有智能障碍、人格改变、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属性。老年痴呆主要包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和 混 合 型 痴 呆(Mixed dementia,MD)等类型[1]。大多数老年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原因。依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的科学统计数据,全世界有超过47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5%,每年报告的新病例有990万,到2030年,患有老年痴呆的人数将上升到7560万,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1.31亿[2]。2009年全国痴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大约为5.21%,75~85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增长到了15%~20%,年龄8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竟然高达30%[3]。预计到2050年,我国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人数将达到2700万[4]。老年痴呆已经紧随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患,将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健康问题。
2 老年痴呆的防治现状
随着人们对老年痴呆研究的逐渐深化,与治疗老年痴呆相关的药物得到开发和应用。然而,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在临床治疗实践中,患者的治疗往往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干预治疗很少使用。
虽然临床药物治疗在血管性痴呆中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发展,但是国外有些系统研究显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有提高患者死亡率的风险[6],也出现了少数患者在使用中的药物依赖状况;此外,药物治疗没有改善拒绝他人照顾、反复提问、制造噪音等困扰家庭成员的行为[7]。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非药物干预治疗使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且经济可行性强,也无毒性及副作用,因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优势,有望成为老年痴呆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和社区预防、治疗预老年痴呆增补新的策略和思路。
3 老年痴呆的非药物干预治疗
3.1非药物干预的方法
及早发现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早期综合治疗可以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健康状况,缓解他们的病情,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日常生活的质量和水平。老年痴呆与生活方式相关性的研究显示,帮助老年痴呆患者寻求和建立积极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积极吸取保护因素,有效避免危险因素,建立积极休闲的生活方式,树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可降低老年痴呆发病风险[8];老年痴呆患者尽早开展自身认知和康复训练,能有力地提升他们认知方面的能力,优化他们生活的质量,从而延缓老年痴呆的病情进展[9]。目前国内开展的非药物干预疗法主要有音乐疗法、怀旧疗法、认知训练、游戏疗法及其他方面,包括认知及多感官刺激、虚拟现实技术、音乐和舞蹈疗法、机器宠物和创意故事疗法、怀旧和园艺疗法、桌面游戏等方法[10]。
3.2非药物干预的普及
3.2.1普及的现实意义 老年痴呆是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起病潜伏,并逐渐发展,以持续进展的智能衰退为特点,典型症状是抽象思维、记忆和定向能力受损,伴随社会活动能力下降,这些都将致使患者逐渐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发生人格改变。老年痴呆较其他的疾病有明显不同特点,它有自己的特殊性,不仅是身体机能的衰退,而且还伴随自身神经系统功能的衰退,甚至会出现精神心理障碍。老年痴呆往往会导致老年人受伤残疾、走失难归,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增加,根据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传统观念,患有痴呆症的人更有可能住在家里,由家人照顾,这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
老年痴呆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给照护者带来许多负担和压力。调查结果显示,98.3% 的老年痴呆病人及其家属表示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11]。老年痴呆照护者对疾病的护理知识和对患者的照护技能都有较明确的高需求,主要集中在疾病知识、药物使用和病人的问题行为、应对患者记忆力下降所致问题、疾病康复指导五大方面[12]。照护者通常从杂志报纸和电视媒体获取疾病的相关知识,也有一部分人从其他患者的照护者中了解信息,这些信息不具有专业性而且难免会有错误,他们很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和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和指导[13]。因此提高人们对老年痴呆的认识,关注照护者的照料需求,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提高他们的照护技能。照护者的科学照料和护理可以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对巩固疗效、延缓病程、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荷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向老年痴呆患者或照护者普及相应的疾病和非药物干预治疗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2普及的范围和形式 老年痴呆症非药物干预方法相关知识普及的对象范围为老年痴呆患者或照护者。普及形式多样,可以为口袋书、视频、电子资料等,力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以最大范围普及面为目标,可以在社区发放老年痴呆非药物干预方法相关知识口袋书,借助网络平台传送视频和电子资料,重点是社区和家庭中的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和照护者。
3.2.3普及的预期效应
通过向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和家庭中的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和照护者普及老年痴呆的非药物干预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他们对老年痴呆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培养他们对老年痴呆疾病的非药物干预治疗方案的高度认同感,以能够有效执行非药物干预治疗方法,从而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加重进程和病情进展速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4 展 望
老年痴呆患者进行非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和生活质量,所以探究适合老年痴呆患者的非药物干预方法非常有价值。我们应该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痴呆患病率逐年提高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老年痴呆人群的健康需求为目标,掌握老年痴呆相关治疗护理现状和进展,对老年痴呆临床治疗和家庭照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老年痴呆患者的非药物干预治疗体系,以通过向老年痴呆患者或照护者普及相关的非药物干预治疗知识,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老年痴呆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