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一体化管理模式打造智慧型、研究型肿瘤专科医院
2021-04-03■程颖
■ 程 颖
公立医院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多院区建设已经成为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向[1-2]。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创新医院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提升医疗质量,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有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举措[3]。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始建于1984年,是吉林省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筛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并集吉林省癌症中心、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及吉林省抗癌协会于一体,共同构成了吉林省肿瘤防治事业的重要基石。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已经成为国家肿瘤防治的主力军,是“国家临床肿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和“国家疑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单位”。2020年6月,医院历经4年精心筹建的高新院区落成开诊,正式形成了湖光、高新2个院区并行发展的新格局。医院加快打造医学创新驱动新引擎,通过科学、创新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智慧型、研究型肿瘤专科医院的发展之路,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本文重点介绍医院管理一体化实现过程中采取的相关举措和取得的成果。
1 以精细化管理夯实“一体化”管理基石
医疗质量和内涵建设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要想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突破人员松散、职责分工不明确、无科学考核标准等发展的桎梏。从2009年开始,院领导班子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导向,以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为抓手,围绕肿瘤专科医院特点,将医院的管理模式、诊疗模式、运行模式和服务模式进一步整合、深化,凝练特色,厚植优势。经过十余年的大胆探索和精准施策,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医院内部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医院认真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药品和耗材“零加成”,制订并严格落实政府《“4+7”中选药品带量采购实施方案》。同时,提升后勤人性化服务,开源节流,提升内力,推动医院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迹可查。通过绩效考核和学科评估,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升,精细化管理取得实效,实现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优质服务、合理用药、医疗保险等全面发展。特别是在高新院区开诊后,医院以新院区建设为契机,在实践多年的精细化管理框架下,进一步完善“一体化”管理模式,形成了多学科“一体化”诊疗体系、科研创新“一体化”发展体系、信息建设“一体化”保障体系和分级诊疗“一体化”发展体系,实现了医院向智慧型、研究型医院的升级转型。
2 以优质医疗资源构建肿瘤多学科“一体化”诊疗体系
多学科诊疗理念对于改善肿瘤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4]。医院整合优势医疗资源,充分发挥肿瘤专科医院的专科技术与学科优势,打破专业壁垒,相继成立了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医院开设了肺小结节门诊和小细胞肺癌门诊,通过网络实时会诊、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每月质控等形式,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为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服务,带动了医疗、科研水平的快速提高。在高新院区开诊后,医院将肺小结节门诊、小细胞多学科综合门诊、Ⅲ期肺癌门诊、罕见病门诊和疑难病门诊进行了整合和进一步升华,成立了集智慧医疗、人文服务融合于一体的“肺癌诊疗一体化门诊”。更为重要的是,医院将不同学科进行了创新性整合,构建了“吉林省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一体化诊疗中心”“恶性肿瘤临床精准放疗研究中心”“恶性肿瘤微创诊疗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四位一体的创新型体系架构,将不同学科的顶级专家资源、医疗技术、数据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以肿瘤特色亚专科为基础、多学科协作和融合的管理模式。
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一体化诊疗中心涵盖了肿瘤内科、I期临床试验病房、临床研究病房、小细胞肺癌病房、特需病房、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转化医学实验室、生物样本库、临床研究大数据中心等多个专业领域,搭建了转化医学和临床研究的高端平台,为助力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建设、肿瘤精准检测平台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恶性肿瘤临床精准放疗研究中心是全省规模最大、分科精细、设备齐全的肿瘤专业放射治疗中心。包括5个专病种放疗病区和1个放疗研究室,中心拥有射波刀、大孔径核磁模拟定位系统和近距离后装治疗机系统等先进放射治疗设备,引领了全省精准放疗快速发展。恶性肿瘤微创诊疗中心结合国内外肿瘤微创诊疗的先进治疗理念,精心打造了集外科诊治、抢救、微创介入治疗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综合手术室,包括DSA杂交手术间、微创介入CT手术间等,常规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腹腔镜、胸腔镜等微创手术。此外还常规开展CT、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微创介入治疗等,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健康管理中心提供健康体检、防癌体检、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等综合性健康服务,顺利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另外通过吉林省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全省恶性肿瘤早筛早诊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构建了适合全省癌症防控体系的标准化、个性化肿瘤早筛早诊大数据平台,探索科学可行的肿瘤早筛、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医院通过“四位一体”的创新管理模式为肿瘤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随访的全程一体化诊疗服务,真正形成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一体化”管理模式,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回归社会、生存最大化获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依托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打造科研创新“一体化”发展体系
医院始终将临床转化型研究作为医院的科研重点方向,坚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程颖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整合全院科研创新资源,凝练创新队伍,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纳优秀人才,加速成果转化,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形成了以“工作室”为核心,各临床、医技科室协调配合的一体化临床转化研究团队。目前医院拥有全自动核酸提取、下一代基因测序、数字PCR、荧光定量PCR及梯度PCR等全方位基因平台;开展多基因联合检测、二次活检、液态活检及NGS检测等,实现肿瘤精准诊断和动态监测。转化科研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提升精准医学诊疗能力为目标,涵盖科研技术体系的优化、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挖掘、肿瘤生物学新机制的探索等。医院还建立肿瘤生物样本库、临床研究大数据中心,形成了从临床-医技-科研-样本-数据多维度结合一体的肿瘤转化科研平台,有力推进了肿瘤精准医学研究的发展。
与此同时,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吉林大学、吉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恶性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下一代测序平台、健康人群恶性肿瘤早筛早诊平台、肿瘤大数据平台的科技转化作用。目前医院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数十项国家及省市科研课题,对肿瘤的发病机制、药物靶点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吉林省在分子靶向治疗领域基因筛选方面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了医院肿瘤科研及诊疗水平。
作为国内肿瘤新药研究成员单位,医院迄今已牵头及参与国际及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380余项,引领肿瘤靶向、免疫靶向药物等前沿治疗,为我国肿瘤规范化、精准化诊疗进程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医院充分发挥公益属性,积极推进全省抗肿瘤精准治疗药物、精准检测进入医保,有力推动了全省肿瘤的规范化诊疗进程。
4 加速集成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建设“一体化”保障体系
准确、全面、及时和安全的信息,对于智慧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5]。医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脚步,从3方面实施以集成平台建设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一是针对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系统,至今已有60个专业应用系统上线应用,为全院各科室提供智能化支持。二是针对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化建设。先后完成国家电子病历五级、互联互通四甲、智慧服务2级申报,促进医院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为确保数据安全,完成高新院区中心机房、湖光院区容灾机房建设,实现双院区应用级容灾,完成2020年国家要求的三级等保工作;引进医院信息集成平台,覆盖临床医护技以及管理各个业务层面,有力推动和提升科室的质量及管理水平。三是针对患者的智慧服务系统,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智慧服务的标准要求,2021年医院加快“吉林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步伐,项目将分两期完成。一期包括图文咨询、视频问诊、电子处方等10项功能已完成测试,即将投入使用;同时建立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多个癌症的专病数据库、肿瘤放疗数据库,整合多维度数据,构建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医院还依托吉林省科技重大科技专项开展恶性肿瘤防控研究,实现常见恶性肿瘤精准早诊早筛和科学决策体系的建立,为实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安全共享及智慧型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5 持续构建肿瘤专科联盟,完善分级诊疗“一体化”发展体系
2013年,为加强吉林省恶性肿瘤规范化、精准化诊疗水平,培养基层肿瘤专业人才队伍、弥补基层肿瘤诊疗技术短板,使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从而推进我省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医院成立了吉林省肿瘤专科医疗联盟。多年来,联盟始终本着“合作、共赢、创新、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吉林省肿瘤医院的学科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稳步地开展和完善联盟的各项工作,构建起真正能够上下联合、分工协作的卫生服务体系[6]。目前吉林省肿瘤专科医疗联盟成员单位已达44家,范围覆盖全省。
医院创新合作和运营模式,建立联盟总体框架,特设联盟理事会为联盟领导机构,对联盟所有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通过完善理事会成员结构,制定肿瘤专科联盟章程,规定主体单位与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吉林省肿瘤医院作为组长单位发挥领军作用,用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作为服务支撑,各成员单位紧密合作,实行层级化的绩效考核机制,由医疗联盟办公室协调业务往来,逐步建立各职能科室及临床医技科室垂直管理及指导的工作制度,使联盟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得人才、技术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为了破解基层医院无肿瘤专业科室、“缺医少药”、只能做肿瘤终末期患者姑息治疗等难题,医院多次选派资深专家、精干医护力量,长期扎根基层,帮助基层医院建立了独立的肿瘤中心、肿瘤专科病房,从诊疗理念、医疗技术、护理质量、科室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传帮带”,推进学科同质化建设。医院还通过定期业务查房、出诊、手术带教等形式,培养和储备基层肿瘤专业人才,开展肿瘤诊疗适宜新技术推广,让百姓在家门口医院就能接受靶向治疗、免疫靶向治疗、肿瘤根治性手术等规范、精准治疗;同时,积极推广多学科协作、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等诊疗服务理念,为基层肿瘤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提供穿刺技术、基因检测、PET-CT诊断等精准诊疗技术帮扶和支持,弥补基层肿瘤诊疗技术短板,使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极大地缓解了基层肿瘤患者在诊疗方面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推动了患者基层首诊工作。
6 结语
吉林省肿瘤医院通过定位发展模式、规范制度建设、整合医疗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的宏观“一体化”管理,与“一体化”模式下的运营理念、管理水平、人才机制、科研转化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统筹医院肿瘤创新攻关研究,构建了国内领先、“一体化”管理模式,让资源围着临床转、服务围着患者转,不仅充分发挥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最大利用效能,也为未来加快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肿瘤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在肿瘤防治领域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